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啊,“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它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在质疑中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问”
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营造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来探索、猜想、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问,使创新学习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学生提出疑问:“竹排是什么?”对于成长在现代城市的孩子而言,缺少的正是对农村的生活体验。于是,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条清澈的小河的画面,河的对岸有农家。我问学生,河上没有桥梁,我们怎样才能过河与乡下的孩子交朋友。很快,有学生想到船,我因势利导说还有一种用竹子并列排成的简易的“船”,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竹排的画面。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又引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竹排又怎么会在画中游呢?”我立即表扬该同学肯动脑筋,问题提得好提得妙,并适时分析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良好情境,提供更好的质疑机会。
二、民主平等,激励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书本深信不疑,甚至对老师的答案也毫无疑问,有些教师总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圈子”当中。有些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就遭到教师的训斥,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投降”,不敢向老师质疑。因此,我认为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向教师质疑。最初,我发现,有些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障碍,怕回答不好,提不出像样的问题,遭到同学们的讥笑,老师的指责。因此,教学时,我经常送给学生真诚的微笑和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既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如:“你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了”“你用词很讲究,想得很细致”“哟,老师听了你的发言,茅塞顿开!”等等。我还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经过自己思考了总是好的,使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又如:我在教学习作“这件事……”时,同学们往往有自己的构思,但命题不佳,又不知道怎样给自己文章命个好题,我就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文章的大意,然后让全班同学为他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积极性高,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解决了问题。
三、养成习惯,促使学生“好问”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够提问为荣,以善于提问为荣,以提得有价值为荣”。这样,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爱提问的良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嘱咐》一课时,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学生看到这个开头感觉好奇,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嘱咐怎么能是无声的呢?是怎样无声传递的?这样的传递能明白其中嘱咐的意思吗”学生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带入了大胆的想象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了各种各样的情形,还讲得头头是道,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给方法,引导学生“会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思维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新的知识需要直接体验和感悟。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第一、围绕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质疑,可以弄清文章主要内容。如:教学《地震中父与子》一文,可根据课文题目,提出如下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地震中围绕父与子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学生在阅读中弄清了以上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围绕文章重点句子质疑。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搞清楚了其中难词、难句的意思,便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不知不觉地积累词语、句子。第三、围绕内容质疑。对于写人的文章,可提出“文章写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的?”等。第四、围绕标点质疑。文章的标点有着它特殊的作用,弄清标点的含义,又助于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阅读时教学生充分注意文章中的“引号,叹号,问好,省略号”。如《“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中为什么用引号:为什么《鸟的天堂》一课中,鸟的天堂有时用引号,有时不用?《穷人》一文中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等等。第五、围绕插图质疑。插图是文章部分内容的直观再现,仔细观察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围绕插图质疑,更是把课文理解加深了一步。如我在教学《巨人花园》一课中,质疑书中“插图的内容表现了什么?插图是课文哪部分内容?从这幅插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校:长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问”
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营造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来探索、猜想、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问,使创新学习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学生提出疑问:“竹排是什么?”对于成长在现代城市的孩子而言,缺少的正是对农村的生活体验。于是,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条清澈的小河的画面,河的对岸有农家。我问学生,河上没有桥梁,我们怎样才能过河与乡下的孩子交朋友。很快,有学生想到船,我因势利导说还有一种用竹子并列排成的简易的“船”,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竹排的画面。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又引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竹排又怎么会在画中游呢?”我立即表扬该同学肯动脑筋,问题提得好提得妙,并适时分析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良好情境,提供更好的质疑机会。
二、民主平等,激励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书本深信不疑,甚至对老师的答案也毫无疑问,有些教师总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圈子”当中。有些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就遭到教师的训斥,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投降”,不敢向老师质疑。因此,我认为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向教师质疑。最初,我发现,有些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障碍,怕回答不好,提不出像样的问题,遭到同学们的讥笑,老师的指责。因此,教学时,我经常送给学生真诚的微笑和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既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如:“你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了”“你用词很讲究,想得很细致”“哟,老师听了你的发言,茅塞顿开!”等等。我还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经过自己思考了总是好的,使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又如:我在教学习作“这件事……”时,同学们往往有自己的构思,但命题不佳,又不知道怎样给自己文章命个好题,我就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文章的大意,然后让全班同学为他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积极性高,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解决了问题。
三、养成习惯,促使学生“好问”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够提问为荣,以善于提问为荣,以提得有价值为荣”。这样,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爱提问的良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嘱咐》一课时,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学生看到这个开头感觉好奇,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嘱咐怎么能是无声的呢?是怎样无声传递的?这样的传递能明白其中嘱咐的意思吗”学生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带入了大胆的想象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了各种各样的情形,还讲得头头是道,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给方法,引导学生“会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思维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新的知识需要直接体验和感悟。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第一、围绕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质疑,可以弄清文章主要内容。如:教学《地震中父与子》一文,可根据课文题目,提出如下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地震中围绕父与子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学生在阅读中弄清了以上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围绕文章重点句子质疑。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搞清楚了其中难词、难句的意思,便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不知不觉地积累词语、句子。第三、围绕内容质疑。对于写人的文章,可提出“文章写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的?”等。第四、围绕标点质疑。文章的标点有着它特殊的作用,弄清标点的含义,又助于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阅读时教学生充分注意文章中的“引号,叹号,问好,省略号”。如《“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中为什么用引号:为什么《鸟的天堂》一课中,鸟的天堂有时用引号,有时不用?《穷人》一文中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等等。第五、围绕插图质疑。插图是文章部分内容的直观再现,仔细观察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围绕插图质疑,更是把课文理解加深了一步。如我在教学《巨人花园》一课中,质疑书中“插图的内容表现了什么?插图是课文哪部分内容?从这幅插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