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不仅看各国各类高级人才的数量和水平,更要看该国的国民素质。面对激烈的竞争,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尽快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头脑的开拓型人才。目前的学生在世界观、知识面、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体教师的适时引导、严格要求,靠任课老师在教学中用自己的优良作风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每个物理教师应尽的义务。
  再从物理学本身的特点看,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每一项成就都建立在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教学,用科学研究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对他们深刻认识物理现象,正确、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可见,无论从培养学生的目标,还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从学习物理学的需要看,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物理学中包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在长期、持续的发展中,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1.我国古代科技史上,记载的大量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古代的《墨经》《梦溪笔谈》《齐民要术》《考工记》《天工开物》等著作中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在当时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更是举不胜举。回音壁、地动仪、小孔成像、色散等的论述,无不闪耀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对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英国学者培根认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颗星星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我国现代在科技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在尖端技术方面的突破,越来越多:从“起火”到今天掌握一箭多星技术,到火箭、卫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超导体研制水平、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核电站、岸式波力发电站的研究等无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强有力的事实,坚定了我们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3.结合物理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家的传记、史话和成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赤子心。例如,叶企孙测得普朗克恒星;吴有训用实验证实了康普顿效应;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法国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的机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开辟了核裂变研究的新领域,被约里奥·居里誉为“一代研人员中最优秀的代表”。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振道由于对K介于衰变中不符合宇称守恒规律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结论,引起了物理界的震惊和承认,从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美籍华人丁肇中由于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李远哲和崔琦又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等等。他们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而物理学的发展又依赖于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需要哲学作指导。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渗透在物理概念的形成、原理的抽象、教材体系、知识结构以及各教学环节中,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以及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受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教育。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以及客观规律的可认知与可利用性。
  2.事物发展过程式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3.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4.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此外,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相对真理与绝过真理的观点”等等都能在物理教学中恰到好处的体现出来。
  (三)科学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
  刻苦勤奋、专心致志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切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共同的优秀品质。如英国科学家焦耳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作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法拉第刻苦自学,经过十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普勒在第谷花了二十年精力测得的精确数据的基础上,做了大量艰苦卓著的研究,进行了无数次计算,终于找到了隐藏在千万个数据中的客观规律,得出了开普勒三定律,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而献身……这些事实对培养学生质疑、求实、进取、创新、正直、严谨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形成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北京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其他文献
检查井属于地下管网系统的关键节点,其质量好坏对城市的稳定运行、人民生活及环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现场砌筑检查井施工技术,模块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艺具有高效高质量、易于快速拼装、绿色环保的优点。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模块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快速施工技术,强调模块吊装和防水施工环节,该工艺可有效减小施工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且井体成型质量和密实性好,可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以保证管网系统的稳定正常运作。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作为科学课的授课教师我认为科学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应成为科学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
期刊
上汽大众朗逸可以说是“特供车”的鼻祖了.2008年以前,上汽大众一直没有能够与一汽大众宝来抗衡的车型.面对持续火爆的家用车市场,上汽大众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设计一辆能够走进家庭的小车,于是朗逸应运而生,这是一款大众专门针对国内市场打造的家用A级轿车.rn第一代朗逸于2008年6月上市,诞生自PQ34平台,虽说该平台在当时并不被看好,但朗逸凭借较大的车身尺寸以及符合国人审美的外观、内饰设计迅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第一代朗逸搭载1.6升和2.0升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和6速自动变速箱.当时的A级车车型不多
期刊
以宽域型氧传感器的烧结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分析为研究手段,探究其镁铝尖晶石层、氧化铝层和氧化锆层之间的共烧热应力。研究发现,加压热处理阶段,外界施加的高压使结构内部空腔处产生较大的集中应力,同时也使层间结合力得到提高;预烧结阶段,在不对试验件施加任何外力,仅加载温度载荷的情况下,各层材料的厚度和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层间应力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试验件发生向上翘曲,加压热处理阶段产生的集中应力得到充分释放;正式烧结阶段,压板将翘曲的试验件逐渐压至平整恢复原状,其烧结应力在经过充分释放后已变得较小。在整个阶段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体现的是环境问题,更是资源的节约和绿色的生活方式,更加代表和体现了社会的文明水平,我国各地近些年也相继推行了垃圾分类的政策。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病毒与细菌的感染不只是通过呼吸,而且可以通过间接的接触来传染,这就要求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去接触公共的设施和物品,而垃圾回收点恰恰是人员来往较多,很容易造成接触感染。对此,设计了一种疫情之下的垃圾智能分类与识别系统。设计的总体思想是采用Arm公司的EAIDK-310开发
随着建筑规模和体量的增长,建筑能耗日益攀升。屋顶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构件,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对象之一。与传统屋顶相比,种植屋面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该文采用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长沙某办公建筑模型进行全年能耗模拟,分析了植物叶面积指数、基质层厚度、保温层厚度对种植屋面节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越大,供冷能耗越小;基质层和保温层越厚,供热能耗越小。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控制习题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和运用知识、启发思维、提高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搜集学生学习效果、思维发展、心理品质、身体素质等综合信息的重要方法;还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刺激方式。但由于受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却把学生作业当成训练升学考试的工
期刊
该文利用《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中的集总参数法,结合重庆本地设计现状,总结出了适用于改善重庆地区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五个优化设计措施,即提高透水铺装比例、提高建筑首层通风架空率、提高场地遮阳设置比例、提高屋顶绿化比例、降低场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定量研究了各优化设计指标和室外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并得出结论:在重庆地区,改善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降低热岛效应,效果显著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降低场地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提高场地遮阳覆盖率〉提高底层通风架空率〉提高屋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