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想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重视,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我们的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走进学生心理。
对此,笔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
一、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学生听得两腮绯红,双眼冒光,这样的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学生,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教师若能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教师设计的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自己所见的、所闻的有趣的、困惑的事,通过演说、诗歌朗诵、图画说明、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让学生全员参与,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教学的亲和力,为新课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在讲授《学会合理消费》时,先设悬念:“比尔.盖茨宴请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时候有几道菜?在哪里宴请?为什么?”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出来,使学生深深的感受什么是合理消费来导入新课,感受到我们自己的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生活化
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再让学生例举说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三、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回顾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 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科学确立情感教育的目标;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规律,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并注意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如在《挫折面前也从容》中小丹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从而练习用脚写字,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丹的艰辛、体会到挫折,我设计了用脚在纸上画画的活动,学生通过用脚画画、表演等形式体验挫折,感受挫折,心灵得到震撼,从而鼓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并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内化,更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四、思想品德课堂应该重视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既不表扬,也不做任何评价。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在新课程改革和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进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再走老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师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的出路,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重视,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我们的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走进学生心理。
对此,笔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
一、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学生听得两腮绯红,双眼冒光,这样的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学生,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教师若能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教师设计的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自己所见的、所闻的有趣的、困惑的事,通过演说、诗歌朗诵、图画说明、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让学生全员参与,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教学的亲和力,为新课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在讲授《学会合理消费》时,先设悬念:“比尔.盖茨宴请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时候有几道菜?在哪里宴请?为什么?”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出来,使学生深深的感受什么是合理消费来导入新课,感受到我们自己的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生活化
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再让学生例举说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三、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回顾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 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科学确立情感教育的目标;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规律,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并注意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如在《挫折面前也从容》中小丹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从而练习用脚写字,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丹的艰辛、体会到挫折,我设计了用脚在纸上画画的活动,学生通过用脚画画、表演等形式体验挫折,感受挫折,心灵得到震撼,从而鼓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并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内化,更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四、思想品德课堂应该重视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既不表扬,也不做任何评价。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在新课程改革和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进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再走老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师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的出路,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