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存在着差距,且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章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 因素 政策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能够平衡,要繁荣经济,加快发展速度,就必须全面了解和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战略和对策,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就大的方面来讲,中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资源环境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种类的数量及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其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资源的构成决定了区域产业的结构,而其优势则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一,资源构成与区域产业结构。一是资源构成直接影响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和采掘业。其显著特点是劳动对象就是自然资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资源组合,会发展成为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能源产地、原材料产地和农业生产地域。二是矿产资源组合对地区工业发展意义重大。矿产资源对地区工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资源的品种、质量影响矿物、燃料的合理利用方向与加工技术经济指标;资源的数量与分布特征影响采掘工业的开发规模与发展重点;原材料工业的工艺与能耗直接受资源的制约;许多加工业的原料路线选择取决于资源条件;相关矿种的组合特点影响产品体系。三是资源结构间接影响着第三产业。区域资源条件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一、二产业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土特产贸易、风味饮食业等。
第二,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经济类型。在工业化初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资源的分布状况与地域组合情况所决定的。随着资源状况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也逐步凸显。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特点与组合状况,区域经济的发展可分为资源型、资源加工混合型和加工型三种类型。资源型区域主要是指其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地域组合理想,自然资源对地区专门化部门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资源加工混合型区域指区域内有些资源很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专门化部门,但有些资源缺乏,需靠外地运人以发展加工业。加工型区域是指工业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主要靠从外地运人能源和原材料的地区,其发展主要依靠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和技术基础,由外地大量运人能源和原料,经加工后,其产品又销往外地市场的加工贸易区。但是,区域经济类型与资源条件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资源赋存状况、交通条件、技术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有些区域在开发初期,由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往往属于资源型,经长期开发之后逐渐变为资源加工混合型,最后由于资源的枯竭,最终可能变为加工型。
二、经济社会背景
影响产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人口条件。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充足数量的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人口增长的速度也要与经济增长速度要相适应,使消费与积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必然妨碍国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第二,区位条件。区位主要是由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信息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影响产业发展的综合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经济,交通条件好,信息便捷迅速;地理位置偏僻的区域经济,必然距离经济中心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表现为区位条件不佳。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替代资源条件的不足。因此,在区位条件好、自然资源条件也好的区域经济投资,可以收到发展快、经济效益高的效果,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但在资源条件不十分有利的区域经济中,只要区位条件优越,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替代资源不足的缺陷而使区域经济很快地发展起来。
第三,市场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生产、供给和交换都需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考虑一定市场范围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应该在这活动范围内来制定产业发展和布局计划,决定投资规模,因为市场需求容量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与区域经济外经济交往的扩大,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不仅不出现新的产业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加快,规模也会扩大,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四,政治环境。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与政治环境应该相互协调,政治环境可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法律、计划方面的保障,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三、技术创新的支持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一是改善要素的存在形态,提高要素作用功能。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可以使劳动者知识化、技能化;同时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产出和使用效率;由具有知识化、技能化的劳动者与具有较高使用效率的资金的共同作用,这些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功能将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也会使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提高要素的组合功能。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的贮存有较大的差异,而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可以克服这种不足,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区域的资源组合,提高效能。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中的物耗、能耗,使低质的资源和生产的废物、废气等得到利用,这些都将有利于解决原材料贮存不足的问题。
第二,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会生产出新产品或增加原有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新产品的出现会引发和促进相应生产行业或部门的形成,其在功能、品质上优于原有同类产品,也会使得生产部门内部发生分化。最后将会导致生产新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的发展壮大;而原有的生产部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因此,技术创新通过产品、产业的更替,可促使一些新兴产业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技术创新活动所开发的新产品也诱导和改变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取向,从而引发了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化。
第三,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因而要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做铺垫。因此,技术创新往往只发生在少数区域,而其他区域往往只能引进或仿效创新地区的新技术。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快于其他非技术创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趋异”或“发散”的格局态势。此外,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特征还往往导致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及智力资源要素都集聚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区域;资本和人才的集聚又导致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使技术创新在少数区域不断地强化,而其他区域的技术创新进程相对缓慢,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不断地扩大。
四、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恰当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制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行为及运作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微观经济主体实际面对的是区域地方政府,而不同的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特色,这是制度的地方化或习俗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始状况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相关主体的力量对比也大相径庭,经济发展的制度调整路径也就大不一样。
第二,政府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项政策的出台基本上都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地区的差距。虽然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以后,中国出现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可喜成绩,但前一时期政策差异造成的环境差异使得国内外资金仍然倾向于流入沿海地区。
第三,区域资源配置的制度。区域资源配置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是资源的支配者,资源的配置是以整个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只是执行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的只能分工明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参与分工的主体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参与地区分工的原则是成本最小化。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使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不断转移,在此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区域内资源配置制度也不断变迁,从根本上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本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经济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0(11).
2、蒋科瑛.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因素[J].生产力研究,2002(2).
3、高萍,孙群力.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11).
4、杜惠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1998(3).
关键词:区域经济 因素 政策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能够平衡,要繁荣经济,加快发展速度,就必须全面了解和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战略和对策,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就大的方面来讲,中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资源环境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种类的数量及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其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资源的构成决定了区域产业的结构,而其优势则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一,资源构成与区域产业结构。一是资源构成直接影响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和采掘业。其显著特点是劳动对象就是自然资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资源组合,会发展成为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能源产地、原材料产地和农业生产地域。二是矿产资源组合对地区工业发展意义重大。矿产资源对地区工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资源的品种、质量影响矿物、燃料的合理利用方向与加工技术经济指标;资源的数量与分布特征影响采掘工业的开发规模与发展重点;原材料工业的工艺与能耗直接受资源的制约;许多加工业的原料路线选择取决于资源条件;相关矿种的组合特点影响产品体系。三是资源结构间接影响着第三产业。区域资源条件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一、二产业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土特产贸易、风味饮食业等。
第二,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经济类型。在工业化初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资源的分布状况与地域组合情况所决定的。随着资源状况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也逐步凸显。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特点与组合状况,区域经济的发展可分为资源型、资源加工混合型和加工型三种类型。资源型区域主要是指其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地域组合理想,自然资源对地区专门化部门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资源加工混合型区域指区域内有些资源很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专门化部门,但有些资源缺乏,需靠外地运人以发展加工业。加工型区域是指工业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主要靠从外地运人能源和原材料的地区,其发展主要依靠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和技术基础,由外地大量运人能源和原料,经加工后,其产品又销往外地市场的加工贸易区。但是,区域经济类型与资源条件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资源赋存状况、交通条件、技术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有些区域在开发初期,由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往往属于资源型,经长期开发之后逐渐变为资源加工混合型,最后由于资源的枯竭,最终可能变为加工型。
二、经济社会背景
影响产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人口条件。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充足数量的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人口增长的速度也要与经济增长速度要相适应,使消费与积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必然妨碍国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第二,区位条件。区位主要是由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信息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影响产业发展的综合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经济,交通条件好,信息便捷迅速;地理位置偏僻的区域经济,必然距离经济中心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表现为区位条件不佳。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替代资源条件的不足。因此,在区位条件好、自然资源条件也好的区域经济投资,可以收到发展快、经济效益高的效果,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但在资源条件不十分有利的区域经济中,只要区位条件优越,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替代资源不足的缺陷而使区域经济很快地发展起来。
第三,市场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生产、供给和交换都需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考虑一定市场范围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应该在这活动范围内来制定产业发展和布局计划,决定投资规模,因为市场需求容量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与区域经济外经济交往的扩大,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不仅不出现新的产业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加快,规模也会扩大,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四,政治环境。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与政治环境应该相互协调,政治环境可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法律、计划方面的保障,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三、技术创新的支持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一是改善要素的存在形态,提高要素作用功能。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可以使劳动者知识化、技能化;同时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产出和使用效率;由具有知识化、技能化的劳动者与具有较高使用效率的资金的共同作用,这些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功能将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也会使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提高要素的组合功能。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的贮存有较大的差异,而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可以克服这种不足,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区域的资源组合,提高效能。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中的物耗、能耗,使低质的资源和生产的废物、废气等得到利用,这些都将有利于解决原材料贮存不足的问题。
第二,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会生产出新产品或增加原有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新产品的出现会引发和促进相应生产行业或部门的形成,其在功能、品质上优于原有同类产品,也会使得生产部门内部发生分化。最后将会导致生产新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的发展壮大;而原有的生产部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因此,技术创新通过产品、产业的更替,可促使一些新兴产业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技术创新活动所开发的新产品也诱导和改变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取向,从而引发了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化。
第三,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因而要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做铺垫。因此,技术创新往往只发生在少数区域,而其他区域往往只能引进或仿效创新地区的新技术。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快于其他非技术创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趋异”或“发散”的格局态势。此外,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特征还往往导致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及智力资源要素都集聚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区域;资本和人才的集聚又导致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使技术创新在少数区域不断地强化,而其他区域的技术创新进程相对缓慢,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不断地扩大。
四、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恰当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制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行为及运作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微观经济主体实际面对的是区域地方政府,而不同的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特色,这是制度的地方化或习俗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始状况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相关主体的力量对比也大相径庭,经济发展的制度调整路径也就大不一样。
第二,政府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项政策的出台基本上都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地区的差距。虽然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以后,中国出现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可喜成绩,但前一时期政策差异造成的环境差异使得国内外资金仍然倾向于流入沿海地区。
第三,区域资源配置的制度。区域资源配置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是资源的支配者,资源的配置是以整个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只是执行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的只能分工明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参与分工的主体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参与地区分工的原则是成本最小化。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使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不断转移,在此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区域内资源配置制度也不断变迁,从根本上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本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经济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0(11).
2、蒋科瑛.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因素[J].生产力研究,2002(2).
3、高萍,孙群力.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11).
4、杜惠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