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简介:
2016年3月,深圳市李春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李春玲工作室)正式挂牌。工作室以“项目推进”为抓手,通过制度保障、专家引领、课题开展、团队培训、辐射交流等措施机制,秉承“提升工作效率,一次活动一次培训”的工作原则,聚焦环境课题研究,立足于实际,开展了各项工作。2016年11月,工作室申报的课题《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获得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一年来,共接待5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和老师参观环境建设成果。此外,工作室先后成立了15所课题实验园,14所工作室基地园。
对话背景:《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愿望。”李春玲工作室為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围绕“精心创设幼儿园学习环境,全面考虑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规划和布置”的要求,开展了学习环境的改善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工作室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建的实践经验,本次对话主要围绕“室内环境创设”这一话题展开。
刘雯:您当初申请《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及理论依据是什么?
李春玲:近年来,“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问题成为学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在学习环境的建设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的规划比较随意、缺乏幼儿环境整体规划意识、活动区材料投放概念模糊等。由此,对“学习环境的建设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都强调,“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导师,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也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这些理论都将成为开展《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
曾淑琼:工作室在推进《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中都开展哪些教研内容?
李春玲: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我们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作为方向,围绕“幼儿园环境规划与材料投放”开展研究。在推进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把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幼儿园当作课题研究开展的实验园。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工作室成员分成四个教研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小课题研究,由此形成四个研究重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规划、设置与材料投放研究,幼儿园室外环境的规划、设置与材料投放研究,从领域角度研究区域材料的细化,从主题探究角度研究区域材料的细化。课题开展过程中,每组会结合小组人员特点及研究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李春玲:二组的研究课题是室内环境规划与材料投放。刘园长,你们的小组是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
刘雯:我很荣幸地担任了二组小组长。我们按照李春玲老师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的研究思路,依据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明确了小组分工与职责,建立了小组学习共同体。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训活动,如:在微信群实时分享彼此的工作收获与困惑;集体阅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撰写学习心得;等等。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研训活动中,我们邀请李春玲老师和刘华导师来现场指导。首先是集体教研,由组长汇报小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思路和进程,两名学员分享各园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抛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几点共性问题,请两位导师帮助分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大家讨论并找到解决方法。随后,大家实地参观了幼儿园室内环境,并从区域规划、空间利用、材料投放、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现场讨论,两位导师还对“实战演练”进行了点评,挖掘幼儿园亮点,查找问题并提出建议。接着,两位导师结合小组研讨、实地研习的情况,分别就“室内环境规划与设置”“区域命名及材料投放”问题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帮助大家跳出传统认知的框架,对不规则区域的设置、无固定玩法材料的投放等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李春玲:在“小组学习共同体”环节中,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曾淑琼:在“小组学习共同体”环节中,结合主持人的精心指导和专业引领,通过师徒结对的学习方式、组员间互相对话与分享整合的手段,我的专业性明显得到加强,在实践中碰到的困惑也迎刃而解。我园的学习环境创设变化显著,特别是在投放了促进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建构游戏材料、无固定玩法材料之后,幼儿自主选择、动手操作,实现了“在玩中学”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游戏材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认知体验,真正体现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理念。
彭 :我们小组共有10位学员,大家经常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分享学习资源,并通过每学期的专题讲座、讨论、教研,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了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小组学习共同体”。跨园所、跨岗位的小组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岗位的幼教工作者,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李春玲:作为课题实验园,你们如何将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方向和幼儿园园本教研有机结合?
高庆媛: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幼儿园在成为李春玲工作室的基地园、课题实验园之后,无论是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还是环境创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主持人及其专家团队的持续指导和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支撑。根据工作室的课题方向,我们设定的教研内容有:研究专家提出的整改建议以及实施方案,统一思想;研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研揣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我们采用了“研讨——实施——观摩——再研讨——再实施”的教研方式。比如,专家指出我们区域设置不合理,动静区分不明显。在研讨阶段,我们首先跟教师们阐明“动区”和“静区”的内涵,二者之间的隔断应是什么样的。由此,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画出区域规划图,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并实地摆放。教学园长设计表格及问卷,让老师们在观摩完各班区域设置后完成填写。最后,教学园长收集并整理意见,对共性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教研模式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高庆媛:工作室采用了“导师制”的教研形式,为什么会诞生这一想法?
李春玲:“导师制”的想法来源于我们工作室的团队管理文化,即“管理的过程也是资源互相整合的过程,所有人都要学会参与管理,运用资源”。目前,工作室的35名学员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对于这样一个松散型的专业团队,必须通过团队文化建设来进行统整。工作室的19位导师都是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的园长,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能力,每位导师结对帮带1~2名学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下园指导,力求保证每位学员的专业性成长。
李春玲:“导师制”执行了一年后,我看到了学员们的成长和变化,你们是如何指导学员的?
沙西娜: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员,我们每学期会下园1~2次,指导时间一般为半天。我们先观察和记录学员的带班活动,收集室内外各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信息,然后与学员就活动和材料投放问题进行对话并反思。后期,我们还会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跟进问题的解决过程,了解调整后的环境给幼儿活动、教师活动指导和管理带来的变化。
执行了一年的“導师制”,我自己也收获良多。在下园指导的过程中,我能够对其他园所在室内外环境规划与设置、材料投放与管理方面展开不同角度的思考。
李春玲: 围绕室内学习环境创设,你们的导师提出了哪些有益的建议?你在教学实践中又做了哪些调整?
何文燕:我是一名一线的老师,在班级学习环境创设中,往往更注重美观性和艺术感,较少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的导师会先帮助我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需求和兴趣,随后向我分享一些其他园所的经验与做法,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分析出问题所在,共同想出解决策略。例如,导师指出: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中可利用转角柜、小圆桌、屏风、纱等家具或材料,适当地增设区域间的隔断;设置一定的环路,减少对幼儿教学活动的干扰;在阅读写作区、美工区设置一些更加细化的学习区域(区中区),满足幼儿特定游戏的需求,培养其专注力和坚持性。我还让孩子们参与到环境的规划中,随后惊奇地发现,他们比我预想中更为出色,作为环境的小主人,他们大胆创想,主动参与。可见,如果老师适当地放手,孩子们会还你一份惊喜!
李春玲:你们觉得,幼儿园的室内学习环境改变后,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彭 :经过一番改变,幼儿园室内环境从5个基本区变成了7个大区、11个区中区,区域活动时间从40分钟左右变成了90分钟,这使幼儿获得了更充分的学习探索时间。区域材料不但要基于幼儿的需要与兴趣,还要与课程紧密关联,如此才能提高孩子的探究欲望。
曾淑琼:是的,自从环境改变后,我班幼儿的常规居然变得更加规范了。以前的区域划分虽然整齐,但“一通到底”的过道难免会在孩子追逐奔跑时造成受伤。改变之后,我们运用高低不同的隔离柜将各区间隔开,使其看上去既像迷宫又像个小包房,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同时又减少了各区间的互相干扰。此外,班级管理也落到了实处,人人有事可做,处处有人负责收拾。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良好的师幼和同伴关系,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成长与收获
在创设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工作室通过对各学员、实验园的持续指导,采取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思考,促进教师研讨,鼓励教师创新,让参与者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都得到专业提升。正如李春玲所说:“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如何真正实现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这依然是工作室未来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P
2016年3月,深圳市李春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李春玲工作室)正式挂牌。工作室以“项目推进”为抓手,通过制度保障、专家引领、课题开展、团队培训、辐射交流等措施机制,秉承“提升工作效率,一次活动一次培训”的工作原则,聚焦环境课题研究,立足于实际,开展了各项工作。2016年11月,工作室申报的课题《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获得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一年来,共接待5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和老师参观环境建设成果。此外,工作室先后成立了15所课题实验园,14所工作室基地园。
对话背景:《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愿望。”李春玲工作室為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围绕“精心创设幼儿园学习环境,全面考虑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规划和布置”的要求,开展了学习环境的改善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工作室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建的实践经验,本次对话主要围绕“室内环境创设”这一话题展开。
刘雯:您当初申请《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及理论依据是什么?
李春玲:近年来,“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问题成为学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在学习环境的建设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的规划比较随意、缺乏幼儿环境整体规划意识、活动区材料投放概念模糊等。由此,对“学习环境的建设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都强调,“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导师,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也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这些理论都将成为开展《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
曾淑琼:工作室在推进《幼儿园学习环境建设研究》课题中都开展哪些教研内容?
李春玲: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我们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作为方向,围绕“幼儿园环境规划与材料投放”开展研究。在推进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把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幼儿园当作课题研究开展的实验园。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工作室成员分成四个教研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小课题研究,由此形成四个研究重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规划、设置与材料投放研究,幼儿园室外环境的规划、设置与材料投放研究,从领域角度研究区域材料的细化,从主题探究角度研究区域材料的细化。课题开展过程中,每组会结合小组人员特点及研究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李春玲:二组的研究课题是室内环境规划与材料投放。刘园长,你们的小组是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
刘雯:我很荣幸地担任了二组小组长。我们按照李春玲老师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的研究思路,依据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明确了小组分工与职责,建立了小组学习共同体。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训活动,如:在微信群实时分享彼此的工作收获与困惑;集体阅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撰写学习心得;等等。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研训活动中,我们邀请李春玲老师和刘华导师来现场指导。首先是集体教研,由组长汇报小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思路和进程,两名学员分享各园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抛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几点共性问题,请两位导师帮助分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大家讨论并找到解决方法。随后,大家实地参观了幼儿园室内环境,并从区域规划、空间利用、材料投放、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现场讨论,两位导师还对“实战演练”进行了点评,挖掘幼儿园亮点,查找问题并提出建议。接着,两位导师结合小组研讨、实地研习的情况,分别就“室内环境规划与设置”“区域命名及材料投放”问题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帮助大家跳出传统认知的框架,对不规则区域的设置、无固定玩法材料的投放等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李春玲:在“小组学习共同体”环节中,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曾淑琼:在“小组学习共同体”环节中,结合主持人的精心指导和专业引领,通过师徒结对的学习方式、组员间互相对话与分享整合的手段,我的专业性明显得到加强,在实践中碰到的困惑也迎刃而解。我园的学习环境创设变化显著,特别是在投放了促进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建构游戏材料、无固定玩法材料之后,幼儿自主选择、动手操作,实现了“在玩中学”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游戏材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认知体验,真正体现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理念。
彭 :我们小组共有10位学员,大家经常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分享学习资源,并通过每学期的专题讲座、讨论、教研,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了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小组学习共同体”。跨园所、跨岗位的小组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岗位的幼教工作者,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李春玲:作为课题实验园,你们如何将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方向和幼儿园园本教研有机结合?
高庆媛: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幼儿园在成为李春玲工作室的基地园、课题实验园之后,无论是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还是环境创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主持人及其专家团队的持续指导和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支撑。根据工作室的课题方向,我们设定的教研内容有:研究专家提出的整改建议以及实施方案,统一思想;研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研揣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我们采用了“研讨——实施——观摩——再研讨——再实施”的教研方式。比如,专家指出我们区域设置不合理,动静区分不明显。在研讨阶段,我们首先跟教师们阐明“动区”和“静区”的内涵,二者之间的隔断应是什么样的。由此,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画出区域规划图,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并实地摆放。教学园长设计表格及问卷,让老师们在观摩完各班区域设置后完成填写。最后,教学园长收集并整理意见,对共性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教研模式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高庆媛:工作室采用了“导师制”的教研形式,为什么会诞生这一想法?
李春玲:“导师制”的想法来源于我们工作室的团队管理文化,即“管理的过程也是资源互相整合的过程,所有人都要学会参与管理,运用资源”。目前,工作室的35名学员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对于这样一个松散型的专业团队,必须通过团队文化建设来进行统整。工作室的19位导师都是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的园长,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能力,每位导师结对帮带1~2名学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下园指导,力求保证每位学员的专业性成长。
李春玲:“导师制”执行了一年后,我看到了学员们的成长和变化,你们是如何指导学员的?
沙西娜: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员,我们每学期会下园1~2次,指导时间一般为半天。我们先观察和记录学员的带班活动,收集室内外各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信息,然后与学员就活动和材料投放问题进行对话并反思。后期,我们还会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跟进问题的解决过程,了解调整后的环境给幼儿活动、教师活动指导和管理带来的变化。
执行了一年的“導师制”,我自己也收获良多。在下园指导的过程中,我能够对其他园所在室内外环境规划与设置、材料投放与管理方面展开不同角度的思考。
李春玲: 围绕室内学习环境创设,你们的导师提出了哪些有益的建议?你在教学实践中又做了哪些调整?
何文燕:我是一名一线的老师,在班级学习环境创设中,往往更注重美观性和艺术感,较少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的导师会先帮助我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需求和兴趣,随后向我分享一些其他园所的经验与做法,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分析出问题所在,共同想出解决策略。例如,导师指出: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中可利用转角柜、小圆桌、屏风、纱等家具或材料,适当地增设区域间的隔断;设置一定的环路,减少对幼儿教学活动的干扰;在阅读写作区、美工区设置一些更加细化的学习区域(区中区),满足幼儿特定游戏的需求,培养其专注力和坚持性。我还让孩子们参与到环境的规划中,随后惊奇地发现,他们比我预想中更为出色,作为环境的小主人,他们大胆创想,主动参与。可见,如果老师适当地放手,孩子们会还你一份惊喜!
李春玲:你们觉得,幼儿园的室内学习环境改变后,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彭 :经过一番改变,幼儿园室内环境从5个基本区变成了7个大区、11个区中区,区域活动时间从40分钟左右变成了90分钟,这使幼儿获得了更充分的学习探索时间。区域材料不但要基于幼儿的需要与兴趣,还要与课程紧密关联,如此才能提高孩子的探究欲望。
曾淑琼:是的,自从环境改变后,我班幼儿的常规居然变得更加规范了。以前的区域划分虽然整齐,但“一通到底”的过道难免会在孩子追逐奔跑时造成受伤。改变之后,我们运用高低不同的隔离柜将各区间隔开,使其看上去既像迷宫又像个小包房,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同时又减少了各区间的互相干扰。此外,班级管理也落到了实处,人人有事可做,处处有人负责收拾。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良好的师幼和同伴关系,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成长与收获
在创设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工作室通过对各学员、实验园的持续指导,采取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思考,促进教师研讨,鼓励教师创新,让参与者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都得到专业提升。正如李春玲所说:“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如何真正实现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这依然是工作室未来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