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21-01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我们更好地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整合性、开放性和启蒙性的指导思想。
回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今天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活动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许多启示……
一、从“学”到“做”,让孩子亲身实践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证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
例如:在“我长大一岁”的主题活动中,一次常识活动有关“什么东西不见了”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家园互动方式”请家长配合带来了白糖、洗衣粉、面粉、盐我为孩子们分别进行演示,先分别将家长带来的四样物品分成四份放到每桌上请孩子们进行品尝,当让孩子们品尝洗衣粉时他们都大叫起来“这个可不能吃,吃就药死了”,简单的亲身品尝从而使孩子了解到不同物品的不同味道、不同用途,接下来我为孩子分别将这四样物品放到盛有清水的瓶子里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景下,一下子就明白了哪些是能溶解的、哪些不能溶解。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前的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
二、从“教师”到“家长”,充分把握家庭教育资源
通过对一些平时对班内的主题开展关心较多、并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支持较多的家长,和另一些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孩子主题探索活动支持较少的家长的比较,我发现:那些参与较多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更新得较快,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方法也更科学。同时,这一部分幼儿对主题活动及其它探索活动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因此,我将如何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幼儿小档案”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
例如:在主题活动开展以前,我们会向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幼儿小档案主题活动的调查表,请家长协助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通过对反馈调查表的统计再进行主题活动网络图的设计。有了这些在家长配合下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预设的活动目的性更强了,针对性更加明显,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少走弯路。
在“小兔爱吃什么”的活动中,我们请家长让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胡萝卜、带叶的红萝卜、小草、野菜、白菜叶等等,并让每一位孩子为小朋友作相应的说明,指导他们喂小兔,进行观察。
“家长园地”这一板块以往都是由老师执笔,来向家长介绍一些教学内容或育儿经验等内容。但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逐渐将“家长园地”由老师单方构想,推向了家园共建,展开以“主题活动”为补充的内容。不少家长在“三八”节――洗脚之后的心得文章中谈到了孩子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后的变化、自己在教育观念上获得的启示,以及是如何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的,我们将其“心得体会”张贴在家长园地中给其他家长不少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说,教育专家和老师的介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话,那么,来自于家长自身实践和操作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则更具有说服力,我们正是发现了家长的潜在资源,充分加以组织和运用,使得班级的“家长园地”形式变得更多样、互动性更强了,同时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从“单一”到“多样”,幼儿表达表现方法的个性化、多元化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的表达和表现是以语言为主要途径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别是在孩子对活动过程的中,我发现每位幼儿的不同的兴趣所在。如在环境创设中,我班从全方位、多角度为幼儿全面发展来考虑。仅管图书区是一个静区,但是在创设中教师充分发挥才智让其“动”起来,在图书区的空墙面我们手工制作了自然中万物生长具有代表性“长大了”的过程立体图,如鱼卵→小鱼→大鱼,卵→蜂巢→蜜蜂,蛹→蚕→蝴蝶,种子→小芽→小草,婴儿→幼儿→?,为幼儿之间提供了有余的交流空间,即让幼儿了解了他们的生长同时也给幼儿提出了问题,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孩子们虽然不是自始至终讲的十分完整,但是却体现出他们观察的独到之处,生动,非常具有童趣。
四、从“教学”到“区角”,充分体现整和性
课改的理念提倡把以往的教学活动内容整和起来,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区域游戏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语言活动的内容整和在其中。
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我们的区角活动中也透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五、从“小课堂”到“大学校”,在多种形式中获得体验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麦当劳”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个山区孩子,每天走的几十里山路是他的体育课,妇女们哄孩子睡觉的哼唱声成了他的音乐课……这则广告的目的是要号召人们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使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到生活环境以外。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反过来一想,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山区的孩子不走出大山,他们的知识获得和想象力的发展走不出山的包围,而如果城市的孩子始终坐在教师里,接受被动的知识灌输,思想也同样是狭隘的,和山区的孩子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现在,随着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获得了知识越来越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在有关“春意盎然”的主题开展过程中,我班教师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周边的社区中去观察了小柳树、迎春花的变绿过种;我买来了活的小蝌蚪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我们更好地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整合性、开放性和启蒙性的指导思想。
回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今天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活动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许多启示……
一、从“学”到“做”,让孩子亲身实践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证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
例如:在“我长大一岁”的主题活动中,一次常识活动有关“什么东西不见了”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家园互动方式”请家长配合带来了白糖、洗衣粉、面粉、盐我为孩子们分别进行演示,先分别将家长带来的四样物品分成四份放到每桌上请孩子们进行品尝,当让孩子们品尝洗衣粉时他们都大叫起来“这个可不能吃,吃就药死了”,简单的亲身品尝从而使孩子了解到不同物品的不同味道、不同用途,接下来我为孩子分别将这四样物品放到盛有清水的瓶子里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景下,一下子就明白了哪些是能溶解的、哪些不能溶解。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前的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
二、从“教师”到“家长”,充分把握家庭教育资源
通过对一些平时对班内的主题开展关心较多、并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支持较多的家长,和另一些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孩子主题探索活动支持较少的家长的比较,我发现:那些参与较多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更新得较快,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方法也更科学。同时,这一部分幼儿对主题活动及其它探索活动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因此,我将如何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幼儿小档案”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
例如:在主题活动开展以前,我们会向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幼儿小档案主题活动的调查表,请家长协助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通过对反馈调查表的统计再进行主题活动网络图的设计。有了这些在家长配合下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预设的活动目的性更强了,针对性更加明显,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少走弯路。
在“小兔爱吃什么”的活动中,我们请家长让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胡萝卜、带叶的红萝卜、小草、野菜、白菜叶等等,并让每一位孩子为小朋友作相应的说明,指导他们喂小兔,进行观察。
“家长园地”这一板块以往都是由老师执笔,来向家长介绍一些教学内容或育儿经验等内容。但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逐渐将“家长园地”由老师单方构想,推向了家园共建,展开以“主题活动”为补充的内容。不少家长在“三八”节――洗脚之后的心得文章中谈到了孩子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后的变化、自己在教育观念上获得的启示,以及是如何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的,我们将其“心得体会”张贴在家长园地中给其他家长不少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说,教育专家和老师的介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话,那么,来自于家长自身实践和操作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则更具有说服力,我们正是发现了家长的潜在资源,充分加以组织和运用,使得班级的“家长园地”形式变得更多样、互动性更强了,同时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从“单一”到“多样”,幼儿表达表现方法的个性化、多元化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的表达和表现是以语言为主要途径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别是在孩子对活动过程的中,我发现每位幼儿的不同的兴趣所在。如在环境创设中,我班从全方位、多角度为幼儿全面发展来考虑。仅管图书区是一个静区,但是在创设中教师充分发挥才智让其“动”起来,在图书区的空墙面我们手工制作了自然中万物生长具有代表性“长大了”的过程立体图,如鱼卵→小鱼→大鱼,卵→蜂巢→蜜蜂,蛹→蚕→蝴蝶,种子→小芽→小草,婴儿→幼儿→?,为幼儿之间提供了有余的交流空间,即让幼儿了解了他们的生长同时也给幼儿提出了问题,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孩子们虽然不是自始至终讲的十分完整,但是却体现出他们观察的独到之处,生动,非常具有童趣。
四、从“教学”到“区角”,充分体现整和性
课改的理念提倡把以往的教学活动内容整和起来,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区域游戏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语言活动的内容整和在其中。
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我们的区角活动中也透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五、从“小课堂”到“大学校”,在多种形式中获得体验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麦当劳”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个山区孩子,每天走的几十里山路是他的体育课,妇女们哄孩子睡觉的哼唱声成了他的音乐课……这则广告的目的是要号召人们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使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到生活环境以外。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反过来一想,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山区的孩子不走出大山,他们的知识获得和想象力的发展走不出山的包围,而如果城市的孩子始终坐在教师里,接受被动的知识灌输,思想也同样是狭隘的,和山区的孩子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现在,随着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获得了知识越来越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在有关“春意盎然”的主题开展过程中,我班教师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周边的社区中去观察了小柳树、迎春花的变绿过种;我买来了活的小蝌蚪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