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宾川县认真按照中央、省、州、县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工作创新活力。
“今年新招的19位教师起了大作用,不然有的边远学校课都上不起来。”地处山区的宾川县平川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兴华如是说。该镇将今年新招录的19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高寒山区,由于安排公平公正,思想工作到位,19位教师全部按时到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教育机构人员臃肿、干部过多、一线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宾川县教育局坚持合理用人导向,拿出3项实招,推动教育干部人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一是对教育局机关、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学校进行“瘦身”。将教育局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从原有的14个精简为13个,并将安全股与营养办、职成教办与学前教育办合署办公,精减中层干部6人,将局机关超期跟班学习人员12人及基层学校借调人员13人清退回原单位工作。对中心、直属学校主要领导实行“一肩挑”任职,在中心学校设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直属学校设党支部副书记,具体抓党务工作,对副校长职数也进行严格限制,共清理中心、直属学校超编干部7人、中心学校超编人员25人,精减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66人。二是对基层、一线岗位“补强”。 2015年,全县考核招聘教师33名、特岗教师63名,事业单位招考教师19名,均严格按照程序 公正公开招录,新招录教师原则上安排到山区乡镇或坝区边远学校工作,确保使用到急需的地方。同时将精减下来的超编干部、超编人员充实到一线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解决了人浮于事的问题。三是推动校际间合理流动,促进 “循环”。在高完中、职中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分流调出专业学科过剩及不适应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2人,从初级中学优秀教师中选拔调入18人。对山区教师申请到坝区、坝区教师申请到县城工作的实行考试调动,13名教师通过考试实现择优调动。通过改革,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形成了能上能下、择优选调、竞争上岗、公平公正的教师调配制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宾川县城5所学校生源也越来越多。招生不规范就会产生不正之风,导致人民群众不满意,直接影响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宾川县教育局深入做好招生制度改革这篇大文章,大力推进“计划招生、划片招生、阳光招生”,划定各学校招生范围,并于7月初进行公示和宣传。根据县招生考试委员会会议精神和全县招生方案,城区5所学校制定周密的招生工作方案,并按学校班级数实行计划招生。进城经商、务工及购置房产的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根据就近就便原则进行报名,人数过多的按学位进行抽签,落选者就近妥善安排,严格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实行招生制度、招生程序、招生结果全面公示公开,有效提高教育的公信力,聚集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教育的合力。
宾川县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誉,有著名佛教旅游胜地鸡足山和底蕴深厚的侨乡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人数位居大理州前列,但宾川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目前仍没有1所省一级高完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宾川县紧紧抓住创新机制这个关键,不断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财政投入600多万元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本近1 000万元,建成了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3所,完善办学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办学示范效应得到初步显现。在此基础上,今年宾川县又决定采取PPP模式,实施县幼儿园新建项目和宾川一中迁建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反复征求意见建议,审慎决策,县政府已与湖北强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宾川分公司、湖南益阳高平教育集团签订了县幼儿园、宾川一中搬迁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将于年内启动实施。通过机制创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推进宾川教育跨越发展的目标。
“今年新招的19位教师起了大作用,不然有的边远学校课都上不起来。”地处山区的宾川县平川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兴华如是说。该镇将今年新招录的19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高寒山区,由于安排公平公正,思想工作到位,19位教师全部按时到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教育机构人员臃肿、干部过多、一线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宾川县教育局坚持合理用人导向,拿出3项实招,推动教育干部人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一是对教育局机关、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学校进行“瘦身”。将教育局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从原有的14个精简为13个,并将安全股与营养办、职成教办与学前教育办合署办公,精减中层干部6人,将局机关超期跟班学习人员12人及基层学校借调人员13人清退回原单位工作。对中心、直属学校主要领导实行“一肩挑”任职,在中心学校设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直属学校设党支部副书记,具体抓党务工作,对副校长职数也进行严格限制,共清理中心、直属学校超编干部7人、中心学校超编人员25人,精减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66人。二是对基层、一线岗位“补强”。 2015年,全县考核招聘教师33名、特岗教师63名,事业单位招考教师19名,均严格按照程序 公正公开招录,新招录教师原则上安排到山区乡镇或坝区边远学校工作,确保使用到急需的地方。同时将精减下来的超编干部、超编人员充实到一线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解决了人浮于事的问题。三是推动校际间合理流动,促进 “循环”。在高完中、职中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分流调出专业学科过剩及不适应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2人,从初级中学优秀教师中选拔调入18人。对山区教师申请到坝区、坝区教师申请到县城工作的实行考试调动,13名教师通过考试实现择优调动。通过改革,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形成了能上能下、择优选调、竞争上岗、公平公正的教师调配制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宾川县城5所学校生源也越来越多。招生不规范就会产生不正之风,导致人民群众不满意,直接影响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宾川县教育局深入做好招生制度改革这篇大文章,大力推进“计划招生、划片招生、阳光招生”,划定各学校招生范围,并于7月初进行公示和宣传。根据县招生考试委员会会议精神和全县招生方案,城区5所学校制定周密的招生工作方案,并按学校班级数实行计划招生。进城经商、务工及购置房产的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根据就近就便原则进行报名,人数过多的按学位进行抽签,落选者就近妥善安排,严格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实行招生制度、招生程序、招生结果全面公示公开,有效提高教育的公信力,聚集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教育的合力。
宾川县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誉,有著名佛教旅游胜地鸡足山和底蕴深厚的侨乡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人数位居大理州前列,但宾川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目前仍没有1所省一级高完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宾川县紧紧抓住创新机制这个关键,不断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财政投入600多万元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本近1 000万元,建成了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3所,完善办学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办学示范效应得到初步显现。在此基础上,今年宾川县又决定采取PPP模式,实施县幼儿园新建项目和宾川一中迁建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反复征求意见建议,审慎决策,县政府已与湖北强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宾川分公司、湖南益阳高平教育集团签订了县幼儿园、宾川一中搬迁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将于年内启动实施。通过机制创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推进宾川教育跨越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