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家庭教育浅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家长的态度趋向、情感倾向、价值取向、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引导的作用和终身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终身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如何对孩子今后人生之路负责?……很多人焦虑,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特别是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里,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源,有待语文教师的开发,有待学生家长的利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值得研究、挖掘。现试着考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九年级),是如何将家庭教育根植于文本之中的。
  1.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有一个叫哈伯特的英国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这句话似乎说得有点极端,却强调了父亲在孩子教育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代《三字经》所云:“子不教,父之过。”
  1.1 改变“严父”的形象,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八年级上册),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表现了亲情中的父子深情。在文中,父亲的背影出现4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在文中,儿子的眼泪也出现4次: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辛酸的泪。
  人间最美好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情感和纯真的心了。4次“背影”,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赤诚的关爱;4次“流泪”,让我们看到儿子的无限感动和对父亲的深深的挚爱。
  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就充分挖掘他们这一方面的家庭资源,学生有着说不完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1.2 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时,父亲应该和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正确的引导。
  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青少年学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怎样认识“歌星”“影星”,怎样看待金钱及打工,如何加强同父母的亲情及同学间的友情,如何解决吸烟及早恋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男生贾里面前都出现了。课文《伟人细胞》(七年级上册)节选自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贾里有伟大的志向,想成为伟人,这决不是坏事。他能以“大师风度”律己,没有听取鲁智胜的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车胎;运动会上反对播放软绵绵的流行音乐,有正义感;在实现“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中,主动推荐自己,勇于实践;在如何处理那套破损的书的纠纷中,他主动要求分给自己,有不怕吃亏的思想。这些都说明贾里的思想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賈里的父亲正是看到了贾里身上的“伟人细胞”,因此,在贾里实现“伟人计划”三次都遭到失败后,既没有粗暴地干涉,也没有简单地批评,而是在看到贾里写有“怎样才能让人知道我?”的纸条后,在“大大的问号”后添了一句话:“要别人知道你这不难,关键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如何处理那套破损的书的纠纷中,贾里主动要求分给自己。结果,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大事。于是,他就对父亲说:“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时,他父亲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贾里听后,觉得“尝到了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这其实就是长大的滋味,成熟的滋味。由于父亲的平等地交流、正确的引导,贾里顺利的度过了青春期的困惑,健康的成长。
  1.3 保持一颗童心,亲近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和孩子沟通。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漫画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这一点可从他为《子恺画集》写的序——《给我的孩子们》(九年级下册)一文中看出。课文通篇都是作者与孩子们(瞻瞻、阿宝、软软)的对话,在对话中表达作者对孩子们心灵健康的关怀,对孩子们率真自然的赞扬。
  虽是父亲对儿女说话,但他能“蹲下来”,亲近孩子,和孩子们一样高,在这种平等的气氛下,他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孩子们的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会跟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会嵌在天空里。”(《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这样的父亲,何乐不为呢?
  2.怎样做一个称职的母亲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成优良的城邦。”家庭是育人的起点,母亲则是孩子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因此,母亲教育素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直接的终身的影响。
  2.1 母亲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
  《甜甜的泥土》(八年级上册)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但我在教学本文时,似乎有意偏离了教学重点,用较多的时间化在王小亮的后妈身上。
  中国古代传统小说(意识)中的“后妈”始终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简直就是“虐待”的代名词。现代小说《甜甜的泥土》中的后妈依然充当这样的角色。文中有许多后妈对王小亮虐待的描绘——
  在家里,“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使得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王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道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在学校,“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在夜里,“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
  小说这样塑造“现在的妈妈”的冷酷、可恶形象,是为了反衬“过去的妈妈”的慈祥、可爱,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虽然这样的后妈毕竟是少数,但对现代广大的未成年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往往对“后妈”产生广泛的厌恶和唾弃,容易对“后妈”产生种种的误解、不满和抵触。所以,小说这样描述所产生的后果,对绝大多数的“后妈”而言是不公平欠公正的,也是不利于有“后妈”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当然,这样的后果是作者始料未及的,更不是作者创作小说的目的。
  因此,在离婚率逐年攀升、重组家庭普遍增多的当今社会,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有目的地向孩子们培养现代家庭观、现代父母观,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2.2 作为第一位教育者,母亲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言行举止、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智力、品德、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法国大作家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他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他饱含深情,挥笔写下了《我的母亲》(八年级上册),通过回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再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
  笔者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后,再次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2.2.1 “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这句话表明,作者的母亲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
  2.2.2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这说明,作者的母亲确实具备“循循善诱的良师”素质,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2.2.3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俩人便都热泪盈眶,眼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母亲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这样的情感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黑格尔曾经指出:“作为一个孩子……在她幼年时代,母亲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伦理必须作为感觉在儿童的心灵中培植起来。”
  
  上海社科院家教研究中心陈建强说过:“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父亲比做一棵大树,母亲则是一片绿地。”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很少体会到其父亲是“一棵大树”,母亲是“一片绿地”,以为父母给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牢记“文以载道”的古训,充分利用、挖掘课文中蕴涵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丰富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教育孩子们理解亲情、感念亲情、回报亲情。
  
  收稿日期:2011-04-12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对“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我们要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更新观念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出发,要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变化的核心是对“教”与“学”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看法
期刊
创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实践课、创新发展课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呢?现结合笔者在课改实验中的体味谈点浅见。  1.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转变了教师要讲深讲道这个观念,而将时空、主角、精彩一齐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学习,津津有味地上课。  如在上《草原》一课时,我先这样导入课题: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整理如下。  1.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有了疑问,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提出问题、争论问题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对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的探讨,以期对今后的英语课堂教学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英语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
期刊
【摘要】仿真教学是操作技能训练的趋势,如何进行仿真教学,笔者认为应做好课前教育、培训项目选择和安排、课堂管理、原理解说、成绩分析、灌输节能意识等六方面工作。  【关键词】化工仿真;教学;实施;原理解说  Shallow talk a chemical engineering to imitate true teaching  Huang Ao  【Abstract】Simulation te
期刊
【摘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重在“变”字上,包括纵“变”式、横“变”式和综合“变”式,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两纵”“两横”“一综合”的状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符合现代教学潮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20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喜欢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
期刊
【摘要】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  【关键词】创设情境;抓住生活变化;结合课文;通过作业练习    The low segment talk, write words to can not get away from“solid”    Li Jun-tao  【Abstract】The leaf saint pottery once said:“
期刊
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无不以学生获得职业为自己的主要目的。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这本质上就是人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1.学会做人 一个人有许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替代,但做人必须自己做。  1.1 遵守班规到遵纪守法。   学生将来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那么现在就要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就这一点,从小地方要求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就要做到,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促使我们进行创新,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新火花,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源泉,教师应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