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有关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有关写作的话题总是繁多。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很多老师却依旧陷入学生“滴水不进”的困境。笔者认为,当我们回归到语言学习的本质时,会发现“写”与“读”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1写作教学难题及反思
在与许多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写作教学往往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模块。老师们遇到的问题往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呆,或者干脆一笔不动;费了很大精力讲授写作的各类技巧和知识,而一到实践过程学生们就原封不动地走老路;学生们也一样着急想把作文写好,可是一落笔就言之无物,最后只能生搬硬套。凡此种种,便是学生们对于写作这种“编织文字”过程的极度不亲和。
在对线性写作教学的分析与反思中,笔者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如下问题。
1.1写作目的功利化
在许多专题的教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应试导向,写作也不例外。这种以应试为最高目的的写作教学,往往被诟病有“八股文”之嫌,也往往难以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文字功力的目的。一方面,学生迫于题目的要求,不断堆砌甚至编造脑海中不多的辞藻和素材;另一方面,教师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学生们掌握尽可能实用的考场作文技巧,什么样的作文可以拿髙分就写成什么样,怎样的作文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就怎样写。于是日复一日,老师和同学都完全地聚焦在应试作文一点,而真正的写作能力仿佛从目的变成了手段。
1.2写作练习任务化
在写作功利化的大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展开慢慢变得任务化起来。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觉——即只要通过练习,学生就必定会获得提升。而学生们久而久之开始应付,平时所讲授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被用心地应用在写作练习之中。长此以往,任务化的写作练习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用处。
1.3写作积累空浮化
面对写作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写作积累空浮化。而且倘若这一问题不被解决,再多技巧上的练习都像是空中楼阁,难以发挥真正的用处。但在笔者所观察的写作教学中,却经常出现这类本末倒置的现象。究其根源,是短暂的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进行阅读积累和写作尝试;在素养难以达到任务要求时,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也变成了软绵绵的花拳绣腿。
2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及反思
2.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探讨
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下,许多一线教师也开始逐步开展“大语文教学”——即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所设计的“一体两翼”。如何能以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语文教学,在此过程中如何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应思考的。
阅读与写作是大语文教学的支柱,此两项活动既属于语文范畴,也广泛地存在于语文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两项内容是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最重要的素养涵养手段和基本功能作用。
同时,阅读与写作业绝不是分立开来的;相反,它们互相促进。在每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都充当着“输入”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文本、加深对遣词造句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作者文字里所蕴含的深邃思想;而写作则往往表现为“输出”,即由学生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喊,这种外向的运用不仅需要学生们将字、词和句子的运用内化于心,也需要他们形成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2.2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
因此,笔者决定尝试跳出常规的写作教学模式,尝试将分立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写作(及应用)导向,而在写作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们之所读结合起来。
在笔者改进写作教学的一学年,笔者从学期伊始便将阅读作为常态化的积累手段布置下来。一方面,笔者确定了庞大繁杂的书单供学生选择阅读,时不时地与学生交流阅读感想,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前或其他时间站到台前进行分享,以提炼学生们的观点。几乎每周,筆者都会要求学生们亲自动笔进行写作练习,这种练习未必是考场的作文格式及字数,只要是同学们心中所想即可;笔者还会与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中印象最深刻之事,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将阅读所得付诸应用。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下,学生们的确一改往期的风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抵触写作,也不把阅读和写作当作应付过去的任务;而随着时间积累,他们慢慢也积累了将阅读和写作互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3关于读写结合模式的一点反思
根据笔者的教学尝试以及相关学习思考,笔者对现行写作教学的开展也进行了一些反思。
读写结合的模式是一种思路。其能否真正实现预期,还与我们在写作教学的开展中所配合的教学策略有关。一方面,我们要在学生存在较大抵触情绪的开始阶段予以引导,避免学生因厌学而不加丝毫尝试。另一方面,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使学生们慢慢形成阅读习惯化、写作日常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发现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针对相关怠惰现象进行鼓励和反馈。
除此,我们也要意识到不同学生所处的语文素养水平不同,因而也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倾斜不同的指导,聚焦写作需求……这样出现问题才能够及时指导与纠正。
3总结与展望
当我们回归到汉语言学习的起点,我们会发现,引导学生们正确理解文本的意思并能够完成相当程度的文本写作,才是语文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最实用和本质的本领。
阅读能锤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积累;而写作则是在大量文本的饲喂和不时进行的思考下凝练出的观点与意愿。在读写结合的思路下引导学生突破写作的避障,从而达到语文教学本质的目的,或许是我们最应该思考和发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03):60-62.
[2]唐建新.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03):65-68.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1写作教学难题及反思
在与许多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写作教学往往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模块。老师们遇到的问题往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呆,或者干脆一笔不动;费了很大精力讲授写作的各类技巧和知识,而一到实践过程学生们就原封不动地走老路;学生们也一样着急想把作文写好,可是一落笔就言之无物,最后只能生搬硬套。凡此种种,便是学生们对于写作这种“编织文字”过程的极度不亲和。
在对线性写作教学的分析与反思中,笔者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如下问题。
1.1写作目的功利化
在许多专题的教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应试导向,写作也不例外。这种以应试为最高目的的写作教学,往往被诟病有“八股文”之嫌,也往往难以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文字功力的目的。一方面,学生迫于题目的要求,不断堆砌甚至编造脑海中不多的辞藻和素材;另一方面,教师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学生们掌握尽可能实用的考场作文技巧,什么样的作文可以拿髙分就写成什么样,怎样的作文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就怎样写。于是日复一日,老师和同学都完全地聚焦在应试作文一点,而真正的写作能力仿佛从目的变成了手段。
1.2写作练习任务化
在写作功利化的大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展开慢慢变得任务化起来。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觉——即只要通过练习,学生就必定会获得提升。而学生们久而久之开始应付,平时所讲授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被用心地应用在写作练习之中。长此以往,任务化的写作练习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用处。
1.3写作积累空浮化
面对写作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写作积累空浮化。而且倘若这一问题不被解决,再多技巧上的练习都像是空中楼阁,难以发挥真正的用处。但在笔者所观察的写作教学中,却经常出现这类本末倒置的现象。究其根源,是短暂的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进行阅读积累和写作尝试;在素养难以达到任务要求时,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也变成了软绵绵的花拳绣腿。
2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及反思
2.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探讨
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下,许多一线教师也开始逐步开展“大语文教学”——即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所设计的“一体两翼”。如何能以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语文教学,在此过程中如何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应思考的。
阅读与写作是大语文教学的支柱,此两项活动既属于语文范畴,也广泛地存在于语文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两项内容是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最重要的素养涵养手段和基本功能作用。
同时,阅读与写作业绝不是分立开来的;相反,它们互相促进。在每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都充当着“输入”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文本、加深对遣词造句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作者文字里所蕴含的深邃思想;而写作则往往表现为“输出”,即由学生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喊,这种外向的运用不仅需要学生们将字、词和句子的运用内化于心,也需要他们形成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2.2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
因此,笔者决定尝试跳出常规的写作教学模式,尝试将分立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写作(及应用)导向,而在写作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们之所读结合起来。
在笔者改进写作教学的一学年,笔者从学期伊始便将阅读作为常态化的积累手段布置下来。一方面,笔者确定了庞大繁杂的书单供学生选择阅读,时不时地与学生交流阅读感想,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前或其他时间站到台前进行分享,以提炼学生们的观点。几乎每周,筆者都会要求学生们亲自动笔进行写作练习,这种练习未必是考场的作文格式及字数,只要是同学们心中所想即可;笔者还会与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中印象最深刻之事,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将阅读所得付诸应用。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下,学生们的确一改往期的风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抵触写作,也不把阅读和写作当作应付过去的任务;而随着时间积累,他们慢慢也积累了将阅读和写作互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3关于读写结合模式的一点反思
根据笔者的教学尝试以及相关学习思考,笔者对现行写作教学的开展也进行了一些反思。
读写结合的模式是一种思路。其能否真正实现预期,还与我们在写作教学的开展中所配合的教学策略有关。一方面,我们要在学生存在较大抵触情绪的开始阶段予以引导,避免学生因厌学而不加丝毫尝试。另一方面,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使学生们慢慢形成阅读习惯化、写作日常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发现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针对相关怠惰现象进行鼓励和反馈。
除此,我们也要意识到不同学生所处的语文素养水平不同,因而也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倾斜不同的指导,聚焦写作需求……这样出现问题才能够及时指导与纠正。
3总结与展望
当我们回归到汉语言学习的起点,我们会发现,引导学生们正确理解文本的意思并能够完成相当程度的文本写作,才是语文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最实用和本质的本领。
阅读能锤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积累;而写作则是在大量文本的饲喂和不时进行的思考下凝练出的观点与意愿。在读写结合的思路下引导学生突破写作的避障,从而达到语文教学本质的目的,或许是我们最应该思考和发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03):60-62.
[2]唐建新.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0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