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对高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导入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导入方法为学生创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就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地认识,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知识,使教学更加自然。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例如,“氮气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无色无味,氮气的性质不活泼,却可以在高温下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教师可根据氮气的这一特点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有“雷雨发庄家”的说法,就是指打雷下雨可以让庄家丰收,天上打雷和地上庄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在打雷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反应呢?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解开谜底: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打雷时氮气和氧气在闪电的作用下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又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产生反应形成硝酸,硝酸落到地上和土壤中的矿物质产生反应,形成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
在课前教学中,故事导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导入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故事导入既能够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對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化学历史故事或化学家的趣事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硝酸”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二战时期化学家德海韦西将诺贝尔奖章溶解的故事: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物理研究所中存放着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奖章,德国入侵之后,为了防止奖章被当局没收,化学家德海韦西用一种溶液溶解奖章,躲过了当局的搜查,在二战结束后,德海韦西又将奖章从溶液中提炼出来重新铸成奖章。教师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一猜德海韦西用什么溶液溶解了奖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
三、实验导入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进行课堂导入,通过生动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实验,根据实验想象进行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进入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设计释放热能和吸收热能的小实验:点燃小木棒,让学生观察木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在木棒燃烧时,木棒周围会变热,而木棒会变成灰,这个过程就是在燃烧中释放热能的过程。向学生展示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会变成生石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吸收热能的过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将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硝酸铵晶体这些物质分别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烧杯中物质的变化情况,用手慢慢触摸烧杯的外壁,感受烧杯温度的变化,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在水中加入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这些物质,水的温度会上升,烧杯会变热,而在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水的温度会降低,烧杯会变冷。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联系实际生活导入
高中化学中包含了许多生活现象的原理,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课堂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又能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如将苹果等一些水果切开一段时间后,苹果切口表面就会慢慢变成褐色,是因为在苹果中含有亚铁离子和酚类物质,这两种物质和氧气接触会产生氧化反应,让苹果表面变成褐色,如果把苹果放在水中,就可以隔绝氧气,使酚不容易被氧化。在生活中常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更加年轻健康,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细胞的氧化,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消耗,缓解衰老,同时,维生素C还可以将不容易被吸收的正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促进皮肤吸收,让皮肤变得更加健康。生活中还有许多氧化还原的应用例子,如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检验司机酒驾等,都应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教师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里的例子进行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导入,将静态、抽象的化学知识动态、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6.
[2]贾俊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分析[J].读天下,2017(04).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导入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导入方法为学生创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就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地认识,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知识,使教学更加自然。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例如,“氮气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无色无味,氮气的性质不活泼,却可以在高温下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教师可根据氮气的这一特点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有“雷雨发庄家”的说法,就是指打雷下雨可以让庄家丰收,天上打雷和地上庄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在打雷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反应呢?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解开谜底: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打雷时氮气和氧气在闪电的作用下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又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产生反应形成硝酸,硝酸落到地上和土壤中的矿物质产生反应,形成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
在课前教学中,故事导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导入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故事导入既能够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對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化学历史故事或化学家的趣事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硝酸”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二战时期化学家德海韦西将诺贝尔奖章溶解的故事: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物理研究所中存放着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奖章,德国入侵之后,为了防止奖章被当局没收,化学家德海韦西用一种溶液溶解奖章,躲过了当局的搜查,在二战结束后,德海韦西又将奖章从溶液中提炼出来重新铸成奖章。教师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一猜德海韦西用什么溶液溶解了奖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
三、实验导入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进行课堂导入,通过生动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实验,根据实验想象进行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进入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设计释放热能和吸收热能的小实验:点燃小木棒,让学生观察木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在木棒燃烧时,木棒周围会变热,而木棒会变成灰,这个过程就是在燃烧中释放热能的过程。向学生展示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会变成生石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吸收热能的过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将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硝酸铵晶体这些物质分别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烧杯中物质的变化情况,用手慢慢触摸烧杯的外壁,感受烧杯温度的变化,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在水中加入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这些物质,水的温度会上升,烧杯会变热,而在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水的温度会降低,烧杯会变冷。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联系实际生活导入
高中化学中包含了许多生活现象的原理,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课堂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又能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如将苹果等一些水果切开一段时间后,苹果切口表面就会慢慢变成褐色,是因为在苹果中含有亚铁离子和酚类物质,这两种物质和氧气接触会产生氧化反应,让苹果表面变成褐色,如果把苹果放在水中,就可以隔绝氧气,使酚不容易被氧化。在生活中常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更加年轻健康,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细胞的氧化,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消耗,缓解衰老,同时,维生素C还可以将不容易被吸收的正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促进皮肤吸收,让皮肤变得更加健康。生活中还有许多氧化还原的应用例子,如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检验司机酒驾等,都应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教师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里的例子进行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导入,将静态、抽象的化学知识动态、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6.
[2]贾俊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分析[J].读天下,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