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慢慢长大,从家到学校到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大。
于是,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月亮与六便士
欧阳珍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1)班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当我们慢慢长大,走得越来越远时,以为自己已经从一个旋涡逃离,殊不知,另外一个旋涡就在脚下。
在时间浪潮的裹挟之中,在那么多的波涛暗流中沉浮、挣扎、旋转,我们见到了更深广处的景象,却也不得不承受更重的压力与更冰冷的人情世故。更大世界的期望与欣喜能给人勇气,也总是引起沮丧,期望与失望往往相伴而行。
儿时,一方四角院落也够演一场百态人生;父母一句表扬也够占满一天的好心情;白日梦一场从不在乎所谓现实。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至少改变那时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当我们长大些,遇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渐渐看见了缥缈的“诗和远方”后,结果却只能沉浸于“眼前的苟且”,发现更多的“不能”。
人们掩盖的神色、暗藏于心底的较量、物质条件上的难堪,无不在告诉我们人情冷漠、世间险恶。因此开始一点点明白应该适应现实世界的节奏,不该再任性凭着年纪尚小制造更多尴尬的意外。于是神话传说被吹灭,不必要的幻想通通斩断,战战兢兢地把梦想缩到只剩下自己的大小。
尽管世界在联结变大,但人们的格局却在拘泥变小。在从家走入社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一路丢弃好奇、单纯、想象与任性,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为了一点小确幸而雀跃不已。人们满足于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感受,与初心渐渐断了联系。所谓的志向,开始变质成为填补精神空缺的欲望。
其中种种不如意,往后却尽数在最亲的人身上发作。到了今日,竟是连父母也不放在心中了,“独立”“自由”成了恣意妄为与自私自利的幌子。父亲曾对我说:“从前送你上学,明明是同一条路,一天一天走下来却觉得越来越短,但你是真的离我更远了。”那是我高中住校的第一天,是我离家的第一天,是我见识到社会真正残酷的第一天。
世界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小。有一天,满地都是六便士,你我是否还会抬头看看月亮?
点评
这篇文章好似一曲青春的挽歌,是成长中的青年对日益扩大的世界从物质到精神的一次见证和重新体认。他们不得不承受更广大世界的压力,不得不面对更广大现实的残酷,不得不收起翅膀、收起雄心、收起任性,发展到一个成熟的个体。长大了便离月亮越来越远,离六便士越来越近。
语言婉转抒情,时时围绕着世界和个体的联系变化展开,读完让人唏嘘。
我们虽然渺小
侯伟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1)班
世界很大,因为它包含万物,充满了复杂与变化。
小时候我们全是天真与赤诚,还不会感受世界的多样与变化,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但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从父母、从老师、从同学朋友那里学会了一样又一样关于世界的认知。我们知道了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生活的这一小方天地。
世界上有海洋里的虎鲸,有原野上的巨象,有晴空中的鸥鸟,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曾接触过也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各自繁繁忙忙,活在自己的秩序之中。我们也是这世界里芸芸众生之一,从高处俯瞰,也只是尘埃一粒。
物质世界里的我们是草芥牛虻,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开始关注世界与自我的联系,我们努力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中立足,在意别人的期待、责备;同时,我们心里的渴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欲望裹挟着高兴、悲伤、悔恨、自豪,而人生短暂所造就的学识之有限、修养之低浅,更使我们无法拥有面对汹涌而来的精神磨难的勇气,沒准高兴也会冲昏我们的头脑。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承受不住一粒沙的重量。
然而,纵使我们无论在物质的世界里还是在精神世界中都是渺小的,我们也不应该悲观,也不应该就此深深地坠落到自我的渺小之中。我们是渺小的,那何不把这份渺小活得精致?我们的确无法去完全触碰那遥远天际的物质世界,无法逃避精神世界的追捕,但是世界不单单在逼迫我们,大大的世界含悲也含喜,我们能够享受那其中的一份喜、享受那其中的一份悲,便已足够。我们是可以承认自己的渺小的,不过承认这份渺小是为了让我们能弯下腰去理解、拥抱我们还未知的世界。
我们虽然渺小,但是我们还有依靠,有教我们世界是怎样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仇敌”。“人心齐,泰山移”,说的不正是人类的渺小聚在一起也可以很伟大吗?我们团结在一起,也能不惧怕世界。
点评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仍然有认识世界、拥抱世界的权利。文章从一开始就抓准材料的中心句“世界很大”,对物质世界进行描摹,对精神世界进行感叹,但没有就世界的广大而说广大,而是在对比中写人类的渺小,进而引出自己对“渺小”的看法——渺小的我们仍可领会大千世界的悲喜,仍可团结在一起而不惧怕世界,显得昂扬向上。整篇文章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通过语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一要求。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慢慢长大,从家到学校到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大。
于是,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月亮与六便士
欧阳珍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1)班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当我们慢慢长大,走得越来越远时,以为自己已经从一个旋涡逃离,殊不知,另外一个旋涡就在脚下。
在时间浪潮的裹挟之中,在那么多的波涛暗流中沉浮、挣扎、旋转,我们见到了更深广处的景象,却也不得不承受更重的压力与更冰冷的人情世故。更大世界的期望与欣喜能给人勇气,也总是引起沮丧,期望与失望往往相伴而行。
儿时,一方四角院落也够演一场百态人生;父母一句表扬也够占满一天的好心情;白日梦一场从不在乎所谓现实。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至少改变那时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当我们长大些,遇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渐渐看见了缥缈的“诗和远方”后,结果却只能沉浸于“眼前的苟且”,发现更多的“不能”。
人们掩盖的神色、暗藏于心底的较量、物质条件上的难堪,无不在告诉我们人情冷漠、世间险恶。因此开始一点点明白应该适应现实世界的节奏,不该再任性凭着年纪尚小制造更多尴尬的意外。于是神话传说被吹灭,不必要的幻想通通斩断,战战兢兢地把梦想缩到只剩下自己的大小。
尽管世界在联结变大,但人们的格局却在拘泥变小。在从家走入社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一路丢弃好奇、单纯、想象与任性,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为了一点小确幸而雀跃不已。人们满足于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感受,与初心渐渐断了联系。所谓的志向,开始变质成为填补精神空缺的欲望。
其中种种不如意,往后却尽数在最亲的人身上发作。到了今日,竟是连父母也不放在心中了,“独立”“自由”成了恣意妄为与自私自利的幌子。父亲曾对我说:“从前送你上学,明明是同一条路,一天一天走下来却觉得越来越短,但你是真的离我更远了。”那是我高中住校的第一天,是我离家的第一天,是我见识到社会真正残酷的第一天。
世界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小。有一天,满地都是六便士,你我是否还会抬头看看月亮?
点评
这篇文章好似一曲青春的挽歌,是成长中的青年对日益扩大的世界从物质到精神的一次见证和重新体认。他们不得不承受更广大世界的压力,不得不面对更广大现实的残酷,不得不收起翅膀、收起雄心、收起任性,发展到一个成熟的个体。长大了便离月亮越来越远,离六便士越来越近。
语言婉转抒情,时时围绕着世界和个体的联系变化展开,读完让人唏嘘。
我们虽然渺小
侯伟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1)班
世界很大,因为它包含万物,充满了复杂与变化。
小时候我们全是天真与赤诚,还不会感受世界的多样与变化,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但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从父母、从老师、从同学朋友那里学会了一样又一样关于世界的认知。我们知道了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生活的这一小方天地。
世界上有海洋里的虎鲸,有原野上的巨象,有晴空中的鸥鸟,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曾接触过也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各自繁繁忙忙,活在自己的秩序之中。我们也是这世界里芸芸众生之一,从高处俯瞰,也只是尘埃一粒。
物质世界里的我们是草芥牛虻,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开始关注世界与自我的联系,我们努力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中立足,在意别人的期待、责备;同时,我们心里的渴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欲望裹挟着高兴、悲伤、悔恨、自豪,而人生短暂所造就的学识之有限、修养之低浅,更使我们无法拥有面对汹涌而来的精神磨难的勇气,沒准高兴也会冲昏我们的头脑。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承受不住一粒沙的重量。
然而,纵使我们无论在物质的世界里还是在精神世界中都是渺小的,我们也不应该悲观,也不应该就此深深地坠落到自我的渺小之中。我们是渺小的,那何不把这份渺小活得精致?我们的确无法去完全触碰那遥远天际的物质世界,无法逃避精神世界的追捕,但是世界不单单在逼迫我们,大大的世界含悲也含喜,我们能够享受那其中的一份喜、享受那其中的一份悲,便已足够。我们是可以承认自己的渺小的,不过承认这份渺小是为了让我们能弯下腰去理解、拥抱我们还未知的世界。
我们虽然渺小,但是我们还有依靠,有教我们世界是怎样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仇敌”。“人心齐,泰山移”,说的不正是人类的渺小聚在一起也可以很伟大吗?我们团结在一起,也能不惧怕世界。
点评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仍然有认识世界、拥抱世界的权利。文章从一开始就抓准材料的中心句“世界很大”,对物质世界进行描摹,对精神世界进行感叹,但没有就世界的广大而说广大,而是在对比中写人类的渺小,进而引出自己对“渺小”的看法——渺小的我们仍可领会大千世界的悲喜,仍可团结在一起而不惧怕世界,显得昂扬向上。整篇文章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通过语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