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市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和高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暴露出对晚年生活无人照料的城市独居老人关注度不足等问题。通过进行实地的访问和问卷调查,对城市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调查和成因分析,并探索有效缓解路径,兼顾高校党建的可能创新形式。
关键词:独居老人;抑郁状况;党建活动
一、高校党建解决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
1.1基本背景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1%,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独居或空巢。
研究[1]认为,老年人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易产生孤独、情绪低落,以及被社会抛弃的失落感等,甚至引起抑郁症状。养老模式、家庭状况、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退休以后收入减少,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负性事件,都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2]。Muramatsu等[3]认为社会支持差往往和抑郁高发率相关,也就是说来自亲戚、朋友以及社区等方面的安慰鼓舞帮助等对其心理状态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瑾[4]通过临床病例论证了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并从实践导向结合高校党建形式的创新,探寻可能存在的改善路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调查情况说明
1.2.1研究对象
根据前期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学习,结合小组实际调查走访情况,筛选出问卷发放社区。与负责人沟通初步掌握了社区老人的基本情況,依此制定收集计划。纳入研究对象标准包括:(1)年龄在60岁以上;(2)独居老人:身边没有子女并且丧偶,自己单独生活的老年人;(3)独自居住≥1年;(4)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包括:(1)患有严重视听觉障碍者;(2)患有重型精神障碍者。
这次调研一共分发了120份问卷,全部调研完成后,成功回收89份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并剔除的34份不合格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较低,原因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2.2 研究工具
我们借助了标准版的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该量表是经由Brink等创制的GDS-30简化而来,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怒、退缩痛苦等症状和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等内容。根据得分的高低将抑郁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55人,统计结果显示,0-4之间即没有抑郁情况的共有29人,占比52.73%;评分5分以上即可能存在抑郁的有26人,占比47.27%,其中,轻度症状患者有17人,中重度症状患者有9人。
1.3.2 调查中存在的影响说明
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或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此进行补充说明。
在样本范围内,有许多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在与这些老人进行沟通时不能准确完整的记录,导致部分样本被剔除;通过社区拦截方式受访的被调查者中,其自身具有外出的倾向和行为,抑郁状况的出现几率相对较少。其他突发状况的产生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二、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改善困境
综合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大体归纳为:(1)由于缺乏配偶和子女的陪伴,城市独居老人在邻里关系逐渐冷淡的现实背景下容易产生较差的心境进而导致抑郁;(2)独居老人周围可利用的资源少且方式更为有限。很多时候难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导致负面情绪积累;(3)独居老人长期与外界环境缺少交流从而逐渐脱节,使他们产生被抛弃的孤独感;(4)衰老使得老人身体机能减退、脑力活动减慢,进一步引发各类躯体疾病,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疾病状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5)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独居老人的关注程度有待提高。
三、抑郁状况改善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路径分析
3.1 大学生党建活动形式现状
大学生的党建活动主要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党建活动都是局限于常规性的传达文件精神和集中学习等,高度依赖于上级的安排部署。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一些党建活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也就使得高校党建工作遭遇工作瓶颈。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党建活动新形势,紧跟时代步伐。
3.2 探索党建与改善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结合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将文化活动融入到独居老人的生活中,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在不断的探索中建立一套完备的体系作为保障,既能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形式,又能改善城市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政府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以丰富老人的生活,给独居老人外出交友提供条件;其次,建立老年医疗站,定期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特殊关照自身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提供上门问诊服务和心理疏导;最后,可以组织老人多开展文体活动,鼓励老人积极参与活动,享受社区服务。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改善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路径探究——以成都市A小区为例”(项目编号:X202010656197)
参考文献
[1]王小凤.可能心理学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264-6266.
[2]倪海珍.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需求的现状分析[J].酒城教育2019,(04),76-79
[3]Muranmatsu N, Yin H, Hedeker D. Functional declines,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 does living in a states supportive of home and community -based services make a difference? [J]. Soc Sci Med, 2010, 70: 1050-1058.
[4]吴瑾, 赵秀霞, 张继红.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31).
关键词:独居老人;抑郁状况;党建活动
一、高校党建解决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
1.1基本背景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1%,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独居或空巢。
研究[1]认为,老年人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易产生孤独、情绪低落,以及被社会抛弃的失落感等,甚至引起抑郁症状。养老模式、家庭状况、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退休以后收入减少,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负性事件,都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2]。Muramatsu等[3]认为社会支持差往往和抑郁高发率相关,也就是说来自亲戚、朋友以及社区等方面的安慰鼓舞帮助等对其心理状态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瑾[4]通过临床病例论证了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并从实践导向结合高校党建形式的创新,探寻可能存在的改善路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调查情况说明
1.2.1研究对象
根据前期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学习,结合小组实际调查走访情况,筛选出问卷发放社区。与负责人沟通初步掌握了社区老人的基本情況,依此制定收集计划。纳入研究对象标准包括:(1)年龄在60岁以上;(2)独居老人:身边没有子女并且丧偶,自己单独生活的老年人;(3)独自居住≥1年;(4)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包括:(1)患有严重视听觉障碍者;(2)患有重型精神障碍者。
这次调研一共分发了120份问卷,全部调研完成后,成功回收89份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并剔除的34份不合格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较低,原因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2.2 研究工具
我们借助了标准版的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该量表是经由Brink等创制的GDS-30简化而来,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怒、退缩痛苦等症状和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等内容。根据得分的高低将抑郁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55人,统计结果显示,0-4之间即没有抑郁情况的共有29人,占比52.73%;评分5分以上即可能存在抑郁的有26人,占比47.27%,其中,轻度症状患者有17人,中重度症状患者有9人。
1.3.2 调查中存在的影响说明
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或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此进行补充说明。
在样本范围内,有许多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在与这些老人进行沟通时不能准确完整的记录,导致部分样本被剔除;通过社区拦截方式受访的被调查者中,其自身具有外出的倾向和行为,抑郁状况的出现几率相对较少。其他突发状况的产生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二、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改善困境
综合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大体归纳为:(1)由于缺乏配偶和子女的陪伴,城市独居老人在邻里关系逐渐冷淡的现实背景下容易产生较差的心境进而导致抑郁;(2)独居老人周围可利用的资源少且方式更为有限。很多时候难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导致负面情绪积累;(3)独居老人长期与外界环境缺少交流从而逐渐脱节,使他们产生被抛弃的孤独感;(4)衰老使得老人身体机能减退、脑力活动减慢,进一步引发各类躯体疾病,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疾病状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5)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独居老人的关注程度有待提高。
三、抑郁状况改善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路径分析
3.1 大学生党建活动形式现状
大学生的党建活动主要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党建活动都是局限于常规性的传达文件精神和集中学习等,高度依赖于上级的安排部署。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一些党建活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也就使得高校党建工作遭遇工作瓶颈。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党建活动新形势,紧跟时代步伐。
3.2 探索党建与改善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结合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将文化活动融入到独居老人的生活中,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在不断的探索中建立一套完备的体系作为保障,既能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形式,又能改善城市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政府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以丰富老人的生活,给独居老人外出交友提供条件;其次,建立老年医疗站,定期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特殊关照自身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提供上门问诊服务和心理疏导;最后,可以组织老人多开展文体活动,鼓励老人积极参与活动,享受社区服务。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城市独居老人抑郁状况改善与高校党建形式创新结合路径探究——以成都市A小区为例”(项目编号:X202010656197)
参考文献
[1]王小凤.可能心理学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264-6266.
[2]倪海珍.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需求的现状分析[J].酒城教育2019,(04),76-79
[3]Muranmatsu N, Yin H, Hedeker D. Functional declines,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 does living in a states supportive of home and community -based services make a difference? [J]. Soc Sci Med, 2010, 70: 1050-1058.
[4]吴瑾, 赵秀霞, 张继红.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