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人员家庭等低收入群体的学生逐渐增多,使得贫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贫困生成了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国家通过逐年提高贫困生的资助金额、增加贫困生资助名额,帮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在这种形势下,贫困生的认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各个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的科学性、完善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的平等、公平和公正,关系到能否保持大学校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
由于我国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起步较晚,资助体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有据可依的仅为2007年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高校据此对贫困生进行了各自的认定。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现有制度日益凸显出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给各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据此,诸多专家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贫困生的界定
大量学者对贫困生认定进行了界定。姜红仁[1]等提出把各级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唯一衡量尺度是不合理的,因为高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每个地区的困难标准是不一样的,既然标准不一样就不能完全由贫困证明来确定贫困生资格。合理的认定标准应由学生本人的消费情况来确定,浙江大学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将全部学生消费水平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困难线,困难线以下的同学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享有优先权。综合困难证明及个人消费水平来认定贫困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而且应通过班级、学院、学校三级评定,最终确定贫困生名单。并且贫困生名单要定期重新评选,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最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能够及时受惠。徐晓军[2]认为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要彻底贯彻“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因为助贫的资源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绝对贫困的学生,这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脱节。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社会成员一般也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而一个拥有较少经济资源的社会成员一般也较少拥有社会资源,造成了经济资源少的成员在办理各种贫困证明时比较困难。这样就难免会存在一些“假贫困”的现象。只有将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明确享受资助主体所应承担的义务的量化标准,并将其制度化,才能避免一些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争抢这有限的资助资源。赵炳起[3]提出在界定贫困生时还要将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学生缴纳学费的能力、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界定贫困生。但是,对“贫困生”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因为受各国国情、文化背景及时代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不同的学科对“贫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二贫困生认定的指标
从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上看,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家庭经济调查(Means-Test)是各国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前提和实践基础[4]。马维拉[5]把学生获得贷学金的“家庭经济状况”定为“父母或监护人无能力为他提供经济帮助”等等。高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没有以此作为依据就相当于没有地基的大厦,根本无从评起。一些发达国家的收入体系比较完善,如美国或德国仅凭纳税单据就可以证明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因为这些国家完善的收入查证和收入税征收体系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信息平台,公民所有收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得到通报和监督。相对于我国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还无法做到单凭经济能力和家庭资产的调查来认定贫困生。但是我国的学者们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晓莉[6]基于非收入情况下,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将家庭劳动力、所在地区、家庭成员就业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特殊情况等非收入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贫困生认定的数学模型。刘进[7]设计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判定体系。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提高评定的效率和科学性,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指标之间往往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很难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常亚平[8 ]等提出了依据学生消费行为的贫困度判定方法,将消费指标(消费指标是一些能够反映学生日常消费行的指标,如情感消费、学习消费、饮食与日常消费等)的加权之和作为贫困生的判定依据。这种方法虽然有效避免了由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开具贫困证明来遴选贫困生的种种弊端,但是学生的消费情况很难准确定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诚实与否,而且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进入校园,还无从确定自己的消费情况,相应的数据也就无法获取。毕鹤霞[9]、杨晴[10]等将国内贫困生认定方式大致可归纳为十种。在这些指标中,采用比较多的还是家庭经济指标、消费水平、地域指标等。
三贫困生认定的测量方法
从贫困生认定的测量方法上看,国外学者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为:所需=成本核算-资源差值[11]。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研究贫困生认定问题,一是借用计算贫困线的市场菜篮子法认定高校贫困生[12-15]。这种方法主要将学生的消费水平作为计算依据,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确定某一地区的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以此为基准算出该地区大学生的贫困线和贫困率。往往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贫困率比高校现行的15%~20%的比例稍高一些。因为我们在评价贫困生消费水平的时候不能光以能否吃饱穿暖为依据,还要考虑其必要的开支,如学习用品、营养品、必要的社交消费、适当的娱乐消费等。采用这种方法评定的贫困线是随着市场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而动态变化的。另一种是通过构建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及贫困程度[16-18]。该方法通过建立明确的指标认定体系与各个指标的权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通过比较清晰的数学模式和数字来表达,具有较高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进而可以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公平性。但是该方法的难点是如何构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怎么分配,如何解决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必须考虑的因素。 四贫困生认定的合理性
从提升贫困生认定合理性方面,薛深、胡相峰等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民主评议与人文关怀的价值同构性[19-20]。他们认为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体现了贫困生资助的内涵和发展要求。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注重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忽略了受助学生的人性关怀,难以真正发挥资助工作在引导贫困生构建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家园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工作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要更加注重他们的全面成长,拓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将人文关怀从始至终地融入到各项资助工作中,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许敏等提出应注重贫困生认定的后续管理[21]。部分高校在认定贫困生时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到相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这样就会让一些了解贫困生评定流程的学生抓住漏洞,开具虚假证明;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确是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但是在获得资助金后却花钱大手大脚,不能科学地进行规划,合理使用等等。这就要求高校在认定贫困生之后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对先前弄虚作假获得贫困生资格的同学进行严肃处理,撤销贫困生资格。对在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完善贫困生认定后的复查制度。对于不合理使用资助金的同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后不改的,对其采取降低贫困生等级甚至取消贫困生资格。白华、姜旭萍等提出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的三维一体的管理方针[22-23]。现在有关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都是由学生所在的高校承担,而且各个高校之间对贫困生的认定及管理制度又存在差异,这就会存在一些贫困生认定的不公平现象。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三维一体的科学认定模式,突出了国家的指导职能,国家应努力构建覆盖面广、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从全局上对各个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提出指导意见。
五展望
综上所述,在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学者们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很少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手段。虽然有部分研究涉及到了一些定量的手段,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指标的合理性是贫困生认定公平性的起点这一问题。从贫困生认定的测量上看,绝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是主观性非常强的层次分析法,而缺乏客观性的评价方法。从提升贫困生认定合理性方面,学者们大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从公平性角度进行思考的很少。
从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从客观和主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来确定合理、公平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从个体公平性和整体公平性的角度,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贫困生总量,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对贫困生进行动态调整等,这些都是贫困生认定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姜红仁,余柏英.我国贫困生政策中的几个导向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110-111.
[2]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4(5):77-88.
[3]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20-26.
[4]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81-238.
[5]Woodhall.M.Student Loans in Higher Education[M]. English Speaking Africa. Paris: IIEP,1991:62.
[6]王晓莉.基于非收入指标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18-55.
[7]刘进,沈红.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路径[D].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7:29-33.
[8]常亚平,宗树阔.中国高校学生贫困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1):119-124.
[9]毕鹤霞.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l):62-66.
[10]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51-53.
[11]Adrian E.Raftery and Miehael Hout.Maximally MaintainedInequality:Expansion,Reformandopportunity in Irish Edueation[J].Soeiology of Edueation,1993(66): 1921-1975.
[12]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67-70.
[13]朱沙.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25-260.
[14]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96-103.
[15]程丹.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青年探索,1999(6): 26-28.
[16]桂富强,成春,任黎立.层次分析法在高校贫困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7(3):73-75.
[17]刘晶,曲绍卫.贫困生资助政策在高校执行效果的评价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7):96-99.
[18]何倩.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1-23.
[19]胡相峰,薛深.高校民主评议贫困生制度的伦理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8(7):15-18.
[20]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52-55.
[21]许敏,范勇,杨春艳.论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后续管理[J].教育管理,2011(26):42-43.
[22]白华.从二元组合到三维一体———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7):115-118.
[23]姜旭萍,郑俊.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75-178.
由于我国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起步较晚,资助体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有据可依的仅为2007年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高校据此对贫困生进行了各自的认定。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现有制度日益凸显出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给各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据此,诸多专家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贫困生的界定
大量学者对贫困生认定进行了界定。姜红仁[1]等提出把各级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唯一衡量尺度是不合理的,因为高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每个地区的困难标准是不一样的,既然标准不一样就不能完全由贫困证明来确定贫困生资格。合理的认定标准应由学生本人的消费情况来确定,浙江大学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将全部学生消费水平的平均值的一半作为困难线,困难线以下的同学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享有优先权。综合困难证明及个人消费水平来认定贫困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而且应通过班级、学院、学校三级评定,最终确定贫困生名单。并且贫困生名单要定期重新评选,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最需要得到资助的同学能够及时受惠。徐晓军[2]认为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要彻底贯彻“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因为助贫的资源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绝对贫困的学生,这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脱节。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社会成员一般也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而一个拥有较少经济资源的社会成员一般也较少拥有社会资源,造成了经济资源少的成员在办理各种贫困证明时比较困难。这样就难免会存在一些“假贫困”的现象。只有将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明确享受资助主体所应承担的义务的量化标准,并将其制度化,才能避免一些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争抢这有限的资助资源。赵炳起[3]提出在界定贫困生时还要将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学生缴纳学费的能力、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界定贫困生。但是,对“贫困生”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因为受各国国情、文化背景及时代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不同的学科对“贫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二贫困生认定的指标
从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上看,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家庭经济调查(Means-Test)是各国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前提和实践基础[4]。马维拉[5]把学生获得贷学金的“家庭经济状况”定为“父母或监护人无能力为他提供经济帮助”等等。高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没有以此作为依据就相当于没有地基的大厦,根本无从评起。一些发达国家的收入体系比较完善,如美国或德国仅凭纳税单据就可以证明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因为这些国家完善的收入查证和收入税征收体系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信息平台,公民所有收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得到通报和监督。相对于我国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还无法做到单凭经济能力和家庭资产的调查来认定贫困生。但是我国的学者们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晓莉[6]基于非收入情况下,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将家庭劳动力、所在地区、家庭成员就业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特殊情况等非收入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贫困生认定的数学模型。刘进[7]设计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判定体系。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提高评定的效率和科学性,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指标之间往往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很难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常亚平[8 ]等提出了依据学生消费行为的贫困度判定方法,将消费指标(消费指标是一些能够反映学生日常消费行的指标,如情感消费、学习消费、饮食与日常消费等)的加权之和作为贫困生的判定依据。这种方法虽然有效避免了由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开具贫困证明来遴选贫困生的种种弊端,但是学生的消费情况很难准确定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诚实与否,而且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进入校园,还无从确定自己的消费情况,相应的数据也就无法获取。毕鹤霞[9]、杨晴[10]等将国内贫困生认定方式大致可归纳为十种。在这些指标中,采用比较多的还是家庭经济指标、消费水平、地域指标等。
三贫困生认定的测量方法
从贫困生认定的测量方法上看,国外学者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为:所需=成本核算-资源差值[11]。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研究贫困生认定问题,一是借用计算贫困线的市场菜篮子法认定高校贫困生[12-15]。这种方法主要将学生的消费水平作为计算依据,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确定某一地区的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以此为基准算出该地区大学生的贫困线和贫困率。往往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贫困率比高校现行的15%~20%的比例稍高一些。因为我们在评价贫困生消费水平的时候不能光以能否吃饱穿暖为依据,还要考虑其必要的开支,如学习用品、营养品、必要的社交消费、适当的娱乐消费等。采用这种方法评定的贫困线是随着市场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而动态变化的。另一种是通过构建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及贫困程度[16-18]。该方法通过建立明确的指标认定体系与各个指标的权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通过比较清晰的数学模式和数字来表达,具有较高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进而可以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公平性。但是该方法的难点是如何构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怎么分配,如何解决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必须考虑的因素。 四贫困生认定的合理性
从提升贫困生认定合理性方面,薛深、胡相峰等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民主评议与人文关怀的价值同构性[19-20]。他们认为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体现了贫困生资助的内涵和发展要求。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注重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忽略了受助学生的人性关怀,难以真正发挥资助工作在引导贫困生构建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家园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工作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要更加注重他们的全面成长,拓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将人文关怀从始至终地融入到各项资助工作中,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许敏等提出应注重贫困生认定的后续管理[21]。部分高校在认定贫困生时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到相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这样就会让一些了解贫困生评定流程的学生抓住漏洞,开具虚假证明;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确是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但是在获得资助金后却花钱大手大脚,不能科学地进行规划,合理使用等等。这就要求高校在认定贫困生之后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对先前弄虚作假获得贫困生资格的同学进行严肃处理,撤销贫困生资格。对在校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完善贫困生认定后的复查制度。对于不合理使用资助金的同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后不改的,对其采取降低贫困生等级甚至取消贫困生资格。白华、姜旭萍等提出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的三维一体的管理方针[22-23]。现在有关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都是由学生所在的高校承担,而且各个高校之间对贫困生的认定及管理制度又存在差异,这就会存在一些贫困生认定的不公平现象。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三维一体的科学认定模式,突出了国家的指导职能,国家应努力构建覆盖面广、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从全局上对各个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提出指导意见。
五展望
综上所述,在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学者们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很少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手段。虽然有部分研究涉及到了一些定量的手段,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指标的合理性是贫困生认定公平性的起点这一问题。从贫困生认定的测量上看,绝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是主观性非常强的层次分析法,而缺乏客观性的评价方法。从提升贫困生认定合理性方面,学者们大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从公平性角度进行思考的很少。
从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从客观和主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来确定合理、公平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从个体公平性和整体公平性的角度,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贫困生总量,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对贫困生进行动态调整等,这些都是贫困生认定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姜红仁,余柏英.我国贫困生政策中的几个导向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110-111.
[2]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4(5):77-88.
[3]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20-26.
[4]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81-238.
[5]Woodhall.M.Student Loans in Higher Education[M]. English Speaking Africa. Paris: IIEP,1991:62.
[6]王晓莉.基于非收入指标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18-55.
[7]刘进,沈红.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路径[D].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7:29-33.
[8]常亚平,宗树阔.中国高校学生贫困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1):119-124.
[9]毕鹤霞.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l):62-66.
[10]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51-53.
[11]Adrian E.Raftery and Miehael Hout.Maximally MaintainedInequality:Expansion,Reformandopportunity in Irish Edueation[J].Soeiology of Edueation,1993(66): 1921-1975.
[12]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67-70.
[13]朱沙.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25-260.
[14]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96-103.
[15]程丹.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青年探索,1999(6): 26-28.
[16]桂富强,成春,任黎立.层次分析法在高校贫困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7(3):73-75.
[17]刘晶,曲绍卫.贫困生资助政策在高校执行效果的评价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7):96-99.
[18]何倩.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1-23.
[19]胡相峰,薛深.高校民主评议贫困生制度的伦理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8(7):15-18.
[20]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52-55.
[21]许敏,范勇,杨春艳.论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后续管理[J].教育管理,2011(26):42-43.
[22]白华.从二元组合到三维一体———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7):115-118.
[23]姜旭萍,郑俊.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