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甚至所有语言教学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效果也总不尽人意。本文将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谈谈个人想法和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人立于世,智慧和知识缺一不可,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获得乐趣并由读促写)和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会解构文章,读懂与学生生活相关话题的文章)。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外语学习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没有语言环境,相比通过听力输入信息来说,阅读要方便得多,不受时间限制,也不需要任何工具。而要让阅读更加高效,阅读方法和能力是必备软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课堂有针对性地训练才可以实现,但现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重知识点胜过文本整体教学
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处于摸索状态,在摸索中不断改革,但依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对于阅读课用在知识点的处理时间比文本整体教学时间要多,最终导致学生看到的只是树木而非一片森林,时间一长,他们便养成逐词阅读的习惯,对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关注较少,由此,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自由阅读速度和效果上不去,考试分数也不甚理想。既然阅读方法欠佳,没有整体意识,写作也跟着受影响,不会谋篇布局,写出来的文章东拉西扯,想到哪就写到哪,思维逻辑性不强,中心也不突出。
2. 缺乏配套系统训练
当我们意识到阅读教学的偏离时,我们进行了调整,但有时候又仅限课堂操作,课后缺乏必要的跟进相关体裁和题材的跟进练习,导致学生始终停留在“懂了又忘”的阶段,阅读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 学生有阅读畏难情绪,不爱阅读
因为方法不当,学生在阅读时候就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没有阅读的成就感;从而不爱阅读,不阅读又导致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部分导致外语学习费力不讨好的局面。
二、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1. 调整阅读教学课堂的重心
一篇文章,某类体裁或题材都有着某些共性,而针对这些共性,我们有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长期训练,我们的阅读方法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阅读有法,找对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淘到了阅读材料中的“宝”,学生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而这些都需要课堂教学担起重任,将课堂阅读的文本整体教学放在第一位。
2. 教学方法要得当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信息呈现位置——首尾段,文章提出问题和观点以及呼应开头的部分,每段的首尾句,首句交待本段中心,尾句出结论或是升华部分——从整体把握文章大意。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要学会淡定,先跳过。它要么不重要,要么会在读完下文后就“现原形”,总之呢,作者不会太为难读者,他会通过某些暗示告知你“生词”的含义。而这些能力的获取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设置问题和活动去训练。
3. 问题设置要服务于训练内容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精心設计,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将阅读方法进行充分运用,学生在回答完问题或是其他任务后,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征会得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4. 材料选择要多样恰当
材料的趣味性、适合与否、丰富性等都会影响学生后续阅读的积极性。有趣的、难度适中的而不是任意一篇文章会让学生更有阅读的欲望,选材恰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后,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5. 进行语块阅读训练
学生在初始阅读中,总会逐词阅读,甚至会出现一句话虽然没有一个生词,但读下来竟然不明白在讲啥。如果我们重视这种问题,有意地训练学生的语块阅读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划出典型句子中的语块或意群,坚持训练,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养成语块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具有重要的地位又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最终打开那扇天窗,照亮学生的阅读之路。
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学 065201
人立于世,智慧和知识缺一不可,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获得乐趣并由读促写)和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会解构文章,读懂与学生生活相关话题的文章)。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外语学习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没有语言环境,相比通过听力输入信息来说,阅读要方便得多,不受时间限制,也不需要任何工具。而要让阅读更加高效,阅读方法和能力是必备软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课堂有针对性地训练才可以实现,但现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重知识点胜过文本整体教学
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处于摸索状态,在摸索中不断改革,但依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对于阅读课用在知识点的处理时间比文本整体教学时间要多,最终导致学生看到的只是树木而非一片森林,时间一长,他们便养成逐词阅读的习惯,对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关注较少,由此,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自由阅读速度和效果上不去,考试分数也不甚理想。既然阅读方法欠佳,没有整体意识,写作也跟着受影响,不会谋篇布局,写出来的文章东拉西扯,想到哪就写到哪,思维逻辑性不强,中心也不突出。
2. 缺乏配套系统训练
当我们意识到阅读教学的偏离时,我们进行了调整,但有时候又仅限课堂操作,课后缺乏必要的跟进相关体裁和题材的跟进练习,导致学生始终停留在“懂了又忘”的阶段,阅读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 学生有阅读畏难情绪,不爱阅读
因为方法不当,学生在阅读时候就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没有阅读的成就感;从而不爱阅读,不阅读又导致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部分导致外语学习费力不讨好的局面。
二、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1. 调整阅读教学课堂的重心
一篇文章,某类体裁或题材都有着某些共性,而针对这些共性,我们有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长期训练,我们的阅读方法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阅读有法,找对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淘到了阅读材料中的“宝”,学生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而这些都需要课堂教学担起重任,将课堂阅读的文本整体教学放在第一位。
2. 教学方法要得当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信息呈现位置——首尾段,文章提出问题和观点以及呼应开头的部分,每段的首尾句,首句交待本段中心,尾句出结论或是升华部分——从整体把握文章大意。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要学会淡定,先跳过。它要么不重要,要么会在读完下文后就“现原形”,总之呢,作者不会太为难读者,他会通过某些暗示告知你“生词”的含义。而这些能力的获取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设置问题和活动去训练。
3. 问题设置要服务于训练内容
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精心設计,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将阅读方法进行充分运用,学生在回答完问题或是其他任务后,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征会得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4. 材料选择要多样恰当
材料的趣味性、适合与否、丰富性等都会影响学生后续阅读的积极性。有趣的、难度适中的而不是任意一篇文章会让学生更有阅读的欲望,选材恰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后,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5. 进行语块阅读训练
学生在初始阅读中,总会逐词阅读,甚至会出现一句话虽然没有一个生词,但读下来竟然不明白在讲啥。如果我们重视这种问题,有意地训练学生的语块阅读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划出典型句子中的语块或意群,坚持训练,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养成语块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具有重要的地位又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最终打开那扇天窗,照亮学生的阅读之路。
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学 06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