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御宅族大学生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CSQ应付方式问卷对御宅族大学生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御宅族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真空温床、传统思想根植、年龄差异的两极分化和成熟边缘化的特质。因此通过心理援助的界入有助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御宅族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早日“脱宅”步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来。
关键词:界定;实证研究;御宅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
近五年来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呈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的发展趋势且不同群体特征日趋明显。御宅族大学生作为近几年来高校中一支快速发展起来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对御宅族的研究以日本研究居多且大多数是把宅族和御宅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而国内对宅族心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对象较为笼统并且只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理论框架下的现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些研究往往缺乏具体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下采用标准﹑科学的测量工具对御宅族大学界定并进行大学生宅族的心理状况研究尚是空白。本文引进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宅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矫治有心理问题的御宅族大学生,推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御宅族大学生的界定
本文对御宅族的界定是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法。首先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后通过在布告栏张贴“寻找御宅族”的告示寻找到几名平日里比较宅的大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初步了解,然后根据现有研究和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再结合宅人对自身的认识,制定出一份对大学生宅族进行初步界定的第一调查问卷,在大一到大四这四个年级统一发放50份,回收48份,其次筛选出具有御宅族共同特质的样本30份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经过对这30名样本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对于御宅族大学生的初步定义为: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消耗在宿舍或家里,迷恋某事物,主要依赖影视或网络传播媒介了解信息,很少与外界的人或事物接触的青年大学生,又称高校中的“隐居者”。该定义与第一问卷的设计的调查内容基本符合,即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对御宅族大学生定义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实证研究调查——御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经过第一阶段的御宅族大学生界定后,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河南师范大学对30名研究对象发放SCL-90和CSQ问卷各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高年级(大三大四)10人,低年级(大一大二)20人,年龄18—24岁。
2、调查工具
(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要求受试者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作出评定,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但在问卷的前面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城乡等被试信息要求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最后对数据处理。
(2)应付方式问卷包含6个因子: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对每个项目做是或否的判断,得分越高表明多采用该方式。六种应付方式合成三种类型: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混合型(合理化)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
3、结果
大学生御宅族在自评量表中抑郁﹑敌对因子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此外其余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见图1,2。
(1)大学生宅男与宅女比较见图1,3。
(2)高年级宅族与低年级宅族比较见图2,3。
三、讨论——御宅族大学生心理特质揭示与归因
(一)外在压力下的“真空温床”
在真空科学中,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既要面对现实世界中考试就业﹑考研﹑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种种压力,又要应付来自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考验,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传统思想的根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传统的封建儒家思想中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一直被看作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柱。《礼记?大学》中有云,男子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考上大学的男孩子,更是家里的全部希望和寄托,这些男孩子身上背负着几代人的期盼和重任,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被调查者中大学生宅男自评量表中各因子都高于大学生宅女尤其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中明显高于宅女和全国大学生水平。大学生宅男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与重负,他们自身和来之家庭的期望值都比较高,高期望带来了高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应付方式上:宅男大都以成熟型应付方式为主且多采用解决问题或退避两种方式来应付问题。而宅女则多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这四种方式来应付。这与传统观点中,强调女性是弱势群体,人们同情弱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因此女性在心理上的压力自然就低于男性了。
(三)年龄差异的两极分化
通过调查发现,高年级宅族比低年级宅的时间要长很多且在自评量表中除了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高年级宅族明显高于低年级宅族,高年级宅族与低年级宅族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两种极端:一方面高年级宅族在身体健康状况上比低年级要差得多,且高年级宅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世界范围的扩大,开始面对越来越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上出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低年级宅族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比高年级宅族有更多的优势,无论是身体健康状况还是心理健康状况都比高年级要好很多。由此可见“宅”的时间久了一方面会使自己的身体机能缺乏锻炼导致健康状况日下。
(四)成熟边缘化倾向明显
调查表明:大学生御宅族采用成熟型或混合型的应付方式比例相当,即介于成熟与混合型之间属于成熟边缘化倾向,只有极少数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其中大学生宅男与高年级宅族在应付方式上属于成熟型的居多。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御宅族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在应对生活事件时日趋与成熟,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还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仍位于成熟化的边缘地带。
四、心理援助介入大学生御宅族的专业路径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很多御宅族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是由于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是怕在交往中受到伤害,许多御宅族大学生只好将自己“屏蔽”起来。为此我们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亦称非指导性心理咨询)并结合针对御宅族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设计出一套以个案工作为主,小组工作加强,社区工作为辅的全面心理援助工作。针对御宅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帮助御宅族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减少以至消除不良的情绪,求得自我的实现。
(一)案工作的一对一方案
由于御宅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多元化差异因此采取一对一的治疗模式最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工作者的治疗法不是使用某些方法去影响来访者,也不是为来访者解决某些问题,而是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的关系,共同探讨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他们早日“脱宅”学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和成长。
(二)小组咨询的加强作用
在对大学生御宅族进行初步的了解后,将有类似心理问题的人组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诉说自己的苦恼,同时从其他小组成员那里观察到和自己类似的苦恼,产生同感,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路径和方法从新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通过这类活动宅族大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还学到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方法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社区工作的辅助作用
社区是人们除了家庭外最接近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较为直接。御宅族大学生与外界接触甚少,通过进入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趣味活动,吸引那些“宅”在家中的御宅族大学生参加,大家一起谈心﹑游戏发展社会兴趣,识别错误态度,增进团体意识,建立符合社会利益的生活哲学。
五、结语
青年一代是祖国和未来的希望,作为高素质教育下的大学生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御宅族大学生是高校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侧面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且不同群体特征日趋明显的趋势。在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下进一步探讨针对御宅族的大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全方面心理援助机构模式是本研究需要继续讨论的。
参考文献:
[1]王婷,马寅生.近五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
[2]马川.“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02).
[3]吴荇.闷居一族:宅男宅女是怎样炼成的[J].发现,2008,(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界定;实证研究;御宅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
近五年来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呈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的发展趋势且不同群体特征日趋明显。御宅族大学生作为近几年来高校中一支快速发展起来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对御宅族的研究以日本研究居多且大多数是把宅族和御宅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而国内对宅族心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对象较为笼统并且只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理论框架下的现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些研究往往缺乏具体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下采用标准﹑科学的测量工具对御宅族大学界定并进行大学生宅族的心理状况研究尚是空白。本文引进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宅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矫治有心理问题的御宅族大学生,推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御宅族大学生的界定
本文对御宅族的界定是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分析比较法。首先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后通过在布告栏张贴“寻找御宅族”的告示寻找到几名平日里比较宅的大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初步了解,然后根据现有研究和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再结合宅人对自身的认识,制定出一份对大学生宅族进行初步界定的第一调查问卷,在大一到大四这四个年级统一发放50份,回收48份,其次筛选出具有御宅族共同特质的样本30份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经过对这30名样本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对于御宅族大学生的初步定义为: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消耗在宿舍或家里,迷恋某事物,主要依赖影视或网络传播媒介了解信息,很少与外界的人或事物接触的青年大学生,又称高校中的“隐居者”。该定义与第一问卷的设计的调查内容基本符合,即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对御宅族大学生定义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实证研究调查——御宅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经过第一阶段的御宅族大学生界定后,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河南师范大学对30名研究对象发放SCL-90和CSQ问卷各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高年级(大三大四)10人,低年级(大一大二)20人,年龄18—24岁。
2、调查工具
(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要求受试者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作出评定,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但在问卷的前面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城乡等被试信息要求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最后对数据处理。
(2)应付方式问卷包含6个因子: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对每个项目做是或否的判断,得分越高表明多采用该方式。六种应付方式合成三种类型: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混合型(合理化)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
3、结果
大学生御宅族在自评量表中抑郁﹑敌对因子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此外其余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见图1,2。
(1)大学生宅男与宅女比较见图1,3。
(2)高年级宅族与低年级宅族比较见图2,3。
三、讨论——御宅族大学生心理特质揭示与归因
(一)外在压力下的“真空温床”
在真空科学中,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既要面对现实世界中考试就业﹑考研﹑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种种压力,又要应付来自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考验,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传统思想的根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传统的封建儒家思想中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一直被看作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柱。《礼记?大学》中有云,男子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考上大学的男孩子,更是家里的全部希望和寄托,这些男孩子身上背负着几代人的期盼和重任,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被调查者中大学生宅男自评量表中各因子都高于大学生宅女尤其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中明显高于宅女和全国大学生水平。大学生宅男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与重负,他们自身和来之家庭的期望值都比较高,高期望带来了高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应付方式上:宅男大都以成熟型应付方式为主且多采用解决问题或退避两种方式来应付问题。而宅女则多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这四种方式来应付。这与传统观点中,强调女性是弱势群体,人们同情弱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因此女性在心理上的压力自然就低于男性了。
(三)年龄差异的两极分化
通过调查发现,高年级宅族比低年级宅的时间要长很多且在自评量表中除了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高年级宅族明显高于低年级宅族,高年级宅族与低年级宅族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两种极端:一方面高年级宅族在身体健康状况上比低年级要差得多,且高年级宅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世界范围的扩大,开始面对越来越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上出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低年级宅族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比高年级宅族有更多的优势,无论是身体健康状况还是心理健康状况都比高年级要好很多。由此可见“宅”的时间久了一方面会使自己的身体机能缺乏锻炼导致健康状况日下。
(四)成熟边缘化倾向明显
调查表明:大学生御宅族采用成熟型或混合型的应付方式比例相当,即介于成熟与混合型之间属于成熟边缘化倾向,只有极少数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其中大学生宅男与高年级宅族在应付方式上属于成熟型的居多。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御宅族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在应对生活事件时日趋与成熟,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还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仍位于成熟化的边缘地带。
四、心理援助介入大学生御宅族的专业路径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很多御宅族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是由于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是怕在交往中受到伤害,许多御宅族大学生只好将自己“屏蔽”起来。为此我们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亦称非指导性心理咨询)并结合针对御宅族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设计出一套以个案工作为主,小组工作加强,社区工作为辅的全面心理援助工作。针对御宅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帮助御宅族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减少以至消除不良的情绪,求得自我的实现。
(一)案工作的一对一方案
由于御宅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多元化差异因此采取一对一的治疗模式最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工作者的治疗法不是使用某些方法去影响来访者,也不是为来访者解决某些问题,而是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的关系,共同探讨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他们早日“脱宅”学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和成长。
(二)小组咨询的加强作用
在对大学生御宅族进行初步的了解后,将有类似心理问题的人组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诉说自己的苦恼,同时从其他小组成员那里观察到和自己类似的苦恼,产生同感,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路径和方法从新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通过这类活动宅族大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还学到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方法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社区工作的辅助作用
社区是人们除了家庭外最接近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较为直接。御宅族大学生与外界接触甚少,通过进入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趣味活动,吸引那些“宅”在家中的御宅族大学生参加,大家一起谈心﹑游戏发展社会兴趣,识别错误态度,增进团体意识,建立符合社会利益的生活哲学。
五、结语
青年一代是祖国和未来的希望,作为高素质教育下的大学生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御宅族大学生是高校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侧面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且不同群体特征日趋明显的趋势。在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下进一步探讨针对御宅族的大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全方面心理援助机构模式是本研究需要继续讨论的。
参考文献:
[1]王婷,马寅生.近五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
[2]马川.“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02).
[3]吴荇.闷居一族:宅男宅女是怎样炼成的[J].发现,2008,(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