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陈醉云”的背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听很多人上过,自己也教过。再次研读时,作者“陈醉云”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并不了解这位作者,但总感觉这个名字很有味道。课本和教参上面没有任何介绍,于是我去网上搜索。我查到了三个“陈醉云”。
  同名同姓不奇怪,奇怪的是,在这三个人的介绍中,都提到了他们写过一篇文章,叫《乡下人家》。
  不管有多少个叫陈醉云的,《乡下人家》的作者只能是其中的一位。那么,这三个“陈醉云”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的语文老师到底信了哪一位呢?
  第一个陈醉云:皇帝的新装
  先说说第一个陈醉云。在“百度百科”中,输入“陈醉云”三个字,马上就能找到这一位,他是广东台山人。在页面的最上方,有这样一些信息:
  原名陈英儒。1962年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等。
  从上述介绍来看,这位陈醉云有可能是《乡下人家》的作者。因为他是一位“现代诗人”,所以他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散文也算正常;再因为他移民美国,所以,他对家乡的思念更是合乎情理。于是,许多老师都相信了这份介绍。在网上的许多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到,老师们煞有介事地将这些“看似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了学生。
  然而,就在“百度百科”的这个页面中,还特别对这位陈醉云的所谓书法艺术做了大篇幅介绍,其中的措辞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熔行、草、楷于一炉,自创“醉云体”,又创出几个大字一气呵成、气贯纵横的“一笔榜”,再从篆书及象形文字中获得灵感,以非凡的想象力写出赋予了思想、情感和生命力的龙、虎、凤等“书法画”,号称“醉云三创”,把中华书法艺术开拓一个新的境界,被誉为“当代金山奇笔”。享有“一字万金旷世奇品”之美誉……
  如此吹嘘的介绍,即使不是这位陈醉云本人所写,至少也能反映出他的某些性格、气质吧。就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写出《乡下人家》那样安详的文字来?可是,就连这样的信息,偏偏也有不少老师信了。
  不止于此,还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在这些文字旁边,还有模有样地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真让人大跌眼镜:“陈大师”居然是一个微胖的、慈祥的、朴素的老年妇女!
  这也有老师相信吗?还真有!我看到了一个教学课件,里面配的就是这位老奶奶的照片。课件的文字介绍中,还用上了“他”“先生”等字眼(因为网上资料也是这么用的)。我估计老师会如此向学生解释吧:对那些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女性,可以称“先生”。说不定,这位老师接着便要搬出那几位我们都知道的女“先生”,来证明自己的资料准确、学识渊博。
  对于这位莫知男女、莫辨真假的大师,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惊人的一致,不同的网站里面都是这么一堆文字,再也无法找到其他更多的资料了。许多语文老师就这么随着大流:信了,认了。即使不信,也像安徒生童话里讲的那样,就当那个没穿衣服的小丑是皇帝吧。
  第二個陈醉云:蹊跷的重名
  我实在不能相信第一个陈醉云。于是,我的目光转向第二个叫这名字的人。现将网上介绍的文字摘录几句如下:
  陈英儒,现改名陈醉云。1931年7月生。湖南石门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石门书画院副院长,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
  在这些文字的右侧,也配了一张照片,是一位清瘦、儒雅的老者。
  对这位陈醉云先生的介绍,文字比较朴实,照片也并不违和。我至少愿意相信,在我的家乡湖南,的确有这么一位善书画的老先生。
  然而,有个情况却让人无法相信——广东台山的那位陈大师和湖南石门的这位陈先生,他们的本名居然都是陈英儒,后来居然都改了名字,居然——都改成了陈醉云!怎么可能?为什么会如此蹊跷?
  我只能这样理解,是上传这些文字的人不负责任,在复制粘贴的时候,无心地篡改了真相。
  网络上复制粘贴而来的所谓“知识”太多了。关于这位湖南石门陈先生的介绍页面中,紧跟着就来了那一大段广东台山“陈大师”的资料。就这样,两个人被硬生生地整合成了同一个人。我看到,不少语文老师在网上发帖寻求《乡下人家》作者的资料,还真有热心人答疑解惑,给出的答案中就有“湖南石门人”!
  仅仅只是“热心”,没有谁较真,不过顺手复制粘贴一下,赚个经验值而已。
  心中的陈醉云:一个语文老师的猜想
  这位湖南石门的陈老先生究竟是不是《乡下人家》的作者呢?网上对他并没有更多的介绍,但我不相信这篇散文是他写的——就凭一个语文老师的感觉。
  在警察这个行业中,据说有人能根据现场的线索和证人的描述,画出他们要找的人的样貌。我想,一个敏感的语文老师,应该也能根据课文的文字,大体想象到作者的某些情况。
  一遍遍朗读着《乡下人家》的文字,本文作者陈醉云先生的模样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首先,他应该是一个远离乡土的城里人。
  《乡下人家》一文中,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地点,或许是因为本文并不是真正要为读者介绍某一处风景。散文所描述的,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但又感觉很遥远的地方。我感觉,那个“乡下人家”,其实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回不去的梦里老家。
  本文作者对乡下生活如数家珍,所以,他应该有一段比较长的乡下生活体验。但是后来,他一定是去了城里。因为别离越久、越远,这份思念才会越浓、越美。湖南石门的陈醉云先生,似乎未曾真正远离。那个“石门书画院”或许在城里,但那也只是湘鄂边境的一个小县城而已。
  其次,他一定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人。
  这一点,我们从《乡下人家》那平和、恬淡的文字中能感受到。这一点,无需举例,好好地品味任何一个段落、一个句子,都能领略到文字背后的“人”的气质。   一遍遍朗读着《乡下人家》的文字,我的脑子里还在猜想着更多关于作者的信息——
  作者生于什么年代?语言是有年代感的,通过这篇散文的语言,我有了些判断。“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倘若有一条小河”“妇女在捣衣”“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这样的语言风格,不是古人的,也不是今人的。应该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应该是几十年前吧。似乎要比那位湖南石门的陈醉云所处年代更早些才对。莫非……作者生于民国时期?
  作者到底是哪里人?文人或许是有地域性的,依我对家乡湖南的了解,本文的作者生于湖南的可能性较小。在中国现代史上,湖南出过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但是有名的文人不多。如果《乡下人家》的作者真是湖南石门人的话,我相信会被更多资料所记载,会被更多人所提起。我忽然冒出一个逻辑并不严密的想法:哪里最出文人?我心里有大致答案,但不敢确定。我试着查证,然后,我怔住了:
  鲁迅,浙江绍兴人;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浙江海宁人;丰子恺,浙江嘉兴人;夏丏尊,浙江上虞人;钱玄同,浙江吴兴人;马寅初,浙江嵊州人;郁达夫,浙江富阳人;茅盾,浙江桐乡人;艾青,浙江金华人……
  莫非……作者也是浙江(退一步说,或者“江浙”)人?
  第三个陈醉云:不该被遗忘
  在网上,还能找到第三个陈醉云。他的确是浙江人。
  关于他的情况,在不少网页都能看到。凭感觉,应该这位就是《乡下人家》的真正作者。从网上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多数老师在教学时用的便是这一份介绍。但是,这些介绍都很简单,而且如出一辙。依然是复制来、粘贴去,难以证实,难问出处。
  费了一番工夫,我发现了一份最详细的资料,是“东方头条”网站的“人文频道”栏目中的介绍,文章署名为“老何话先贤”,发布时间为2017年10月。全文1600多字,摘录整理部分如下:
  陈醉云(1895~1982),浙江上虞人。现代小说家、诗人。
  20年代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主要是编语文课本;30年代初离开上海回嵊州,在县立中学教书;1939年应邀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
  著有多部散文集、诗集、文艺评论集和人物传记;多篇散文被选入当时的中学《国文》课本。还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不但编写过电影课教材,还参与了神州电影公司多部影片的编剧和《神州特刊》的编辑工作。
  陈醉云交友甚广。诗人徐志摩、民间文学家钟敬文、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等都是他的好朋友。
  陈醉云的《蝉与萤》入选台湾语文教科书,反映了作者暮年在台湾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时家乡上虞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对故土、对祖国的怀念,对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渴望……
  民国时期,小说家,诗人,编语文课本,家乡故土,人与自然,游子的梦……这些信息,与《乡下人家》的文本意蕴高度吻合。虽然这份介绍中没有提及《乡下人家》,但这些信息足以验证一个事实:《乡下人家》的作者,就是这位陈醉云!
  醉云先生,有如此横溢之才华,如此厚重之功业,如此动人之情怀,却几乎被后世遗忘。我继續搜索着,已经不为了答案,只为了追寻景仰的先贤。
  我从网上找到了入选台湾语文课本的《蝉与萤》:
  夏秋之间,一到夜晚,便祛除了一日间蒸溽的热恼,人们也像是涤净了一日间困顿的疲劳。当我们坐在树下或躺在草地上休憩的时候,林间树梢上颤动着萧飒的风声,飘下一股爽朗的凉味,已够令人陶醉了。若是出现几点流萤,婆娑在我们周围,更将使我们十分惊喜,也许喜得连话也不想说。尽管瞧它们或上或下,或缓或急,或明或暗的在夜空中晃漾……
  朗读着文字,想象着画面,体会着意境,我不禁有些恍然。我仿佛又走进了那个熟悉的《乡下人家》,仿佛听到了那位老人遥念故土时的一声叹息……
  追寻陈醉云:欣慰的纪念
  我的心,被先生牵引着。我沉醉在网络世界里,找寻着更多关于他的信息。我的目光,定格在一则久远的新闻报道上。
  那是“余杭新闻网” 2012年1月17日的一篇文章,题为《温州老人:余杭安溪我们那80年历史的祖屋还在吗?》。文中提到,有位来自温州的七旬老人向记者求助,希望能找到陈醉云先生当年在安溪居住的老宅。
  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陈醉云先生的养女,她叫陈毓倩。这则报道中,有陈毓倩奶奶的多张现场照片。前文提到的“书法大师”的介绍页面中所配的照片,居然就是陈奶奶的!
  把“真作者”养女的照片,配在“假作者”的文字介绍旁边,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们的语文老师,再把这些错漏百出的信息当作正确的资料传输给学生,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这则新闻报道还带给我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欣慰。
  我看到了陈醉云先生带给后辈的影响。解放前夕,陈毓倩曾随陈醉云夫妇在安溪生活。她还记得当年养父的谆谆教导,教她要做一个坚强、正直的人。长大后,她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现在居住在温州,生活安逸快乐。
  我还知道了关于陈醉云先生后人的更多细节。陈毓倩的女儿——也就是陈醉云先生的外孙女,名叫曹众,曾是香港无线电视台的主持人。2006年,曾作为港澳台主持人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她现在是浙江省政协委员,还是浙江省旅游形象大使,这几年一直尽心尽力地推广浙江旅游业。
  几十年前,陈醉云魂牵故土,写下《乡下人家》;几十年后,他的养女追寻祖屋,追忆先父;而今,他的孙辈事业有成,情系家乡……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了一种莫名的温暖,无言的欣慰。
  结语
  再过几个月,随着统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乡下人家》很可能就要退出小学语文教材了。到底谁才是《乡下人家》的作者,将无人讨论。就连“陈醉云”这个名字,也可能要被我们永远地忘却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我们无力改变,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努力甄别。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所教的知识负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推荐语:  谭姗姗,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老师,热情、阳光、清秀、灵气。她出生于教师之家,儿童时代在外公和妈妈的教育情怀、育人经历的耳濡目染之下,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教师梦。  她的语文课时而激情洋溢,时而行云流水,与孩子们的交流水乳交融,游刃有余;她的语文课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满意,同行们认可。  她做过70多次公开教学,勤勉与磨砺,换来了教学水平的完善和突破;她参加过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历经挑战,收获了
20世纪之前的很长时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介质中运动的任何实物粒子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介质中的光速,并且匀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是不可能辐射电磁波的。但1934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切伦科夫的发现却从根本上颠覆了之前的认识。实验发现,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穿行时会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后续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透明介质中穿行的高速带电粒子当其速度超过介质中的光速时会产生辐射,即后来被命名的切伦科夫辐射。
《风筝》:“我们”,童年的快乐标识  作家贾平凹在文中用了14个“我们”,应该说不是无意的,而是有心的。  贾平凹的语言总是这样的朴实,有很多的情景描述而极少有浓墨重彩的雕饰,读他的文字感到娓娓道来,亲切、平实、自然。虽然文后編者要让学生了解制作风筝、放飞风筝的过程,但本文显然不是教学生怎么制作、怎么放风筝的技巧。作者意在回忆儿时小伙伴们怎么一起玩风筝的情景,我们走进他的文字,会情不自禁地一起专注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100037  摘要 针对目前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开放性差、异构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Web Service的架构方案,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方法,建立开放、可扩展的共享教学资源库,本方案对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平台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XML;SOAP;Web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3-0036-
课外阅读是打开语文、打开生活的最有效方式。姚佩琅先生也说过:“课外阅读是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大方面而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的始终。在课外阅读中,只有积极思维,才能使阅读真正发生。  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尝试从阅读策略、阅读课型、阅读共同体三方面展开阐
《猫》是一篇老课文,也是一篇好课文,文字非常经典,值得咀嚼。它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课文后面有四个练习,其中三个指向语文要素:“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讀下面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明确告诉我们,《猫》这
识字教学中有“加一加”的方法,这是符合汉字构形规律的识字方法,比如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合体记号字等都是“加一加”的产物。不过,假如师生们能够理解“加一加”而组成一个新字的道理,做到意义识记,就能更好地发挥这种识字方法的重要作用。“亻 不同部件”能组合成不同的字,现选析10例供读者体会其理解识记的效果。  一、“亻 目”组合为“艮”  甲骨文“■”(亻)在上部加“■”(目)组合成“■”,像人扭
上周五进行了一次班级现场作文比赛,题目是《最难忘的一ke》。  这“一ke”,可以是最难忘的“一课”,即指某一堂课;也可以是最难忘的“一刻”,记录最触动人心的某个片刻、某一瞬间。  简单交流后,学生开始习作,教室里立马进入刷刷刷的书写状态。一节课后,收上来的作文大部分是400~500字,有五六个学生写满了两张400格,也有三四个学生写不满一张——对五年级来说,总体不错。  浏览习作,有一篇文章特别
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可见,“涵泳”作为一种重要的读书学习之法,古已有之。在涵泳语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涵泳”中主动得“趣”,将有利于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持久动力,令其受益终身。  一、读中识趣,体会吟诵之乐  古人提议“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涵泳之法贵在吟诵,或琅琅读之,或低声轻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
“群文议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非常难确立的。如果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来看,群文议题确立时应该更多考虑语用目标,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一、群文阅读与精读的语用性区别  单篇课文的精读,也要重点考虑语用性原则,这和群文阅读教学确立议题时的语用性原则有何不同呢?  笔者认为,单篇精读中,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或从弱到强的过程;而群文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