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开展,教育已经不再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核心素养培养。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出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由双基变成了四基再演变到了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本为基础,以联系生活为目标,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将课程的侧重点落实在要求学生“记住公式”、“记住定义”或“背下某某表”,却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这一环节忽视了,这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困难重重,无法体会数学的灵活性与逻辑性,只能通过背书一样的方法学习数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吃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对学习的兴趣也消失了,甚至会导致学生厌恶学习数学。在这种心态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注定无法提升。
(二)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最基础最传统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意中就忽视了后半部分,使数学与生活无法产生连接,这也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无法提升。数学教师必须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做到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脱离于生活的、去根基的空中楼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通常都被忽略,教师往往不会在堂上进行较多的教学评价或者几乎不会进行教学评价,这也使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边缘化。实际上,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交流,教学评价不仅对数学教学课堂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还能通过教学评价时学生确立自信,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一)对“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有其独立的数学思维,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不成熟期,教师需要在学生小时候就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也为日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科目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师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维能力加以考虑,通过符合该年级学生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并形成数感和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准备10个皮球作为教具,请一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目标区域投球,假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投进去两个,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回答“10-2=?”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轮游戏或获得贴纸奖励;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引导,不要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这就是数据分析。当学生对整合好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和推理时,就是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提升对数学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通过直观可视的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中国的人口多久后可以达到25亿?”并且在课件中展示中国人口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学生发现使用已经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新的“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还能够让学生“知新”;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节课教师都可以通过“给出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图表”的过程进行授课,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收集数据、整合数据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对“直观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旧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并不十分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下的直观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数学教学任务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新颖的方式去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师讲授“路程追及”一类的问题时,可以让两名同学上台演示,一名同学前行方式是小跑,另一名同学采用走路的方式前行,向同学们提问,如果走路的同学在前,小跑的同学能否追上走路的同学?反之走路的同学能否追上小跑的同学?通过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引入课程,进行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思维递进,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式?”通过学生对课程的思考、对解题思路的创新来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和创新思维,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对“数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地掌握课本上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串联理解时,就是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理解,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注意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能够了解并熟练掌握学过的定义与公式,理解一些公式之间存在的联系,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升核心素养[3]。
(五)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普通的一环,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教师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简单的习题写在黑板上,询问学生“看看这几个数字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赞扬性的教学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要对学生批评,应当进行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合时宜的教学评价,确保教师与学生可以再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学评价也可以保证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科目抱有强烈的渴望和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只沿用老套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不容忽视,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步入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怎样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丘飞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6(045):330-331.
[2]王革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6):66-67.
[3]張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小学版),2017,00(011):65.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得禄乡小营完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由双基变成了四基再演变到了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本为基础,以联系生活为目标,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将课程的侧重点落实在要求学生“记住公式”、“记住定义”或“背下某某表”,却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这一环节忽视了,这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困难重重,无法体会数学的灵活性与逻辑性,只能通过背书一样的方法学习数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吃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对学习的兴趣也消失了,甚至会导致学生厌恶学习数学。在这种心态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注定无法提升。
(二)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最基础最传统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意中就忽视了后半部分,使数学与生活无法产生连接,这也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无法提升。数学教师必须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做到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脱离于生活的、去根基的空中楼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通常都被忽略,教师往往不会在堂上进行较多的教学评价或者几乎不会进行教学评价,这也使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边缘化。实际上,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交流,教学评价不仅对数学教学课堂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还能通过教学评价时学生确立自信,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一)对“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有其独立的数学思维,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不成熟期,教师需要在学生小时候就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也为日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科目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师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维能力加以考虑,通过符合该年级学生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并形成数感和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准备10个皮球作为教具,请一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目标区域投球,假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投进去两个,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回答“10-2=?”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轮游戏或获得贴纸奖励;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引导,不要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这就是数据分析。当学生对整合好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和推理时,就是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提升对数学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通过直观可视的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中国的人口多久后可以达到25亿?”并且在课件中展示中国人口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学生发现使用已经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新的“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还能够让学生“知新”;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节课教师都可以通过“给出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图表”的过程进行授课,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收集数据、整合数据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对“直观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旧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并不十分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下的直观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数学教学任务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新颖的方式去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师讲授“路程追及”一类的问题时,可以让两名同学上台演示,一名同学前行方式是小跑,另一名同学采用走路的方式前行,向同学们提问,如果走路的同学在前,小跑的同学能否追上走路的同学?反之走路的同学能否追上小跑的同学?通过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引入课程,进行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思维递进,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式?”通过学生对课程的思考、对解题思路的创新来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和创新思维,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对“数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地掌握课本上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串联理解时,就是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理解,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注意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能够了解并熟练掌握学过的定义与公式,理解一些公式之间存在的联系,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升核心素养[3]。
(五)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普通的一环,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教师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简单的习题写在黑板上,询问学生“看看这几个数字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赞扬性的教学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要对学生批评,应当进行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合时宜的教学评价,确保教师与学生可以再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学评价也可以保证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科目抱有强烈的渴望和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只沿用老套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不容忽视,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步入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怎样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丘飞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6(045):330-331.
[2]王革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6):66-67.
[3]張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小学版),2017,00(011):65.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得禄乡小营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