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着跑向远处,而我却愣愣地站原地不知所措,等我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跑了,只听嗡的一声,有两只马蜂分别落在耳朵上和额头上,感觉钻心一痛,就知道自己被马蜂蜇了。抬头望去,只见一群马蜂飞过来,我感觉自己这次死定了。这时,上初中的表哥突然顶着衣服跑过来,用衣服包住我俩的头,拉着我趴在地上。马蜂失去了攻击的目标后,在我们的头顶飞了一会儿,慢慢离去。这时,我感觉耳朵和额头开始发涨发热疼痛无比,不大一会儿,那几个打马蜂的孩子也纷纷跑回来问我:“没事吧?”我忍着疼痛,摇摇头,表示没事。他们惊奇地说:“还说没事呀,刚才蜇你的是马蜂。不是蜜蜂,蜇严重了会死人的。”我吓了一跳,急忙问道:“那,被马蜂蜇了怎么办?”他们七嘴八舌地给我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啥好办法,有的说马蜂蜇了要去医院打消炎针,吃解毒药;也有的说要回家吃鸡肉补。我听了再次问道:“除了打针、吃药,还有啥办法能解马蜂毒?”他们摇了摇头表示不知。我突然感到害怕,决定回家问爷爷,便用手捂着被蜇的地方,跟着表哥急急忙忙往家跑。
  刚进家门,就碰上爷爷,“咦!你今天怎么啦?用手捂着耳朵和额头?你的额头和耳朵怎么了?”爷爷偏着头问我。“我……我……我在回家的路上被……被马蜂蜇了一口。”我流着眼泪结结巴巴地回答。“臭小子!放学不回家,去招惹马蜂干啥?”爷爷瞪着眼睛说道。
  表哥给爷爷解释说:“表弟才没招惹马蜂呢!是咱庄里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打落了马蜂包,刚好掉在了他眼前,他没来得及跑,就被马蜂蜇了。”
  “哦,是这样啊!”爷爷转身回到屋里,拿着两块西瓜皮递给我说,“先把耳朵和额头用瓜皮擦擦吧,能退烧减痛,挺舒服的。”
  我问爷爷:“你小时候,被马蜂蜇过吗?”
  爷爷告诉我:“噢!我小时候经常被马蜂蜇,不要紧,过三四天就好了,先吃饭,吃完饭,睡一会儿就好些了。”
  听爷爷这么一说,我顿时松了一口气,额头和耳朵的疼痛也减轻了许多,疼痛让我没有一点儿食欲,随便扒拉了几口,放下了碗筷,便进了自己的房间,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原本以为肿胀的地方很快就会消散,不料,被蜇的地方,更加的疼痛。我照了一下镜子,耳朵和额头比刚进房间里时肿得还厉害,我纠结着到底要不要去学校上学。去学校吧,这副猪八戒式的脸,同学们会笑话的,而不去学校,会耽误三四天课,马上考试了,正在全面复习,几天下来会错过许多学习机会,影响考试。
  纠结了一会儿,我还是决定戴着帽子去学校,本来以为帽子可以遮住一下被蜇肿的地方的,结果刚走进教室就听见班里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说:“哈哈,你们看,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来了。”他们一喊,有些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有的同学急忙过来问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结结巴巴地回答:“在……在回家的路上,被馬蜂蜇了一口。”他们听了,安慰我:“才蜇了一口,没事,肿几天就好了。”他们不仅没有嘲笑我,还极力安慰我,同学们的安慰,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我走路的时候,特别小心,见到马蜂就绕着走。
  晚上回家,吃过晚饭,上网查了一下有关马蜂的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马蜂还是益虫,它不但能做药,还能吃害虫,号称森林医生,它们是一种群体性生物,生活很有节奏,对四季有着很清晰的认识。每年春天,随着一声春雷,大地开始解冻,马蜂也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飞出巢穴。沐浴着春光,去繁育新的生命,去享受新的生活,迎着三月暖风,准备筹建自己的新家。它们先在灌木丛、石缝中、屋顶上、泥土里选择理想的巢穴之地,然后采集筑巢的材料,飞来飞去,忙得不亦乐乎。
  农历五月左右,不论是近处村庄周围,还是远处的沟沟壑壑、树枝上、石缝里、泥土里,甚至农家屋顶上都会悬挂一个个圆球。这就是马蜂的新家,此时,作为一家之主的蜂王,已经培育出一群自己的帮手和孩子,并对蜂群第一次做了明确的分工,它分出一些马蜂负责觅食喂孩子,另外一些马蜂负责采集筑巢原料,扩大巢穴。责任分明,分工明确,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之中。小小的蜂巢不仅能够抵御烈日暴晒,而且还能够抵御狂风暴雨。
  五月中旬,在蜂王和他的助手“孩子”的努力下,第二批成蜂也出来了,它们的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战斗力慢慢增强,觅食范围随之扩大,捕食种类由单一到多样,捕食对象也由蚊子和苍蝇上升到蝗虫和蛐蛐。蜂王单独觅食时,多半会选择在巢穴附近,也会尽量避免捕食非常危险的食物。
  转眼间,夏天已到,居住在小石缝或者小土洞里的马蜂开始把自己的巢穴搬到树杈、悬崖、屋顶等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以免给蜂群造成伤害。
  六月的天气特别炎热,马蜂对后代的养育也进入黄金时期。这段时间各种昆虫大量繁殖,连专食蚊子的蜘蛛也到处撒网,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马蜂恰巧是各类蝗虫和蜘蛛的对手,专门捕食蜘蛛和蝗虫。有利的条件、丰富的食物,此时,马蜂显得格外活跃,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总是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熬过炎热的夏天,马蜂开始舒服地享受“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的秋天,它们不再继续筑巢,尽可能地繁育后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马蜂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又是樱花烂漫时,而这,也是我来到日本东京的第七个年头。  我觉得樱花有一种矛盾的美。单赏每一朵樱花,樱花的花瓣小巧淡雅,白中透出淡粉色,似人间白雪。你会忍不住想轻轻地触碰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茎细长而柔曲,细得如一根碧绿的银丝,柔曲得似少女姣好的身姿,静静的美好。可当它们齐齐绽放时,又美得热烈却不落俗套。樱花浪漫,远远地看,开得那么的盎然,让人陶醉。樱花本无香,却让看的人总会从心底雀跃,于是
期刊
一  先说两个小片段。  2009年4月,还没毕业的我刚到长沙开始实习。那时候刚刚认识如意先生,两个人都羞答答的挺不好意思。有个周末,他来到我当时住的望月湖小区,给我一个铁盒子,说这是他家里寄过来的,送给我。  ——是一盒茶叶。  他说,自己家里是种茶叶的,这是自家刚刚采下的新茶。我很欢喜地收下茶叶,然后问他,你看《红楼梦》吗?  他面露羞惭,嘟囔着说自己是纯正的理工科。  我说,《红楼梦》里有个
期刊
母亲去世几年了,每次夜里梦见母亲,伏案提笔,想写点什么,但却搁笔放下,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想要说的千言万语,历历在目浮现的往事,不知从何下笔,又怕写不好,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情。  偶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我潸然泪下,现场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情感进入了那个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斯琴高娃朗读完,也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篇我没有读
期刊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
期刊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