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炎热的意思,意思是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小暑虽然温度高,天气热,但是紧跟着的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进入小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变得炎热起来。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应对酷热。1902年,英国的一位发明家成功地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现代人自此拥有了避暑纳凉的利器。
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没有空调的古人面对酷暑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始惭当此日,得作自由身。”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热的感受颇深,他写的这首《苦热》诗,把“热”与“苦”联系在一起,足见古人亦为热所苦,对酷暑感到烦恼。
但是,聪明的古人想出了许多令现代人惊叹的避暑纳凉的好办法。
避暑的夏房
古人称可以避暑消夏的房间为夏房,后来泛指一切用于纳凉的房间,效果类似于现代的空调房。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秦汉时期的“凉房”,以及后来的“冰室”。不过,由于夏房的制造成本高,所以一开始只有帝王及贵族才能拥有。
先秦时期,在贵族中流行的夏房叫窟室,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地下室的房间。由于窟室建造在避开日照的地下,内部阴凉,所以夏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窟室内举办一些重要的宴会。郑国大夫良霄就经常在自家的窟室里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比起中原地区,位于现今湖北、江苏地区的楚国、吴国的贵族,消夏更是离不开窟室。公子光在宴会上派人刺殺吴王僚,就是在盛夏时节,利用了吴王僚来自己家的窟室消夏的机会,后来公子光就成了吴王阖闾。
到了汉代,帝王贵族便不再使用地下室了,而是建造了专门的“空调房”——清凉殿,与清凉殿配套的消夏设施,有石质的床以及冰块。石床不易导热,夏天睡觉非常的凉爽;清凉殿内的四角以及皇帝的周围都盛放冰块,用来降温;侍女在皇帝旁边扇扇子,这样的清凉殿异常奢华。
唐代的时候,统治者在长安大明宫太液池的南岸修建了一组宫殿——含凉殿。含凉殿的设计非常巧妙,巧匠利用机械装置将殿旁的水提升到高处,水再由高处落下推动扇车的扇叶,从而为殿内送去凉风。同时,含凉殿的四周还有凉水从上往下流形成的水帘,进一步保证了殿内的凉爽。
明清时期的夏房,除了拥有以上的设施,设计师还在房檐的建筑设计上下了功夫。比如: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样的建筑规格是根据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度,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度)差异来设计的。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冬暖夏凉。
古代的帝王、贵族可以不计成本地建造夏房,但是普通百姓就不得不量力而行了。有一点儿钱的百姓,他们会在家中的厅内或者房间里挖一口深井,井口用盖子盖妥,盖子上方凿一个孔,夏天便有冷气从孔里面传出来。这种“空调井”除了有夏季纳凉的效果,还能储藏食物,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在老版本的电影《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盛夏时节,张飞将自家肉店的猪肉存放在一口井里,井上面盖上磨盘。张飞说:“谁能推开此磨盘,可尽取井中肉。”鉴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可见挖深井储肉的做法至少在明代就已经有了。
在保留下的明清民宅中,很多富人家中确实也都挖有“空调井”。明清时期,一种类似于先秦时期窟室的土房建筑在民间流行起来,类似于现代的窑洞或者地道。各家的土房通过地道连在一起,有点儿像电影《地道战》中的场景。土房除了纳凉,还能预防盗匪、储存物品。
古代的“冰箱”
没有冰箱和空调,古人可怎么办呀?其实,要不是聪明的古人不断地积累经验,现代人怎么会灵机一动,便发明了冰箱呢?
古人用冰的历史可早啦,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冬天把冰块收集起来存放在冰库中,夏天再拿出来消暑。
从周代开始,就有一种专门为王室采集冰块的官职——凌人。从每年十二月开始,凌人便命令工匠将冰块收集到冰窖里储藏起来;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工匠将冰块取出来供王室成员使用。
每到夏天,周朝的天子便会举办隆重的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消暑,以示天恩。这个仪式后来历代多有效仿,比如唐代。其实,唐代藏冰不仅是官方的事情,夏天的时候民间已经有人做贩卖冰块的生意,只是规模有限。到了宋代,人们在街头巷尾卖冰的现象就很常见了。
人们除了将冰块拿来做冷饮、冰镇瓜果饮料,还拿来放在房间里降温。古代的“冰箱”,一开始就兼具冰镇与降温的功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战国青铜冰鉴,堪称冰箱的祖宗——分内外两层,夹层中放上冰块,中间可用来冰酒,而打开盖子,渐渐融化的冰块则可以降低室温。这种具有冰箱和空调功能的两用容器,从青铜“进化”到陶制、木制,一直沿用至清代。中式冰桶在19世纪已经成为民间流行的普通商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在北京发现了这种稀罕的设备,感到惊奇不已。如果你能看到清代的中式冰箱的照片,你会发现,它和今天我们使用的冰箱,还真有些相像呢!
竹夫人
“竹夫人”是古人在夏天时为了取其凉意抱着睡觉的物品,一般为圆柱形,用竹篾编成,中间镂空。不独是竹夫人,没有电扇、空调的古人还制造了不少奇特的东西,让人们在酷热的夏天享受到一丝丝的清凉。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就提到了这几件物品:壬癸席、澄水帛、冰丝茵。但是比起汉代的清凉殿,以上诸般物件都算不上什么奇特之物了。
当然,看了宋朝人如何纳凉之后,你会觉得他们是最会过日子的。《武林旧事》中有一章讲的是皇宫中的纳凉环境:种上长松修竹以达到浓荫蔽日的效果,又修建假山飞瀑,飞瀑下方置10亩大池,里头种满红白莲花,最绝的是在庭院里摆满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等花,用风轮来吹,制造出清芬满殿的效果。
凉由心生
古时不少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心静自然凉”是古人避暑纳凉的最高境界。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一诗中这样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简言之,就是“虚室,心静”——虚室利心静,心静自然凉。
诗人王维为了应对酷暑,竟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坐,流连忘返,留给后人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魏晋的嵇康更绝,在《养生论》中把“心理避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要求“常如冰雪在心”。试想,心静再加上想象人在冰雪的环境中,焉能不凉?
不过,相对于人来说,农作物还是需要光和热的。宋代的戴复古曾说“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比如,水稻喜欢热,天气凉了反而会减产。遇到特别凉的年份,东北平原和北方高原上的水稻甚至光长秆不结籽,发生严重的“夏季冷害”现象,即农谚说的“(冬)不冷(夏)不热,五谷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