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避暑的呢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炎热的意思,意思是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小暑虽然温度高,天气热,但是紧跟着的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进入小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变得炎热起来。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应对酷热。1902年,英国的一位发明家成功地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现代人自此拥有了避暑纳凉的利器。
  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没有空调的古人面对酷暑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始惭当此日,得作自由身。”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热的感受颇深,他写的这首《苦热》诗,把“热”与“苦”联系在一起,足见古人亦为热所苦,对酷暑感到烦恼。
  但是,聪明的古人想出了许多令现代人惊叹的避暑纳凉的好办法。

避暑的夏房


  古人称可以避暑消夏的房间为夏房,后来泛指一切用于纳凉的房间,效果类似于现代的空调房。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秦汉时期的“凉房”,以及后来的“冰室”。不过,由于夏房的制造成本高,所以一开始只有帝王及贵族才能拥有。
  先秦时期,在贵族中流行的夏房叫窟室,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地下室的房间。由于窟室建造在避开日照的地下,内部阴凉,所以夏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窟室内举办一些重要的宴会。郑国大夫良霄就经常在自家的窟室里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比起中原地区,位于现今湖北、江苏地区的楚国、吴国的贵族,消夏更是离不开窟室。公子光在宴会上派人刺殺吴王僚,就是在盛夏时节,利用了吴王僚来自己家的窟室消夏的机会,后来公子光就成了吴王阖闾。
  到了汉代,帝王贵族便不再使用地下室了,而是建造了专门的“空调房”——清凉殿,与清凉殿配套的消夏设施,有石质的床以及冰块。石床不易导热,夏天睡觉非常的凉爽;清凉殿内的四角以及皇帝的周围都盛放冰块,用来降温;侍女在皇帝旁边扇扇子,这样的清凉殿异常奢华。
  唐代的时候,统治者在长安大明宫太液池的南岸修建了一组宫殿——含凉殿。含凉殿的设计非常巧妙,巧匠利用机械装置将殿旁的水提升到高处,水再由高处落下推动扇车的扇叶,从而为殿内送去凉风。同时,含凉殿的四周还有凉水从上往下流形成的水帘,进一步保证了殿内的凉爽。
  明清时期的夏房,除了拥有以上的设施,设计师还在房檐的建筑设计上下了功夫。比如: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样的建筑规格是根据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度,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度)差异来设计的。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冬暖夏凉。
  古代的帝王、贵族可以不计成本地建造夏房,但是普通百姓就不得不量力而行了。有一点儿钱的百姓,他们会在家中的厅内或者房间里挖一口深井,井口用盖子盖妥,盖子上方凿一个孔,夏天便有冷气从孔里面传出来。这种“空调井”除了有夏季纳凉的效果,还能储藏食物,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在老版本的电影《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盛夏时节,张飞将自家肉店的猪肉存放在一口井里,井上面盖上磨盘。张飞说:“谁能推开此磨盘,可尽取井中肉。”鉴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可见挖深井储肉的做法至少在明代就已经有了。
  在保留下的明清民宅中,很多富人家中确实也都挖有“空调井”。明清时期,一种类似于先秦时期窟室的土房建筑在民间流行起来,类似于现代的窑洞或者地道。各家的土房通过地道连在一起,有点儿像电影《地道战》中的场景。土房除了纳凉,还能预防盗匪、储存物品。

古代的“冰箱”


  没有冰箱和空调,古人可怎么办呀?其实,要不是聪明的古人不断地积累经验,现代人怎么会灵机一动,便发明了冰箱呢?
  古人用冰的历史可早啦,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冬天把冰块收集起来存放在冰库中,夏天再拿出来消暑。
  从周代开始,就有一种专门为王室采集冰块的官职——凌人。从每年十二月开始,凌人便命令工匠将冰块收集到冰窖里储藏起来;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工匠将冰块取出来供王室成员使用。
  每到夏天,周朝的天子便会举办隆重的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消暑,以示天恩。这个仪式后来历代多有效仿,比如唐代。其实,唐代藏冰不仅是官方的事情,夏天的时候民间已经有人做贩卖冰块的生意,只是规模有限。到了宋代,人们在街头巷尾卖冰的现象就很常见了。
  人们除了将冰块拿来做冷饮、冰镇瓜果饮料,还拿来放在房间里降温。古代的“冰箱”,一开始就兼具冰镇与降温的功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战国青铜冰鉴,堪称冰箱的祖宗——分内外两层,夹层中放上冰块,中间可用来冰酒,而打开盖子,渐渐融化的冰块则可以降低室温。这种具有冰箱和空调功能的两用容器,从青铜“进化”到陶制、木制,一直沿用至清代。中式冰桶在19世纪已经成为民间流行的普通商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在北京发现了这种稀罕的设备,感到惊奇不已。如果你能看到清代的中式冰箱的照片,你会发现,它和今天我们使用的冰箱,还真有些相像呢!

竹夫人


  “竹夫人”是古人在夏天时为了取其凉意抱着睡觉的物品,一般为圆柱形,用竹篾编成,中间镂空。不独是竹夫人,没有电扇、空调的古人还制造了不少奇特的东西,让人们在酷热的夏天享受到一丝丝的清凉。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就提到了这几件物品:壬癸席、澄水帛、冰丝茵。但是比起汉代的清凉殿,以上诸般物件都算不上什么奇特之物了。
  当然,看了宋朝人如何纳凉之后,你会觉得他们是最会过日子的。《武林旧事》中有一章讲的是皇宫中的纳凉环境:种上长松修竹以达到浓荫蔽日的效果,又修建假山飞瀑,飞瀑下方置10亩大池,里头种满红白莲花,最绝的是在庭院里摆满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等花,用风轮来吹,制造出清芬满殿的效果。

凉由心生


  古时不少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心静自然凉”是古人避暑纳凉的最高境界。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一诗中这样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简言之,就是“虚室,心静”——虚室利心静,心静自然凉。
  诗人王维为了应对酷暑,竟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坐,流连忘返,留给后人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魏晋的嵇康更绝,在《养生论》中把“心理避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要求“常如冰雪在心”。试想,心静再加上想象人在冰雪的环境中,焉能不凉?
  不过,相对于人来说,农作物还是需要光和热的。宋代的戴复古曾说“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比如,水稻喜欢热,天气凉了反而会减产。遇到特别凉的年份,东北平原和北方高原上的水稻甚至光长秆不结籽,发生严重的“夏季冷害”现象,即农谚说的“(冬)不冷(夏)不热,五谷不结”。
其他文献
何谓有生命的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有活力、学生参与度高、生成效果好的课堂。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下,教师更要转变理念,探索新的模式,以便助力有生命的语文课堂生成。本
8月14日以来,我国东北大部出现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暴雨,引发洪涝等灾害。截至8月19日16时,已造成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86人死亡,105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3
《航材仓储防霉》是青岛校区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任职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本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分别介绍了网络课程的结构框架和知识模块的设计。教学实践表明,网络课程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对居家痴呆照顾者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干预组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护理本科生风湿科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9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按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8名采用PBL教学,对照组32名采用传
<正>为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决策的科学性,提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水平,湖北省当阳市按照灾害应急救助的总体要求,立足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际,建立自然灾害救助评估机制。自然灾害
期刊
目的研究目标带教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ICU护理专业学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为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在ICU实习的53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采用目标带教结合PBL带教
【正】黔府函[2013]155号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盘县两河乡撤乡设置街道办事处的请示》(六盘水府请[2013]36号)及附件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盘县两河乡建制,设
为探索一种适合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业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改进。90%以上的学生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多数学生认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