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探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多样,容易误诊,现就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58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就心电图改变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平均57.3±17.7岁,年龄最大75岁,最小13岁。临床表现气急、心悸32例(占53%),头昏或晕厥4例(占6.7%),胸闷、胸痛34例(占57%),其中拟诊“冠心病”10例。体征:以心脏杂音为主要表现者40例(占67%);在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部闻及III-IV/6级收缩期杂音。仅有4例心浊音界扩大,心功能(CYHA)III级3例、II级1例。
  1.2心电图检查与评价方法 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由同一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阅读心电图。
  1.3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1,2] ①肥厚性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室壁厚度>15mm(18岁以下按同年龄超声平均值),并除外高血压病等所致继发性心肌肥厚者,排除合并其它器质性心脏病(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②对称性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ISV)与左室后壁(LVPW)厚度之比<1.5:1者。≥1.5:1者为非对称性心率变异性;③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局限于心尖部者;④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有左室流出道(LVOW)狭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或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等流出道梗阻征象。
  2 结果
  5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标准12导联心电图表现:主要是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V3-V6导联下移0.05-0.15mV,Ⅰ、avL导联下移0.02-0.05mV)有38例,占65%,及部分呈“冠状T”9例占15%;左心室肥厚有20例,占34%。其次是异常Q波占10例占17%,特点是异常Q波分布较为离散,Q波深而窄;室内传导阻滞7例。
  3 讨论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由心肌肌小节基因突变所致的、以心肌肥厚、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其病理改变以心室肌肥厚为主,典型者以左心室和 室间隔为甚,因此多表现为非对称性的左心室肥厚。绝大多数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甚至在超声检查尚未发现心肌肥厚时其心电图已见异常变化,Ryan 等报告仅 8%-18% 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正常[3]。因此,心电图异常是肥厚性心肌病的重要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表现[4.5]:
  1、ST-T改变 ST-T改变占本组病例65%,大多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冠状T”,少数呈下垂型,几乎没有上斜型,常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但无急性心肌缺血时的短期内动态变化的特点,可予以鉴别。我院收治58例中,外院误诊为冠心病10例,鉴于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提示出其鉴别要点:①肥厚型心肌病多发生在30岁以前,常有心肌病家族史,而冠心病常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②肥厚型心肌病常在胸骨左胸缘或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而单纯冠心病较少闻及心脏杂音,且常呈一过性。③心电图:发现胸前导联QRS波电压增高伴倒置T波渐加深,反映心尖部室壁厚度变化。④肥厚型心肌病冠脉造影正常,而冠心病造影可提示相关血管病变。⑤UCG可明确诊断。
  2、异常Q波 异常Q波占本组17%,由于室间隔增厚引起的自左向右的心室初始除极向盘增大,出现深而窄的Q波。肥厚性心肌病时这种类似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是肥厚性心肌病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也是诊断肥厚性心肌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年轻患者出现此种改变要高度怀疑肥厚性心肌病。
  异常Q波呈多导联分布,异常Q波分布较为离散,Q波深而窄(振幅≥1/4R波,时限通常<30mS),表示Q波经历时间正常<0.03-0.04S,在出现Q波导联的同一导联T波直立,两者向量不一致。发生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呈QS、QR、Qr、或QS波中有顿挫的W型预激综合波,可出现在Ⅱ、Ⅲ、aVF或左胸前导联(V4-V6),也可出现在右胸前导联。经电生理研究[6],显示Q波形成是由于室间隔部位激动异常,对室间隔肥厚切除或消融术后可消失。室间隔肥厚进行化学消融术,异常Q波消失,证实了上述观点。
  异常Q波既可在梗阻性心肌病时发生,也可出现在非梗阻性心肌病。在梗阻性病例中,异常Q波与梗阻程度无显著相关。在肥厚性心肌病发展过程中,异常Q波可能出现由无到有、由浅而深的变化,但也可能逐步减小甚至消失,因为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的向量是相反的.在疾病不同阶段它们的肥厚比例决定了Q波的幅度。例如,发病初期患者仅有室间隔肥厚,随后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引起左心室游离壁肥厚,从而部分抵消室间隔除极向量,使原有的异常Q波减小或消失。在疾病晚期,由于肥厚室间隔纤维组织取代,异常Q波也会发生减小 。
  3、心尖区肥厚(冠状T波)冠状T波占本组1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以左心室乳头肌以下的心尖部为特征,是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全心肥厚型心肌病T波倒置导联广泛,游离壁肥厚型心肌病T波倒置多见于肢导联[4]。对称性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主要出现在中胸及左侧胸前导联,最深可达4.0mV以上,酷似“冠状T波”,典型时TV4>TV5>TV3,部分病例在Ⅰ、Ⅱ、avL、avF、V2、V6导联也可出现T波倒置,但深度较浅。倒置 T 波最深振幅和R波最高振幅分别与心尖部厚度、心尖部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显著相关。运动时,巨大倒置T波可出现变钱或变为直立等“伪正常”改变,同时可伴有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0.40mV。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导联可以不一致。但ST段下移程度与T波倒置深度呈正相关。QT间期可轻度延长。心尖肥厚性心肌病主要在心室壁下1/3明显增厚,而心室除极先从室间隔开始,一般无异常Q波出现,但极少数病例左心室心尖部形成室壁瘤时,R波电压可由高逐渐变低,并出现异常Q波。AHCM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常早于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
  肥厚型心肌病病人ECG异常改变的机理可能为:(1)肥大的心肌细胞杂乱无序地排列连接,导致左室结构排列混乱,心肌肥厚,严重地损伤心肌细胞的电脉冲传播,导致除极和复极的失调[6]。(2)结缔组织和异常的细胞间质增多[6]。(3)肥厚的心肌缺血和局灶性纤维化等[7]。
  综上所述:肥厚型心肌病男性多于女性,可起病于任何年龄,而以中老年多见,幼年起病者,预后凶险,易猝死。大多数病人心电图均为异常,尤其是有症状的梗阻型病人均有变化,超声心动图尚无左室肥厚表现时即有心电图异常。但心电图对本病无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完全正常的心电图只见于局限性左室肥厚或轻度左心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改变呈多样性,特异性不高,但敏感性高。我们认为应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认识,在临床中遇到上述心电图的改变,又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继发因素者,特别是年轻患者,或家族成员有心脏猝死应首先考虑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可行心脏超声确诊。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346。
  [2]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1627。
  [3]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103。
  [4]张超群,安丰双,郝湛军,等。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J],心电学杂志,2004,23(3):140-142。
  [5]李娟。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30-531。
  [6]何穗镕,许耘红,黄緻坤。肥厚性性心肌病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50-54。
  [7]李聪聪。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77-1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2名经下肢静脉血管造影(DSA)证实患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因其他要求而进行下腹及盆腔CT检查的1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髂静脉内径及其受压程度,通过对CT扫描结果的分析,来探讨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性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其诊断结果发现,观察组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门诊常见阴道炎的发病情况以及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1547例接受妇科门诊检查的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常见的阴道炎病症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病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中,秋冬季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春夏结季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纯钛基托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一、二类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Kennedy一、二类牙列缺损病例,不愿或不能行种植义齿修复,采用纯钛铸造基托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半年、1、3年。结果:3例余留对颌天然牙伸长且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的病例,2年后基牙松动脱落,修复体无法固位而失败后重新制作,其余病例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纯钛铸造基托修复Kennedy一、二类牙列缺损获得满意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展服务对艾滋病控制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我区所有艾滋病高危场所进行外展服务,对这些中低高档娱乐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的外展服务,具体为采用集中上课、观看艾滋病知识教育类影像资料和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讨论、座谈会、开设咨询点和咨询热线等方式进行外展服务。在外展服务前后随机各派发1000份调查问卷,对比外展服务前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结果:外展服务后工作人员在安
期刊
摘要:肿瘤干细胞的典型特征是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形成肿瘤内各类癌细胞,然后就会使患者患肺部、肝部、胃部等各类肿瘤疾病,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为发现TTF—1基因在鉴别肺鳞癌和腺癌的诊断价值,本文进行了对目前TTF—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初步地分析。通过各种分析得到肺部肿瘤相关基因TTF—1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肺部肿瘤;TTF—1;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非心脏外科手术前的全身麻醉对中老年患者手术后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因素。为临床上非心脏外科术后前的全身麻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09年7月至13年7月收治的80例非心脏外科手术中老年患者(年龄大于50岁)术前进行简单的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MMSE),然后对其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后的一天,三天以及七天后对其进行简单的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MMSE),然后应用统
期刊
摘要: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感染的慢性疾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其有着人口密度大,人群抵抗力低,人口年龄低等特点,这些特点非常利于传播呼吸道疾病,学校肺结核的发生,不仅妨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危及其他人群。本文为了了解漳州市学生肺结核的发病、诊疗和防止特点,控制学校肺结核疫情,尤其防止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和暴发疫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7年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109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分析(其中GCS评分:6~8分62例,3~5分47例)。结果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9例,男77例,女32例,年龄15~67岁,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梳理扁桃体手术的一些窍门和技巧,以使初学者减少手术的失误。方法:根据自己的手术经验和资料的提示。结果;对初学者提供了临床经验。结论:临床经验和资料的提示却为初学者提供了较好的手术技巧。  关键词:初学者;扁桃体;外科手术  扁桃体手术是耳鼻喉科最基本常用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相对简单,但也是风险性极高的手术,因为扁桃体血运较丰富,操作不当可引起大出血,甚至死亡。  先从解剖层面梳理一下扁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炎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出现代谢紊乱,因此需对肺炎患儿微量元素进行检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