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为顺利的发挥教学机智,必须认识影响其发挥的主客观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机智;运用;制约因素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理论与实际、深思与果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独特结合和特殊呈现。它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头脑灵活,急中生智,灵活而巧妙地实施教育。教学机智也是课堂管理艺术中的重要一环。
一、 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它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具体来说,它是以下五种能力有机的结合和综合表现。
1. 细致入微的观察。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便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迅速捕捉到课堂上的各种反应,从而及时地把握和调节教学内容、进度、节奏,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和管理的良机。
2. 机警敏捷的反应能力。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或意料不到的问题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预兆”,作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例如,在做技巧练习鱼跃前滚翻时,要对可能出现的腕关节及颈部损伤做好事前的准备,万一出现损伤,则应及时处理。
3. 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在进行观察和反应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言语、表情、行为等外部特征,判断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课堂的偶发事件,体育教师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及时判断发生问题的根源、目的和影响范围,选择对策时采用有利的方案,把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4. 灵活果断的应变力。体育课堂上任何一瞬间,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应变力并非是单纯的“机灵”,而是一种素质、学知和经验的综合反应。应变力表现在: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处理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种种问题,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度,遇到被动局面不惊慌失措,更不能为了掩饰自己不足而不负责任,而是增强自信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 教学机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学生的消极情感变为积极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有时会出现粗暴、傲慢、顶撞、报复、攻击、冷淡、冲突和无理取闹等言行,面对学生的这些消极情感,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是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此时,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抑制对学生的不满,利用幽默、暗示等方法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师生思维导向始终指向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每个班里总有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动作技术不规范,上课不认真听讲,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度紧张、害怕。他们往往性格孤僻、怪异,有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心理与能力,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中总是能根据教材内容、运动环境,巧妙引导,合理运用教学机智中的“堵”、“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思维,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导”即点拨诱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继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行列。
3.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陷于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就要采用教学机智,含蓄幽默地使自己暂时摆脱窘境,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既维护了课堂上学生的自尊心,又确保了教师的地位。事实表明体育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 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挥的制约因素分析
1. 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①体育教师的知识经验。教学机智的产生似乎是“灵机一动”。其实,教学机智如同灵感的产生一样,是认知高级阶段的心物感应。它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体育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合金”,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结合。个体获得了知识经验,经过转化、吸收,变成个体的认知成分,促进知识向智力的转化。个体具有这样的“认知特质”,一旦有诱发教学机智的教学场境,便可触动直觉,产生灵感。所以,知识经验是教学机智产生的重要前提;②体育教师的思维与情绪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情绪特征对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积极心境会加速对有关材料的加工,促进思维的流向,使人不费力地回忆起许多材料,从而简化信息输出的复杂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稳,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经验,机智地应付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2.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条件。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灵感,它的产生与课堂教学气氛是分不开的。体育课上,师生交往和谐,师生心理同步,能够激发教学机智的产生。
总之,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体育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单一的能力,是体育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合金体”。影响体育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因素有其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排除主观制约因素,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更好地实施教学服务。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去灵活,巧妙地处理和解决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险情”,从而使教学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晨.试论教学机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6(4).
[2]林勇.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特征与运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8).
[3]杜红霞.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机智;运用;制约因素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理论与实际、深思与果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独特结合和特殊呈现。它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头脑灵活,急中生智,灵活而巧妙地实施教育。教学机智也是课堂管理艺术中的重要一环。
一、 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它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具体来说,它是以下五种能力有机的结合和综合表现。
1. 细致入微的观察。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便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迅速捕捉到课堂上的各种反应,从而及时地把握和调节教学内容、进度、节奏,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和管理的良机。
2. 机警敏捷的反应能力。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或意料不到的问题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预兆”,作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例如,在做技巧练习鱼跃前滚翻时,要对可能出现的腕关节及颈部损伤做好事前的准备,万一出现损伤,则应及时处理。
3. 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在进行观察和反应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言语、表情、行为等外部特征,判断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课堂的偶发事件,体育教师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及时判断发生问题的根源、目的和影响范围,选择对策时采用有利的方案,把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4. 灵活果断的应变力。体育课堂上任何一瞬间,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应变力并非是单纯的“机灵”,而是一种素质、学知和经验的综合反应。应变力表现在: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处理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种种问题,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度,遇到被动局面不惊慌失措,更不能为了掩饰自己不足而不负责任,而是增强自信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 教学机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学生的消极情感变为积极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有时会出现粗暴、傲慢、顶撞、报复、攻击、冷淡、冲突和无理取闹等言行,面对学生的这些消极情感,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是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此时,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抑制对学生的不满,利用幽默、暗示等方法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使师生思维导向始终指向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每个班里总有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动作技术不规范,上课不认真听讲,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度紧张、害怕。他们往往性格孤僻、怪异,有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心理与能力,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中总是能根据教材内容、运动环境,巧妙引导,合理运用教学机智中的“堵”、“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思维,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导”即点拨诱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继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行列。
3. 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陷于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就要采用教学机智,含蓄幽默地使自己暂时摆脱窘境,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既维护了课堂上学生的自尊心,又确保了教师的地位。事实表明体育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 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挥的制约因素分析
1. 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①体育教师的知识经验。教学机智的产生似乎是“灵机一动”。其实,教学机智如同灵感的产生一样,是认知高级阶段的心物感应。它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体育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合金”,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结合。个体获得了知识经验,经过转化、吸收,变成个体的认知成分,促进知识向智力的转化。个体具有这样的“认知特质”,一旦有诱发教学机智的教学场境,便可触动直觉,产生灵感。所以,知识经验是教学机智产生的重要前提;②体育教师的思维与情绪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情绪特征对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积极心境会加速对有关材料的加工,促进思维的流向,使人不费力地回忆起许多材料,从而简化信息输出的复杂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稳,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经验,机智地应付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2.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条件。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灵感,它的产生与课堂教学气氛是分不开的。体育课上,师生交往和谐,师生心理同步,能够激发教学机智的产生。
总之,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体育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单一的能力,是体育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合金体”。影响体育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因素有其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排除主观制约因素,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更好地实施教学服务。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去灵活,巧妙地处理和解决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险情”,从而使教学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晨.试论教学机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6(4).
[2]林勇.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特征与运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8).
[3]杜红霞.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