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逻辑思维强,学生需要自发思考才能领悟知识要点。不难发现,现在数学素材中有很多创造型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开发和理解才能吸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寻求答案的有效教学方案,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具体研究,期望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有所帮助。很多学生出现厌恶数学,恐惧数学的情绪主是因为学生没有自主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没有感受到数学的教学魅力导致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寻找有趣的数学知识点,这样学生才会由惧怕数学转变为热爱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抵制情绪严重
现在,不少学生对数学都出现一种抵制情绪,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抵制心理更加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再也无法通过题海战术来记忆考试题目,因此出现数学分数越来越低,数学学习越来越困难现象。其实,学生的抵制情绪还是源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现在不少教师依旧延用以往的教育模式,没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案,因此学生难免会感觉到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另外,家长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很多家长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就给学生报了很多数学兴趣补习班,买了较多课外习题,大量的锻炼和课程在短暂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所提升,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有些学生厌恶数学就是因为家长逼迫学生学习数学。
(二)课堂导入活动较少
高效率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很好地引出每一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理解一些公式和定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十分重要。我通过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导入活动相对较少,很多教师的课堂导入依旧以大白话为主,学生难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采纳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但很多教师沒有遵循教育指导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不高。
(三)问题脱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
数学源自生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贴合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实际。还有一些教师设计的题目忽略了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只是为了出题目而出题目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理解。另外,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很少,例如一些习题是参照生活中购物设计的题型,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实际模拟进行理解,而是一味地强调数据的作用,强调公式的作用,强调让学生套用公式和数据,这样下次题目只要出现题型变换或者数据变换,学生很容易绕不过弯。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和作用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有趣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小学生处于一种好奇心爆发的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而不是在记忆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和掌握的内容也会更加牢固。另外,很多问题都和生活相关联,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也会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点。
(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教导学生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了解每个问题的关键点。现在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没有数学思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主要是因为接触的问题太少,没有形成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例如问题的重点是速度,那么肯定会与时间和路程相关,问题的重点是距离,肯定和终点和起点相关,学生在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之后解题速度会得到明显提升,也不容易受到题目的干扰。
(三)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在提问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富有内容创设行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不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也可以卸下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智力发展状况合理设计问题
数学问题的设计不宜过难也不能太简单,要让学生感受到一定难度但是能解决出来,这样学生才会有收获的喜悦感。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尽量选择生活中常用的案例进行问题设计,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降低自己的数学思维,要尽量与学生进行同等交流,考虑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尤其是一些问题语境,教师一定要考虑采纳怎样的语言以及设计什么样的人物是学生喜爱的,有时候也许因为一个动漫人物名字就能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加减法的时候,当学生具备基础运算能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A教师收取五元班费,B同学回家向妈妈说学校收取十元班费,妈妈没有考察就给了B同学十元班费,那么请问B同学贪污了多少钱?很多同学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也都能列出式子10-5,也许有一些同学没有列出正确的式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说这些同学一看就很诚实,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交流语气会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学生也会愿意参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数学问题情境自然而然也就创造出来了。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有趣的东西,虽然数学问题相比较其他科目较为枯燥,目的性也较强,但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变通教学手段设计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描述问题转变为视频描述或者音频描述,让学生对新的提问方式感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混合运算”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片,小熊、小猫、小狗去买文具,其中铅笔只有两个,文具盒有四个,小熊和小猫都各有一支铅笔,小熊、小猫和小狗放在书包中的文具数量都相等,那么他们每个人都有哪些文具呢?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学生通过观看动物之间的对话进行思考最终得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新奇,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有趣的数学问题还可以作为数学课堂引导,让学生在问题中接触到新的知识点和内容,有助于学生发展。
(三)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现在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管束比较严格,自由讨论时间少。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很多的数学知识点,讨论经常也得不到方案和答案,但是学生在多次的讨论过程中会逐步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另外,创设科学的情境教学模式需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一些学生在课堂中不敢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害怕自己说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其实我认为学生无论答题对与错,都是一种思考的象征,也许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对一个公式和定理不能理解,但是只要学生不停止思考和学习,我相信最终学生必然会理解这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思考,有不会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请问教师,教师也积极与学生进行同等交流和合作,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在给与学生开放教学环境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家共同交流新的知识和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长期发展。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也需要贴合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和兴趣点合理设计,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责任编辑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抵制情绪严重
现在,不少学生对数学都出现一种抵制情绪,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抵制心理更加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再也无法通过题海战术来记忆考试题目,因此出现数学分数越来越低,数学学习越来越困难现象。其实,学生的抵制情绪还是源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现在不少教师依旧延用以往的教育模式,没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案,因此学生难免会感觉到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另外,家长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很多家长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就给学生报了很多数学兴趣补习班,买了较多课外习题,大量的锻炼和课程在短暂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所提升,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有些学生厌恶数学就是因为家长逼迫学生学习数学。
(二)课堂导入活动较少
高效率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很好地引出每一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理解一些公式和定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十分重要。我通过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导入活动相对较少,很多教师的课堂导入依旧以大白话为主,学生难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采纳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但很多教师沒有遵循教育指导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不高。
(三)问题脱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
数学源自生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贴合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实际。还有一些教师设计的题目忽略了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只是为了出题目而出题目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理解。另外,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很少,例如一些习题是参照生活中购物设计的题型,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实际模拟进行理解,而是一味地强调数据的作用,强调公式的作用,强调让学生套用公式和数据,这样下次题目只要出现题型变换或者数据变换,学生很容易绕不过弯。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和作用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有趣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小学生处于一种好奇心爆发的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而不是在记忆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和掌握的内容也会更加牢固。另外,很多问题都和生活相关联,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也会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点。
(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教导学生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了解每个问题的关键点。现在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没有数学思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主要是因为接触的问题太少,没有形成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例如问题的重点是速度,那么肯定会与时间和路程相关,问题的重点是距离,肯定和终点和起点相关,学生在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之后解题速度会得到明显提升,也不容易受到题目的干扰。
(三)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在提问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富有内容创设行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不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也可以卸下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智力发展状况合理设计问题
数学问题的设计不宜过难也不能太简单,要让学生感受到一定难度但是能解决出来,这样学生才会有收获的喜悦感。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尽量选择生活中常用的案例进行问题设计,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降低自己的数学思维,要尽量与学生进行同等交流,考虑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尤其是一些问题语境,教师一定要考虑采纳怎样的语言以及设计什么样的人物是学生喜爱的,有时候也许因为一个动漫人物名字就能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加减法的时候,当学生具备基础运算能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A教师收取五元班费,B同学回家向妈妈说学校收取十元班费,妈妈没有考察就给了B同学十元班费,那么请问B同学贪污了多少钱?很多同学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也都能列出式子10-5,也许有一些同学没有列出正确的式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说这些同学一看就很诚实,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交流语气会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学生也会愿意参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数学问题情境自然而然也就创造出来了。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有趣的东西,虽然数学问题相比较其他科目较为枯燥,目的性也较强,但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变通教学手段设计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描述问题转变为视频描述或者音频描述,让学生对新的提问方式感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混合运算”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片,小熊、小猫、小狗去买文具,其中铅笔只有两个,文具盒有四个,小熊和小猫都各有一支铅笔,小熊、小猫和小狗放在书包中的文具数量都相等,那么他们每个人都有哪些文具呢?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学生通过观看动物之间的对话进行思考最终得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新奇,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有趣的数学问题还可以作为数学课堂引导,让学生在问题中接触到新的知识点和内容,有助于学生发展。
(三)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现在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管束比较严格,自由讨论时间少。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很多的数学知识点,讨论经常也得不到方案和答案,但是学生在多次的讨论过程中会逐步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另外,创设科学的情境教学模式需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一些学生在课堂中不敢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害怕自己说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其实我认为学生无论答题对与错,都是一种思考的象征,也许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对一个公式和定理不能理解,但是只要学生不停止思考和学习,我相信最终学生必然会理解这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思考,有不会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请问教师,教师也积极与学生进行同等交流和合作,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在给与学生开放教学环境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家共同交流新的知识和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长期发展。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也需要贴合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和兴趣点合理设计,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