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科学史?萨顿在《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一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一极富哲理的问题。确实,类似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令人深思令人忧。
随着科学知识的专门化、深入化,科学领域中的人文色彩逐渐淡漠,人文工作者又无法通晓科学语言,于是,造成两者隔河相望的局面。萨顿要在这道鸿沟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他找到了桥梁的支柱,这就是科学史。
正是通过科学史,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深藏在科学之中的人性,从而提倡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这就是萨顿研究工作的主旨。如果把科学比做一棵树,那么,科学的源头就深深地扎根在文明的肥沃土壤中。但是,我们平常更欣赏的却是科学之树上翠绿的叶子及其有实用价值的果实,而对于厚重的树干及其深埋在土壤之中的根系却不感兴趣,包括某些在科学前沿工作的科学家也忙于照顾和采摘果实,其他则无暇顾及,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我们再也想不起科学更崇高的使命其实正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在我们的经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我们的科学知识,而是我们为得到它而付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科学更深层的本质即表现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有益于人类,而是使对真理的沉思更容易更完美,这正是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面。只有抱着这一胸襟去研究的科学家,才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他不会急功近利,更不会鼠目寸光,他沉浸在一种与宇宙、与真理同在的激情之中,无私地奉献自己,不顾一切地投入真理的怀抱之中,这种对自然的膜拜之情,对真理的严肃思考、以及无私的献身精神,与宗教的激情有相通之处。爱因斯坦将此称为“宇宙宗教感情”。在此意义上,科学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化身,因为科学不仅追求真理,还通过欣赏、理解自然而获得一种美感,并且最终达到人格的升华,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科学是一个抽象、严密的体系,或者说,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冷冰冰的符号世界,毫无人情味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隔阂的一大原因。但是,正如萨顿所指出的:“一个发现,即使是最抽象的,比如说数学理论或物理理论,毕竟在它的最终形式中才是抽象的,难道它不应归功于活生生的个人的观察和沉思吗?”深入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抽象世界的背后,活跃着的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性格、爱好、生平,交错在科学史的网络之中,才织就了一幅立体图像。在每一个科学发现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可以叙述,而科学史家的职责正在于“把那些科学家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向读者介绍,并且尽可能真实地讲出他们一生中的坎坷沉浮”。
最后,科学史还告诉我们:“一切奇迹中最大者,就在于人类发现了这些奇迹,星际空间的无限和原子结构的相反的无限性都是令人敬畏的,但更令人敬畏的却是人类思想对这些无限性的深入。”于是,正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人道主义,人的尊严在这里获得了最完美的体现。
读过萨顿的著作,印象最深的是萨顿的思想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理解中,他更赞赏科学的内在精神价值,而现代社会更关注科学的物质功能,其实两者都是科学馈赠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人们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以至失去方向时,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那种纯真的理想主义色彩?!我觉得这正是萨顿思想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科学史的最大魅力所在。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版,3.05元:《科学的历史研究》,萨顿著,刘兵等译,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年九月版,6.70元)
品书录
随着科学知识的专门化、深入化,科学领域中的人文色彩逐渐淡漠,人文工作者又无法通晓科学语言,于是,造成两者隔河相望的局面。萨顿要在这道鸿沟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他找到了桥梁的支柱,这就是科学史。
正是通过科学史,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深藏在科学之中的人性,从而提倡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这就是萨顿研究工作的主旨。如果把科学比做一棵树,那么,科学的源头就深深地扎根在文明的肥沃土壤中。但是,我们平常更欣赏的却是科学之树上翠绿的叶子及其有实用价值的果实,而对于厚重的树干及其深埋在土壤之中的根系却不感兴趣,包括某些在科学前沿工作的科学家也忙于照顾和采摘果实,其他则无暇顾及,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我们再也想不起科学更崇高的使命其实正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在我们的经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我们的科学知识,而是我们为得到它而付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科学更深层的本质即表现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有益于人类,而是使对真理的沉思更容易更完美,这正是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面。只有抱着这一胸襟去研究的科学家,才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他不会急功近利,更不会鼠目寸光,他沉浸在一种与宇宙、与真理同在的激情之中,无私地奉献自己,不顾一切地投入真理的怀抱之中,这种对自然的膜拜之情,对真理的严肃思考、以及无私的献身精神,与宗教的激情有相通之处。爱因斯坦将此称为“宇宙宗教感情”。在此意义上,科学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化身,因为科学不仅追求真理,还通过欣赏、理解自然而获得一种美感,并且最终达到人格的升华,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科学是一个抽象、严密的体系,或者说,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冷冰冰的符号世界,毫无人情味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隔阂的一大原因。但是,正如萨顿所指出的:“一个发现,即使是最抽象的,比如说数学理论或物理理论,毕竟在它的最终形式中才是抽象的,难道它不应归功于活生生的个人的观察和沉思吗?”深入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抽象世界的背后,活跃着的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性格、爱好、生平,交错在科学史的网络之中,才织就了一幅立体图像。在每一个科学发现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可以叙述,而科学史家的职责正在于“把那些科学家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向读者介绍,并且尽可能真实地讲出他们一生中的坎坷沉浮”。
最后,科学史还告诉我们:“一切奇迹中最大者,就在于人类发现了这些奇迹,星际空间的无限和原子结构的相反的无限性都是令人敬畏的,但更令人敬畏的却是人类思想对这些无限性的深入。”于是,正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人道主义,人的尊严在这里获得了最完美的体现。
读过萨顿的著作,印象最深的是萨顿的思想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体现在他对科学的理解中,他更赞赏科学的内在精神价值,而现代社会更关注科学的物质功能,其实两者都是科学馈赠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人们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以至失去方向时,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那种纯真的理想主义色彩?!我觉得这正是萨顿思想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科学史的最大魅力所在。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版,3.05元:《科学的历史研究》,萨顿著,刘兵等译,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年九月版,6.70元)
品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