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广州市教育局于2014年将《公共艺术》课程定为广州市属职业学校公共课程必修课之一,这意味着音乐欣赏课程将成为中职教育的重头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出来的问题,使得各中职学校必须全面开展《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对学生的全面分析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如何在中职音乐欣赏课程中实现有效教学。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及兴趣所在
中职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们的出生年代、成长环境及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比较喜欢现在正在流行的音乐,伴随他们一起成长的声音,但是我们音乐教科书中的欣赏歌曲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传统的优秀作品,不够时代感,和我们现在的学生所接触的音乐风格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广东省高教社出版的教材内容应该包含更多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肖敏老师主编的《公共艺术·音乐》中所选用的音乐就比较接近契合学生的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教师上课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最了解的音乐开始学习,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既是传统音乐素质教育的补充,也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全新尝试。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我国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主要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与学从本质上仍是分离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地学,教师机械地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们可以结合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真正地懂得欣赏音乐,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用熟悉的内容进行导入
巧妙的导课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陌生作品而言,选择学生平时熟悉的作品进行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能够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作品的反感。例如,在欣赏教学《匈牙利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的心理,可以设计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的演奏会一集作为导入,从熟悉且诙谐的影片导入更为有趣生动。
2.结合多种音乐教学方法,加强音乐系统综合性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音乐欣赏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有着丰富的综合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安排和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充分扩展和调动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比如,在教授乐曲时可以把它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起来,因为文艺作品一定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所诞生。在教学前,教师要查阅乐曲的背景资料,尽可能地找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比如,在介绍爵士乐时,可以根据爵士乐的出现,对非洲及美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一系列的阐述。此外,可以在其中穿插点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音乐教育平衡发展了左右脑,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等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去学会欣赏音乐、鉴赏音乐。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教学法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音乐),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教师可在教学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考核方式的创新与改革
该教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体例,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注重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整合,培养艺术实践能力和在校园艺术活动中的策划与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通过《公共艺术·音乐》拓展模块中第五章“秀出青春梦”的学习,将课程的考核方式一改以往传统笔试考核方式,大胆尝试通过学生参与大型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考核。通过学习,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一个月内进行策划并组织排练节目。
任务一:策划书。
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进行策划书的写作,教师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完善,并由该小组的组长担任整场晚会负责人,对全班学生进行具体分工。
任务二:主持人与节目筛选。
通过举行主持人比赛进行挑选主持人;通过本班原有保留节目、自报节目或专业老师推荐等途径,在最短时间内集齐一台晚会节目并组织首演、筛选。
任务三:录制彩排视频。
要求学生演出前至少有三场彩排,以保证节目质量和演出过程中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并在演出前录制最好的一次彩排全过程。
任务四:正式演出。
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表演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学生通过唱、奏、跳、演、编、导,完成了《公共艺术·音乐》的期末考试汇报演出,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任务五:活动总结。
1.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作出考核评分,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考核。
2.学生可将活动过程制作成册子,一是作为成果展示,同时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例如,以下是我校学生策划的音乐会并由学生自己编辑制作而成的小册子:
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根据主体性、多元性、有序性、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等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学生参与音乐学习、鉴赏音乐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和音乐实践能力。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及兴趣所在
中职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们的出生年代、成长环境及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比较喜欢现在正在流行的音乐,伴随他们一起成长的声音,但是我们音乐教科书中的欣赏歌曲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传统的优秀作品,不够时代感,和我们现在的学生所接触的音乐风格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广东省高教社出版的教材内容应该包含更多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肖敏老师主编的《公共艺术·音乐》中所选用的音乐就比较接近契合学生的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教师上课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最了解的音乐开始学习,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既是传统音乐素质教育的补充,也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全新尝试。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我国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主要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与学从本质上仍是分离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地学,教师机械地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们可以结合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真正地懂得欣赏音乐,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用熟悉的内容进行导入
巧妙的导课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陌生作品而言,选择学生平时熟悉的作品进行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能够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作品的反感。例如,在欣赏教学《匈牙利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的心理,可以设计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的演奏会一集作为导入,从熟悉且诙谐的影片导入更为有趣生动。
2.结合多种音乐教学方法,加强音乐系统综合性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音乐欣赏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有着丰富的综合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安排和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充分扩展和调动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比如,在教授乐曲时可以把它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起来,因为文艺作品一定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所诞生。在教学前,教师要查阅乐曲的背景资料,尽可能地找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比如,在介绍爵士乐时,可以根据爵士乐的出现,对非洲及美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一系列的阐述。此外,可以在其中穿插点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音乐教育平衡发展了左右脑,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等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去学会欣赏音乐、鉴赏音乐。
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教学法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音乐),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教师可在教学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考核方式的创新与改革
该教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体例,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注重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整合,培养艺术实践能力和在校园艺术活动中的策划与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通过《公共艺术·音乐》拓展模块中第五章“秀出青春梦”的学习,将课程的考核方式一改以往传统笔试考核方式,大胆尝试通过学生参与大型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考核。通过学习,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一个月内进行策划并组织排练节目。
任务一:策划书。
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进行策划书的写作,教师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完善,并由该小组的组长担任整场晚会负责人,对全班学生进行具体分工。
任务二:主持人与节目筛选。
通过举行主持人比赛进行挑选主持人;通过本班原有保留节目、自报节目或专业老师推荐等途径,在最短时间内集齐一台晚会节目并组织首演、筛选。
任务三:录制彩排视频。
要求学生演出前至少有三场彩排,以保证节目质量和演出过程中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并在演出前录制最好的一次彩排全过程。
任务四:正式演出。
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表演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学生通过唱、奏、跳、演、编、导,完成了《公共艺术·音乐》的期末考试汇报演出,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任务五:活动总结。
1.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项表现作出考核评分,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考核。
2.学生可将活动过程制作成册子,一是作为成果展示,同时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例如,以下是我校学生策划的音乐会并由学生自己编辑制作而成的小册子:
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根据主体性、多元性、有序性、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等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学生参与音乐学习、鉴赏音乐作品、实践音乐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和音乐实践能力。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