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科技社团运行新模式实践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青年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创新创业也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高职院校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型科创社团模式在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的运行实践为依托,全方面探究以成果为导向的科技社团运行新模式,通过创意激发、创新训练、创业探索、技能竞赛、综合素质拓展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行业进入“微媒体时代”.微媒体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方式,在各行各业之中都已经普及了.将微媒体融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上,能有效地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时转变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促使高职英语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对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本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应用朋辈支持在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相关实践,总结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朋辈支持的四条实践路径,是新资助体系、资助育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全新探索,改变以往单一的辅导员育人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有益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部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本文从价值观念培树面临新挑战、思想行为引导遇到新难题、现实困难压力诱发新隐患三个方面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角,以注重工作方法、坚持科学施策,紧盯末端落实、持续发力推进两个着力点,探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施路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深入推进不仅是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行业需要,还能契合创新创业教育转型的需要,有效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实地调查全国10所大学的学生,总结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多元主体协同和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更新等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在新时期,艺术院校围绕国家对现代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可以改变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形成阳光、向上的心态.本文以艺术院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整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需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本文选取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的90篇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新闻文本,基于评价理论框架,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态度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以探索和发现其态度资源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中国主流报刊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使用的正面积极态度的判断词汇最多,鉴赏词汇次之,情感词汇最少,新闻报道中的积极评价话语多于消极评价话语.中国主流报刊对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中的积极评价话语使用对彰显传递抗“疫”正能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健康、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协同发展,有助于音乐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综合探究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因由,寻求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实践路径,对于增强高校研究生党建内生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我国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是学校其他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基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给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指明了实践方向,即通过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以赞天地之化育的方式对待自然,建立人类社会关系的“属人性”建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