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学生来说好比通往成功的阶梯,让人在无形中受益终生。然而,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城里学生差,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环境上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程度与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十分吃力。就农村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2)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3)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4)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我对影响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氛围是影响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城市,知识结构、文化层次较高,人的思想比较开明,家长更注重子女的英语学习。各种英语教育形式应运而生,这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整个英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有限,学习英语的氛围无法形成。泥土给予农村孩子质朴的同时也赐予他们沉默和害羞,当他们上这种必须开口说的完全陌生的英语课时,其学习氛围整体呈现一片空白,加上农村的特殊环境,有关英语语言的媒体和信息几乎没有,你不可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一本英语的杂志或一份报纸,因此在感性上他们感觉不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乐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2.教育因素
(1)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
(2)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无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家庭因素
(1)农村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英语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
(2)农村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4.学生自身因素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英语的学习上不感兴趣,不求进取,只求及格,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家长和教师的检查,作业不认真,在学习上怕苦怕累,贪玩,不愿学习,认为学习英语无用,课堂行为问题当然随之也就增多。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 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营造语言氛围,加强学法指导
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个良好的语境。教师要尽量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有真实的语境,从中理解、学习和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譬如,在课前几分钟尝试放一些英文歌曲,既帮助学生从上一堂课的思维中唤醒,又激发了学生对该堂课的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做了一个课前的“Lead-in”。
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但要有英语氛围,也离不开教师的学法指导。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语言实践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得轻松,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聋哑英语”,而农村中学尤为显著。针对这一点,我们确定了教学改革方向,提出了中学英语课应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鼓励学生“开口”。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善于疏导,对于在课堂上羞于开口的学生,要予以多多鼓励,尽量引导他们“开口”。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英语新教材的特点,使对话教学表演化、词汇教学交际化、语法教学情景化、课文教学故事化。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智力竞赛、趣味性游戏、英文歌曲演唱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大力开展课外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快乐,从而培养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提高能力。
3.结合课改,大胆创新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作用。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针对本地区的条件,积极和有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师在吃透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挥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大胆创新,自编一些生活性、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和训练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班学生的相关信息、周围的环境、各自的动作、班上发生的事情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表达,并学习英语时态的用法,继而做到“在学中用,用中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让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参考文献:
[1]沈阳.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才人.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2)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3)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4)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我对影响农村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氛围是影响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城市,知识结构、文化层次较高,人的思想比较开明,家长更注重子女的英语学习。各种英语教育形式应运而生,这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整个英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有限,学习英语的氛围无法形成。泥土给予农村孩子质朴的同时也赐予他们沉默和害羞,当他们上这种必须开口说的完全陌生的英语课时,其学习氛围整体呈现一片空白,加上农村的特殊环境,有关英语语言的媒体和信息几乎没有,你不可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一本英语的杂志或一份报纸,因此在感性上他们感觉不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乐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2.教育因素
(1)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
(2)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无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家庭因素
(1)农村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英语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
(2)农村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4.学生自身因素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英语的学习上不感兴趣,不求进取,只求及格,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家长和教师的检查,作业不认真,在学习上怕苦怕累,贪玩,不愿学习,认为学习英语无用,课堂行为问题当然随之也就增多。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 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营造语言氛围,加强学法指导
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个良好的语境。教师要尽量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有真实的语境,从中理解、学习和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譬如,在课前几分钟尝试放一些英文歌曲,既帮助学生从上一堂课的思维中唤醒,又激发了学生对该堂课的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做了一个课前的“Lead-in”。
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但要有英语氛围,也离不开教师的学法指导。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语言实践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得轻松,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聋哑英语”,而农村中学尤为显著。针对这一点,我们确定了教学改革方向,提出了中学英语课应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鼓励学生“开口”。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善于疏导,对于在课堂上羞于开口的学生,要予以多多鼓励,尽量引导他们“开口”。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英语新教材的特点,使对话教学表演化、词汇教学交际化、语法教学情景化、课文教学故事化。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智力竞赛、趣味性游戏、英文歌曲演唱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大力开展课外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快乐,从而培养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提高能力。
3.结合课改,大胆创新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作用。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针对本地区的条件,积极和有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师在吃透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挥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大胆创新,自编一些生活性、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和训练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班学生的相关信息、周围的环境、各自的动作、班上发生的事情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表达,并学习英语时态的用法,继而做到“在学中用,用中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让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参考文献:
[1]沈阳.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才人.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