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经济条件下高职学生党员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不容乐观。拟通过高职学院党建中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244-02
  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达到一个党员影响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班级的良好的群众效应,实现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引领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
  一、高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企业所急需熟练技工。作为未来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信仰问题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在纺院近三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党员在学习上能起到表率作用,各类活动和竞赛有也有较好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和党务工作者的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还应加强。
  二、高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学生的党性、理想信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不断侵蚀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造成其政治立场不坚定,信仰有所动摇,对党的事业和前途存有疑虑的现象。(2)互联网普及,使高职学生信息来源快捷。网络信息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谣言、负面舆论鱼龙混杂。而学生党员辨别能力差,自控制力不强,容易盲从,造成高职院校和社会的不稳定。
  2.内部因素。(1)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还存在功利化的现象。少部分同学把入党看作是利益上的投资,把入党看作提高就业的筹码。政治素养、组织纪律性、政治信仰还需加强,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2)党员发展和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是对发展学生党员要求还需更严格,对学生党员管理服务的方式也应多元化、系统化。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减少“重党员发展,轻党员教育”的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
  1.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我国师生党员400多万,其中大学生党员占在校生的10.53%。就高职院校党委来说,党的先进性、党的战斗力要靠广大学生党员来提高。要牢把意识形态,完善高职院校党建机制,只有不断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
  2.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发展的必然需要。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用立德树人的思想进行引领,高标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高效发挥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对入党对象的政治审核应该更加严格,对于没有通过政审的同志,坚持不能发展入党。不能只把学习成绩当作入党的主要条件,应把综合素质列为入党的重点考评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策略探析
  1.培养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如今不少高职学生党性淡化、主体意识含糊、责任感淡薄,在学习和生活上得过且过;在工作中牢骚满腹;在精神上追名求利。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党员在人们心目中的模范作用,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员的“主体意识”,所以要注意提升党员的“身份感”,让党员切实感受到自己党员身份的存在,感觉到组织温暖,形成党员带动群众,群众自觉向组织靠拢的良好发展氛围。
  2.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党的先进性教育。只有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让“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理念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党员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以往抽象的政治理论、空洞的政治思想和教条式说教,真正融入骨子里,促使他们高标准严要求,提升党性增强修养,充分发挥学生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党员的监督。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的基础上,深化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推动高校内涵发展。
  3.创新学生党员培训形式。往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兴致不高。所以在明确党委、总支、学生支部三级组织的职责的基础上,以生为本,选聘优秀的政治素质好、理论素养高、经验丰富的各层次教员,实行中班讲授、小班研讨的形式,以党委讲高度、总支谈实际、支部激发兴趣的形式,积极运用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解决思想困惑,促使学生在争鸣中受到反思、受到教育。
  4.构建学生党员实践机制。党员的模范作用最有力的抓手是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发党员的内驱力,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应建立良好有力的督促约束机制规范人的行为。偏重激励同时也要适当约束,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中,适度的竞争机制、合理的绩效考核、公平的评议制度,可以充分规范党建各项工作,以制度促落实,以创优争先常态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以良好的党员形象影响、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进步,促进党建工作持续、稳步发展。
  5.坚守宣传阵地增强学生党员影响。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做到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高度践行。抓典型宣传,造示范先锋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校内要积极宣传推进学院“两学一做”,树立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典型,提升党员的模范作用,强化普通党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学习榜样,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在校外可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向兄弟院校虚心求教,共同组织活动,既扩大影响,彼此互寻党建工作优缺点,又实现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步提升。校内外的宣传有利于党员模范的映射,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巧,抓好意识形态思想工作主导权。
  6.紧抓党员学习形式改革创新促实效。“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根据高职院校党建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树立党员新理念,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创新学习思路,做好学习教育效果转化,让学院的党风连着院风,院风连着民风,民风引导学风,正风肃纪,锻造出真正的“四铁”党员,尽显模范党员本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方能马到功成。在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各支部结合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如开展自制微党课、微视频的相关比赛,党章、党史相关的知识竞赛,毕业生老党员离校前的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等活动。把学习教育的任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自觉更新理念,主动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开拓进取充分展现党员模范风采,升腾出乘势而上的精气神。
  总之,作为党员必须虚心接受督导以促整改,内化党内教育,学马哲、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认真孵化,积极弘扬党员模范的精神成果。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严以律己,静以修身,坚持以上率下,重品行、做表率,时刻注意自己的职责、义务。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争取做到党员榜样示范“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沈炜.长效机制: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保证[J].思想理论教育,2005,(19).
  [2]宋海生,李跃芹.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建设[J].党史博采,2011,(7):23-24.
  [3]宿富国.构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4):46-47.
  [4]张桂莲.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及策略探析——以浙江大學城市学院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2,(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形式发生变化,对建筑师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建筑学本科专业学习中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在建筑师业务这门课程的教授中我们开始做一些改变,做出一些相关的探索,改革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以应对新的就业形势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方法;模块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4-02  
摘要:实验教学对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不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等问题。通过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际,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及意义,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等手段,能够营造自主、创新的实验氛围,有助于培养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激发科研精神,显著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关键词: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科研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正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也由单一线性发展模式向结构式的网格发展,因此本科生的科研梯度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本科生科研团队管理经验欠缺,团队制度松散,往往出现团队存在时间短、任务完成质量差、人员流失情况严重等情况。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小组师生读书会”为例,从管理模式、管理办法、人员选拔等方面探讨中医药院校科研团队的管理经验。  关键词:师生读书会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团委依托“一心双环”的格局,以“文艺、体育、学术”为平台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全新的活力,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云南师范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摘要:本文以专业第二课堂的创建实践作为分析材料,对风景园林专业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学上与城建系学生工作、学生创业指导、党建工作的对接、整合方面进行探讨,积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上延伸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专业文化建设,活跃专业教育气氛,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的一体化,扩宽专业培养面,显著改善学生专业学习的学风。  关键词:第二课堂;平台构建;专业学习;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摘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应用能力体系及组成要素,将专业应用能力定位为核心导向来探索教学模式,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构建“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的教学体系。最后对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导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态学教学实践出发,初步提出应当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农业生产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要紧跟与学科有关的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积极讨论等措施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探讨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三农”。  关键词
摘要:目前大部分院校仅从单个专业角度论述信息技术的建设,本文是以改变以往单一课程为目标建立教学资源的方式,从专业群技术技能教育体系的角度来设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技术技能教育体系的教学融合。在研究过程中本着以大专业群教学理念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点、知识点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如果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不坚守政治规矩,迟早要分崩离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强调党员干部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
摘要: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直接一下影响醫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调查,总结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从学生认知态度、师生情感和教师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62-02  一、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