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则主要来源于语文课堂,因此语文课堂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如果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时代战略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出发,不断强化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丰富性、实效性和梯度性,着力提升语文课堂的组织艺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将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进而锻造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其终生学习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翱翔蓝天插上矫健的双翼。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组织艺术 主体精神 人文素养
一
儒家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最为青睐的弟子颜渊在论述孔子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指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颜渊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挺立于孔门三千弟子之首,与老师注重文化经典的传承、与礼法规范的约束密不可分。当然,颜渊口中的“文”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语文,更不是狭隘的初中语文课程;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初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所发挥的基础性、终极性作用。事实表明,如果语文教师积极发掘语文课堂的人文特性,有效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便利的平台,让每一次语文课堂每一篇文章都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势必会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能发现,初中学生普遍未能深入认识语文学习对其终生发展的意义,加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确立,学生的激情和活力未能激发,因此语文学习兴趣低落,语文课堂效能低下,而借助语文的人文特征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恶性循环,甚至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已经形同虚设,令人痛惜。
之所以出现这种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落、语文课堂效能低下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我认为很大因素是源于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漠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墨守成规,满足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必要的艺术性;而另外一部分语文教师,却片面追求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丰富性与表演性,无视课堂组织形式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规律,背离了语文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单纯“为艺术而艺术”,师洋不化,同样也无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效能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对世情、教情和学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辩证处理好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丰富性、有效性和梯度性,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铁”,让教师成为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玉匠,让他们经历一番浴火重生的过程,最终使其灵魂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蜕变和提升。
二
在我看来,与数、理、化等学科授课形式相比,初中语文无疑更具艺术性。而语文课堂的组织则是“艺术中的艺术”,需要语文教师“慧眼独具”,“明心见性”,以一种高迈的艺术视野来规划统领,有法而无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何种组织形式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有利于促进课堂效能为宗旨,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
教学实践中,我将其总结为“三性”:丰富性,有效性,梯度性。下面,我准备结合自己一点微薄的经验,谈谈如何辩证处理三者的关系,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孔子说“苦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而当今的教育理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课堂组织的丰富性就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课堂组织实施前,我结合教学目标,努力打破过去那种一以贯之的大班填鸭式教学形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宜教则脚宜自学则自学。我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考虑到课文本身的难度,便提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堂上讨论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结合多媒体视频对鲁迅先生幼年生活的浙东风情形成感性认识,发动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阿长”,讲述自己与“阿长”之间有趣的往事。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我只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石拱桥的概况,让他们注意每个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体会我们祖先的智慧之所在,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我认为,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有一点儿不怕折腾的精神,尽可能让每节课的课堂组织不拘一格,让精美新颖的形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课堂形式丰富了,有了教师课前充分的“预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谁也不会否认,课堂组织形式为教学目标服务。既如此,课堂组织的有效性就会被提到一个醒目的议事日程上。教学上,为了保障课堂组织的有限性,我总是在课前充分深入了解我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甚至还会刻意去了解一番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怎么样,学习意志是否坚定,学习的基础是否稳固扎实。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方可以做到庖丁解牛。进入教学环节,我总是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甚至改变提前预设的组织形式,以便让组织形式真正服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信客》一文前,我应该让学生自学;但课堂上我发现由于社会背景差异和学习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学生自学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便及时地更正了战略,由自学改为统一讲述,而且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仁义”精神,学生由此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观照和浸染。
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完整意义的人,既然存在个体差异,那么课堂组织形式当然不能够无视这种个体差异,搞“一刀切”。以讲授《苏州园林》为例:我发现班里个别学生知识面较宽,对中国的园林文化有一定了解,甚至个别学生还曾去过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和“狮子林”,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了解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而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要真正深入了解课文难度很大。基于学生的差异,我在课堂组织方面颇费了一番功夫:我让参观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参观的过程和感受;我让这方面积累不足的学生通过网络和课外书籍搜集相关知识,展开想象,写一篇《我心目中的苏州园林》的想象作文,充分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差异,让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个独特的门径进入这篇课文,各有所得,各有所乐,最终让他们在优美飘逸的“苏州园林”中相会,真正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的课堂组织充满了艺术性,那是一片生气勃勃的原野,让每个探索者收获一片洁净的白云,让每个探索者采撷到神圣的灵芝。我的这篇短文权当是抛砖引玉,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向这片生机勃勃的原野进发吧。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组织艺术 主体精神 人文素养
一
儒家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最为青睐的弟子颜渊在论述孔子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指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颜渊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挺立于孔门三千弟子之首,与老师注重文化经典的传承、与礼法规范的约束密不可分。当然,颜渊口中的“文”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语文,更不是狭隘的初中语文课程;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初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所发挥的基础性、终极性作用。事实表明,如果语文教师积极发掘语文课堂的人文特性,有效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便利的平台,让每一次语文课堂每一篇文章都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势必会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能发现,初中学生普遍未能深入认识语文学习对其终生发展的意义,加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确立,学生的激情和活力未能激发,因此语文学习兴趣低落,语文课堂效能低下,而借助语文的人文特征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恶性循环,甚至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已经形同虚设,令人痛惜。
之所以出现这种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落、语文课堂效能低下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我认为很大因素是源于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漠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墨守成规,满足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必要的艺术性;而另外一部分语文教师,却片面追求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丰富性与表演性,无视课堂组织形式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规律,背离了语文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单纯“为艺术而艺术”,师洋不化,同样也无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效能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呢?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对世情、教情和学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辩证处理好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丰富性、有效性和梯度性,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铁”,让教师成为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玉匠,让他们经历一番浴火重生的过程,最终使其灵魂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蜕变和提升。
二
在我看来,与数、理、化等学科授课形式相比,初中语文无疑更具艺术性。而语文课堂的组织则是“艺术中的艺术”,需要语文教师“慧眼独具”,“明心见性”,以一种高迈的艺术视野来规划统领,有法而无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何种组织形式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有利于促进课堂效能为宗旨,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
教学实践中,我将其总结为“三性”:丰富性,有效性,梯度性。下面,我准备结合自己一点微薄的经验,谈谈如何辩证处理三者的关系,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孔子说“苦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而当今的教育理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课堂组织的丰富性就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课堂组织实施前,我结合教学目标,努力打破过去那种一以贯之的大班填鸭式教学形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宜教则脚宜自学则自学。我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考虑到课文本身的难度,便提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堂上讨论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结合多媒体视频对鲁迅先生幼年生活的浙东风情形成感性认识,发动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阿长”,讲述自己与“阿长”之间有趣的往事。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我只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石拱桥的概况,让他们注意每个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体会我们祖先的智慧之所在,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我认为,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有一点儿不怕折腾的精神,尽可能让每节课的课堂组织不拘一格,让精美新颖的形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课堂形式丰富了,有了教师课前充分的“预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谁也不会否认,课堂组织形式为教学目标服务。既如此,课堂组织的有效性就会被提到一个醒目的议事日程上。教学上,为了保障课堂组织的有限性,我总是在课前充分深入了解我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甚至还会刻意去了解一番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怎么样,学习意志是否坚定,学习的基础是否稳固扎实。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方可以做到庖丁解牛。进入教学环节,我总是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甚至改变提前预设的组织形式,以便让组织形式真正服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信客》一文前,我应该让学生自学;但课堂上我发现由于社会背景差异和学习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学生自学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便及时地更正了战略,由自学改为统一讲述,而且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仁义”精神,学生由此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观照和浸染。
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完整意义的人,既然存在个体差异,那么课堂组织形式当然不能够无视这种个体差异,搞“一刀切”。以讲授《苏州园林》为例:我发现班里个别学生知识面较宽,对中国的园林文化有一定了解,甚至个别学生还曾去过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和“狮子林”,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了解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而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要真正深入了解课文难度很大。基于学生的差异,我在课堂组织方面颇费了一番功夫:我让参观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参观的过程和感受;我让这方面积累不足的学生通过网络和课外书籍搜集相关知识,展开想象,写一篇《我心目中的苏州园林》的想象作文,充分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差异,让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个独特的门径进入这篇课文,各有所得,各有所乐,最终让他们在优美飘逸的“苏州园林”中相会,真正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的课堂组织充满了艺术性,那是一片生气勃勃的原野,让每个探索者收获一片洁净的白云,让每个探索者采撷到神圣的灵芝。我的这篇短文权当是抛砖引玉,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向这片生机勃勃的原野进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