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它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娱乐性与竞争性强等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浓厚兴趣,满足幼儿好说、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等心理特点。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中如何融入民间游戏让孩子更快乐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首先,将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收集、筛选、汇编和整理。将大量的民间游戏经过筛选,丰富到孩子的游戏中,孩子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会更加的高涨。
其次,针对幼儿的活动特点将活动进行了整理。例如:针对大班幼儿特点以身体各部位全面的发展,可以开展不同部位竞技类活动以及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活动。我们在收集、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按活动场所分:既有雨天在室内进行的游戏(踢毽子、跳房子),又有适合冬季开展的户外活动(跳绳、跳皮筋、打陀螺、扔沙包);按适用范围分;按使用工具分:如用小小的一根橡皮筋就可以进行游戏了,又有使用大的器械的棍、圈的活动;按活动方式分:如“马兰花”的游戏是通过儿歌的形式“打陀螺”的游戏针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身体的协调,要求能够利用绳使陀螺旋转起来,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二、因地制宜选择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环境和材料
在平整场地上,铺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炎日里,带孩子在树阴下玩“树叶藏猫猫”;风和日丽,我们和孩子玩“老鹰捉小鸡”;在暖阳的冬日,我们和孩子一起排在墙边做“过金桥”的游戏;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孩子们玩起了“跷跷板”等等。
2.合理利用不同材料,进行一物多玩的创新游戏
创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态度的培养。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他指出,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幼儿能够不受干扰,专注于游戏本身,他们就能以最大程度的自发性,表现出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顺应幼儿的游戏流程和需要,對环境进行调整(如及时增添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整理、去除环境中多余的、可能妨碍游戏开展的东西等),使幼儿的游戏得以拓展。因这种援助针对幼儿的游戏需要,所以不会破坏、干扰幼儿沉浸于游戏之中的状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态度的形成。
其次,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在绳的活动中。利用拨河绳,进行人数较多的拨河,有时男女分组,有时混合组,人数可多可少;在跳绳的活动中,幼儿绳子缠绕在一起。从而引出利用跳绳可进行二人拨河、四的拨河;利用短绳进行手指游戏,“穿线帮”。以上的活动都是在玩绳的时候发现的,可以加强幼儿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如在棍的活动中,首先,利用棍我们学习了一套棍操,特别是男孩子很感兴趣,体验了运用器械,第二,幼儿进行了扫地雷的游戏,锻炼幼儿躲避棍子的灵敏性。然后,幼儿使用棍子进行了跳跃的游戏,使棍子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循序渐进开展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1.利用一日生活,有效开展活动
晨间入园时、课间、餐后及离园前,有的时间较短,我们考虑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小、比较安静、收放自如、游戏范围较小的游戏,如拍大麦、蚊子叮人、剪子包袱锤等游戏,此类游戏的开展,既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入下一个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园前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可大大小小自由组合一起玩,还能减少幼儿等待家长的焦虑情绪。
2.学习技巧性游戏,增强自主意识
在幼儿初步熟悉民间体育游戏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一些有技巧性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在相互影响下增强自主意识。如:滚铁环、跳绳、抛接沙包等。
3.尝试高难度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
让幼儿在高难度的技能练习中挖掘潜力,不断挑战自我,玩出自信、培养意志。选择一些经过幼儿努力可以完成的技能训练,如:在学会滚铁环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平衡木,小椅子等障碍,让幼儿练习“走独木桥”“过障碍”等。
四、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拓展民间体育游戏
1.通过家长座谈会,收集民间游戏信息,达成共识
我们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和家长进行讨论,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将荡秋千、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打弹珠、打陀螺、过云梯、跳房子、抓子、扔沙包、滑滑车、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民间采风,网上查询。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详细记录下来,此活动的开展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整个过程收集,整理、改编进行井然有序。另外,收集的这些游戏都进行了科学取舍,力争做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所接受和喜欢。
2.定时开展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
让家长关注幼儿的活动,有幼儿活动的照片,观察记录,有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游戏,有请家长教游戏,活动多、兴趣足,家长、幼儿、老师就像一个大家庭齐乐融融。
3.开放游戏材料使用,鼓励幼儿在家中练习
离园时,常能看见家长们情不自禁地拿着儿时玩具,给幼儿作示范,指导幼儿操作,并鼓励幼儿多练习。幼儿可以将器械带回家练习,也可以和家长在幼儿园玩儿。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环境。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延伸至社区、家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二课堂,家长及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课外老师。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开展民间游戏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全面发展及自我教育的机会,以达到促进幼儿今后发展的目的。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首先,将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收集、筛选、汇编和整理。将大量的民间游戏经过筛选,丰富到孩子的游戏中,孩子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会更加的高涨。
其次,针对幼儿的活动特点将活动进行了整理。例如:针对大班幼儿特点以身体各部位全面的发展,可以开展不同部位竞技类活动以及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活动。我们在收集、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按活动场所分:既有雨天在室内进行的游戏(踢毽子、跳房子),又有适合冬季开展的户外活动(跳绳、跳皮筋、打陀螺、扔沙包);按适用范围分;按使用工具分:如用小小的一根橡皮筋就可以进行游戏了,又有使用大的器械的棍、圈的活动;按活动方式分:如“马兰花”的游戏是通过儿歌的形式“打陀螺”的游戏针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身体的协调,要求能够利用绳使陀螺旋转起来,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二、因地制宜选择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环境和材料
在平整场地上,铺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炎日里,带孩子在树阴下玩“树叶藏猫猫”;风和日丽,我们和孩子玩“老鹰捉小鸡”;在暖阳的冬日,我们和孩子一起排在墙边做“过金桥”的游戏;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孩子们玩起了“跷跷板”等等。
2.合理利用不同材料,进行一物多玩的创新游戏
创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态度的培养。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他指出,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幼儿能够不受干扰,专注于游戏本身,他们就能以最大程度的自发性,表现出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环境。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顺应幼儿的游戏流程和需要,對环境进行调整(如及时增添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整理、去除环境中多余的、可能妨碍游戏开展的东西等),使幼儿的游戏得以拓展。因这种援助针对幼儿的游戏需要,所以不会破坏、干扰幼儿沉浸于游戏之中的状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态度的形成。
其次,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在绳的活动中。利用拨河绳,进行人数较多的拨河,有时男女分组,有时混合组,人数可多可少;在跳绳的活动中,幼儿绳子缠绕在一起。从而引出利用跳绳可进行二人拨河、四的拨河;利用短绳进行手指游戏,“穿线帮”。以上的活动都是在玩绳的时候发现的,可以加强幼儿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如在棍的活动中,首先,利用棍我们学习了一套棍操,特别是男孩子很感兴趣,体验了运用器械,第二,幼儿进行了扫地雷的游戏,锻炼幼儿躲避棍子的灵敏性。然后,幼儿使用棍子进行了跳跃的游戏,使棍子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循序渐进开展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1.利用一日生活,有效开展活动
晨间入园时、课间、餐后及离园前,有的时间较短,我们考虑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小、比较安静、收放自如、游戏范围较小的游戏,如拍大麦、蚊子叮人、剪子包袱锤等游戏,此类游戏的开展,既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入下一个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园前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可大大小小自由组合一起玩,还能减少幼儿等待家长的焦虑情绪。
2.学习技巧性游戏,增强自主意识
在幼儿初步熟悉民间体育游戏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一些有技巧性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在相互影响下增强自主意识。如:滚铁环、跳绳、抛接沙包等。
3.尝试高难度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
让幼儿在高难度的技能练习中挖掘潜力,不断挑战自我,玩出自信、培养意志。选择一些经过幼儿努力可以完成的技能训练,如:在学会滚铁环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平衡木,小椅子等障碍,让幼儿练习“走独木桥”“过障碍”等。
四、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拓展民间体育游戏
1.通过家长座谈会,收集民间游戏信息,达成共识
我们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和家长进行讨论,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将荡秋千、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打弹珠、打陀螺、过云梯、跳房子、抓子、扔沙包、滑滑车、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民间采风,网上查询。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详细记录下来,此活动的开展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整个过程收集,整理、改编进行井然有序。另外,收集的这些游戏都进行了科学取舍,力争做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所接受和喜欢。
2.定时开展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
让家长关注幼儿的活动,有幼儿活动的照片,观察记录,有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游戏,有请家长教游戏,活动多、兴趣足,家长、幼儿、老师就像一个大家庭齐乐融融。
3.开放游戏材料使用,鼓励幼儿在家中练习
离园时,常能看见家长们情不自禁地拿着儿时玩具,给幼儿作示范,指导幼儿操作,并鼓励幼儿多练习。幼儿可以将器械带回家练习,也可以和家长在幼儿园玩儿。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环境。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延伸至社区、家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二课堂,家长及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课外老师。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开展民间游戏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全面发展及自我教育的机会,以达到促进幼儿今后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