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发现公开讲演时常强迫我对一个讲题做有系统的和合乎逻辑的构想,然后再做有系统的又合乎逻辑学和文化气味的陈述!”的确,我们成年人都与胡适先生一样用经验验证了演讲的实效性。我想: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坚持将演讲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相信学生在毕业前,亦能验证这句话。
以下演讲五式是我在这几年实验的总结,分别从时限安排、训练层次、演讲内容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演讲的操作步骤。
—、常剪羊毛式(从演讲时限上讲)
羊毛常剪,才能长得越新、越好。同理,演讲练的次数越多,学生适应性越强,演讲能力就提高得越快。
“阳光绿洲工程”中硬性规定了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为演讲时间。即使换了几批学生,我亦雷打不动地遵照执行。但总觉得时间太少,不能人人都讲。幸亏有口语交际课,我结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题目,拿出两课时训练学生演讲。同时,每节课借题发挥,让学生演讲。文学讲究随兴而发,演讲的随意性亦由兴而出吧!如《为人民服务》中“对张思德的评价”,《向往奥运》中“对08奥运的憧憬”……虽耗时不少,但熟能生巧嘛!正如我市王春玺教研员说的:演讲并非孤立于课堂之外,而是在课堂学习中,随时随地地进行着。
二、吃甘蔗上台阶式(从演讲层次的循序渐进上讲)
吃甘蔗上台阶——步步高节节甜!所以演讲须循序渐进。下面试从演讲层次适合的年级、借鉴的内容等层面,来探讨层次的循序渐进。
第一层:照书读背,适合一二年级。
借鉴书籍:演讲书为首选,名著、童话故事其次,课本最次。篇幅长短不限,以短小为佳(因为低年级孩子的集中精力时间不长)。
第二层:提前命题,适合三年级。命题借鉴:1.可采用一天一命题或一周一命题或一月一命题的方式;2.从生活小事、身边人物、课文感想等易写内容命题;3.命题要求可仿写某种结构、某种手法、某篇课文。篇幅:因中年级正是练写片段时期,所以以一至二段为佳。
第三层:自由命题,适合四年级。可据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受、人生感悟等自由地表达,利于激发学生的演讲兴趣。
第四层:即席命题,适合五年级,可以在上课之前一两分钟布置,亦可据文本所需,随时出题,随时演讲。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学习了詹天佑如何创新性地修筑居庸关和八达岭一带的长城。然后,即席出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或《评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演讲。
三、零存整取式(从演讲内容上讲)
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演讲就是用口头语言表述文学。
“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各节假日见闻、旅游过的风景名胜、班级事件等都是演讲的内容。通过演讲,学生可以多观察生活,多阅读文章,多接触自然;同时,多上台锻炼,并及时有效地点评。今天存一点,明天存一点,日久天长,最后“整取”出的是“出口成章”。
四、步步为营式(从演讲程序上讲)
因时间所限,每节课只能让一两个学生演讲。一个学期下来,肯定有学生轮不上。更何况,如果自由上台的话,大多都是优等生,那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后进生对演讲无感觉、中等生不爱提前准备的惰性心理。我摸索、实践出了步步为营的演讲程序。
1.人人提前准备。(据演讲命题方式的不同,要么课前写在日记上或口头练熟;要么课中给几分钟口头练习)
2.课堂30秒对镜自述,旨在训练面对自我的大方心理及自我纠正表情、语言的习惯。
3.同位互相演讲并打分,旨在人人参与,获得演讲体验。
4.老师挑某个学生演讲者,全班评价。这种选择的不确定性,旨在增强每个学生的危机感,使人人都用心准备。
五、蜜糖分数式(从评价方式上讲)
在演讲的评价方式上,我实行了“物质 精神的双重奖惩式”,即多重评价:同位间的打分 小组合作评比 全班的评价。例如:优秀者奖:1.在单元卷、小组中加分(精神奖);2.发放糖块(物质奖)。反之亦然。
上述演讲五式,权作实践之用,有待于每位实践老师据自己班的实际,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无论如何进行,目的只有一个:使每个小学生毕业时,都能出口成章。
以下演讲五式是我在这几年实验的总结,分别从时限安排、训练层次、演讲内容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演讲的操作步骤。
—、常剪羊毛式(从演讲时限上讲)
羊毛常剪,才能长得越新、越好。同理,演讲练的次数越多,学生适应性越强,演讲能力就提高得越快。
“阳光绿洲工程”中硬性规定了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为演讲时间。即使换了几批学生,我亦雷打不动地遵照执行。但总觉得时间太少,不能人人都讲。幸亏有口语交际课,我结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题目,拿出两课时训练学生演讲。同时,每节课借题发挥,让学生演讲。文学讲究随兴而发,演讲的随意性亦由兴而出吧!如《为人民服务》中“对张思德的评价”,《向往奥运》中“对08奥运的憧憬”……虽耗时不少,但熟能生巧嘛!正如我市王春玺教研员说的:演讲并非孤立于课堂之外,而是在课堂学习中,随时随地地进行着。
二、吃甘蔗上台阶式(从演讲层次的循序渐进上讲)
吃甘蔗上台阶——步步高节节甜!所以演讲须循序渐进。下面试从演讲层次适合的年级、借鉴的内容等层面,来探讨层次的循序渐进。
第一层:照书读背,适合一二年级。
借鉴书籍:演讲书为首选,名著、童话故事其次,课本最次。篇幅长短不限,以短小为佳(因为低年级孩子的集中精力时间不长)。
第二层:提前命题,适合三年级。命题借鉴:1.可采用一天一命题或一周一命题或一月一命题的方式;2.从生活小事、身边人物、课文感想等易写内容命题;3.命题要求可仿写某种结构、某种手法、某篇课文。篇幅:因中年级正是练写片段时期,所以以一至二段为佳。
第三层:自由命题,适合四年级。可据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受、人生感悟等自由地表达,利于激发学生的演讲兴趣。
第四层:即席命题,适合五年级,可以在上课之前一两分钟布置,亦可据文本所需,随时出题,随时演讲。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学习了詹天佑如何创新性地修筑居庸关和八达岭一带的长城。然后,即席出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或《评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演讲。
三、零存整取式(从演讲内容上讲)
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演讲就是用口头语言表述文学。
“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各节假日见闻、旅游过的风景名胜、班级事件等都是演讲的内容。通过演讲,学生可以多观察生活,多阅读文章,多接触自然;同时,多上台锻炼,并及时有效地点评。今天存一点,明天存一点,日久天长,最后“整取”出的是“出口成章”。
四、步步为营式(从演讲程序上讲)
因时间所限,每节课只能让一两个学生演讲。一个学期下来,肯定有学生轮不上。更何况,如果自由上台的话,大多都是优等生,那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后进生对演讲无感觉、中等生不爱提前准备的惰性心理。我摸索、实践出了步步为营的演讲程序。
1.人人提前准备。(据演讲命题方式的不同,要么课前写在日记上或口头练熟;要么课中给几分钟口头练习)
2.课堂30秒对镜自述,旨在训练面对自我的大方心理及自我纠正表情、语言的习惯。
3.同位互相演讲并打分,旨在人人参与,获得演讲体验。
4.老师挑某个学生演讲者,全班评价。这种选择的不确定性,旨在增强每个学生的危机感,使人人都用心准备。
五、蜜糖分数式(从评价方式上讲)
在演讲的评价方式上,我实行了“物质 精神的双重奖惩式”,即多重评价:同位间的打分 小组合作评比 全班的评价。例如:优秀者奖:1.在单元卷、小组中加分(精神奖);2.发放糖块(物质奖)。反之亦然。
上述演讲五式,权作实践之用,有待于每位实践老师据自己班的实际,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无论如何进行,目的只有一个:使每个小学生毕业时,都能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