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吗?不管是病毒性肠炎还是细菌性肠炎,以及其他由肠道寄生虫、细菌毒素等引起的肠炎,发病率都会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肠道传染性疾病传播大多通过被污染的食物、餐具,或直接经手,使致病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并侵犯胃肠道而导致感染发病。目前儿童中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统称为肠道感染。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患肠道传染病?
1孩子天性好奇,小手喜欢到处摸
孩子的一双小手闲不住,爱到处摸,在不经意间会沾上各种各样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会为病原微生物经手到口的传播创造条件,因而更容易患上各种肠道传染病。
2孩子肠道结构和功能还不成熟、不完善
肠道黏膜表面细胞的连接并不只是紧紧连在一起,而是既紧密连接,在特殊信号指导下又能分开。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不仅能直接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必要时还能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分泌液体,将吸附到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冲刷掉,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孩子的肠道还在生长过程中,黏膜细胞连接不完善,细胞间连接调节差,病原微生物相对容易入侵。
3孩子肠道益生菌总量不足、组成不稳定
成人肠道中寄生着大约2 千克细菌,其中大多为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能分解、利用肠道内的食物残渣,释放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还能帮助人体对抗其他病菌,如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等生长,阻止痢疾杆菌、粪链球菌等吸附到肠道黏膜而侵入人体等。
刚出生的新生宝宝肠道是无菌的,不过,出生几天后,细菌就在新生儿肠道中定植并迅速繁殖增加。但与成人相比,孩子肠道益生菌的总量不足,组成也不稳定,因而抵抗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也明显不足。
不同喂养方式,宝宝肠道细菌组成也会不同
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主,达到总数的90% 以上;配方奶喂养宝宝虽然也以双歧杆菌为主,但只占40% 左右,而大肠杆菌等的数目则明显增加。肠道菌组成不同,对宝宝的免疫能力和免疫平衡有显著影响,比如母乳喂养宝宝肠道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下降。
肠道传染病的典型表现
● 腹泻、呕吐是肠道感染的最典型表现。
●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大多先有腹痛,随后出现腹泻,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大多表现为先是发热、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并常伴有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 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剧烈腹痛、大便中带血或脓血、精神委靡是肠道感染的严重症状。
● 肠道感染的传染性比较强,在幼儿园、小学中常集体发病。
护理的2 个重点
补水
肠道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适合轻、中度肠道感染患儿在家庭中使用,按说明配制后少量多次喂给孩子。1 岁以下的宝宝每15 ~ 20 分钟喂1 小勺, 大约5m l ;1岁以上的宝宝每15 分钟喂1 ~ 2 勺,大约10m l。如果腹泻频繁,每次腹泻后都应该加喂10 ~ 15m l ;如果孩子呕吐,则等待20 ~ 30 分钟后再少量喂给。
饮食
没有呕吐或轻微呕吐的宝宝,应该尽量保持原来饮食, 不必限制饮食, 更不能禁食。吃奶的宝宝可以继续喂母乳和配方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或大孩子,也可以继续喂给孩子喜爱的食物,但饮食要清淡,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包括纯果汁或甜饮料,以免加重腹泻。呕吐频繁的宝宝,除了继续少量多次喂给口服补液盐外,暂时停止喂奶或其他食物,等呕吐停止3 ~ 4 个小时后,尝试少量喂给稀粥等流质,呕吐停止8 个小时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饮食。
用药的2 个原则
1不要马上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同时,区分肠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细菌比较困难,因此不建议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盲目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杀灭肠道益生菌,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同样,也不应马上使用止泻药物,否则可因延迟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补充益生菌和锌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类制剂和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作为肠道感染时的辅助治疗药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锌具有增强肠道益生菌,保护和修复黏膜细胞,调节肠道通透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对付腹泻的2 种食物
宝宝能吃辅食以后,有两种食物可以帮助宝宝对付腹泻。
熟苹果泥 将苹果隔水蒸熟,去除果皮和果核,捣烂成苹果泥,也可以去皮、去核后加少量水直接煮烂成苹果泥。苹果泥中的果胶能吸附细菌和毒素,而其中的鞣酸则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焦米汤 将大米或婴儿米粉用文火在锅内翻炒至焦黄后,加水搅拌煮成糊状。大米或米粉炒焦后,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何时需要去医院
大多数孩子的肠道感染属于轻、中度,可以在家护理。但是,当孩子伴发高热持续不退、呕吐频繁、呕吐物中带血或黄色胆汁、剧烈腹痛、腹泻严重、大便带脓血等症状,以及出现口唇干燥、小便减少等重度脱水症状时,要去医院治疗。特别是6 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出现精神委靡、前囟凹陷、皮肤干燥、连续6 个小时没有小便等情况时,必须马上去医院。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患肠道传染病?
1孩子天性好奇,小手喜欢到处摸
孩子的一双小手闲不住,爱到处摸,在不经意间会沾上各种各样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会为病原微生物经手到口的传播创造条件,因而更容易患上各种肠道传染病。
2孩子肠道结构和功能还不成熟、不完善
肠道黏膜表面细胞的连接并不只是紧紧连在一起,而是既紧密连接,在特殊信号指导下又能分开。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不仅能直接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必要时还能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分泌液体,将吸附到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冲刷掉,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孩子的肠道还在生长过程中,黏膜细胞连接不完善,细胞间连接调节差,病原微生物相对容易入侵。
3孩子肠道益生菌总量不足、组成不稳定
成人肠道中寄生着大约2 千克细菌,其中大多为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能分解、利用肠道内的食物残渣,释放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还能帮助人体对抗其他病菌,如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等生长,阻止痢疾杆菌、粪链球菌等吸附到肠道黏膜而侵入人体等。
刚出生的新生宝宝肠道是无菌的,不过,出生几天后,细菌就在新生儿肠道中定植并迅速繁殖增加。但与成人相比,孩子肠道益生菌的总量不足,组成也不稳定,因而抵抗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也明显不足。
不同喂养方式,宝宝肠道细菌组成也会不同
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主,达到总数的90% 以上;配方奶喂养宝宝虽然也以双歧杆菌为主,但只占40% 左右,而大肠杆菌等的数目则明显增加。肠道菌组成不同,对宝宝的免疫能力和免疫平衡有显著影响,比如母乳喂养宝宝肠道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下降。
肠道传染病的典型表现
● 腹泻、呕吐是肠道感染的最典型表现。
●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大多先有腹痛,随后出现腹泻,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大多表现为先是发热、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并常伴有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 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剧烈腹痛、大便中带血或脓血、精神委靡是肠道感染的严重症状。
● 肠道感染的传染性比较强,在幼儿园、小学中常集体发病。
护理的2 个重点
补水
肠道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适合轻、中度肠道感染患儿在家庭中使用,按说明配制后少量多次喂给孩子。1 岁以下的宝宝每15 ~ 20 分钟喂1 小勺, 大约5m l ;1岁以上的宝宝每15 分钟喂1 ~ 2 勺,大约10m l。如果腹泻频繁,每次腹泻后都应该加喂10 ~ 15m l ;如果孩子呕吐,则等待20 ~ 30 分钟后再少量喂给。
饮食
没有呕吐或轻微呕吐的宝宝,应该尽量保持原来饮食, 不必限制饮食, 更不能禁食。吃奶的宝宝可以继续喂母乳和配方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或大孩子,也可以继续喂给孩子喜爱的食物,但饮食要清淡,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包括纯果汁或甜饮料,以免加重腹泻。呕吐频繁的宝宝,除了继续少量多次喂给口服补液盐外,暂时停止喂奶或其他食物,等呕吐停止3 ~ 4 个小时后,尝试少量喂给稀粥等流质,呕吐停止8 个小时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饮食。
用药的2 个原则
1不要马上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同时,区分肠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细菌比较困难,因此不建议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盲目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杀灭肠道益生菌,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同样,也不应马上使用止泻药物,否则可因延迟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补充益生菌和锌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类制剂和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作为肠道感染时的辅助治疗药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锌具有增强肠道益生菌,保护和修复黏膜细胞,调节肠道通透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对付腹泻的2 种食物
宝宝能吃辅食以后,有两种食物可以帮助宝宝对付腹泻。
熟苹果泥 将苹果隔水蒸熟,去除果皮和果核,捣烂成苹果泥,也可以去皮、去核后加少量水直接煮烂成苹果泥。苹果泥中的果胶能吸附细菌和毒素,而其中的鞣酸则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焦米汤 将大米或婴儿米粉用文火在锅内翻炒至焦黄后,加水搅拌煮成糊状。大米或米粉炒焦后,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何时需要去医院
大多数孩子的肠道感染属于轻、中度,可以在家护理。但是,当孩子伴发高热持续不退、呕吐频繁、呕吐物中带血或黄色胆汁、剧烈腹痛、腹泻严重、大便带脓血等症状,以及出现口唇干燥、小便减少等重度脱水症状时,要去医院治疗。特别是6 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出现精神委靡、前囟凹陷、皮肤干燥、连续6 个小时没有小便等情况时,必须马上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