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本文试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从导入设计、讲授环节设计、总结设计几个方面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以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精彩课堂导入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准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导入无疑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指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导入形式虽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充分借助于音像、图片、故事等资源进行的课堂导入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漫画进行导入。漫画生动形象,包含丰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在进行教学导入时,恰当地运用漫画,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生动形象的漫画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音乐进行导入。初中生天真活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听一段歌曲或者放声歌一段。音乐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故事进行导入。故事人人都爱听,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一旦有故事听,学生立刻会精神抖擞,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导入时引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可以及时调整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小品进行导入。以小品活动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交流的主动性、见解的独特性淋漓尽致地能够发挥出来。
(二)以问题化学案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立足于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即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达标。
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去阅读课本, 学生先从总体上掌握课本内容,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在导学案中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利用问题导学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一带而过,而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以情境材料为载体,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共识。此环节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留足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小组作用,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充分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当堂检测达标环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纠错、总结。此环节把纸上谈兵变为实战演习,有利于学生運用知识、深化知识、拓展知识,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有效打开学生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还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创设教学情境,即把复杂单调的知识融会到学生理解、明白、熟悉、亲切、喜欢的情境中。在情境设置中,教师选取的教学素材要紧扣学生兴趣,紧贴学生生活;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性、层层深入,即把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使学生深刻感悟、体验,这样才能有效的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探究的主体部分采用一例多境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例多境式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利用一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形成探究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习得新知,提升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四)抓好课堂结尾设计,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有始有终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同样要上好一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需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从教学效果上来看,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已经产生倦怠感的学生重新回归课堂,从而大大地提高本堂课的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课堂结尾部分,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以下方式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以学生谈感悟谈收获的方式进行总结。在课堂的结尾,学生自己来谈一谈体会感悟以及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符合新课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动脑动口谈感悟谈收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陶冶学生情操。
以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即在一框题结束后,让学生画一棵“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并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这样的结尾活动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将知识系统化,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精彩课堂导入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准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导入无疑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指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导入形式虽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充分借助于音像、图片、故事等资源进行的课堂导入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漫画进行导入。漫画生动形象,包含丰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在进行教学导入时,恰当地运用漫画,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生动形象的漫画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音乐进行导入。初中生天真活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听一段歌曲或者放声歌一段。音乐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故事进行导入。故事人人都爱听,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一旦有故事听,学生立刻会精神抖擞,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导入时引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可以及时调整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小品进行导入。以小品活动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交流的主动性、见解的独特性淋漓尽致地能够发挥出来。
(二)以问题化学案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立足于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即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达标。
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去阅读课本, 学生先从总体上掌握课本内容,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在导学案中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利用问题导学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一带而过,而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以情境材料为载体,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共识。此环节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留足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小组作用,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充分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当堂检测达标环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纠错、总结。此环节把纸上谈兵变为实战演习,有利于学生運用知识、深化知识、拓展知识,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有效打开学生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还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创设教学情境,即把复杂单调的知识融会到学生理解、明白、熟悉、亲切、喜欢的情境中。在情境设置中,教师选取的教学素材要紧扣学生兴趣,紧贴学生生活;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性、层层深入,即把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使学生深刻感悟、体验,这样才能有效的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探究的主体部分采用一例多境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例多境式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利用一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形成探究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习得新知,提升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四)抓好课堂结尾设计,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有始有终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同样要上好一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需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从教学效果上来看,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已经产生倦怠感的学生重新回归课堂,从而大大地提高本堂课的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课堂结尾部分,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以下方式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以学生谈感悟谈收获的方式进行总结。在课堂的结尾,学生自己来谈一谈体会感悟以及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符合新课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动脑动口谈感悟谈收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陶冶学生情操。
以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即在一框题结束后,让学生画一棵“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并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这样的结尾活动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将知识系统化,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