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电影院往事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篇小说极可能领先一步式微的这个小说苍老年代”(唐诺语),朱山坡通过一组短篇,讲述了“蛋镇电影院”往事,这些来源于真实的虚构之地的故事——年岁越长,我越笃信虚构万物必源于真实。写短篇,关于小镇,小说家需要双倍的勇气。小说读者(尤其是短篇小说读者),会不会跟某一时期的蛋镇电影院观众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不知何时又悄然潜回呢?
  这不是一个歌颂小镇的年代。在我出生的地方(跟小说里的蛋镇及书写者朱山坡的家乡小镇很像),人们尽其可能往县城里跑,往市里跑。还有些人,会一不小心跑到大城市,比如我。年事已高,或无心继续往更大的镇里跑的人,才停留在小镇。小说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逃离蛋镇:飘然而去的脱俗女神,划着一只小木船终于“偷渡去了美国”的胖子章,组织了蛋镇话剧首演的“莎士比亚”,有着神秘假腿的战斗英雄,唯一的艺术家白美工……为了逃离,人们几乎可以赌上一切。20世纪90年代,南方山区小镇,我听到跑江湖的术士们为招揽大家过来瞧一瞧看一看,通过破音喇叭用广东话喊:“博一博啦,单车变摩托;博一博啦,移民到美国……”后来我猜,这个“博”,也是“拼搏”的“搏”。
  十七篇小说“既独立成篇,又构成一个整体”,里面的人物,既比虚构人物多一些怯懦、绝望、庸俗、钩心斗角,又比真实人物多一些丰盈、纯净、滑稽、可笑,甚至神秘地不知所终——这不就是我们吗?我们何尝跟这世上的人群和万物建立分明的界限、确定的关系,哪一天不是在这样的暧昧与无知混沌中度过?我还想起一个曾被过度提及的词组:“魔幻现实”——突然驾临蛋镇的稚嫩、娇气并带点羞赧的越南女子,酷热中西装革履、暗中寻访莫须有文物的来历不明“麻风病人”,坚持在电影院生孩子、与电影院“生死与共”的阉鸡匠老婆,热爱电影、羸弱多病的乡下鹿山文艺女青年,如魔术中的脱逃大师一般神秘消失的小偷……
  中国当代小说家“魔幻现实”一课的老师是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孔多是马尔克斯虚构在拉美大地的魔幻现实之乡。跟蛋镇一样,马孔多也有一座电影院,人们刚刚为一个人物不幸死亡悲痛欲绝,没想到转眼间死者在第二部电影里再次生龙活虎地出现。这还了得!人们无法忍受这种闻所未闻的嘲弄,怒不可遏地毁掉了电影院。
  蛋镇的人们也多次扬言要砸了电影院,事实上要包容得多。小镇上,总要有一座电影院,以及它面前的广场,供人们辩论、攻讦,公开表达敬佩或不屑。讲究的人们体面地争夺影响力,写不出诗的诗人发表冷评论。有了电影院,电影院院长跟文化站站长争夺蛋镇史略的话语权时,底气十足,难分伯仲。蛋镇人民共同回忆起杨玉环、李宗仁驾临这个僻乡的种种传说,心安理得,坚信这真的发生过,试图让后人和外面世界遗忘它时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蛋镇人们纯朴的妄念啊,遗忘都在一瞬间,记忆才需要缓缓地轻柔地召唤。
  真正被遗忘的是乡下。乡下人自始至终没有登上蛋镇广场生活的舞台,哪怕小镇步行一刻钟就会到乡下。乡下人是蛋镇子承父业的小偷合理合法(甚至被派出所认可)的作案对象,在小偷神秘脱逃多年后带回外面世界的功名,甚至无须洗刷过往名声之时,又争先恐后成了他的雇员。乡下(更准确地讲,是深山)鹿山来的男人,每次把妻子背进电影院后,“随即出来了,蹲在海报墙墙脚下卷烟叶,一直在烧烟叶”。他是小说家给予笔墨却又不看电影的人。“电影跟戏一样,全是骗人把式,我不爱看。”這很实在,实在到让我想起一个同样来自乡下的同学,他父亲曾对他说:“抽中华不算牛,抽别人送的中华才算牛。”
  讲到乡下人,我想正儿八经地跑题。
  20世纪90年代,在距离现实蛋镇(它“无疑”就在广西北流)约三百公里的乡下,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到县城。长大离开县城多年后,他才想起,他曾在那里听说过、见到过一生中最初的书写者偶像。日后,他们也离开县城来到城里,成了专业或半专业的书写者,不过换了场景,领导讲话稿、法庭辩护词,关于浪漫旅途、新能源汽车、商业品牌、梦想生活的文案。在一个大家离开多年后重逢的聚会上,众人举杯向一位昔日少年作家道贺,祝福这个冉冉升起的政界明星。有人以我们所在的新城为主角,说要讲好城市故事,顿时众声赞和。我不合时宜地走神。我们称兄道弟、勾肩搭背、推杯换盏,关于故事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故事来源于旁观者从漫漶的时间之河里打捞、梳理、沉淀并记忆。对于新城及组成新城的众小镇(上一时代的乡下,下一时代的城市)来说,故事是确定的、面向未来的、只争朝夕生怕一个打盹就错过一个时代。如果故事呈现如此轰轰烈烈的开放性,谁会做一名旁观者,谁又可能只做一名旁观者?
  蛋镇连接着乡下与外面的世界,每一个离开蛋镇的人,几乎都不知所终。年纪越大,累计碰到擦肩而过的人越多,反而更明确一点,我们对彼此今后的命运一无所知。我们毫不犹豫地遗忘,偶尔,有小说家替我们记忆。小说家的记忆负累已经沉重不堪,纸笔(如今更多的是电脑)是现实中的局限工具,写成的文字就是一道立此存照的人为的边界记号。我期待那些在县城见过、听说过并曾投以仰慕目光的书写者们,有一天好像记起些什么,捡起他们青春时代的锐气和荣光,重返文字的迷宫,讲述他们探索到的广阔世界之边界。犹如在奔腾不止的时间之河里劈出巨大断点,至少有那么一刻,书写者静立其中,承受虚空。
  这种期待过于严苛,甚至刻薄,因而注定落空。或者,他们比我领先几个身位地、更透彻地领悟博尔赫斯所说过的:“这种事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发生。”他们早明白书写者的困境、徒劳和颓唐。既然有那么多现实才有可能发生的事,等待我们“历史性”地亲历,停下来书写过往不是很无趣很矫情吗,尤其是一个小镇一座影院一群张三李四?我们都害怕那种暗夜里四下无人的寂静,不敢面对我们以为有人在听可只有自己在说的尴尬,不是吗?
  逃逸到外面广大世界,又返回这个中国南方马孔多的蛋镇人,只有一个,“生而为贼,非常抱歉”的小偷荀滑。他重返蛋镇,并扬言,“要建设一条长长的铁路,起点就在蛋镇,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到世界去”。“到世界去”,表明蛋镇的身份,它从世界裂解出来,确凿无疑就是马孔多。蛋镇人看到,他身上洋溢人们自身命运的一部分,给予人们连接世界的希望。或许,这是人们待他如此宽容和仁慈的原因。
  读完全书,我忽然惊异,广西北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跟高坡寨所在的昭平一样,曾长期是县城,竟然诞生过两位小说家(当然不止两位,其他的我没听说)。上一位是20世纪90年代写出《一个人的战争》的林白。它也许没有诞生首富,却诞生小镇往昔的书写者。就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电影院院长的职务令人向往一样,这足以让人羡慕。
   贝为任 1979年生,广西昭平县人,现居北京,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其他文献
卢致明 1974年生,江西大余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至今,客居广西天峨县。有散文、小说发表于《广西文学》《红豆》等刊,著有散文集《风景在路上》。  一  那年,应该说是初夏,天峨红水河两岸的木棉花才刚刚凋谢,展露着鲜嫩绿叶。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衣服,换上衬衫、短袖,迎接夏天到来。  那段时间,我迷上了散步,每天晚饭后,都要走进黑夜里,来到灯光幽暗的河滨公园,沿着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漫步。
期刊
蒙古高原     风沙入侵,如猛虎,用全部的力量  吞噬青草,马,羊群,逼近整个草原时  马头琴安静下来,  歌唱的声音,下落不明——  致友人书  水火相容。几乎确信爱恨逐个降临  如果身心愈加冰凉,爱必定是一种修辞  让身心开始发热,超过恐惧  逃亡于漆黑的昼夜。糟糕的灵魂  呼啸而过。我只听得见一株草的呼吸声  曾经的重量,在慢和远的记忆中  微微渗汗。我先看到紧抽的脸庞  像目睹一场生活的
期刊
出生地  她带我去寻访她的童年  废弃的小学,只剩下几个门洞  张大着黑魆魆的嘴  她带我去寻访她的少女时代  几个同龄的乡下妇女  张罗着茶水,一边以农民式的狡黠  笑问客从何处来  而我无法像凛冽的河水  直起身来,告知曲折的身世  这一带的小路,通向任何一条大路  这一带的花喜鹊,见到陌生人,激动得喳喳叫唤  它们的巢硕大而结实  在湘西北方言里,像箩筐,也像挥之不去的重担  去年夏天  做
期刊
大中路  街道清冷的岁末  一个中年男人正被困在梯上  清洗挂钟上的灰  骑楼叠在他身后像绿得发冷的阳光  大中路售卖广州的各种前世  这是其中最不繁复的一种  你是被猫逐入异梦的蝴蝶  犹豫着要不要去清点旧货签下  显示各种时刻的机械挂钟、石英表……  如果不是那猫再度伸出爪子  撕破这短暂的恍惚  像满室热水瓶乍然碎裂——  你从脚下入骨的凉意里惊起:  满墙正被逸出的时刻  哪一个属于这座云
期刊
1  天空看起来很温暖,可空气是潮湿的,即使太阳出来,雨仍然像漏斗里的水,滴个不停。行人身上包裹的衣物有肉眼看不到的湿润,逐渐消散在空气里的谈话似乎含着特殊的气味,和封闭的衣橱味道一模一样。  阿茶的衣橱里都是衣服,一摞叠着一摞,从小时候开始,一件都没扔过。母亲曾告诉她,只有死掉,衣服才能被丢到垃圾场。阿茶打开衣柜挑衣服,便会想,我还没死呢。衣橱,似乎装下她来到这世上所有的时间。阿茶对付恐惧的方法
期刊
南巫擅于用“感觉化”的细节营造充滿“幻意”之美的诗歌情境,她的写作多是基于都市的日常经验,欲望、梦幻、时间等要素混融在她的语句中,形成都市诗人的精神逻辑。在历史经验与未来境遇无从考察的当下,她不厌其烦地记录着一个个事件或场景,以个人体验充当着纷繁芜杂的城市经验的价值标尺。看她的组诗《吉塘路咖啡馆》,其间充满了微小的事件、场景以及感觉化的细节,诗人以此作为思维延长的一根触须,去探秘消费时代自我主体的
期刊
瑶山屯 不是瑶寨  全屯人 只一个张姓  全屯人 都是汉族  瑶山屯 地处隘口  以前曾是 人马过往之地  以前 有五十多户人家  现在 仅存七户  其中六戶 是贫困户  只有一户人家 有四个小孩 夫妻智力偏低  余下的 皆为老人  屯中央有一潭水 死了  几个旱鸭子 默不作声  好多间木质的房子 陈旧 松垮 空荡  环顾四周 不见一幢楼房  缺水 缺地 缺人气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对我说  狗
期刊
致敬墙角那一辆廿八寸单车  曾经它带着我的梦想从沙土路  踩向布山之北就算  泥屋颓圮农田危急  瓦房深处仍有我一段羞涩的秘密  致敬衣架上这一顶旧军帽  顺着春水拂去它经年的  征尘 当一个少年热血沸腾  当书生变成士兵就像爱情  盛开就像水遇到了泥  致敬身边的父母大人  面朝黄土背朝天三十余年  一朝深居城市又三十来载  仍一年四季催唤返乡 我深知  这是粗茶淡饭后的依依不舍  我不知它是血
期刊
刘 军 20世纪70年代生,笔名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散文批评家,现居开封。曾策划全国农民散文专辑、河南青年散文专辑、女性散文专辑、小众公号河南散文专辑等,曾任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何景明文学奖评委。  如果把大自然比作一座宫殿,那么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拥有一种至上的、难以辨明的秩序感,它的威严、慈悲、严酷、温和不过是这种秩序感下的不同面孔而已。人类虽非盲人,但某种意义上与摸象者相似。比
期刊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乡村就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很多写作者只要下笔,就是返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这种乡土意义上的精神底色,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诸多乡村元素所构成和折射的传统。乡村作为随时间流逝积淀而成的精神资源,它本身就可能是诗歌美学的一部分,在诗人笔下,它既可能是物,也可能是词,这词与物之间的关系,需要以乡村作为一种现代性装置,将诗人和时代、传统、未来串联起来,构成当下社会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乡村诗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