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中,“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策略,打通教育帮扶“最后一公里”。一是守土明责,明晰培养基地在教育帮扶中承担的“非常”角色和“特别”使命;二是务本求实,清晰角色定位,凝聚价值共识,创新管理模式;三是精准发力,拿出真招实招,采取“四式一十二招”,力求让教育帮扶“真”“实”“精”“准”。
关键词 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凉山教育帮扶;名校长领航工程;行动策略;务本求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5-0009-04
在国家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大背景下,教育扶贫工作也在各地区以多种方式深入展开。2019年7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启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以下简称“凉山教育帮扶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启集全国最优资源、最大规模组团、最具模式创新的教育帮扶行动。在此次行动中,“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结对帮扶凉山州会东县。帮扶过程中,我们坚持守土明责、务本求实、精准发力,出真招实招,力求让凉山教育帮扶“真实”发生。
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组织架构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国培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统筹协调工作。“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简称“培养基地”)负责与结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协调和支教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选派支教教师、开展帮扶行动及相关工作的执行主体,则涉及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简称“名校长”)、名校长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名校长现任职学校骨干教师(简称“支教教师”)以及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各县、市教育局,凉山州各县、市城区学校(简称“受援学校”)(如图1所示)。
在如此错综多维的关系中,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作为教育帮扶行动的“依托”,被赋予两项“特别”使命:一是拓展培训业务,扩大教学对象和服务半径,发挥“辐射作用”,如要“结对帮扶,开展教师、校长培训实践”“定期组织面向结对帮扶地区的培训活动”;二是承担行政职责,发挥“管理”作用,“负责与结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协调和支教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特别”使命要求培养基地必须明确自己的“非常”角色:既要当好“指挥员”,保证最大规模的帮扶团队有序运行、最优质的帮扶资源有效发力、最具模式创新的帮扶行动扎实落地;又要当好“战斗员”,开展面向结对地区教师、校长的培训工作,并对支教教师的工作给予专业指导。
培养基地唯有对自身的这些特殊角色和使命有清晰认知,才能在守土明责的基础上做到担责、尽责,扎实推进帮扶行动。
尤其是“正名定分”“响鼓重槌”“团队为政”三策,起到“三板斧”作用。
1.“正名定分”:申明角色定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是由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行动,各主体对自己和相关他人的角色职责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就很可能“打乱仗”。“正名定分”就是申明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最后一公里”各方主体的角色和职责,旨在帮助各主体对自己和相关他人的角色职责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就其位、相互信任、友善协作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各主体的行为名正、言顺、事成。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的通知》中对各执行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做了明确规定。2019年8月底,“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在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西昌举行,首批支教教师、凉山州及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各个培养基地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教育部领导和相关专家对“凉山教育帮扶”的工作部署进行了深度解读。但是,“最后一公里”的行动者远不止这些参会者。如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结对帮扶会东县,首批支教教师共有18位,分别来自本基地第一、二期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各学员工作室成员所在的8个省市(吉林、辽宁、天津、河北、陕西、广东、云南、四川)的15所学校,覆盖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体育与健康等7个学科,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这些支教教师要分赴会东县城区的9所学校(4所中学、5所小学)进行为时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担任教学、教研和管理骨干”。也就是说,在这些人员和单位背后,直接或间接参与帮扶行动者数以百计、千计,他们需要知道“我是谁”“谁是谁”。要保证教育帮扶行动平稳着陆、顺畅推进和帮有成效,“正名定分”便成为必然之要务。 于是,在“輻射”培训“第一课”上,我们着力申明教师工作司、国培项目管理办公室、培养基地、领航名校长、支教教师、受援地区、受援学校等各方的角色与职责,以及各执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重讲解了“培养基地”作为帮扶行动“依托”的“非常”角色和“特别”使命,让培养基地培训、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么一讲,就清楚谁是谁、知道怎么回事了。不然真是糊里糊涂的。”“这么一讲,就知道这事儿那事儿为什么是培养基地在管了。”参会者在课后如此反映,说明此举确实必要,起到清晰定位、释疑解惑的作用。
2.“响鼓重槌”:凝聚价值共识
行动者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固然重要,而走出重“术”轻“道”、只专注于技术层面“怎么办”的惯常思维,着力把“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搞清楚,让自己对要做的事“心里明明白白”,对做这事的价值“心里深以为然”,即所谓价值认同,也同样重要。个体对任务及其意义能够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才能心中有方向,生发出内在动力、持久的耐力和创新的活力。有个体的价值认同,才能有群体的价值共识。群体有高度的价值共识,才能人人胸中有大局,在行动中齐心协力、同频共振。
关于凉山教育帮扶的任务和意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在西昌市的“启动会”上做了重点阐述。但是,“最后一公里”的行动者处于本次行动组织的“末梢”,就可能存在掌握信息不完整、对具体任务不清晰的情况,并由此产生疑惑不解、一知半解、不知所措等问题,加上重“术”轻“道”思维习惯的影响,培训基地如果对此不加以引导,就势必让其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应战,行动低效甚至负效。因此,在推进帮扶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回应各方普遍关心的“怎样做”的同时,更注重“价值”引领。常言说“响鼓不用重槌敲”,讲的是通常情况下,上乘的鼓无须很用力敲打就会很响。但是,凉山教育帮扶行动非同寻常,扶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容不得迷茫彷徨,更容不得还在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上费思量。因此在“辐射”培训“第一课”上,我们充分发挥培养基地的“依托”作用,着力提出每位行动者都要站在整个扶贫攻坚的战略高度和事关教育帮扶能否切实落地的实战角度,深刻理解、高度认同教育帮扶的任务和意义,进而在思想上达成高度共识,在行动上实现同频共振,让教育帮扶真实发生,把教育帮扶这一政治任务完成好。一个学期结束时,从支教工作的顺利圆满,到每个人温暖起来的表情、生动起来的笑容、流淌出来的真诚,都折射出凝聚价值共识的意义。
3.“团队为政”:创新管理模式
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在管理模式上也有相应的设计和部署。会东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此次教育帮扶行动高度重视,并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如明确主要负责领导、有效动员受援学校、合理安排支教教师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竭尽所能为支教教师提供生活保障等。但是,此次帮扶行动中,支教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彼此互不相识,日常支教模式是“各就各校”。这样各自为政,容易造成一盘散沙。即使有再好的行动理念、行动策略和真招实招,培养基地如果只靠隔空管理,也难免有力所不及之处。于是,基于“团队自治是最适宜精英团队的管理模式”这一理念,我们采取“团队为政”策略,自支教团队在西昌会合,就开始强化“团队”概念。落地会东县后,我们根据对各支教教师自身情况的调研结果,成立了“会东支教团队自治小组”(而不是“班委会”),设立书记兼团长、副书记兼副团长、组织与安全委员、学术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职务,并且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实践表明,我们成立的支持团队自治小组,是会东教育帮扶诸策中的盘活之策、落地之策。支教团队自治小组在培养基地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有效保证了各项行动策略落地和落实。
解决了“任务”“意义”“角色”“职责”这些上位和中观层面的问题后,我们还拿出“四式一十二招”,指导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的具体行动。
1.“三原则”求“真”:解决真需求真问题
其一,因“实”制宜。即帮扶双方要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以帮扶过程切实落地和帮扶效果真实发生为目标,通过“望闻问切”,找到实际需要和帮扶资源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找到“应为”和“能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其二,进退有节。一要避免急于求成。支教教师要避免一腔热血、脚一落地就“想当然”地做示范,论短长;受援学校要避免急不可耐、一股脑地提需求、压担子。要留出一周左右的“磨合期”,双方互相了解判断实际需求和可能。二是日常言行要“讲究”。支教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帮扶工作的阶段性和会东县学校工作持续性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经验和受援学校实际的关系,以及“我建议”和“我决定”的关系,避免经验生搬和越俎代庖。而受援学校则要善于用人所长和利用支教教师强大的后台资源。
其三,各尽其责。帮扶双方都要尽心尽力、同心协力。支教教师要在帮扶工作中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发光发热;受援学校要做到捕捉机会、主动改进,促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三定”制求“实”:让帮扶更有实效性
其一,定点首责制。即支教教师要将各自结对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首要职责,在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各项工作到位;同时负责沟通协调所在学校有关支教的事项。定点首责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拓展帮扶行动,发挥辐射作用。
其二,定期教研制。每位支教教师“各就各校”单兵作战,势必人单力薄,而同样“身临其境”的队友显然是最直接、实在的依靠力量。于是,我们按中学和小学分为两组,实行“定期教研制”,即全体支教教师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汇报交流各自结对学校、学科的工作情况,分享经验心得,研讨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发挥团队优势和集体智慧提高支教水平。两组的活动可根据实际需要有分有合。至一学期结束,支教团队共开展了17次教研活动。教研过程中,支教团队说问题、说困难不掖不藏,出主意、出经验无私无隐,出素材、出资源倾其所有,解决了受援学校和支教工作层面的很多问题,如帮助受援学校创造了第一次举办运动会、第一次开展阳光大课间、第一次召开名师工作坊、第一次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等若干个“第一次”。 其三,定期匯报制。我们要求支教团队每周出1期工作简报,对一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分享经验和心得,记录支教足迹和成就感,展示支教生活的精彩片段。每周一期2万余字的简报,不仅促进了工作的反思、改进和提升,也让培养基地、队友、双方学校以及有关领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成绩,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三动”制求“精”:增强帮扶精密度
其一,互助流动制。考虑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支教教师人数有限,学科分布不均,因此在“定点首责制”前提下,我们提倡支教教师进行校际流动,学科之间互通有无,形成帮扶资源“1 N”格局,让教育资源在流动中实现互助增援。
其二,前后联动制。每位支教教师都是其现任职学校派来支教的“前锋”,其现任职学校则是强大的后援和智囊团。为此我们提倡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发挥支教教师的“内线”作用,将“前线”需求传到后方争取后援,收到“前呼后应”的效果,有效提升教育帮扶的“含金量”。
其三,往来走动制。我们还引导结对学校之间往来走动,如会东受援学校干部、教师到支援学校进行现场学习,支援学校去会东受援学校开展实地帮扶。一个学期中,结对学校之间往来走动的干部和骨干教师有100余人,有效增加了教育帮扶的力度和密度。
4.“三进”制求“准”:提升辐射培训精准度
其一,调研跟进制。培养基地的“依托”作用发挥得如何,思想站位、角色定位、行动理念、行动策略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帮扶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为此,我们坚持帮扶行动全过程的调研跟进制,通过深度会谈、活动观察、现场诊断、网络沟通等多种途径,对“供需”情况和帮扶需求进行全程调研,有效提升了辐射培训的精准度。
其二,领航跟进制。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是培养基地与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结缘”的直接载体,也是发挥培训辐射作用得天独厚的平台。为此,我们一方面把会东校长“请进来”与领航班名校长一起参加“走进北京名校 问道教育大咖”系列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组织领航班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名校长所在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送教上门,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以及学校发展诊断交流等活动。对此,会东校长频次最高、最朴实的表达就是“高端”“解渴”。
其三,项目跟进制。在认真完成结对会东教育帮扶任务的同时,本培养基地还根据会东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需求,发挥资源优势,设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提升”等校长、教师培训项目,持续跟进教育帮扶行动。
(编辑 王淑清)
关键词 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凉山教育帮扶;名校长领航工程;行动策略;务本求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5-0009-04
在国家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大背景下,教育扶贫工作也在各地区以多种方式深入展开。2019年7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启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以下简称“凉山教育帮扶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启集全国最优资源、最大规模组团、最具模式创新的教育帮扶行动。在此次行动中,“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结对帮扶凉山州会东县。帮扶过程中,我们坚持守土明责、务本求实、精准发力,出真招实招,力求让凉山教育帮扶“真实”发生。
一、守土明责:明晰培养基地的“非常”角色和“特别”使命
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组织架构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国培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统筹协调工作。“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简称“培养基地”)负责与结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协调和支教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选派支教教师、开展帮扶行动及相关工作的执行主体,则涉及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简称“名校长”)、名校长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名校长现任职学校骨干教师(简称“支教教师”)以及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各县、市教育局,凉山州各县、市城区学校(简称“受援学校”)(如图1所示)。
在如此错综多维的关系中,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作为教育帮扶行动的“依托”,被赋予两项“特别”使命:一是拓展培训业务,扩大教学对象和服务半径,发挥“辐射作用”,如要“结对帮扶,开展教师、校长培训实践”“定期组织面向结对帮扶地区的培训活动”;二是承担行政职责,发挥“管理”作用,“负责与结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协调和支教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特别”使命要求培养基地必须明确自己的“非常”角色:既要当好“指挥员”,保证最大规模的帮扶团队有序运行、最优质的帮扶资源有效发力、最具模式创新的帮扶行动扎实落地;又要当好“战斗员”,开展面向结对地区教师、校长的培训工作,并对支教教师的工作给予专业指导。
培养基地唯有对自身的这些特殊角色和使命有清晰认知,才能在守土明责的基础上做到担责、尽责,扎实推进帮扶行动。
尤其是“正名定分”“响鼓重槌”“团队为政”三策,起到“三板斧”作用。
1.“正名定分”:申明角色定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是由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行动,各主体对自己和相关他人的角色职责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就很可能“打乱仗”。“正名定分”就是申明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最后一公里”各方主体的角色和职责,旨在帮助各主体对自己和相关他人的角色职责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就其位、相互信任、友善协作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各主体的行为名正、言顺、事成。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的通知》中对各执行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做了明确规定。2019年8月底,“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在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西昌举行,首批支教教师、凉山州及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各个培养基地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教育部领导和相关专家对“凉山教育帮扶”的工作部署进行了深度解读。但是,“最后一公里”的行动者远不止这些参会者。如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结对帮扶会东县,首批支教教师共有18位,分别来自本基地第一、二期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各学员工作室成员所在的8个省市(吉林、辽宁、天津、河北、陕西、广东、云南、四川)的15所学校,覆盖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体育与健康等7个学科,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这些支教教师要分赴会东县城区的9所学校(4所中学、5所小学)进行为时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担任教学、教研和管理骨干”。也就是说,在这些人员和单位背后,直接或间接参与帮扶行动者数以百计、千计,他们需要知道“我是谁”“谁是谁”。要保证教育帮扶行动平稳着陆、顺畅推进和帮有成效,“正名定分”便成为必然之要务。 于是,在“輻射”培训“第一课”上,我们着力申明教师工作司、国培项目管理办公室、培养基地、领航名校长、支教教师、受援地区、受援学校等各方的角色与职责,以及各执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重讲解了“培养基地”作为帮扶行动“依托”的“非常”角色和“特别”使命,让培养基地培训、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么一讲,就清楚谁是谁、知道怎么回事了。不然真是糊里糊涂的。”“这么一讲,就知道这事儿那事儿为什么是培养基地在管了。”参会者在课后如此反映,说明此举确实必要,起到清晰定位、释疑解惑的作用。
2.“响鼓重槌”:凝聚价值共识
行动者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固然重要,而走出重“术”轻“道”、只专注于技术层面“怎么办”的惯常思维,着力把“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搞清楚,让自己对要做的事“心里明明白白”,对做这事的价值“心里深以为然”,即所谓价值认同,也同样重要。个体对任务及其意义能够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才能心中有方向,生发出内在动力、持久的耐力和创新的活力。有个体的价值认同,才能有群体的价值共识。群体有高度的价值共识,才能人人胸中有大局,在行动中齐心协力、同频共振。
关于凉山教育帮扶的任务和意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在西昌市的“启动会”上做了重点阐述。但是,“最后一公里”的行动者处于本次行动组织的“末梢”,就可能存在掌握信息不完整、对具体任务不清晰的情况,并由此产生疑惑不解、一知半解、不知所措等问题,加上重“术”轻“道”思维习惯的影响,培训基地如果对此不加以引导,就势必让其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应战,行动低效甚至负效。因此,在推进帮扶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回应各方普遍关心的“怎样做”的同时,更注重“价值”引领。常言说“响鼓不用重槌敲”,讲的是通常情况下,上乘的鼓无须很用力敲打就会很响。但是,凉山教育帮扶行动非同寻常,扶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容不得迷茫彷徨,更容不得还在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上费思量。因此在“辐射”培训“第一课”上,我们充分发挥培养基地的“依托”作用,着力提出每位行动者都要站在整个扶贫攻坚的战略高度和事关教育帮扶能否切实落地的实战角度,深刻理解、高度认同教育帮扶的任务和意义,进而在思想上达成高度共识,在行动上实现同频共振,让教育帮扶真实发生,把教育帮扶这一政治任务完成好。一个学期结束时,从支教工作的顺利圆满,到每个人温暖起来的表情、生动起来的笑容、流淌出来的真诚,都折射出凝聚价值共识的意义。
3.“团队为政”:创新管理模式
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在管理模式上也有相应的设计和部署。会东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此次教育帮扶行动高度重视,并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如明确主要负责领导、有效动员受援学校、合理安排支教教师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竭尽所能为支教教师提供生活保障等。但是,此次帮扶行动中,支教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彼此互不相识,日常支教模式是“各就各校”。这样各自为政,容易造成一盘散沙。即使有再好的行动理念、行动策略和真招实招,培养基地如果只靠隔空管理,也难免有力所不及之处。于是,基于“团队自治是最适宜精英团队的管理模式”这一理念,我们采取“团队为政”策略,自支教团队在西昌会合,就开始强化“团队”概念。落地会东县后,我们根据对各支教教师自身情况的调研结果,成立了“会东支教团队自治小组”(而不是“班委会”),设立书记兼团长、副书记兼副团长、组织与安全委员、学术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职务,并且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实践表明,我们成立的支持团队自治小组,是会东教育帮扶诸策中的盘活之策、落地之策。支教团队自治小组在培养基地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有效保证了各项行动策略落地和落实。
三、精准发力:拿出真招实招,力求帮扶“真”“实”“精”“准”
解决了“任务”“意义”“角色”“职责”这些上位和中观层面的问题后,我们还拿出“四式一十二招”,指导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的具体行动。
1.“三原则”求“真”:解决真需求真问题
其一,因“实”制宜。即帮扶双方要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以帮扶过程切实落地和帮扶效果真实发生为目标,通过“望闻问切”,找到实际需要和帮扶资源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找到“应为”和“能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其二,进退有节。一要避免急于求成。支教教师要避免一腔热血、脚一落地就“想当然”地做示范,论短长;受援学校要避免急不可耐、一股脑地提需求、压担子。要留出一周左右的“磨合期”,双方互相了解判断实际需求和可能。二是日常言行要“讲究”。支教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帮扶工作的阶段性和会东县学校工作持续性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经验和受援学校实际的关系,以及“我建议”和“我决定”的关系,避免经验生搬和越俎代庖。而受援学校则要善于用人所长和利用支教教师强大的后台资源。
其三,各尽其责。帮扶双方都要尽心尽力、同心协力。支教教师要在帮扶工作中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发光发热;受援学校要做到捕捉机会、主动改进,促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三定”制求“实”:让帮扶更有实效性
其一,定点首责制。即支教教师要将各自结对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首要职责,在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各项工作到位;同时负责沟通协调所在学校有关支教的事项。定点首责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拓展帮扶行动,发挥辐射作用。
其二,定期教研制。每位支教教师“各就各校”单兵作战,势必人单力薄,而同样“身临其境”的队友显然是最直接、实在的依靠力量。于是,我们按中学和小学分为两组,实行“定期教研制”,即全体支教教师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汇报交流各自结对学校、学科的工作情况,分享经验心得,研讨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发挥团队优势和集体智慧提高支教水平。两组的活动可根据实际需要有分有合。至一学期结束,支教团队共开展了17次教研活动。教研过程中,支教团队说问题、说困难不掖不藏,出主意、出经验无私无隐,出素材、出资源倾其所有,解决了受援学校和支教工作层面的很多问题,如帮助受援学校创造了第一次举办运动会、第一次开展阳光大课间、第一次召开名师工作坊、第一次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等若干个“第一次”。 其三,定期匯报制。我们要求支教团队每周出1期工作简报,对一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分享经验和心得,记录支教足迹和成就感,展示支教生活的精彩片段。每周一期2万余字的简报,不仅促进了工作的反思、改进和提升,也让培养基地、队友、双方学校以及有关领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成绩,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三动”制求“精”:增强帮扶精密度
其一,互助流动制。考虑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支教教师人数有限,学科分布不均,因此在“定点首责制”前提下,我们提倡支教教师进行校际流动,学科之间互通有无,形成帮扶资源“1 N”格局,让教育资源在流动中实现互助增援。
其二,前后联动制。每位支教教师都是其现任职学校派来支教的“前锋”,其现任职学校则是强大的后援和智囊团。为此我们提倡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发挥支教教师的“内线”作用,将“前线”需求传到后方争取后援,收到“前呼后应”的效果,有效提升教育帮扶的“含金量”。
其三,往来走动制。我们还引导结对学校之间往来走动,如会东受援学校干部、教师到支援学校进行现场学习,支援学校去会东受援学校开展实地帮扶。一个学期中,结对学校之间往来走动的干部和骨干教师有100余人,有效增加了教育帮扶的力度和密度。
4.“三进”制求“准”:提升辐射培训精准度
其一,调研跟进制。培养基地的“依托”作用发挥得如何,思想站位、角色定位、行动理念、行动策略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帮扶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为此,我们坚持帮扶行动全过程的调研跟进制,通过深度会谈、活动观察、现场诊断、网络沟通等多种途径,对“供需”情况和帮扶需求进行全程调研,有效提升了辐射培训的精准度。
其二,领航跟进制。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是培养基地与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结缘”的直接载体,也是发挥培训辐射作用得天独厚的平台。为此,我们一方面把会东校长“请进来”与领航班名校长一起参加“走进北京名校 问道教育大咖”系列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组织领航班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名校长所在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送教上门,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以及学校发展诊断交流等活动。对此,会东校长频次最高、最朴实的表达就是“高端”“解渴”。
其三,项目跟进制。在认真完成结对会东教育帮扶任务的同时,本培养基地还根据会东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需求,发挥资源优势,设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提升”等校长、教师培训项目,持续跟进教育帮扶行动。
(编辑 王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