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根据作文教学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对通过读写结合提高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提出读中仿写、读中扩写、读中补写、读中续写、读中创编,力求促进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三年级习作教学时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 三年级学生 习作能力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纵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常常存在着“读写分离”的情况。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过于强调对文本本身的讲解与研究,没有和写作方法结合起来。而在写作教学课中,往往又忽视了对阅读的渗透。而实际上读与写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写是读的拓展与延伸,读为写奠定基础。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要写得清楚、明白、有条理,就要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吸收并积累一定量的语言,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才能提高习作水平。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提高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呢?在教学研究中我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一.读中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习作的一种训练方式。范文是仿写的依据,范文可以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这是作文教学中的"直观"样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仿写是提高学生再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和习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1.点仿。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习作方式。主要包括句式表达、开头结尾、段落构成、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教学中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让学生理解句意、体会作者的用意,知道这样写的好处,并做相应的练习。在仿写中进行读写结合思维训练。
2.全仿。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习作“写一处家乡景物”,很多同学想写《校园的早晨》。这时,我们就让学生全面模仿《小镇的早晨》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学生通过观察校园的早晨的不同地方,习作再修改等几个环节,再仿照《小镇的早晨》一文的写法,习作后并进行修改。这次作文学生都能够抓住校园早晨的特点,写出校园早晨静、热闹、忙碌的特点,表达出喜爱学习,喜欢校园的感情。又如,学习《翠鸟》后,安排学生以《我熟悉的鸟》和《我见到的鸟》、《我养过的鸟》等为题进行仿写。要求按外形、活动、特点写和介绍,并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二.读中扩写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想表达一个意思,但是写出的内容简单,空乏。这样的句子意思表达不够具体,生动。如果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因此,在读中要指导学生扩写,在句子里加上形容词、比喻等,使句子更加生动。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操场上的缓缓地升起来了。
三.读中补写
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分析教材,教学中充分抓住文章的空白处、概括处、省略处、定格处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让学生灵活地再造语言,用语言把阅读中的感悟和体验呈现出来。如课文有时省掉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时省掉了人物对话,有时在事情情节之間出现跳跃,这些地方,都可以可启发学生想象,从中质疑,并通过思考讨论去补写。这样的“补写”,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于思想内容的感受融为了一体。如:学习《春天的雨点》一文,补写达丽玛的心理活动;学习《何氏献壁》,想像卞和在楚山脚下如何痛哭三天三夜,并写下来。学习《一只小鸟》一文,引导学生写一写孩子们在树下看着小鸟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四.读中续写
读中巧妙恰当地进行拓展练笔的训练,既迁移了知识,又联系学生实际,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要注意的是续写部分要保持与原文的同一性,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进行延伸。 续写的原文很多,到处都是题材,处处都能练笔。如《炮手》一文,若干年后,炮手回到了家乡,昔日的村庄怎么样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在学习《炮手》一课时,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续写后面发生的故事,他们也就有话可写。
五.读中创编
创编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是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写作指导中让学生重温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分析别人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写人记事都有哪些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写作,有所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如《小虾》一课,写出了小虾的外形,吃食,脾气。那么学生就可以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除了写出外形,吃食,脾气,还可以写和人怎样相处等。
通过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写习惯,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变被动习作为主动习作;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我们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学生习作能力提高,培养了学生能运用准确地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的习惯。
(作者单位: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
关键词:读写结合 三年级学生 习作能力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纵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常常存在着“读写分离”的情况。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过于强调对文本本身的讲解与研究,没有和写作方法结合起来。而在写作教学课中,往往又忽视了对阅读的渗透。而实际上读与写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写是读的拓展与延伸,读为写奠定基础。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要写得清楚、明白、有条理,就要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吸收并积累一定量的语言,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才能提高习作水平。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提高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呢?在教学研究中我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一.读中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习作的一种训练方式。范文是仿写的依据,范文可以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这是作文教学中的"直观"样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仿写是提高学生再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和习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1.点仿。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习作方式。主要包括句式表达、开头结尾、段落构成、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教学中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让学生理解句意、体会作者的用意,知道这样写的好处,并做相应的练习。在仿写中进行读写结合思维训练。
2.全仿。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习作“写一处家乡景物”,很多同学想写《校园的早晨》。这时,我们就让学生全面模仿《小镇的早晨》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学生通过观察校园的早晨的不同地方,习作再修改等几个环节,再仿照《小镇的早晨》一文的写法,习作后并进行修改。这次作文学生都能够抓住校园早晨的特点,写出校园早晨静、热闹、忙碌的特点,表达出喜爱学习,喜欢校园的感情。又如,学习《翠鸟》后,安排学生以《我熟悉的鸟》和《我见到的鸟》、《我养过的鸟》等为题进行仿写。要求按外形、活动、特点写和介绍,并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二.读中扩写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想表达一个意思,但是写出的内容简单,空乏。这样的句子意思表达不够具体,生动。如果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因此,在读中要指导学生扩写,在句子里加上形容词、比喻等,使句子更加生动。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操场上的缓缓地升起来了。
三.读中补写
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分析教材,教学中充分抓住文章的空白处、概括处、省略处、定格处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让学生灵活地再造语言,用语言把阅读中的感悟和体验呈现出来。如课文有时省掉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时省掉了人物对话,有时在事情情节之間出现跳跃,这些地方,都可以可启发学生想象,从中质疑,并通过思考讨论去补写。这样的“补写”,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于思想内容的感受融为了一体。如:学习《春天的雨点》一文,补写达丽玛的心理活动;学习《何氏献壁》,想像卞和在楚山脚下如何痛哭三天三夜,并写下来。学习《一只小鸟》一文,引导学生写一写孩子们在树下看着小鸟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四.读中续写
读中巧妙恰当地进行拓展练笔的训练,既迁移了知识,又联系学生实际,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要注意的是续写部分要保持与原文的同一性,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进行延伸。 续写的原文很多,到处都是题材,处处都能练笔。如《炮手》一文,若干年后,炮手回到了家乡,昔日的村庄怎么样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在学习《炮手》一课时,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续写后面发生的故事,他们也就有话可写。
五.读中创编
创编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是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写作指导中让学生重温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分析别人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写人记事都有哪些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写作,有所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如《小虾》一课,写出了小虾的外形,吃食,脾气。那么学生就可以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除了写出外形,吃食,脾气,还可以写和人怎样相处等。
通过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写习惯,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变被动习作为主动习作;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我们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学生习作能力提高,培养了学生能运用准确地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的习惯。
(作者单位: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