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在以执行者的身份参与课例研究时,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研究带给我的快乐与成长。
一、从备课开始
接受了任务以后,我就着手准备。我的第一个疑问是:选择怎样的故事进行教学?对此,课例研究小组进行了第一次研讨。教师们帮我分析了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经验,指出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于是我的第二个疑问产生了:制定什么样的目标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其中指出,中班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过渡期,对故事的感知、理解、想象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我发现我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有的特别能说,理解力也强,通常听一遍故事就能记住内容,并且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虽然能说,但理解力稍弱,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清楚或说不到点子上;有的内向,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少主动表达;有的表达能力不强,理解力也较弱,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水平后,我觉得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点应是理解和表达。于是我制定了两个目标:(1)利用猜想、操作、分享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故事内容。(2)在猜想、操作、分享交流等活动中愿意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定了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就有了方向。我觉得选的故事应能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有一定重复性情节,既能吸引能力强的幼儿猜想后面的情节,又能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去反复理解故事。课例研究小组的教师们也认同我的分析,最终我选择了故事《门上的画》。
二、享受研究过程
我设计的活动有以下几个重点环节:听故事、提问(听故事时的猜想性提问以及听故事后的理解性提问)、操作与分享。设计操作环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便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本小画册和一套相应的图片,要求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图片插入画册。在研讨时,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个环节设计得好,也有老师提出,孩子们在操作时仿佛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正确率极高,这说明孩子们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还是另有原因呢?于是大家对此展开了讨论。我认为故事《门上的画》情节比较简单,线索也比较明确,孩子们理解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们只听了一两遍故事就能理解故事内容,说明故事太简单了,不适合这个班的孩子;还有的教师认为是PPT影响了孩子的操作。如果孩子对PPT中的故事图片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那么他们可能会记住图片的内容,并且凭借记忆完成操作,根本不需要思考故事内容,而这样的操作结果不能说明幼儿是否理解故事,也不可能展示幼儿在理解故事方面的差异。要不要去掉PPT?大多数教师认为孩子们还是很喜欢PPT的形式的,应该保留,但可以考虑将PPT用在最后欣赏故事环节,于是我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
三、让智慧碰出火花
在第二次组织活动时,我先利用手偶讲了一遍故事,然后让孩子们完整听一遍配乐故事录音。在操作环节,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确实与第一次活动不一样。有的孩子还提出:“老师,小猴子画小草的时候,小牛为什么没有来?”我问他:“为什么让小牛来?”他说:“因为小牛也吃草啊。”孩子提出的问题特别好,说明他们不仅理解了故事,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看来之前的PPT对孩子的操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听第一遍故事时,孩子们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在播放配乐故事录音时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而且由于音箱位于活动室后部,孩子们在听故事时身子不由自主地扭向后面。活动后,课例研究小组进行了讨论,大家也有同感:为什么如此优美的配乐故事没能激发幼儿听的兴趣?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孩子们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坐着听故事;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在听故事前教师提问不够明确,孩子们无目的地听故事必然会走神。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亲自讲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于是我决定不用配乐故事录音,仍由自己来讲故事。
关于提问,有教师提出,前两次活动中教师与孩子的互动形式是一问一答,例如:“小猴子门上画了什么?”“谁会来?”大部分时候孩子只需回答一个词或一个短句,这是教师对小班幼儿惯用的策略,而中班幼儿应该有更多主动表达的机会。于是,我根据大家的建议把配乐故事录音改成教师讲故事,并且明确提出听故事的要求。这样既可帮助幼儿把握故事中门上的画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幼儿有目的地去听故事,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为幼儿的表达创造机会。
按照修改后的计划,我又进行了第三次实践。第一次听故事时,我让孩子们大胆猜想。如,当小猴子画出花朵的时候,我会问孩子们:“你们猜猜谁会来呢?”“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画什么请来小狐狸呢?”第二次听故事前,我说:“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这一次请你听一听,有哪些小客人到了小猴子家,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带着问题听故事,在讲到关键的情节和语句时,我特意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表达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部分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集体的智慧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我在不断解惑的过程中,享受探究的快乐,获得专业的成长。
一、从备课开始
接受了任务以后,我就着手准备。我的第一个疑问是:选择怎样的故事进行教学?对此,课例研究小组进行了第一次研讨。教师们帮我分析了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经验,指出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于是我的第二个疑问产生了:制定什么样的目标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其中指出,中班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过渡期,对故事的感知、理解、想象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我发现我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有的特别能说,理解力也强,通常听一遍故事就能记住内容,并且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虽然能说,但理解力稍弱,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清楚或说不到点子上;有的内向,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少主动表达;有的表达能力不强,理解力也较弱,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水平后,我觉得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点应是理解和表达。于是我制定了两个目标:(1)利用猜想、操作、分享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故事内容。(2)在猜想、操作、分享交流等活动中愿意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定了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就有了方向。我觉得选的故事应能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有一定重复性情节,既能吸引能力强的幼儿猜想后面的情节,又能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去反复理解故事。课例研究小组的教师们也认同我的分析,最终我选择了故事《门上的画》。
二、享受研究过程
我设计的活动有以下几个重点环节:听故事、提问(听故事时的猜想性提问以及听故事后的理解性提问)、操作与分享。设计操作环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便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本小画册和一套相应的图片,要求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图片插入画册。在研讨时,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个环节设计得好,也有老师提出,孩子们在操作时仿佛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正确率极高,这说明孩子们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还是另有原因呢?于是大家对此展开了讨论。我认为故事《门上的画》情节比较简单,线索也比较明确,孩子们理解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们只听了一两遍故事就能理解故事内容,说明故事太简单了,不适合这个班的孩子;还有的教师认为是PPT影响了孩子的操作。如果孩子对PPT中的故事图片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那么他们可能会记住图片的内容,并且凭借记忆完成操作,根本不需要思考故事内容,而这样的操作结果不能说明幼儿是否理解故事,也不可能展示幼儿在理解故事方面的差异。要不要去掉PPT?大多数教师认为孩子们还是很喜欢PPT的形式的,应该保留,但可以考虑将PPT用在最后欣赏故事环节,于是我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
三、让智慧碰出火花
在第二次组织活动时,我先利用手偶讲了一遍故事,然后让孩子们完整听一遍配乐故事录音。在操作环节,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确实与第一次活动不一样。有的孩子还提出:“老师,小猴子画小草的时候,小牛为什么没有来?”我问他:“为什么让小牛来?”他说:“因为小牛也吃草啊。”孩子提出的问题特别好,说明他们不仅理解了故事,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看来之前的PPT对孩子的操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听第一遍故事时,孩子们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在播放配乐故事录音时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而且由于音箱位于活动室后部,孩子们在听故事时身子不由自主地扭向后面。活动后,课例研究小组进行了讨论,大家也有同感:为什么如此优美的配乐故事没能激发幼儿听的兴趣?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孩子们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坐着听故事;有的教师说或许是在听故事前教师提问不够明确,孩子们无目的地听故事必然会走神。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亲自讲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于是我决定不用配乐故事录音,仍由自己来讲故事。
关于提问,有教师提出,前两次活动中教师与孩子的互动形式是一问一答,例如:“小猴子门上画了什么?”“谁会来?”大部分时候孩子只需回答一个词或一个短句,这是教师对小班幼儿惯用的策略,而中班幼儿应该有更多主动表达的机会。于是,我根据大家的建议把配乐故事录音改成教师讲故事,并且明确提出听故事的要求。这样既可帮助幼儿把握故事中门上的画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幼儿有目的地去听故事,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为幼儿的表达创造机会。
按照修改后的计划,我又进行了第三次实践。第一次听故事时,我让孩子们大胆猜想。如,当小猴子画出花朵的时候,我会问孩子们:“你们猜猜谁会来呢?”“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画什么请来小狐狸呢?”第二次听故事前,我说:“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这一次请你听一听,有哪些小客人到了小猴子家,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带着问题听故事,在讲到关键的情节和语句时,我特意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表达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部分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集体的智慧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我在不断解惑的过程中,享受探究的快乐,获得专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