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绪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认知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情绪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开展情绪教育,幼儿学习情绪的良好媒介。本文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在阐释情绪教育、情绪绘本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托情绪绘本开展大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路径以及遵循的原则,以期为教育同行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情绪绘本;情绪教育;生气
学前期(3~6岁)是幼儿个性和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期间幼儿所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其日后个性养成、认知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适宜的情绪教育,引导幼儿正确地觉察、识别、理解情绪,恰当地表达、管理情绪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绪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开展情绪教育,幼儿学习情绪的良好媒介。幼儿可以在阅读情绪绘本的过程中解读、模仿其所蕴含的情绪内涵。情绪绘本《生气的亚瑟》以其简约且富有节奏的故事情节、夸张且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描绘了难以言喻的情绪——生气,在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充分感知、识别生气的情绪。笔者借助绘本《生气的亚瑟》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大班幼儿的有关生气情绪的教育活动。
情绪教育与情绪绘本的含义
情绪教育 情绪是内、外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幼儿的情绪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等方面。本文涉及的情绪教育指向大班幼儿,是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正确认识情绪,学会理解他人情绪,恰当表达、控制自身情绪,以保持和发展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教育活动。
情绪绘本 绘本,也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它的图与文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对于绘本而言,图画不再成为文字的附属品,而是文字以外,绘本的另一个重要的“叙述语言”,同样向儿童传递信息。
绘本的主题内容涵盖甚广,涉及身体认知、安全保护、自我发展等多个主题。情绪绘本便是其中之一,即以情绪为主题的绘本。
依托绘本开展情绪教育的路径
依托绘本阅读,引导幼儿识别、理解情绪 研究表明,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是对社会符号意义的解读过程。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活动,识别、理解绘本角色、情节等蕴含的情绪内涵。作为绘本阅读的指导者,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完整阅读情绪绘本之后,可遵循认知——分析——比较的顺序,指导幼儿开展情绪绘本讨论,完成识别、理解绘本蕴含的情绪到识别、理解自我情绪的迁移。本文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做出详细解释。
第一,认知阶段。认知阶段主要引导幼儿整体感知情绪绘本内容,了解绘本的角色是谁?绘本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认知阶段的提问如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主要引导幼儿识别绘本角色的情绪是什么,理解情绪产生的背后原因或是情绪的具体感受、外在行为表现等。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分析阶段的提问如下:亚瑟因为什么生气?亚瑟生气后发生了什么?他的气变成了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三,比较阶段。比较阶段主要是在分析绘本角色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思考自己产生类似情绪的原因、后果等。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比较阶段的提问如下:生活中你会因为哪些事情而生气呢?生气时,你的感觉怎么样?生气时,你会做哪些事情?这些做法对吗?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绘本阅读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语言讲述和师幼的互动讨论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绘本角色的表情、绘本画面等,使幼儿从多种细节识别、理解绘本所渗透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模仿相应情绪所呈现的表情、动作,在看、说、做的活动中充分识别、理解情绪。
开展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表达情绪 前期的绘本阅读活动为幼儿认知情绪打开一扇窗户,但幼儿的情绪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绘本阅读活动,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于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认知自我情绪,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在美工区、角色区分别开展讲述、演绎生气故事的活动。
美工区:讲述生气故事。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画笔、纸粘土等材料,设立生气故事讲述区,给予幼儿表达生气情绪的空间与机会,幼儿可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讲述自己的生气故事:“妈妈不给我买喜欢的玩具时,我最生氣”,“爸爸不陪我玩时,我生气”,“小朋友把我搭的房子弄倒了,我生气”……
角色区:演绎生气故事。在了解幼儿生气情景之后,在表演区开展生气故事汇演活动。幼儿依据自己的喜好,选取绘本《生气的亚瑟》的部分情节或是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分组演绎,通过表情、动作体验,表达生气的情绪。
借助家园共育,引导幼儿调节、管理情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因此,幼儿情绪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在幼儿充分识别、理解、体验生气情绪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调节、管理生气情绪的策略,从而让幼儿用适宜的动作和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生气情绪。为此,我们建议家长与幼儿开展“我不生气”的谈话活动,互相讲述、记录自己缓解生气情绪的方法、策略,并由幼儿利用生活环节分享给其他幼儿:“玩会儿玩具我就不生气了”“生气时,我会看电视”“妈妈给我买好吃的,我就不生气了”“爸爸生气时会深呼吸”“妈妈生气时会睡觉”……此外,针对班级个别情绪化的幼儿,建议家长开展情绪记录活动,协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原则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取适宜情绪绘本 3至6岁幼儿在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教师在依托情绪绘本开展情绪教育活动前必须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文字呈现、故事情节、图画风格等适宜的儿童绘本。具体而言,小班幼儿更适宜阅读文字少、色彩明亮的绘本;中班幼儿更适宜阅读故事情节较长、图画较细致的绘本;大班幼儿则更适宜阅读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图画蕴含细节的绘本。 此外,情绪在类别上存在基本、复杂、高级之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够识别、掌握的情绪存在差异。例如,大部分学龄前幼儿能够识别快乐、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但嫉妒、烦恼等复杂情绪则不适宜小班幼儿。因此,情绪绘本的选择需要考虑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规律。
遵循情绪发展需求,拓展绘本阅读活动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包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单独的绘本阅读活动无法充分促进幼儿以上情绪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完整细致阅读情绪绘本内容,感知情绪绘本传递的情绪之后,可通过生活活动、区域活动等进行拓展。例如可在生活区创设“情绪墙”,引导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观察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在益智区开展情绪拼图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眼部、嘴角等表情正确组合表情图。
谨遵教师职业道德,创造和谐精神环境 幼儿能借助模仿习得情绪,其可模仿的对象不仅仅是绘本中的角色,而是包含了所有其所处的环境。教师作为幼儿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员,应时刻谨遵“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幼儿的行为,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进而为幼儿良好情绪的养成奠定精神基础。
注重家园、同伴互动,形成情绪教育合力 家长在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来自同伴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因此,教师在开展情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同时要发挥同伴榜样作用,使幼儿在与家长、同伴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情绪能力的正向发展。
结束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相比于“有意义”而言,情绪上的“快乐”对于幼儿的发展更为重要。一日生活环节,教师在关注幼儿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科学认知等方面的学习时,更应关注幼儿情绪方面的辅导。借助情绪绘本,引导幼儿感知绘本蕴含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活动给予幼兒更多理解、体验情绪的机会,使幼儿学习使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调节情绪,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芳.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小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13.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
[3]张燕.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傅清雪,刘淑娟.幼儿情绪与绘本教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关键词:情绪绘本;情绪教育;生气
学前期(3~6岁)是幼儿个性和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期间幼儿所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其日后个性养成、认知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适宜的情绪教育,引导幼儿正确地觉察、识别、理解情绪,恰当地表达、管理情绪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绪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开展情绪教育,幼儿学习情绪的良好媒介。幼儿可以在阅读情绪绘本的过程中解读、模仿其所蕴含的情绪内涵。情绪绘本《生气的亚瑟》以其简约且富有节奏的故事情节、夸张且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描绘了难以言喻的情绪——生气,在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充分感知、识别生气的情绪。笔者借助绘本《生气的亚瑟》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大班幼儿的有关生气情绪的教育活动。
情绪教育与情绪绘本的含义
情绪教育 情绪是内、外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幼儿的情绪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等方面。本文涉及的情绪教育指向大班幼儿,是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正确认识情绪,学会理解他人情绪,恰当表达、控制自身情绪,以保持和发展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教育活动。
情绪绘本 绘本,也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它的图与文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对于绘本而言,图画不再成为文字的附属品,而是文字以外,绘本的另一个重要的“叙述语言”,同样向儿童传递信息。
绘本的主题内容涵盖甚广,涉及身体认知、安全保护、自我发展等多个主题。情绪绘本便是其中之一,即以情绪为主题的绘本。
依托绘本开展情绪教育的路径
依托绘本阅读,引导幼儿识别、理解情绪 研究表明,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是对社会符号意义的解读过程。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活动,识别、理解绘本角色、情节等蕴含的情绪内涵。作为绘本阅读的指导者,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完整阅读情绪绘本之后,可遵循认知——分析——比较的顺序,指导幼儿开展情绪绘本讨论,完成识别、理解绘本蕴含的情绪到识别、理解自我情绪的迁移。本文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做出详细解释。
第一,认知阶段。认知阶段主要引导幼儿整体感知情绪绘本内容,了解绘本的角色是谁?绘本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认知阶段的提问如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主要引导幼儿识别绘本角色的情绪是什么,理解情绪产生的背后原因或是情绪的具体感受、外在行为表现等。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分析阶段的提问如下:亚瑟因为什么生气?亚瑟生气后发生了什么?他的气变成了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三,比较阶段。比较阶段主要是在分析绘本角色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思考自己产生类似情绪的原因、后果等。针对绘本《生气的亚瑟》,教师在比较阶段的提问如下:生活中你会因为哪些事情而生气呢?生气时,你的感觉怎么样?生气时,你会做哪些事情?这些做法对吗?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绘本阅读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语言讲述和师幼的互动讨论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绘本角色的表情、绘本画面等,使幼儿从多种细节识别、理解绘本所渗透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模仿相应情绪所呈现的表情、动作,在看、说、做的活动中充分识别、理解情绪。
开展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表达情绪 前期的绘本阅读活动为幼儿认知情绪打开一扇窗户,但幼儿的情绪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绘本阅读活动,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于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认知自我情绪,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以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在美工区、角色区分别开展讲述、演绎生气故事的活动。
美工区:讲述生气故事。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画笔、纸粘土等材料,设立生气故事讲述区,给予幼儿表达生气情绪的空间与机会,幼儿可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讲述自己的生气故事:“妈妈不给我买喜欢的玩具时,我最生氣”,“爸爸不陪我玩时,我生气”,“小朋友把我搭的房子弄倒了,我生气”……
角色区:演绎生气故事。在了解幼儿生气情景之后,在表演区开展生气故事汇演活动。幼儿依据自己的喜好,选取绘本《生气的亚瑟》的部分情节或是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分组演绎,通过表情、动作体验,表达生气的情绪。
借助家园共育,引导幼儿调节、管理情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因此,幼儿情绪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在幼儿充分识别、理解、体验生气情绪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调节、管理生气情绪的策略,从而让幼儿用适宜的动作和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生气情绪。为此,我们建议家长与幼儿开展“我不生气”的谈话活动,互相讲述、记录自己缓解生气情绪的方法、策略,并由幼儿利用生活环节分享给其他幼儿:“玩会儿玩具我就不生气了”“生气时,我会看电视”“妈妈给我买好吃的,我就不生气了”“爸爸生气时会深呼吸”“妈妈生气时会睡觉”……此外,针对班级个别情绪化的幼儿,建议家长开展情绪记录活动,协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原则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取适宜情绪绘本 3至6岁幼儿在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教师在依托情绪绘本开展情绪教育活动前必须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文字呈现、故事情节、图画风格等适宜的儿童绘本。具体而言,小班幼儿更适宜阅读文字少、色彩明亮的绘本;中班幼儿更适宜阅读故事情节较长、图画较细致的绘本;大班幼儿则更适宜阅读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图画蕴含细节的绘本。 此外,情绪在类别上存在基本、复杂、高级之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够识别、掌握的情绪存在差异。例如,大部分学龄前幼儿能够识别快乐、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但嫉妒、烦恼等复杂情绪则不适宜小班幼儿。因此,情绪绘本的选择需要考虑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规律。
遵循情绪发展需求,拓展绘本阅读活动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包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单独的绘本阅读活动无法充分促进幼儿以上情绪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完整细致阅读情绪绘本内容,感知情绪绘本传递的情绪之后,可通过生活活动、区域活动等进行拓展。例如可在生活区创设“情绪墙”,引导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观察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在益智区开展情绪拼图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眼部、嘴角等表情正确组合表情图。
谨遵教师职业道德,创造和谐精神环境 幼儿能借助模仿习得情绪,其可模仿的对象不仅仅是绘本中的角色,而是包含了所有其所处的环境。教师作为幼儿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员,应时刻谨遵“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幼儿的行为,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进而为幼儿良好情绪的养成奠定精神基础。
注重家园、同伴互动,形成情绪教育合力 家长在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来自同伴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因此,教师在开展情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同时要发挥同伴榜样作用,使幼儿在与家长、同伴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情绪能力的正向发展。
结束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相比于“有意义”而言,情绪上的“快乐”对于幼儿的发展更为重要。一日生活环节,教师在关注幼儿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科学认知等方面的学习时,更应关注幼儿情绪方面的辅导。借助情绪绘本,引导幼儿感知绘本蕴含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活动给予幼兒更多理解、体验情绪的机会,使幼儿学习使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调节情绪,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芳.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小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13.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
[3]张燕.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傅清雪,刘淑娟.幼儿情绪与绘本教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