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寄思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暮中一女子对我浅吟低唱,
  撷我穿越光阴之景,回头张望——
  孩子坐在钢琴下,颤动的琴弦淙淙泠泠,
  他轻揉母亲娇小的双足;她哼着歌儿笑语盈盈。
  ——《钢琴》
  众所周知,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早已为国人所熟悉。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劳伦斯的小说创作成就过于光彩夺目,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他作为一名优秀诗人的身份,而诗歌构成了他一生情感与内心生活的传记,是他二十多年文学创作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09年第一批诗作发表后,劳伦斯就从未终止他所钟爱的诗歌写作事业,他生前和死后共有12本诗集陆续出版,其中,《爱情诗集》《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和《三色紫罗兰》等佳作,奠定了他在现代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学者维·德·索·品托认为,劳伦斯最优秀的诗篇“属于20世纪英语诗歌中最有价值和最富内涵的作品”。
  《钢琴》是劳伦斯写于1908年、1918年定稿的一首早期的著名诗歌。整首诗虽然形式短小,却蕴含着浓厚的怀旧情感。它表现了诗人对童年往事的追忆、对母亲的无限眷恋和对现实的强烈哀怨:“歌声不露声色地攫住我,我身不由己,/歌声让我无处可躲,我的l心隐隐啜泣。/渴望重返旧日黄昏,安息日的家把寒冬隔离;/钢琴铮铮引奏着颂歌,旋律弥漫于温馨的客厅。/如今歌手徒劳地引吭高歌,/手指激越地抹过钢琴的黑键。”琴声悠扬,飘荡的音符,慢慢涌进诗人心灵那片神圣的家园,挑动着诗人内心那条最敏感的神经,一瞬间,遥远的呼唤,熟悉的情景,慢慢蔓延:暖暖的壁炉,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餐桌上母亲亲手制作的散发着香气的茶点。轻偎着母亲双脚的稚童,用澄净而崇拜的目光凝视着伴笑吟唱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缠绵而悠长的温馨!然而,冷酷的现实却像是一道密不透风的墙,将它无情地抑制。弹琴的人已不再是母亲,物是人非的感伤加上对母亲的思念汇成了诗人眼中一行行泪水。他为自己不能再回到童年陪伴在母亲身边而哭泣。情不自禁地被琴声牵引,劳伦斯深陷回忆不能自拔,真实存在的逐渐淡化,烘托出往事如烟的辉煌依旧,已步入成年世界的他只能像无助的孩童一般“隐隐啜泣”,在《钢琴》的创作中排解精神上的丝丝愁绪。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年那月,变成了慈母身边那个脆弱而敏感的少年。
  据劳伦斯回忆,他出生在伊斯特伍德镇,是家中第四个孩子。他出生两年后,小妹艾达也降临人世,劳伦斯一家人丁兴旺,也算得上其乐融融。但劳伦斯家的孩子们为何会痛恨他们的父亲?而劳伦斯又为何“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爱着”他的母亲?这就要从亚瑟颇具罗曼蒂克风格的婚姻说起了。
  劳伦斯的父亲亚瑟·约翰·劳伦斯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且言谈幽默,能歌善舞,是教区唱诗班的领唱歌手。如果劳伦斯的祖父老约翰·劳伦斯家境富裕且学识渊博,他也许能将亚瑟培养成一名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绅士。可惜他只是矿区的一个裁缝,整日为了糊口而忙于工作,他的儿子亚瑟年幼时便当了矿工,如果不是亚瑟后来有一位成为大作家的儿子,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在以后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家世和父母的性格脾气、矛盾冲突等等写入他的作品,也许他就永远不会被人提及或议论。
  1874年末,28岁的亚瑟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莉迪亚·比尔德赛尔。那时他正在克里夫顿帮忙建造新井。一天,他应姑妈艾丽丝之邀,去她家参加圣诞聚餐舞会,并成为了姑娘莉迪亚的舞伴。在此之前,莉迪亚正因和一名年轻牧师恋爱失败而情绪低落。在舞会上,这颗刚刚品尝过失恋滋味的芳心竟被亚瑟矫健的舞姿和风趣的谈吐所打动了,而他也被这个身材娇小且拥有一双明亮蓝眼睛的姑娘所深深吸引,两人一见钟情。一年后的12月27日,他们便在诺丁汉的圣斯蒂芬教堂举行了婚礼。
  莉迪亚所受的教养和性情与亚瑟截然不同,她的祖父是诺丁汉郡小有名气的圣诗作家;父亲曾是西内斯船厂的技师负责人,还是当地颇具声望的传教士;而她自己则是一名私立小学的助教。她读过很多书,还写诗歌。她崇尚思考,喜欢与人辩论宗教、哲学或者政治方面的问题。即使她有了丈夫和孩子,被永无休止的家务缠身时,她也不忘挤出时间读书。莉迪亚在婚后不久发现,这个在娱乐场合令她倾心的美男子并非她理想的丈夫。亚瑟整日下矿井做体力劳动以维持基本生活。他本来就识字不多,平时最多也只是翻阅报纸而已,并且每天回家之前都要到酒吧去喝上几盅,这令作为小学教员的妻子非常伤心。于是,她像大多数为人母的传统女性一样,把所有希望投注在儿女身上。她总是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为了维持孩子们一点儿奢侈的爱好,例如,一架钢琴和让他们学画,她从少得可怜的家用钱中极力节省。她不能让儿子们再成为矿工,而是让他们继承“她娘家人的传统”,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她的第一个培养目标是长子乔治,然而乔治的学业并不出色,他17岁时便离家外出谋生,并很快爱上了一个姑娘成家立业了。她于是不得不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次子欧内斯特。欧内斯特的确聪明能干,深得母亲观心,他18岁时前往伦敦闯荡,并一度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可惜好景不长,欧内斯特于1901年患上了胆毒症,当年10月底在伦敦病故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只能把期望寄托在小儿子劳伦斯身上了因为他出生时特别瘦弱,所以他从小就从母亲那里获得特别多的疼爱,这点从《钢琴》中那温馨的一幕也可以看得出来。而劳伦斯也没有让她失望,他在诺丁汉中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莉迪亚始终都认为劳伦斯“比起其他孩子,对她尤为重要”。她在经历了错误婚姻和失子之痛后,仿佛又在小儿子身上看到了振兴家族的新的希望。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的劳伦斯,逐渐形成了与母亲之间超越一般母子关系的感情,莉迪亚的这份母爱无疑成为劳伦斯终其一生都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以后每当他坐下来创作时,一切文字语言和它们所构成的人物情节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当年母亲留给他的那份情感关爱,这份珍贵的感情在《钢琴》一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到1912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时达到了高潮。
  1901年,在高中毕业的假期里,劳伦斯跟随母亲来到位于伊斯特伍德东北几英里的哈格斯农场做客,并由此结识了农场主钱伯斯先生的二女儿杰茜·钱伯斯。那天,生性羞涩的劳伦斯A跟在母亲身后,他第一次看到古老的农舍。在门口,他见到一位身系脏围裙的姑娘,她的脸颊红润而黝黑,额前留着一束短短的黑色卷发,那双亮丽的黑眼睛向他们投来胆怯、好奇和不信任的目光。她打量着面前精力充沛的妇人和身材修长的少年,她见男孩穿着伊顿公学的校服,她自己没有上学的机会,因而非常羡慕他。新鲜的农庄生活令劳伦斯很着迷,之后几乎每周中的半天休假时光他都是在农场度过的,他与钱伯斯一家的友谊也日渐深厚。钱伯斯先生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随时欢迎他的光临,这似乎标志着杰茜和劳伦斯的关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劳伦斯对农场的 频繁拜访却引起了母亲的不满,她曾刻薄地说他应该打好铺盖直接搬到哈格斯去住。纯净的农场生活仿佛有某种魔力,它使劳伦斯下意识地要脱离他赖以生存的矿区,这就意味着他最终会离开母亲,走向那个女孩儿。这种意识的觉醒使莉迪亚感到慌乱无措。但是,母亲单方面的这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并没有影响到两个年轻人感情发展的脚步。
  由于劳伦斯对杰茜家人的影响,他们准许她走出厨房和奶牛场,回到学校接受师资培训。劳伦斯一心一意要帮助她实现抱负,甚至在她回到学校之前,他就给她上法语和代数课,帮她准备其它科目的考试。最初的学习并没有那么顺利,兄弟们总是对她指手画脚,只有劳伦斯真正理解她,他鼓励她“绝不要灰心丧气”。杰茜仿佛是他命中注定的天使,母亲关心的只有创作为他带来的成就,而杰茜却是全心全意欣赏并支持他写作事业的人。1906年9月,劳伦斯跨入诺丁汉大学的校门,1908年6月,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并在同年10月开始在伦敦远郊克洛伊顿的戴维森路小学任教,年薪95英镑。虽然这是一所伦敦地区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但他并未真正感到快乐,因为他不喜欢学校常规的生活。他说:“我的确能教一百个学生;但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培养出十几个学生。”于是,他把精力投入到了写作之中。开始劳伦斯对自己的作品并非信心十足,他每写一篇都会让杰茜第一个来阅读,并请她提出批评意见。甚至连1909年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几首诗作,也是首先由杰茜选取出来投给《英语评论》的。劳伦斯后来回忆时曾说,他从母亲那里汲取“创作的力量,生命的温暖”;然而,是杰茜“促使这种温暖变成像白色的光芒一样强烈”。
  这对甜蜜恋人的心心相印触痛了“爱子心切”的母亲的神经。当杰茜到劳伦斯家来做客时,母亲总是为些家庭琐事给她一些小小的侮辱。当姑娘满怀委屈地向他诉说时,劳伦斯不但没有站在她这一边,还对她大发雷霆,其实,劳伦斯也深知自己对杰茜非常不公正,他在粗暴对待她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他始终不能理解为何母亲无法和自己的心上人融洽相处。他甚至苦苦哀求过母亲。最终劳伦斯于1910年正式与杰茜分手,为他的初恋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1910年,对于年仅25岁的劳伦斯来说的确是一个多事之秋,母亲突然病倒,后来被确诊为癌症。他得知这件事后简直无法相信。然而,事实上他已经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催促出版商尽快出版他的小说《白孔雀》,“我自己并不太在乎,可是,我希望在我母亲还清醒的时候能够看到它”。他试图采取一切措施挽救母亲的生命,但为时过晚,等待母亲的只是死亡。他生活的主旋律即将消失,那种深切的、无法言语的、一直统治着他生命的爱就要逝去。在那个绝望的秋天里,劳伦斯每隔一个周末就请假离校,回家陪伴母亲,在母亲的房间里白天他只是僵直地坐在那里,膝盖上放着画板,机械地画着他的画,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他的悲伤。当他拿到出版商给他预先寄来的精装本小说,便迫不及待地送到母亲手中。但是,母亲没能做出任何回应,她已经奄奄一息。在母亲病危之际,心碎的劳伦斯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彼此相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爱着,同时也是母子之间的爱……我相信,这种心灵的奇特融合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会出现第二次”,他对母亲的情感在那时变得尤为强烈,然而,儿子的深情并没有延长母亲的生命,12月份她就病故了。生离死别带给劳伦斯的是不堪承受的惊吓和痛苦,死亡在解脱了她的那一刻,他的精神似乎也得到了自由。
  同母亲经历的一幕幕往事在诗人眼前闪过,脑海中鲜活的记忆依旧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对母亲的思念如琴声一样,娓娓传达着一种幸福的忧伤,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温馨的痛苦。
其他文献
《大地》(英文书名The Good Earth)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大地》的成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影响广泛,更在美国国内产生巨大轰动,引起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部小说被很多西方学者称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对西方人认识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赛珍珠其人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父
对大部分人而言,钢笔就是个简单的书写工具。有时候在银行里捡到一支笔,有时候又在邮局里丢了一支笔,无足珍贵。然而在对笔爱不释手的人眼里,笔不仅仅是用来书写的,还承载了对奢华的想象力。它不仅是一个书写工具,还是一件艺术品。为此,世界上众多奢侈品牌都不遗余力地制造外形精美、意义独特的笔。  杰克行限量版钢笔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月1日报道,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英国杰克行 (Jack Row)最
也许所有的禁忌背后都存在着致命的快乐,而这快乐背后随之而来的则是报应和责罚。哭泣的书英和沉默的仁秀分明站在了世界的边缘。站在世界之外的仁秀看着同样处在世界边缘的书英,看着她颤抖的肩膀和无力自抑的痛哭,仁秀第一次承认自己很狼狈、很可怜。看着她,就像看着自己。从哽咽到抽泣再到失声痛哭。她痛哭,他不语,恰似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一个人的哭泣,承载着两个人的悲痛。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一切,包括一直以为牢不
近年越来越愿意阅读简单淳朴却直达人心的故事。夏洛“这只普普通通的灰色蜘蛛”帮助“落脚猪”威尔伯摆脱噩运的故事(《夏洛的网》[美]E·B·怀特 著),问世50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充分感受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叙事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生活中谁都需要友谊,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在小猪威尔伯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悬挂在仓房角落的灰蜘蛛夏洛主动表示“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我观察你一整天了,我喜欢
《安娜》是苏联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的作品,他以苏联解体前后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13年来女儿的成长历程,将一个人的成长寄身于历史的大环境中,从而成为一部具有历史文献意义的纪录片。  1980年,当安娜捧着-本厚书在自言自语地发着“A-N-N-A”稚嫩的读音的时候,此时6岁的安娜说她最想要只鲤鱼当宠物,最讨厌喝罗宋汤,最怕巫婆。在这个天真活泼的安娜看来,“最害怕”和“最喜欢”的都处于一个纯真的世界中,对
感恩节就快到了,我带着6岁的妹妹去看爷爷,并且邀请他到我们家来和我们一起过感恩节。  到了爷爷家,屋子里一片寂静,一切都和往日一样,冷冷清清,连一点节日的气氛都没有。  我们找遍了整座住宅,最后才在厨房里找到爷爷。他一个人坐在一把垫了衬垫的椅子上。他的身体僵硬,粗粗的胳膊放在福米卡家具塑料贴面的桌子上,嘴里叼着他的旧烟斗。  爷爷是一个旧式的意大利乡下人,不仅脾气暴躁,而且性情执拗,倔强起来,几头
1930年至1940年间,伴随着考古学家在伊朗设拉子东北地区塔克特·詹谢的努力发掘,一座震惊世界的大型宫殿遗址重见天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古波斯帝国的旧都——波斯波利斯。古波斯文明的神秘面纱从此揭开。  波斯波利斯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波斯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五座都城。希腊人称这座都城为“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之都”。波斯波利斯宫殿整个工程兴建于大流士一世时期(约公
20世纪60年代初,艾丽卡曼在替她去世的父亲,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编辑书信集时,接到一封来自波兰首都华沙的信。写信人乌拉基斯拉夫莫伊斯(Wladyslaw Moes,1900—1986)自称即是托马斯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那个小孩儿,说他那年在威尼斯见到大作家曼时是十一岁,虽然小说把那个叫塔齐奥的小孩儿写成十三岁。《死于威
前言  语言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趋势是人力无法阻止的,也不应该阻止。从另一方面看,语言本身还带有“美”的概念,因此它又伴有一定的保守性。所有的语言的变化,对于年长者来说,他们都感觉那是一种“混乱”。那么在最近一百年来,日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将来又会如何变化呢?  在此,我想剖析一下日语口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日语教育产生的影响。  Ⅰ.日语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化?  
名门之后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知识贵族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毕业于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传记作家。他在担任《康希尔杂志》主编期间曾慧眼支持过哈代、斯蒂文生、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创作,还主编过《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26卷,撰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莱斯利·斯蒂芬最初娶了小说家萨克雷的小女儿哈丽特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