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建敏(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杜学元(1964),男,四川仁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和高等教育学研究。
摘要: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历代文人尊崇的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 500多年。然而大家都认为孔子学说中的“樊迟请学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体现。其实不然,相反,孔子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教育思想。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以管仲的“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为基础,进而提出足食富民、使民以时、厚施薄敛、开禁利民、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这些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亘古久远,但仍给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
孔子;农业;农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13204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的丰歉决定了国计民生的好坏。春秋时期,农业开始从原始撂荒制向传统连续耕作制转变,生产工具出现了铁器农具和少量牛耕。公田制瓦解,统治阶级不再直接经营公田,整个农业的生产直接交给农民独立完成,开始了土地私有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的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变化,私学产生,学术下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教育得到推广,使下层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面对农业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孔子并不是没有看到。他提倡推广农业教育,但不主张以农立国,他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所以孔子只是不提倡士人君子务农,因为他认为士人君子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就是为国家治乱兴邦,弘道兴世。所以不能因此而批评孔子轻视农业劳动,进而忽视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相反,他重视农业劳动,并且提出许多农业教育思想,对现在我们的农业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探讨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
(一)足食富民
在孔子之前,管仲曾提出“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思想,揭示了道德教化要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孔子继承了管仲的思想,提出“足食富民”,强调物质与礼仪道德和社会安定之间的联系。他的“民匮其生,饥寒切身而不为非者寡矣”[1]2457,即进一步发展了管仲衣食足知荣辱的观点。在《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论语·颜渊》中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均可看出孔子把足食置于为政之首,人民安定,粮食充足,才能谈及丧祭。正如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的一样,强调人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谈及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人民的教化必须先以为人们创设物质条件作为前提。
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体现在“先富后教”。《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提高民众的素质,是谋求社会秩序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他主张以德政“庶民”,然后发展生产而“富之”,最后“教之”而化民成俗,使国泰民安以致天下太平。在《四书集注》里朱熹阐释孔子“庶、富、教”的思想:“庶,众也。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他教育弟子必须懂得为政之“所重”,在于民(人民)、食(粮食)、丧(丧礼)、祭(祭祀)。
(二)使民以时
首先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注意保证农时的需要,“使民以时”,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择可劳而劳之,“使民如大祭”[2],这样可使百姓“劳而无怨”[3]2535,强调了使民要谨慎郑重,兼顾国家和百姓的共同利益。
其次,他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重视农业教育。《管子·乘马》载:“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之不倦,民不惮劳苦。”对劳动者要慎重、宽厚,使民安心于农业生产。
孔子强调使民以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周历以行夏历。夏历就是农历,完全匹配农业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周历即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明显与农历的农忙时间冲突,周历的实行使农民在农忙时节被征调去搞祭祀节庆,耽误农业生产。孔子提出行夏历,使民以时,稳定国家农业生产,就可以看出他是重视农业生产劳动,强调尊重农业生产规律。
列宁曾说:“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会说话的生产工具,没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因而既无需考虑如何敬重的问题,也无需考虑劳力的自由。”[4] 诚如孔子所生存的春秋时期,农业劳动者即是奴隶,他们虽有一己之田供自己耕种,但当时诸侯纷争,战事连连,农民常要服兵役;同时,由于当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统治阶级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常常征用农民服劳役;农民没有时间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大量荒废农时,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更加疾苦,国家没有农业作为物质保障也岌岌可危。此时,孔子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2460,告诫当时的统治者:敬事而有信,远方者就信服,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用不着征战,百姓就不用服兵役;节用而爱人,不大兴土木,百姓就不用服劳役,就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农业劳动,如此民足君有,国家必将兴盛。
可见,孔子的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三)厚施薄敛
孔子主张博施于民。“其养民也惠”[5]是孔子赞扬子产的优秀品质,他认为能惠民的人就会如子产一样受到人民的拥护。而惠民的措施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和“择可劳而劳之”[3]2536,就是要导民兴利,恰当地组织劳动。子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6]孔子认为做到“博施于民”就是圣人了。 孔子主张减轻赋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稷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 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7]44这段话具体表现了赋税的额度。即如周公规定的,农民为劳力在公共劳动时间为贵族耕种公田;商贾根据其财产收入的多少征税;徭役以户计数而免除对老人和小孩的征收,并照顾鳏寡孤疾者;每年一井田所缴的赋额是一定的,超过上述规定就是“不度于礼,贪冒无厌”。可见,孔子在农业政策上赞成效仿“周公之典”,“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7]28,在赋税上减少农业生产者的负担,调动起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民足则君足,民富则国强,这样就能达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仁爱天下。
孔子反对苛政聚敛。在《论语·先进》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8],说的是当时季氏占有的财富比鲁君还多,孔子的弟子冉求还帮助季氏搜刮百姓,孔子对冉求很失望,甚为反感,便让弟子们一起声讨冉求,讲到如此作为就不是他的学生。孔子厉正言辞,把“苛政猛于虎”的厉害和轻徭薄税的农业教育观点寓教于学中,切实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足以见得孔子反对士人君子参与到剥削浪潮中,主张统治阶级轻徭薄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农业教育思想。
(四)开禁利民
孔子提出“废山泽之禁”的思想继承了管仲的“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7]48,主张把山泽之利,按时向人民开放。结合适当的时机给农民一些实际利益,促进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君子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3]2535百姓能得到的利益(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因势利导地鼓励而不去干扰,这就是施恩惠于民而不破费。这里强调利民,反对干涉农民,在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耕作关系。他一方面要求在农业生产上因民顺情,国家不任意干涉,靠山居住的百姓享有果实材木之利,临水居住百姓享有鱼盐之利,让人民自己经营农业生产活动,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则反对贵族领主为扩大土地而与民争夺土地生产的现象。这里“君子惠而不费”是作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使人民得到实利,另一方面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多为人民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从而长治久安。
可见,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根本在利民。
(五)天人合一
“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阴阳和而万物得”[10],强调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其中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要有节不能过度,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只有生态系统不断发展,自然界生物系统对人类的支持能力、供应能力才能不断扩大。
孔子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着相关的农业教育思想。孔子农业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仁”的思想中。“仁”就是爱,爱他人,爱自然,对农业发展采取保护策略。
在《礼记·祭义》中描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不时不食”,“取物以时”。顺应天地变化,致中和,万物都会有序发展。如果不遵照时令,乱砍乱伐,涂炭生灵,都是不孝之举。从《论语·述而》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动物的永续利用,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人对万物应持一种通他物之情,能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是为人道。
《论语·雍也》中有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用自然的山水与人的精神品格相比较,把人与山水、与道融为一体,享受乐在其中,并且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二、孔子农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民以食为天。”中国长期以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伴随着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深刻变革,农业已不再作为第一生产力影响国民经济,并且逐步进入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模式。但“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孔子提出的足食富民,厚施薄敛,开禁利民,使民以时,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可以为我国三农政策提供思想源泉。
(一)借鉴孔子“足食富民”和“厚施薄敛”的农业教育思想,为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服务
“足食富民”和“厚施薄敛”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民富则国强,强调政府要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加财政对农业的综合开发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优质高效的农业种植基地,切实做到富农、惠农。中国在2006年免除贯穿2 600年的农业税,并给予农民补贴,为9亿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并且逐年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同时稳定农资价格,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等,由此保障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稳步发展。
中国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的惠农政策,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严格规范农业市场调控体系,发挥市场价格对农产品增收的促进作用,加大农民种粮补贴,稳定粮食安全,鼓励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再发展,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走出去”的挑战,我们应该放活农业生产,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求获得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时下,中国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发展尚且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欠缺,一家一户的小农作坊仍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缺乏国家大力度的组织与支持,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所以“富民”就是政府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经营技术,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因素进军落后农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些举措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孔子“足食富民”、“厚施薄敛”的农业教育思想的实质,其目的在于“强农、惠农、富农”。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保障农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将直接推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二)吸取孔子“开禁利民”和“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为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教育服务
发展农业生产一是靠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二是靠科技,实行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开禁利民”和“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要遵循农业生产规律,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当今随着第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自古以来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已逐渐退为第三位。但是农业的丰歉仍旧关系到国民生产总值近10%的波动,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农业时代已经过去,然而现代农业仍旧需要从传统农业的发展经验中汲取营养。“开禁利民”,让人民自己经营农业生产,应“放活”农业政策,给予宽松环境鼓励农民自主经营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要适时给予技术管理上的指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同时,要限制房地产业对农民耕种土地的低成本掠夺,对一切乱占乱用耕地的行为坚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保证农民耕种土地,建立保护补偿制度,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元化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办实事谋福利,就会得到农民拥护从而赢得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科技落后,农业技术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遵循农业生产规律,开拓科技促农,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教育,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
(三)弘扬孔子“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服务
农业生产活动是对周遭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有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显然,由于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石化农业的生产与利用,造成的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已显露出来。
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至今,已频频出现了乱砍滥伐、扩张耕地面积导致的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经济发展、城市扩建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农药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人与自然的相处已不和谐,人类正在遭受环境的惩罚。
所以,“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是我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即农业生产要兼顾环境保护。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达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由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然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人是第一位的,一定要保证开发所得利益惠及当地人民,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否则开发再多的经济利益,没有最终改善人民的生活,这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与开发目的背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享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总的来说,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2 500年前,但仍适用于当下农业发展。孔子农业教育思想中保证和鼓励农业劳动者发展生产,减轻统治阶级的剥削,合理种植、开采、养殖,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都对我们现在的农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论语·颜渊[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502.
[3]论语·尧曰[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3394.
[5]论语·公冶长[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6.
[6]论语·雍也[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9.
[7]左丘明.国语·鲁语下[M].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8]论语·先进[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502.
[9]钱玉林,黄丽丽.孔子·中庸中华古代文化辞典[M].济南:齐鲁书社,1996:121.
[10]礼记·郊特性[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456.
摘要: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历代文人尊崇的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 500多年。然而大家都认为孔子学说中的“樊迟请学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体现。其实不然,相反,孔子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教育思想。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以管仲的“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为基础,进而提出足食富民、使民以时、厚施薄敛、开禁利民、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这些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亘古久远,但仍给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
孔子;农业;农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13204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的丰歉决定了国计民生的好坏。春秋时期,农业开始从原始撂荒制向传统连续耕作制转变,生产工具出现了铁器农具和少量牛耕。公田制瓦解,统治阶级不再直接经营公田,整个农业的生产直接交给农民独立完成,开始了土地私有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的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变化,私学产生,学术下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教育得到推广,使下层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面对农业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孔子并不是没有看到。他提倡推广农业教育,但不主张以农立国,他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所以孔子只是不提倡士人君子务农,因为他认为士人君子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就是为国家治乱兴邦,弘道兴世。所以不能因此而批评孔子轻视农业劳动,进而忽视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相反,他重视农业劳动,并且提出许多农业教育思想,对现在我们的农业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探讨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
(一)足食富民
在孔子之前,管仲曾提出“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思想,揭示了道德教化要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孔子继承了管仲的思想,提出“足食富民”,强调物质与礼仪道德和社会安定之间的联系。他的“民匮其生,饥寒切身而不为非者寡矣”[1]2457,即进一步发展了管仲衣食足知荣辱的观点。在《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论语·颜渊》中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均可看出孔子把足食置于为政之首,人民安定,粮食充足,才能谈及丧祭。正如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的一样,强调人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谈及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人民的教化必须先以为人们创设物质条件作为前提。
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体现在“先富后教”。《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提高民众的素质,是谋求社会秩序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他主张以德政“庶民”,然后发展生产而“富之”,最后“教之”而化民成俗,使国泰民安以致天下太平。在《四书集注》里朱熹阐释孔子“庶、富、教”的思想:“庶,众也。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他教育弟子必须懂得为政之“所重”,在于民(人民)、食(粮食)、丧(丧礼)、祭(祭祀)。
(二)使民以时
首先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注意保证农时的需要,“使民以时”,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择可劳而劳之,“使民如大祭”[2],这样可使百姓“劳而无怨”[3]2535,强调了使民要谨慎郑重,兼顾国家和百姓的共同利益。
其次,他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重视农业教育。《管子·乘马》载:“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之不倦,民不惮劳苦。”对劳动者要慎重、宽厚,使民安心于农业生产。
孔子强调使民以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周历以行夏历。夏历就是农历,完全匹配农业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周历即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明显与农历的农忙时间冲突,周历的实行使农民在农忙时节被征调去搞祭祀节庆,耽误农业生产。孔子提出行夏历,使民以时,稳定国家农业生产,就可以看出他是重视农业生产劳动,强调尊重农业生产规律。
列宁曾说:“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会说话的生产工具,没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因而既无需考虑如何敬重的问题,也无需考虑劳力的自由。”[4] 诚如孔子所生存的春秋时期,农业劳动者即是奴隶,他们虽有一己之田供自己耕种,但当时诸侯纷争,战事连连,农民常要服兵役;同时,由于当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统治阶级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常常征用农民服劳役;农民没有时间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大量荒废农时,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更加疾苦,国家没有农业作为物质保障也岌岌可危。此时,孔子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2460,告诫当时的统治者:敬事而有信,远方者就信服,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用不着征战,百姓就不用服兵役;节用而爱人,不大兴土木,百姓就不用服劳役,就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农业劳动,如此民足君有,国家必将兴盛。
可见,孔子的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三)厚施薄敛
孔子主张博施于民。“其养民也惠”[5]是孔子赞扬子产的优秀品质,他认为能惠民的人就会如子产一样受到人民的拥护。而惠民的措施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和“择可劳而劳之”[3]2536,就是要导民兴利,恰当地组织劳动。子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6]孔子认为做到“博施于民”就是圣人了。 孔子主张减轻赋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稷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 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7]44这段话具体表现了赋税的额度。即如周公规定的,农民为劳力在公共劳动时间为贵族耕种公田;商贾根据其财产收入的多少征税;徭役以户计数而免除对老人和小孩的征收,并照顾鳏寡孤疾者;每年一井田所缴的赋额是一定的,超过上述规定就是“不度于礼,贪冒无厌”。可见,孔子在农业政策上赞成效仿“周公之典”,“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7]28,在赋税上减少农业生产者的负担,调动起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民足则君足,民富则国强,这样就能达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仁爱天下。
孔子反对苛政聚敛。在《论语·先进》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8],说的是当时季氏占有的财富比鲁君还多,孔子的弟子冉求还帮助季氏搜刮百姓,孔子对冉求很失望,甚为反感,便让弟子们一起声讨冉求,讲到如此作为就不是他的学生。孔子厉正言辞,把“苛政猛于虎”的厉害和轻徭薄税的农业教育观点寓教于学中,切实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足以见得孔子反对士人君子参与到剥削浪潮中,主张统治阶级轻徭薄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农业教育思想。
(四)开禁利民
孔子提出“废山泽之禁”的思想继承了管仲的“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7]48,主张把山泽之利,按时向人民开放。结合适当的时机给农民一些实际利益,促进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君子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3]2535百姓能得到的利益(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因势利导地鼓励而不去干扰,这就是施恩惠于民而不破费。这里强调利民,反对干涉农民,在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耕作关系。他一方面要求在农业生产上因民顺情,国家不任意干涉,靠山居住的百姓享有果实材木之利,临水居住百姓享有鱼盐之利,让人民自己经营农业生产活动,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则反对贵族领主为扩大土地而与民争夺土地生产的现象。这里“君子惠而不费”是作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使人民得到实利,另一方面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多为人民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从而长治久安。
可见,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根本在利民。
(五)天人合一
“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阴阳和而万物得”[10],强调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其中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要有节不能过度,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只有生态系统不断发展,自然界生物系统对人类的支持能力、供应能力才能不断扩大。
孔子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着相关的农业教育思想。孔子农业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仁”的思想中。“仁”就是爱,爱他人,爱自然,对农业发展采取保护策略。
在《礼记·祭义》中描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不时不食”,“取物以时”。顺应天地变化,致中和,万物都会有序发展。如果不遵照时令,乱砍乱伐,涂炭生灵,都是不孝之举。从《论语·述而》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动物的永续利用,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人对万物应持一种通他物之情,能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是为人道。
《论语·雍也》中有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用自然的山水与人的精神品格相比较,把人与山水、与道融为一体,享受乐在其中,并且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二、孔子农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民以食为天。”中国长期以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伴随着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深刻变革,农业已不再作为第一生产力影响国民经济,并且逐步进入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模式。但“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孔子提出的足食富民,厚施薄敛,开禁利民,使民以时,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可以为我国三农政策提供思想源泉。
(一)借鉴孔子“足食富民”和“厚施薄敛”的农业教育思想,为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服务
“足食富民”和“厚施薄敛”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民富则国强,强调政府要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加财政对农业的综合开发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优质高效的农业种植基地,切实做到富农、惠农。中国在2006年免除贯穿2 600年的农业税,并给予农民补贴,为9亿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并且逐年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同时稳定农资价格,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等,由此保障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稳步发展。
中国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的惠农政策,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严格规范农业市场调控体系,发挥市场价格对农产品增收的促进作用,加大农民种粮补贴,稳定粮食安全,鼓励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再发展,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走出去”的挑战,我们应该放活农业生产,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求获得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时下,中国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发展尚且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欠缺,一家一户的小农作坊仍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缺乏国家大力度的组织与支持,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所以“富民”就是政府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经营技术,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因素进军落后农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些举措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孔子“足食富民”、“厚施薄敛”的农业教育思想的实质,其目的在于“强农、惠农、富农”。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保障农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将直接推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二)吸取孔子“开禁利民”和“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为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教育服务
发展农业生产一是靠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二是靠科技,实行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开禁利民”和“使民以时”的农业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要遵循农业生产规律,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当今随着第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自古以来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已逐渐退为第三位。但是农业的丰歉仍旧关系到国民生产总值近10%的波动,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农业时代已经过去,然而现代农业仍旧需要从传统农业的发展经验中汲取营养。“开禁利民”,让人民自己经营农业生产,应“放活”农业政策,给予宽松环境鼓励农民自主经营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要适时给予技术管理上的指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同时,要限制房地产业对农民耕种土地的低成本掠夺,对一切乱占乱用耕地的行为坚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保证农民耕种土地,建立保护补偿制度,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元化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办实事谋福利,就会得到农民拥护从而赢得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科技落后,农业技术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遵循农业生产规律,开拓科技促农,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教育,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
(三)弘扬孔子“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服务
农业生产活动是对周遭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有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显然,由于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石化农业的生产与利用,造成的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已显露出来。
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至今,已频频出现了乱砍滥伐、扩张耕地面积导致的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经济发展、城市扩建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农药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人与自然的相处已不和谐,人类正在遭受环境的惩罚。
所以,“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是我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即农业生产要兼顾环境保护。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达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由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然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人是第一位的,一定要保证开发所得利益惠及当地人民,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否则开发再多的经济利益,没有最终改善人民的生活,这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与开发目的背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享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总的来说,孔子的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2 500年前,但仍适用于当下农业发展。孔子农业教育思想中保证和鼓励农业劳动者发展生产,减轻统治阶级的剥削,合理种植、开采、养殖,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都对我们现在的农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论语·颜渊[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502.
[3]论语·尧曰[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3394.
[5]论语·公冶长[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6.
[6]论语·雍也[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9.
[7]左丘明.国语·鲁语下[M].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8]论语·先进[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502.
[9]钱玉林,黄丽丽.孔子·中庸中华古代文化辞典[M].济南:齐鲁书社,1996:121.
[10]礼记·郊特性[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