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时候,“自己动手做些什么”的背后,都有一颗渴望“慢生活”的心。在生活节奏飞奔的城市里,“手作”不仅是陶冶性情,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作”已悄悄成为都市新流行。手艺好不好是其次,只要你有一颗匠心,人人都能成为工匠。
辞职去做木匠,在很多人眼里可能都是不靠谱的事儿。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只不过想认真做好一件事。
在开始折腾木头前,余浩是一名建筑师。用他自己的话说:“2008年毕业于老牌建筑院校,混进某大型设计院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的行动路径,就是从西三环外的家,开车到三环里上班。”
供职在高大上的设计院,动不动就经手国家级项目,他却迷茫了:“比起这些庞大的项目,我更渴望接触真实的造物过程,一些很小、但是能够亲手建造起来的小项目,一些可以让生活更有趣的项目。”
小时候,余浩住在南方乡下,家里的家具都是请本地木工师傅打造的。“看着木匠师傅们慢慢地刨下刨花,把粗糙的树木变成一件精细的家具,会由衷赞叹这项手艺的神奇。许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记得在略微晦暗的房间里,木匠们来回拉着锯子的声音。阳光穿过屋顶的明瓦,照射着空气中缓慢漂浮的灰尘……我很喜欢中国传统家具的古朴感,也爱上了手工造物的踏实感。”
于是,2012年夏天,他辞了职,搬了家,逃离了玻璃幕墙丛林,搬到五环附近一处带小院的住宅,自己做竹床、书架、桌椅,完成了初步的“木工自学”。
“当家装修完的时候,我幼年时的记忆也随之唤醒,裹挟着这么些年来建筑训练让我产生的恋物癖,让我产生要设计和制作木制家具的念头。”他开始创作第一把椅子的草稿,并把它称作“1号椅子”,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明代圈椅。
这一做,就是1095天。“从样稿到材质,从扶手到背杆以及榫的连接,一改再改,但总觉得欠点什么。”他想到了木工界的诗哲中岛乔治,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我收来许多大木材,其实都是大树,死了,或者因为开发给砍了下来,我不急着做什么,常年看着它们在雪里在雨里,它们自己会决定它们是什么,我只是依它们意愿,让里面的灵魂再活过来。”
“我把这当成自己的创作方式,当一件作品完成时,也许它的生命才刚开始。接下来你需要的就是等,时间会告诉你它想成为什么。整整三年,我做了无数把‘1号椅子’,我熟悉它的脾性,感受每一处肌肤与它相触的力度。3年,足够一幢高楼拔地而起,而我只做想做好这把椅子。”余浩说,“在反复修改中,我将它调整为更适合普通居室的尺寸,优化了靠背部分的舒适度,同时使用直杆使椅子最终拥有某种区别于流行的简约感和力量感。材料也从一开始的松木,橡木,到最终选定的北美白蜡木——它更坚固,重量更轻,并有着好看的花纹。椅面选用了牛皮纸绳编织,比一般的木制或者皮革织物椅面工序更复杂。它不仅有着更好的舒适度,冬暖夏凉,而且还是一种再生材料,非常环保。它是中国的,民间的,雅致的,有着日常生活的细微情愫。”
“1号椅子”完成之后,余浩和朋友一起创立了自己的家具品牌“田间作”,“开始正正经经地做起木匠来”。为了自己的创业,他还在“开始众筹”平台上发布了众筹项目,短短数周就达到了174%的预期目标。
无独有偶,来自台湾的Jen也因为在澳大利亚游学期间的偶遇而爱上了做木匠。那一年,他24岁,“某个清晨,我走在一个空旷的草原上,正好撞见七八个木匠正彼此吆喝着,合力搭建一栋小木屋。他们拉着锯子,手推着刨刀,用各种小工具,把剖开的木头有序地搭建起来,精心地打造着角落里的小细节。阳光洒在被搭建的小屋上,工匠的敲打声在街道上回荡……我就站在小石子路上,看得出了神。如何可以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汗水,沉浸在这个世界里?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一幕,但真实地打动了我。”
后来,他辞了职,从事木工8年,在台北开了工作室,可惜经营不善,终于难以为继,决定妥协,关店去深圳同学的公司帮忙。“离开台湾前一晚,我把削木头的刨刀装进了行李箱,算是给自己留着念想,说不定还会再拿起它呢?”
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这把刀却给他惹了麻烦。“行李过安检的时候,面对安检人员反复的盘查,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解释那是削木头的刨刀,为了洗白,我在几百号人的眼皮子底下,红着脸耍起了削木头的动作……”
不过,此后,不管去哪里,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一把刨刀。到深圳以后,他对木工的爱好仍然不减,又连同几个朋友开了新的工作室:“忘言手作”。去年,他们参加了深圳第一届国际创客周,还和Intel、微软一起得到了“蓝丝带”——这意味着他们是全场最酷的创客之一。
曾经,有一本小而美的杂志,叫作《蜗牛》。创办它的是三个85后大学生——没有资金,没有经验,不会调图片,也不会排版,只是想记录民间手艺的美好。他们跑遍深山竹林,做第一手的田野调查,在老乡家里,得到面对面的原生态口述——枫脂染、绕家绣、白兴大寨染布匠、清水江畔老银匠、蔚县的扫帚……在《蜗牛》眼里,蔚县的扫帚和蔚县最出名的剪纸一样美,因为说不定哪一天,这些手艺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想继承老手艺,有时候,你需要一个师傅。
2004年前,李长江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式摄影爱好者,迷恋从前的摄影方式:“一家子去摄影馆里正襟危坐,摄影师在硕大的木头相机之后,蒙起一块黑布,他得在黑布里捣腾半天。”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中国摄影界泰斗郭嘉平的名字,“帖子里反复出现的‘木质’‘大画幅’‘手工’三个词,像魔咒一样抓住了我!大画幅木相机,它们是最古老的相机,目前也是最昂贵的相机,是结构最简单的相机,也是使用最复杂的相机……12个小时后,我便站在了上海石门一路的弄堂口。‘上海郭氏照相机械有限公司’几个字沉淀着时间的气息,招牌并不难找。忐忑扣开房门,老人家的公司真的很‘有限’: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分为里外两间,外间又用一个摆满相机和配件的玻璃柜台隔成办公和会客,里间是加工‘车间’,陈旧的金属架上堆积如山的各种零件盒子。来开门的是正是郭老,深色夹克,白衬衫,戴着领带。屋里,几位老师傅正在制作木头相机。我正想着怎么开口,老师傅却很自然地说了一句‘你来了’,便将我领进屋。他很开心,一泡茶便是一下午,我安静听他讲故事……真没想到,踏进这扇门,我竟然会成为郭嘉平先生的关门弟子”。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作”已悄悄成为都市新流行。手艺好不好是其次,只要你有一颗匠心,人人都能成为工匠。
把爱好变成事业
辞职去做木匠,在很多人眼里可能都是不靠谱的事儿。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只不过想认真做好一件事。
在开始折腾木头前,余浩是一名建筑师。用他自己的话说:“2008年毕业于老牌建筑院校,混进某大型设计院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的行动路径,就是从西三环外的家,开车到三环里上班。”
供职在高大上的设计院,动不动就经手国家级项目,他却迷茫了:“比起这些庞大的项目,我更渴望接触真实的造物过程,一些很小、但是能够亲手建造起来的小项目,一些可以让生活更有趣的项目。”
小时候,余浩住在南方乡下,家里的家具都是请本地木工师傅打造的。“看着木匠师傅们慢慢地刨下刨花,把粗糙的树木变成一件精细的家具,会由衷赞叹这项手艺的神奇。许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记得在略微晦暗的房间里,木匠们来回拉着锯子的声音。阳光穿过屋顶的明瓦,照射着空气中缓慢漂浮的灰尘……我很喜欢中国传统家具的古朴感,也爱上了手工造物的踏实感。”
于是,2012年夏天,他辞了职,搬了家,逃离了玻璃幕墙丛林,搬到五环附近一处带小院的住宅,自己做竹床、书架、桌椅,完成了初步的“木工自学”。
“当家装修完的时候,我幼年时的记忆也随之唤醒,裹挟着这么些年来建筑训练让我产生的恋物癖,让我产生要设计和制作木制家具的念头。”他开始创作第一把椅子的草稿,并把它称作“1号椅子”,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明代圈椅。
这一做,就是1095天。“从样稿到材质,从扶手到背杆以及榫的连接,一改再改,但总觉得欠点什么。”他想到了木工界的诗哲中岛乔治,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我收来许多大木材,其实都是大树,死了,或者因为开发给砍了下来,我不急着做什么,常年看着它们在雪里在雨里,它们自己会决定它们是什么,我只是依它们意愿,让里面的灵魂再活过来。”
“我把这当成自己的创作方式,当一件作品完成时,也许它的生命才刚开始。接下来你需要的就是等,时间会告诉你它想成为什么。整整三年,我做了无数把‘1号椅子’,我熟悉它的脾性,感受每一处肌肤与它相触的力度。3年,足够一幢高楼拔地而起,而我只做想做好这把椅子。”余浩说,“在反复修改中,我将它调整为更适合普通居室的尺寸,优化了靠背部分的舒适度,同时使用直杆使椅子最终拥有某种区别于流行的简约感和力量感。材料也从一开始的松木,橡木,到最终选定的北美白蜡木——它更坚固,重量更轻,并有着好看的花纹。椅面选用了牛皮纸绳编织,比一般的木制或者皮革织物椅面工序更复杂。它不仅有着更好的舒适度,冬暖夏凉,而且还是一种再生材料,非常环保。它是中国的,民间的,雅致的,有着日常生活的细微情愫。”
“1号椅子”完成之后,余浩和朋友一起创立了自己的家具品牌“田间作”,“开始正正经经地做起木匠来”。为了自己的创业,他还在“开始众筹”平台上发布了众筹项目,短短数周就达到了174%的预期目标。
无独有偶,来自台湾的Jen也因为在澳大利亚游学期间的偶遇而爱上了做木匠。那一年,他24岁,“某个清晨,我走在一个空旷的草原上,正好撞见七八个木匠正彼此吆喝着,合力搭建一栋小木屋。他们拉着锯子,手推着刨刀,用各种小工具,把剖开的木头有序地搭建起来,精心地打造着角落里的小细节。阳光洒在被搭建的小屋上,工匠的敲打声在街道上回荡……我就站在小石子路上,看得出了神。如何可以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汗水,沉浸在这个世界里?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一幕,但真实地打动了我。”
后来,他辞了职,从事木工8年,在台北开了工作室,可惜经营不善,终于难以为继,决定妥协,关店去深圳同学的公司帮忙。“离开台湾前一晚,我把削木头的刨刀装进了行李箱,算是给自己留着念想,说不定还会再拿起它呢?”
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这把刀却给他惹了麻烦。“行李过安检的时候,面对安检人员反复的盘查,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解释那是削木头的刨刀,为了洗白,我在几百号人的眼皮子底下,红着脸耍起了削木头的动作……”
不过,此后,不管去哪里,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一把刨刀。到深圳以后,他对木工的爱好仍然不减,又连同几个朋友开了新的工作室:“忘言手作”。去年,他们参加了深圳第一届国际创客周,还和Intel、微软一起得到了“蓝丝带”——这意味着他们是全场最酷的创客之一。
分分钟变手艺人
曾经,有一本小而美的杂志,叫作《蜗牛》。创办它的是三个85后大学生——没有资金,没有经验,不会调图片,也不会排版,只是想记录民间手艺的美好。他们跑遍深山竹林,做第一手的田野调查,在老乡家里,得到面对面的原生态口述——枫脂染、绕家绣、白兴大寨染布匠、清水江畔老银匠、蔚县的扫帚……在《蜗牛》眼里,蔚县的扫帚和蔚县最出名的剪纸一样美,因为说不定哪一天,这些手艺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想继承老手艺,有时候,你需要一个师傅。
2004年前,李长江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式摄影爱好者,迷恋从前的摄影方式:“一家子去摄影馆里正襟危坐,摄影师在硕大的木头相机之后,蒙起一块黑布,他得在黑布里捣腾半天。”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中国摄影界泰斗郭嘉平的名字,“帖子里反复出现的‘木质’‘大画幅’‘手工’三个词,像魔咒一样抓住了我!大画幅木相机,它们是最古老的相机,目前也是最昂贵的相机,是结构最简单的相机,也是使用最复杂的相机……12个小时后,我便站在了上海石门一路的弄堂口。‘上海郭氏照相机械有限公司’几个字沉淀着时间的气息,招牌并不难找。忐忑扣开房门,老人家的公司真的很‘有限’: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分为里外两间,外间又用一个摆满相机和配件的玻璃柜台隔成办公和会客,里间是加工‘车间’,陈旧的金属架上堆积如山的各种零件盒子。来开门的是正是郭老,深色夹克,白衬衫,戴着领带。屋里,几位老师傅正在制作木头相机。我正想着怎么开口,老师傅却很自然地说了一句‘你来了’,便将我领进屋。他很开心,一泡茶便是一下午,我安静听他讲故事……真没想到,踏进这扇门,我竟然会成为郭嘉平先生的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