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造就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伟大工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学校到家庭,结合教育和社会组织活动,不断地加强和深入德育教育是我们任重道远的一个艰巨任务。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策略
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体兼备。小学教育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德,品学兼优缺少不了德。小学阶段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行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他需要从小养成,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多方面入手,找到适合孩子理解接受学习的各种有效途径,来帮助他们建设良好的道德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说明环境对人的陶冶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对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兴趣的诱发、知识的增长,行为的规范,心里的和谐以及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进行德语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感染学生,在无形中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健康成长。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例如,学校可以在各个班级中构建图书角落,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放置在图书角落,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中的有关设备,贴出有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图画,再借助校园广播站,在休闲时间播放相关的小典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树立良好的品格,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二、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掘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各个学科教学大纲中都渗透了德育教育:热爱祖国、人类文明、传统美德、山河壮丽、人民勤劳、美德智慧等等方面,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它内在的德育教育因素。另一方面,课堂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培养了自控、合作、交往等品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站在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善人格,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角度。
首先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的设计,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完成。
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养好习惯。比如,在《 胖乎乎的小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的小手能为家人做什么?学生回答。“为奶奶捶背”“给爸爸倒水”,“帮妈妈擦桌子”。这样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从小学会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当然,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教材,还在于教师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感化,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境,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
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祖国妈妈我爱您》 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我们传统节日举办校园班级活动。通过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如:针对“国庆节”“九一八”等我国重要历史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或者活动,促使学生对我国这些重大纪念日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雷锋日”“感恩节”等开展诚实守信,感恩,争做好人好事等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从而增进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团结友爱的情感。
四、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自古以来,榜样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广泛的教育方式,孔子说:”见贤思齐焉“,人们在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学习榜样。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 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启迪、激励和鼓舞。他能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被小学生的道德标准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行动的榜样。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受到教师的影响。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到。在课堂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所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地自省,提高自身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孩子。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从身边找榜样,学榜样,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他,向他学习。而且要特别重视榜样的培养,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小学生更要鼓励他们这么做。
五、不可忽视的家校联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都能在学校里获得,学生的成长也不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许多习惯都与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我们要以学校教育为纽带,为桥梁,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抓好家庭教育,我们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家访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只有家校联系才能形成德育合力。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让道德看守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德育教育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点滴做起,从自身的行为做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策略
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体兼备。小学教育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德,品学兼优缺少不了德。小学阶段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行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他需要从小养成,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多方面入手,找到适合孩子理解接受学习的各种有效途径,来帮助他们建设良好的道德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说明环境对人的陶冶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对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兴趣的诱发、知识的增长,行为的规范,心里的和谐以及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进行德语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感染学生,在无形中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健康成长。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例如,学校可以在各个班级中构建图书角落,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放置在图书角落,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中的有关设备,贴出有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图画,再借助校园广播站,在休闲时间播放相关的小典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树立良好的品格,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二、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掘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各个学科教学大纲中都渗透了德育教育:热爱祖国、人类文明、传统美德、山河壮丽、人民勤劳、美德智慧等等方面,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它内在的德育教育因素。另一方面,课堂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培养了自控、合作、交往等品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站在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善人格,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角度。
首先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的设计,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完成。
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养好习惯。比如,在《 胖乎乎的小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的小手能为家人做什么?学生回答。“为奶奶捶背”“给爸爸倒水”,“帮妈妈擦桌子”。这样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从小学会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当然,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教材,还在于教师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感化,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境,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
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祖国妈妈我爱您》 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我们传统节日举办校园班级活动。通过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如:针对“国庆节”“九一八”等我国重要历史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或者活动,促使学生对我国这些重大纪念日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雷锋日”“感恩节”等开展诚实守信,感恩,争做好人好事等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从而增进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团结友爱的情感。
四、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自古以来,榜样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广泛的教育方式,孔子说:”见贤思齐焉“,人们在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学习榜样。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 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启迪、激励和鼓舞。他能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被小学生的道德标准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行动的榜样。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受到教师的影响。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到。在课堂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所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地自省,提高自身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孩子。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从身边找榜样,学榜样,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他,向他学习。而且要特别重视榜样的培养,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小学生更要鼓励他们这么做。
五、不可忽视的家校联系
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都能在学校里获得,学生的成长也不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许多习惯都与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我们要以学校教育为纽带,为桥梁,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抓好家庭教育,我们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家访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只有家校联系才能形成德育合力。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让道德看守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德育教育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点滴做起,从自身的行为做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