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全称浮动肘关节损伤,指同侧肱骨和尺桡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肘关节与肱骨和尺桡骨的连续性中断,肘关节两端骨的杠杆力线遭破坏,而失去其稳定性处于浮动状态的一种病理改变,等于4~5个“关节”同时在活动(肩、肘、腕及两个骨折断端),尤其是近肘部的骨折肘关节浮动更为明显[1]。现就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关键词:肘关节 损伤与创伤 肱骨骨折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22-02
“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全称浮动肘关节损伤,指同侧肱骨和尺桡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肘关节与肱骨和尺桡骨的连续性中断,肘关节两端骨的杠杆力线遭破坏,而失去其稳定性处于浮动状态的一种病理改变,等于4~5个“关节”同时在活动(肩、肘、腕及两个骨折断端),尤其是近肘部的骨折肘关节浮动更为明显[1]。现就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50岁,平均36.5岁。左侧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5例;右侧4例,开放性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工伤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休克2例,颅脑损伤3例,腹部脏器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5例,肱动脉损伤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7例10处。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4天。
1.2 治疗方法。除2例因抢救生命而于2周后行手术内固定外,其余病例均在伤后6h~5天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性骨折要彻底清创并采取无张力缝合。内固定方法为:肱骨骨折除1例3节2段采用8孔自动加压钢板外,均采用5孔自动加压钢板固定,尺桡骨骨折以桡骨4孔加压钢板、尺骨亦采用4孔加压板或髓内针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则辅以屈肘前臂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预防感染,术后3天开始进行肩、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锻炼,以促使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消退,防止肩袖、骨间膜、韧带及关节囊粘连与挛缩,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1.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孙献武等[1]制定的疗效标准来评定疗效。治愈:骨折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肘关节和前臂活动正常;基本治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20°以内,前臂旋转受限在30°以内;好转:骨折对位均在2/3以上,肱骨成角在20°以内,尺桡骨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60°以内,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未愈:有一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60°以上,或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上。
2 结果
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15~26个月,平均18.5个月。治愈6例,基本治愈4例,好转2例。
3 讨论
漂浮肘常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损伤所致[2]。软组织挫伤严重,范围亦大,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也有前臂肌腱断伤、撕脱伤、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还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发生骨不愈合率高,关节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1 创伤机理。“漂浮肘”是一种由交通或工伤事故之高能量创伤引起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严重损伤。其损伤机理较复杂,生物力学分析认为肘关节屈曲位时,直接暴力作用于肘外侧,加之应力所产生的上肢移动变化,会同时造成肱骨髁上骨折并引起前臂近端双骨折,甚至发生骨干的爆裂型骨折[3]。骨及软组织损伤重,肘关节呈“漂浮”状态,极易致肘血管、神经损伤。因此需迅速固定骨折稳定关节,防止骨折再移位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3.2 治疗。浮肘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肘关节功能。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小夹板、石膏外固定及牵引等治疗)或仅有1例行手术内固定,往往留有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并常常由于住院时间长,护理困难,治疗效果差而难以令人接受。我们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效果满意。肱骨骨折以5孔或5孔以上自动加压钢板固定,从而克服了骨折的不愈合;尺桡骨骨折最好也用加压4孔钢板固定,仅有1例使用尺骨髓内针固定,术后发生旋转移位致病人未能及时行功能锻炼,造成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60°,影响治疗效果。早期复位内固定的优点在于:①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尽早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了关节粘连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尽早坚强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出现骨折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和骨不连;③缩短了住院时间;④便于护理和全身治疗。
3.3 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3.3.1 骨折延迟愈合。其原因为软组织损伤严重、骨缺损、切口感染固定不牢靠等。本组1例尺骨因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经辅以石膏托外固定,骨折顺利愈合。
3.3.2 骨不连。其发生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致伤因素、骨折类型及部位、开放骨折并感染、复位不良与外固定不当、内固定不牢或不当。多发性骨折中,肱骨下1/3,尺骨中下1/3等是发生不愈合率较高的部位,在初期内固定时宜加用植骨。本组1例肱骨骨不连,经开放复位、内固定加用自体髂骨植骨,骨折顺利愈合。
3.3.3 骨折畸形愈合。肱骨和尺桡骨均可发生,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多因骨折功能复位困难未达到对位要求。本组1例尺桡骨骨折畸形愈合,经截骨矫形矫正。
3.3.4 其他。“漂浮肘”的早期合并症有桡神经损伤、肱动静脉的损伤、前臂肌腱的断伤、肘关节的脱位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对肱动静脉损伤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探查并及时处理;桡神经损伤者应在固定桡骨骨折时进行探查并修复。桡神经损伤在漂浮肘中发生率较高,江华等[4]报道为58.3%,本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1.66%。故桡神经的术前检查应仔细,同时术中探查非常必要。肘关节的脱位确诊后就可予以复位。
笔者认为对于“漂浮肘” 患者,要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和前臂功能,重建骨折的解剖关系,坚强牢靠的内固定至关重要,同时一期植骨以及正确的早期康复锻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孙献武,于兰先,杨茂清,等.浮肘损伤的损伤机制及其诊治[J].中医正骨,2002,14(3):145-146
[2] 陈华,洪如康,王振文,等.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5):4-5
[3] 李有方,敦先礼,周廷玉,等.漂浮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4(3):44-46
[4] 江华,潘有春,魏清玉,等.浮肘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0):791-792
[5] 杨建,赵建宏.带锁髓内针治疗“漂浮肘”(附6例初步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8):557-558
关键词:肘关节 损伤与创伤 肱骨骨折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22-02
“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全称浮动肘关节损伤,指同侧肱骨和尺桡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肘关节与肱骨和尺桡骨的连续性中断,肘关节两端骨的杠杆力线遭破坏,而失去其稳定性处于浮动状态的一种病理改变,等于4~5个“关节”同时在活动(肩、肘、腕及两个骨折断端),尤其是近肘部的骨折肘关节浮动更为明显[1]。现就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50岁,平均36.5岁。左侧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5例;右侧4例,开放性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工伤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休克2例,颅脑损伤3例,腹部脏器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5例,肱动脉损伤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7例10处。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4天。
1.2 治疗方法。除2例因抢救生命而于2周后行手术内固定外,其余病例均在伤后6h~5天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性骨折要彻底清创并采取无张力缝合。内固定方法为:肱骨骨折除1例3节2段采用8孔自动加压钢板外,均采用5孔自动加压钢板固定,尺桡骨骨折以桡骨4孔加压钢板、尺骨亦采用4孔加压板或髓内针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则辅以屈肘前臂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预防感染,术后3天开始进行肩、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锻炼,以促使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消退,防止肩袖、骨间膜、韧带及关节囊粘连与挛缩,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1.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孙献武等[1]制定的疗效标准来评定疗效。治愈:骨折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肘关节和前臂活动正常;基本治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20°以内,前臂旋转受限在30°以内;好转:骨折对位均在2/3以上,肱骨成角在20°以内,尺桡骨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60°以内,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未愈:有一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60°以上,或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上。
2 结果
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15~26个月,平均18.5个月。治愈6例,基本治愈4例,好转2例。
3 讨论
漂浮肘常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损伤所致[2]。软组织挫伤严重,范围亦大,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也有前臂肌腱断伤、撕脱伤、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还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发生骨不愈合率高,关节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1 创伤机理。“漂浮肘”是一种由交通或工伤事故之高能量创伤引起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严重损伤。其损伤机理较复杂,生物力学分析认为肘关节屈曲位时,直接暴力作用于肘外侧,加之应力所产生的上肢移动变化,会同时造成肱骨髁上骨折并引起前臂近端双骨折,甚至发生骨干的爆裂型骨折[3]。骨及软组织损伤重,肘关节呈“漂浮”状态,极易致肘血管、神经损伤。因此需迅速固定骨折稳定关节,防止骨折再移位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3.2 治疗。浮肘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肘关节功能。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小夹板、石膏外固定及牵引等治疗)或仅有1例行手术内固定,往往留有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并常常由于住院时间长,护理困难,治疗效果差而难以令人接受。我们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效果满意。肱骨骨折以5孔或5孔以上自动加压钢板固定,从而克服了骨折的不愈合;尺桡骨骨折最好也用加压4孔钢板固定,仅有1例使用尺骨髓内针固定,术后发生旋转移位致病人未能及时行功能锻炼,造成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60°,影响治疗效果。早期复位内固定的优点在于:①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尽早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了关节粘连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尽早坚强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出现骨折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和骨不连;③缩短了住院时间;④便于护理和全身治疗。
3.3 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3.3.1 骨折延迟愈合。其原因为软组织损伤严重、骨缺损、切口感染固定不牢靠等。本组1例尺骨因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经辅以石膏托外固定,骨折顺利愈合。
3.3.2 骨不连。其发生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致伤因素、骨折类型及部位、开放骨折并感染、复位不良与外固定不当、内固定不牢或不当。多发性骨折中,肱骨下1/3,尺骨中下1/3等是发生不愈合率较高的部位,在初期内固定时宜加用植骨。本组1例肱骨骨不连,经开放复位、内固定加用自体髂骨植骨,骨折顺利愈合。
3.3.3 骨折畸形愈合。肱骨和尺桡骨均可发生,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多因骨折功能复位困难未达到对位要求。本组1例尺桡骨骨折畸形愈合,经截骨矫形矫正。
3.3.4 其他。“漂浮肘”的早期合并症有桡神经损伤、肱动静脉的损伤、前臂肌腱的断伤、肘关节的脱位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对肱动静脉损伤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探查并及时处理;桡神经损伤者应在固定桡骨骨折时进行探查并修复。桡神经损伤在漂浮肘中发生率较高,江华等[4]报道为58.3%,本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1.66%。故桡神经的术前检查应仔细,同时术中探查非常必要。肘关节的脱位确诊后就可予以复位。
笔者认为对于“漂浮肘” 患者,要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和前臂功能,重建骨折的解剖关系,坚强牢靠的内固定至关重要,同时一期植骨以及正确的早期康复锻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孙献武,于兰先,杨茂清,等.浮肘损伤的损伤机制及其诊治[J].中医正骨,2002,14(3):145-146
[2] 陈华,洪如康,王振文,等.同侧肱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5):4-5
[3] 李有方,敦先礼,周廷玉,等.漂浮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4(3):44-46
[4] 江华,潘有春,魏清玉,等.浮肘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0):791-792
[5] 杨建,赵建宏.带锁髓内针治疗“漂浮肘”(附6例初步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8):55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