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文心雕龙》“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形象隐喻、意蕴深刻的特点。宋朝诗人王安石称具有这种特点的诗歌语言为“诗家语”。“诗家语”与古代文言语言以及现代汉语之间都存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我们对古典诗词理解的困难。其实要揭开古诗词的层层神秘盖头,将其读通读懂,还是可以借助多种方法的。
一.借助题目提示
古人曰:“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诗文的题目,就仿佛是人的脸面眼睛,从人们脸面表情以及眼神能窥探出人的内心世界;同理,我们也能从古诗词题目中受到启示,进而把握其内容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例如唐代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芸藿(huò),锄豆。刈:割。北场,东皋:泛说屋北场圃,家东田野。
借助注释,字面意思基本能看懂,写的是俩邻居忙完农事后在宁静的秋夜不期而遇的场景;但如果要问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就较难回答了。这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标题“秋夜喜遇王处士”,也许就能准确理解了。“喜”,高兴,喜悦;“处士”,隐士也。题目是表明诗中的人(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秋夜遇到姓王的隐士非常高兴,而王处士这样的隐士生活正是诗人所向往的,诗人在诗中没有明言,是借助对两人喜遇场景的描写来含蓄表现归隐生活的闲适与快意。阅读这首诗如果疏忽题目的提示,诗意就可能理解错了。
诸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喜雨》《卖炭翁》《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梅》等题目对诗词内容或思想情感都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二.利用诗词规律
中国古典诗词是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内容丰富,适宜抒情外,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也有许多要求,尤其是章法、结构严谨而有法度。我们可以借助诗词这种特有的结构规律来解读。
(1)诗讲究起、承、转、合。
“起”,就是起承题目,引领下文,振起全篇;“承”,就是承接前句(联),扩展内容,为下文蓄势;“转”,就是思路的转变,或由景转情、或由事转理、或由物转人;“合”,就是收束全篇,概括全篇,回扣主题。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767年(唐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的一首七律。首联是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视线遥远,背景广阔,这些景色只能是在高处才能看见,此联起“登高”题,这联又是以整体描写夔州秋天特定的环境来引领下文。
——这是“起”。颔联集中描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落木”承首联第一句“风急天高”,“不尽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这样又为下联的“万里悲秋”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这是“承”。前两联都是写景,第三联由写景转向了抒情。“悲秋”之“秋”照应前两联的景,“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后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在此有了最好的交融之境。——这是“转”。尾联承接颈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一生潦倒的生活之苦和一生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就是人生的艰难。正是这种“苦恨”(人生艰难)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无奈断酒后,悲愁越发难以排遣,而一人独自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之欢,只能惹恨添悲,怅惘苦恨。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慨叹之音自然脱口而出。——这是“合”。
这首诗起、承、转、合非常符合律诗的结构要求,我们如果按这结构规律来解读,诗意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2)词讲究上片叙事写景,下片言志抒情。
词的抒情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词多是抒情在下片,上片多叙事或写景的。不妨以毛泽东用古体词的格式写的《沁园春·长沙》为例说明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时值深秋时节,毛泽东重游当年读书时常去的橘子洲,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主宰的问题;词的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的特征,同时,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做了气势恢宏的回答。上景下情符合词的一般表现规律。
三.理会意象内涵
意象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内心的“意”与生活之外的“象”的统一体,是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合。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是诗人抒情的载体,也是鉴赏古典诗歌的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破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比如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主要有“迟日”“飞燕”“鸳鸯”三个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描写了明媚宜人的春光,透露了诗人安适、愉悦、自在的情怀。如果理解了这三个意象,诗意也就能理解了。 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又常常具有稳定性,诗人们常利用这些意象传情表意,我们可以通过意象体会出诗词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例如杜康(酒)、秋风、落花、流水、芭蕉、梧桐、秋蝉、杜鹃、猿啼、鹧鸪等寄寓忧愁伤感,杨柳、明月、归雁、笛声、长亭等表达送别思念之情,禾黍、燕子、旧事、后庭花以及历史古迹等表现昔盛今衰与亡国之恨,鸳鸯、燕子、红豆、莲花、红叶等象征纯真爱情,浮萍、飞蓬、孤雁、沙鸥、扁舟等寓含羁旅愁苦,梅、兰、竹、菊、松、莲、玉等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读古诗词抓住了意象常常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就抓住了诗词的主旨。
四.抓住感情词句
诗词都是用意象说话,以意境显情,然而诗词中常常有一些词句是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比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的“往事”、“故国”、“愁”都是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特别是透过直接言情的“愁”这个词语,就能感受到亡国君主深深的亡国之恨、失位之悲,就能理解他心中似江水般汹涌的“愁”。宋太宗赵匡义正是看到他词中显明的“愁”意,才派人将他毒死。因此,此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古诗词中感情句常常就是主旨句,比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中“明月不谙离恨苦”是感情色彩鲜明的主旨句,通过这句能把握到这首词表现的离别之苦这一主题。
诸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都是感情句、主旨句。
五.拟散文化
拟散文化就是将诗词语句以散文的文笔转换成现代汉语,将古典诗词紧缩的语言还原出大自然的原貌与社会生活的真实。
我们先来看一首北宋词人张先的词:
天仙子
时为嘉禾①小倅②,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嘉禾,宋时郡名,今浙江嘉兴市;②倅(cuì),副职小官。
这首词是张先52岁时在嘉禾担任判官时写的。一日官府举行酒宴,张先感到疲怠,百无聊赖,“不赴府会”,在家里品酒听曲,联想到自己年事高而索居独处的境况,感慨万分,写下了这一首词。此词词意委婉含蓄,情感复杂丰富,不仔细疏通,难解其味。
我独自手执酒杯细细听着那几曲哀怨的《水调》,几杯酒几首曲后我昏昏睡去。午后醒来,我醉意虽已消散了,但愁绪仍然很浓。唉,送去了明媚的春天,那么这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天晚了我揽镜自照,伤心啊,这似流水般消逝的好年景,多少往事空空地在我心头翻滚。
暮色渐渐降临了,池塘边晦色朦朦胧胧,成双成对的鸳鸯一同睡在沙滩上。风起了,月儿从云缝里慢慢钻了出来,花儿随着风摇弄着它那美丽的清影。风渐渐大了起来,我独自回到屋里拉上窗帘,严严密密遮住了灯焰。风儿没有停息,府中的酒宴该散了罢,人们也刚刚安静了,明晨落花呀,仍旧要撒满那小径吧!
此词转换成散文后,我们能从文中清楚地发现词人由屋内而屋外、屋外而室内的行踪,词人的情绪也随着行踪的变化、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从文中也能明显地感受到词人怜惜春天的逝去、嗟叹流光的易逝、慨叹自己处境孤寂的情绪以及花在月下摇曳生姿的情态带给词人的短暂欣慰;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即景生情的写法,文中也明显地表现了出来。我们拟出散文,有了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对这首词的进一步鉴赏就有了基础。
古典诗词格律要求严格,每一种体式都有句式、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拟散文时要处理好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1)词类活用。诗人为了炼意的需要,常常会改变一些词语的词性和用法,而这些活用的词也常常因此成为了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解读诗句时要注意此类活用现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中的“哀”字原是一般动词“哀伤”之义,在此句中活用为为动用法,解释为“为……哀伤”,用法一变,屈原的那种同情百姓并与之共命运的强烈情感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中的“红”、“绿”原来都是形容词,此处变为使动用法,是“使……红(绿)”之义,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和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的这一特征,通过“红”、“绿”两词活用将静态的颜色转化为渐进的动态过程,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到的形象,作者对光阴似水的人生感喟也通过这两个词的活用得到了表现。
(2)词序颠倒。由于古诗词格律的特定要求,作者会有意将词句的顺序颠倒,阅读时要借助事理,调整词序。
“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琵琶行》)词序应为“春江朝花(开)秋夜月(明)”;“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应为“万里作客常悲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应为“院中杨柳(旁)秋千(荡)”。
(3)词语省略。古典诗词一字千言,语言跳跃性强,省略的词语多,疏通时要根据语境补上省略的词语,充实诗人留下的艺术空白,使语言连贯,文意通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省略的词语补上后,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甲,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补上省略的词语,应为“(我见)云(即)想(彼之)衣裳(见)花(即)想(彼之)容,春风拂槛露(中)华(更)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省略的补上后,应为“(我)(举起)浊酒一杯(思念)万里(外)家,燕然未勒(我)归(乡)无计”。
(4)语句疏密。古典诗词依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语句描叙的内容或疏或密,疏可行马,密不容针,解读时要细加分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第一句是对三种景物的描写,“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一句话三个主谓结构层次分明地体现出景物先后变化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受过程,这句布景的密正反映出诗人运思的细密。第二句描写了两种景物,“江枫”与“渔火”相对,一个主谓结构,布景不疏不密写出了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后一联特别疏朗,两句话一个主谓结构(“夜半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到客船”),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前两句虽然诗人写到了许多景象,但这“夜半钟声”给诗人印象特别强烈,它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古诗词语句或疏或密,都将是在服从符合各类诗词格律的要求下更具体、更充分地表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需要。这首诗语句疏密有致是与作者情感的表达紧密相关的。
古典诗词有时还借助于一些叠词、拟声词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时还利用借代、移用、反语、互文等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我们拟散文时也得要细心体会。
读懂古诗词,还要知人论世,还要反复吟诵,以上的方法仅是偏重于技术层面的,真正要掀开古典诗词层层的神秘盖头,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解析体悟。
孟华,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舒 坦
一.借助题目提示
古人曰:“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诗文的题目,就仿佛是人的脸面眼睛,从人们脸面表情以及眼神能窥探出人的内心世界;同理,我们也能从古诗词题目中受到启示,进而把握其内容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例如唐代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芸藿(huò),锄豆。刈:割。北场,东皋:泛说屋北场圃,家东田野。
借助注释,字面意思基本能看懂,写的是俩邻居忙完农事后在宁静的秋夜不期而遇的场景;但如果要问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就较难回答了。这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标题“秋夜喜遇王处士”,也许就能准确理解了。“喜”,高兴,喜悦;“处士”,隐士也。题目是表明诗中的人(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秋夜遇到姓王的隐士非常高兴,而王处士这样的隐士生活正是诗人所向往的,诗人在诗中没有明言,是借助对两人喜遇场景的描写来含蓄表现归隐生活的闲适与快意。阅读这首诗如果疏忽题目的提示,诗意就可能理解错了。
诸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喜雨》《卖炭翁》《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梅》等题目对诗词内容或思想情感都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二.利用诗词规律
中国古典诗词是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内容丰富,适宜抒情外,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也有许多要求,尤其是章法、结构严谨而有法度。我们可以借助诗词这种特有的结构规律来解读。
(1)诗讲究起、承、转、合。
“起”,就是起承题目,引领下文,振起全篇;“承”,就是承接前句(联),扩展内容,为下文蓄势;“转”,就是思路的转变,或由景转情、或由事转理、或由物转人;“合”,就是收束全篇,概括全篇,回扣主题。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767年(唐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的一首七律。首联是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视线遥远,背景广阔,这些景色只能是在高处才能看见,此联起“登高”题,这联又是以整体描写夔州秋天特定的环境来引领下文。
——这是“起”。颔联集中描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落木”承首联第一句“风急天高”,“不尽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这样又为下联的“万里悲秋”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这是“承”。前两联都是写景,第三联由写景转向了抒情。“悲秋”之“秋”照应前两联的景,“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不由得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年老后沦落他乡、体弱多病的处境,无限悲愁之绪顿时涌上心头。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在此有了最好的交融之境。——这是“转”。尾联承接颈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一生潦倒的生活之苦和一生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就是人生的艰难。正是这种“苦恨”(人生艰难)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无奈断酒后,悲愁越发难以排遣,而一人独自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之欢,只能惹恨添悲,怅惘苦恨。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慨叹之音自然脱口而出。——这是“合”。
这首诗起、承、转、合非常符合律诗的结构要求,我们如果按这结构规律来解读,诗意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2)词讲究上片叙事写景,下片言志抒情。
词的抒情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词多是抒情在下片,上片多叙事或写景的。不妨以毛泽东用古体词的格式写的《沁园春·长沙》为例说明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时值深秋时节,毛泽东重游当年读书时常去的橘子洲,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主宰的问题;词的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的特征,同时,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做了气势恢宏的回答。上景下情符合词的一般表现规律。
三.理会意象内涵
意象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内心的“意”与生活之外的“象”的统一体,是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合。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核心,是诗人抒情的载体,也是鉴赏古典诗歌的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破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比如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主要有“迟日”“飞燕”“鸳鸯”三个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描写了明媚宜人的春光,透露了诗人安适、愉悦、自在的情怀。如果理解了这三个意象,诗意也就能理解了。 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又常常具有稳定性,诗人们常利用这些意象传情表意,我们可以通过意象体会出诗词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例如杜康(酒)、秋风、落花、流水、芭蕉、梧桐、秋蝉、杜鹃、猿啼、鹧鸪等寄寓忧愁伤感,杨柳、明月、归雁、笛声、长亭等表达送别思念之情,禾黍、燕子、旧事、后庭花以及历史古迹等表现昔盛今衰与亡国之恨,鸳鸯、燕子、红豆、莲花、红叶等象征纯真爱情,浮萍、飞蓬、孤雁、沙鸥、扁舟等寓含羁旅愁苦,梅、兰、竹、菊、松、莲、玉等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读古诗词抓住了意象常常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就抓住了诗词的主旨。
四.抓住感情词句
诗词都是用意象说话,以意境显情,然而诗词中常常有一些词句是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比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的“往事”、“故国”、“愁”都是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特别是透过直接言情的“愁”这个词语,就能感受到亡国君主深深的亡国之恨、失位之悲,就能理解他心中似江水般汹涌的“愁”。宋太宗赵匡义正是看到他词中显明的“愁”意,才派人将他毒死。因此,此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古诗词中感情句常常就是主旨句,比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中“明月不谙离恨苦”是感情色彩鲜明的主旨句,通过这句能把握到这首词表现的离别之苦这一主题。
诸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都是感情句、主旨句。
五.拟散文化
拟散文化就是将诗词语句以散文的文笔转换成现代汉语,将古典诗词紧缩的语言还原出大自然的原貌与社会生活的真实。
我们先来看一首北宋词人张先的词:
天仙子
时为嘉禾①小倅②,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嘉禾,宋时郡名,今浙江嘉兴市;②倅(cuì),副职小官。
这首词是张先52岁时在嘉禾担任判官时写的。一日官府举行酒宴,张先感到疲怠,百无聊赖,“不赴府会”,在家里品酒听曲,联想到自己年事高而索居独处的境况,感慨万分,写下了这一首词。此词词意委婉含蓄,情感复杂丰富,不仔细疏通,难解其味。
我独自手执酒杯细细听着那几曲哀怨的《水调》,几杯酒几首曲后我昏昏睡去。午后醒来,我醉意虽已消散了,但愁绪仍然很浓。唉,送去了明媚的春天,那么这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天晚了我揽镜自照,伤心啊,这似流水般消逝的好年景,多少往事空空地在我心头翻滚。
暮色渐渐降临了,池塘边晦色朦朦胧胧,成双成对的鸳鸯一同睡在沙滩上。风起了,月儿从云缝里慢慢钻了出来,花儿随着风摇弄着它那美丽的清影。风渐渐大了起来,我独自回到屋里拉上窗帘,严严密密遮住了灯焰。风儿没有停息,府中的酒宴该散了罢,人们也刚刚安静了,明晨落花呀,仍旧要撒满那小径吧!
此词转换成散文后,我们能从文中清楚地发现词人由屋内而屋外、屋外而室内的行踪,词人的情绪也随着行踪的变化、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从文中也能明显地感受到词人怜惜春天的逝去、嗟叹流光的易逝、慨叹自己处境孤寂的情绪以及花在月下摇曳生姿的情态带给词人的短暂欣慰;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即景生情的写法,文中也明显地表现了出来。我们拟出散文,有了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对这首词的进一步鉴赏就有了基础。
古典诗词格律要求严格,每一种体式都有句式、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拟散文时要处理好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1)词类活用。诗人为了炼意的需要,常常会改变一些词语的词性和用法,而这些活用的词也常常因此成为了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解读诗句时要注意此类活用现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中的“哀”字原是一般动词“哀伤”之义,在此句中活用为为动用法,解释为“为……哀伤”,用法一变,屈原的那种同情百姓并与之共命运的强烈情感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中的“红”、“绿”原来都是形容词,此处变为使动用法,是“使……红(绿)”之义,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由浅红变为深红和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的这一特征,通过“红”、“绿”两词活用将静态的颜色转化为渐进的动态过程,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到的形象,作者对光阴似水的人生感喟也通过这两个词的活用得到了表现。
(2)词序颠倒。由于古诗词格律的特定要求,作者会有意将词句的顺序颠倒,阅读时要借助事理,调整词序。
“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琵琶行》)词序应为“春江朝花(开)秋夜月(明)”;“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应为“万里作客常悲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应为“院中杨柳(旁)秋千(荡)”。
(3)词语省略。古典诗词一字千言,语言跳跃性强,省略的词语多,疏通时要根据语境补上省略的词语,充实诗人留下的艺术空白,使语言连贯,文意通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省略的词语补上后,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甲,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补上省略的词语,应为“(我见)云(即)想(彼之)衣裳(见)花(即)想(彼之)容,春风拂槛露(中)华(更)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省略的补上后,应为“(我)(举起)浊酒一杯(思念)万里(外)家,燕然未勒(我)归(乡)无计”。
(4)语句疏密。古典诗词依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语句描叙的内容或疏或密,疏可行马,密不容针,解读时要细加分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第一句是对三种景物的描写,“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一句话三个主谓结构层次分明地体现出景物先后变化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受过程,这句布景的密正反映出诗人运思的细密。第二句描写了两种景物,“江枫”与“渔火”相对,一个主谓结构,布景不疏不密写出了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后一联特别疏朗,两句话一个主谓结构(“夜半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到客船”),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前两句虽然诗人写到了许多景象,但这“夜半钟声”给诗人印象特别强烈,它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古诗词语句或疏或密,都将是在服从符合各类诗词格律的要求下更具体、更充分地表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需要。这首诗语句疏密有致是与作者情感的表达紧密相关的。
古典诗词有时还借助于一些叠词、拟声词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时还利用借代、移用、反语、互文等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我们拟散文时也得要细心体会。
读懂古诗词,还要知人论世,还要反复吟诵,以上的方法仅是偏重于技术层面的,真正要掀开古典诗词层层的神秘盖头,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解析体悟。
孟华,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