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147-02
教材是众多教育 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服务于教学的静止的文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静止文本的服务功能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加工、细处理,努力盘活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丰富的内涵,通过精心预设,把静止虚拟的文本情境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探究价值的教学活动。
1 读“通”教材,适当整合
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无论课堂教学如何创新,偏离了教材的主旨,学生获得的只能是“墙上芦苇,腹中空,根底浅”。因此,准确地解读教材是实施“用教材教”的关键。要知道,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改编都有它的道理,不很好地领会与实施,其结果便不能走出“教教材”的窠臼。所以要想做到“用教材教”,教师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编者的设计意图。应该说,书本上的每一道例题,每一组习题,每一幅插图,每一段变色文字,每一个虚线框……都显示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隐含着一种思想,教师要通过解读,好好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只有这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教材才有可能被用好、用实。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每一个教学内容呈现得十分具体,所以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教材读“通”,认真解读教材的意图,知道教材编排了哪些知识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长效“互动”的关系。预设教学方案时,着力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把静态的知识传授成为动态的智慧 发展 。注意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适当整合教材中的资源,沟通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努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与价值性。
2 充分开发利用教材
在文本解读之后,教师应确立教学目标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是直接把教材转化为教案,而是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对之进行进一步开发,系统化为设计案例。
2.1 思路设计:从教材思路到教学思路。如今课改教材皆贯穿着“导学不包办,引探不封闭,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为教与学留下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教材中的每个例题读“透”,注意在知识形成的关键处预设留白,努力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难答,结论让学生归纳,尽量为学生的学习预留出想像、验证、探究、讨论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品质。如果只是按教材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则不能發挥教材的作用。按照什么思路或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决定了整个教学进程的走向和风格。设置和勾画什么思路则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而定。教师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如学生的哪些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学生需要按照哪种进程进行学习、能否反映教材所涉及的要素及所暗含的目标,对这些问题的预设往往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展开。
事实上,教材设计时总是预设一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基于此种设定设计了教材思路,但教材思路并不完全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条。这是由于教材是一种文本化材料,而文本材料所覆盖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备地呈现出教学思路。再说,教材设计中的对象、场景、难度并不一定适合教师当时、当地的教学。鉴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教材时对之进行程序化、动态化的更新、调整、补充、重组,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优化。
2.2 内容设计:从文本内容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来看,教材通过结构化、情境化等手段将其融于统一组织中,但这仅是课程内容的一种文本化方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反映的要素,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选择和组织以使之教学化。
就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要素来说,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素材等将静态的知识情境化、生命化。教材设计者照此方式设计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从而为教师的相关教学设计提供了模板或提示。但无论如何,教材内容仍是静态的,是一个范例,一个典型,而不是全部,这就需要教师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对之进行教学化处理。
2.3 活动设计:认知导向下的活动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实践和思维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活动选择。具体来说,活动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活动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环境包括资源环境(物质环境)、学生心理环境(精神环境)。活动与环境要融合,即任何活动须因环境自动生成,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即活动要有情境性。活动情境的创设又要有目的性、合理性以及导向性。要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并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第二,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要侧重于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要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就是说,伴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思维要能得到逐步深化。当然,为了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还应适当注意矛盾性、趣味性的展示。第三,活动结果的呈现。活动是人为设置与构造的,是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所以活动必然有一定的结果。但结果除了反映一些直接的事实外,其中还需要蕴涵一些能超越活动表面事实、能引发学生深思的问题,即活动要有生成性。
教师要在正确认识教材素材即活动惯性的基础上根据思路设计及内容设计进行活动设计。设计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能服务于认知需要的活动进行置换,主要是重新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另一是对于不能充分体现功能的活动进行改造,主要是调整活动时机或对之进行再加工。
3 善于开发教材中新的课程资源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现在科技飞速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既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手段,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数学教材中,每个课时中都安排了不少相关练习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让学生一题一练,这只是让学生演练了教材编排的每一道习题,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则是肤浅的。所以备课时,教师还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努力将习题读“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是机械演练的过程,而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注意渗进创新性、创造性,这样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变得精彩。
教材是众多教育 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服务于教学的静止的文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静止文本的服务功能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加工、细处理,努力盘活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丰富的内涵,通过精心预设,把静止虚拟的文本情境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探究价值的教学活动。
1 读“通”教材,适当整合
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无论课堂教学如何创新,偏离了教材的主旨,学生获得的只能是“墙上芦苇,腹中空,根底浅”。因此,准确地解读教材是实施“用教材教”的关键。要知道,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改编都有它的道理,不很好地领会与实施,其结果便不能走出“教教材”的窠臼。所以要想做到“用教材教”,教师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编者的设计意图。应该说,书本上的每一道例题,每一组习题,每一幅插图,每一段变色文字,每一个虚线框……都显示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隐含着一种思想,教师要通过解读,好好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只有这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教材才有可能被用好、用实。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每一个教学内容呈现得十分具体,所以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教材读“通”,认真解读教材的意图,知道教材编排了哪些知识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长效“互动”的关系。预设教学方案时,着力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把静态的知识传授成为动态的智慧 发展 。注意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适当整合教材中的资源,沟通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努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与价值性。
2 充分开发利用教材
在文本解读之后,教师应确立教学目标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是直接把教材转化为教案,而是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对之进行进一步开发,系统化为设计案例。
2.1 思路设计:从教材思路到教学思路。如今课改教材皆贯穿着“导学不包办,引探不封闭,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为教与学留下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教材中的每个例题读“透”,注意在知识形成的关键处预设留白,努力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难答,结论让学生归纳,尽量为学生的学习预留出想像、验证、探究、讨论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品质。如果只是按教材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则不能發挥教材的作用。按照什么思路或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决定了整个教学进程的走向和风格。设置和勾画什么思路则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而定。教师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如学生的哪些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学生需要按照哪种进程进行学习、能否反映教材所涉及的要素及所暗含的目标,对这些问题的预设往往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展开。
事实上,教材设计时总是预设一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基于此种设定设计了教材思路,但教材思路并不完全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条。这是由于教材是一种文本化材料,而文本材料所覆盖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备地呈现出教学思路。再说,教材设计中的对象、场景、难度并不一定适合教师当时、当地的教学。鉴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教材时对之进行程序化、动态化的更新、调整、补充、重组,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优化。
2.2 内容设计:从文本内容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来看,教材通过结构化、情境化等手段将其融于统一组织中,但这仅是课程内容的一种文本化方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反映的要素,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选择和组织以使之教学化。
就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要素来说,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素材等将静态的知识情境化、生命化。教材设计者照此方式设计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从而为教师的相关教学设计提供了模板或提示。但无论如何,教材内容仍是静态的,是一个范例,一个典型,而不是全部,这就需要教师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对之进行教学化处理。
2.3 活动设计:认知导向下的活动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实践和思维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活动选择。具体来说,活动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活动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环境包括资源环境(物质环境)、学生心理环境(精神环境)。活动与环境要融合,即任何活动须因环境自动生成,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即活动要有情境性。活动情境的创设又要有目的性、合理性以及导向性。要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并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第二,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要侧重于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要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就是说,伴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思维要能得到逐步深化。当然,为了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还应适当注意矛盾性、趣味性的展示。第三,活动结果的呈现。活动是人为设置与构造的,是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所以活动必然有一定的结果。但结果除了反映一些直接的事实外,其中还需要蕴涵一些能超越活动表面事实、能引发学生深思的问题,即活动要有生成性。
教师要在正确认识教材素材即活动惯性的基础上根据思路设计及内容设计进行活动设计。设计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能服务于认知需要的活动进行置换,主要是重新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另一是对于不能充分体现功能的活动进行改造,主要是调整活动时机或对之进行再加工。
3 善于开发教材中新的课程资源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现在科技飞速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既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手段,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数学教材中,每个课时中都安排了不少相关练习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让学生一题一练,这只是让学生演练了教材编排的每一道习题,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则是肤浅的。所以备课时,教师还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努力将习题读“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是机械演练的过程,而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注意渗进创新性、创造性,这样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变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