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坚定,随之而来的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相关改革要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课在初中阶段不受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根据新课改要求,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有效教学的含义、美术课堂的特点及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堂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各阶段各学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创新和转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要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际教学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科科目除语、数、外、政、史、地之外,美术、体育等科目都不受重视,这必然使美术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2.有效教学的含义
针对初中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教师应提高对有效教学的重视度,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教学就字面意义而言,就是有效率地教学。我们可以分开理解,“有效”即有效果,能达到之前指定的预期目的;“有效教学”即教师教学要保障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预期效果[1]。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课堂,不管哪门教学科目,其主要“战场”都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打造一个有效课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3.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中学阶段的美术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度远远低于语、数、外等,因此要实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3.1教师课前有效备课。
虽然美术课被边缘化,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加强对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视,首先要从教师开始。教师在美术前要做充分准备,认真制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慎重选择有关的教学信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教学。美术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课前准备可以从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分析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中学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要注意这一点,课前尽量全面了解学生拥有的美术知识量,知道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和未接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学[2]。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学习态度,因为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教师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准备分析。教师把握和理解美术教材的程度是影响有效教学的最大因素。教师首先要将本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并建立讲解框架,进一步确定本堂内容的知识点,根据学生情况明确并分析重点和难点。
3.2“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不管哪门学科教师都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教学。中学美术教师要采取此策略,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每一个学生对美术内涵的理解都不一样,其已拥有的美术知识量也不同,教师要立足学生存在的差异,适当实施美术课堂差异教学。美术课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教师要尽量保障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发散思维思考。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基本美术知识讲解完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开放性思维想象美术作品内涵,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美术作品而言同样适用[3]。教师在课堂上分配美术任务时可以指定多个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又能实现有效教学。美术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和开放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僵硬化,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是顺利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美术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与交流,学生也能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美术课的有效性。根据新课改要求,美术课堂也需要互动交流,包括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探讨,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美术课有效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被边缘化的美术学科,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不够重视,因此美术课堂纪律逐渐成为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于宽松开放的美术课,部分甚至可能会扰乱正常课堂秩序。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妥当处理,在不严重破坏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正确处理问题。综上所述,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有效教学非常重要。
4.结语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中学美术学科的认识,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有效教学含义,在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同时,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
[3]张广君,王玉凤,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堂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各阶段各学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创新和转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要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际教学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科科目除语、数、外、政、史、地之外,美术、体育等科目都不受重视,这必然使美术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2.有效教学的含义
针对初中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教师应提高对有效教学的重视度,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教学就字面意义而言,就是有效率地教学。我们可以分开理解,“有效”即有效果,能达到之前指定的预期目的;“有效教学”即教师教学要保障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预期效果[1]。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课堂,不管哪门教学科目,其主要“战场”都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打造一个有效课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3.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中学阶段的美术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度远远低于语、数、外等,因此要实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3.1教师课前有效备课。
虽然美术课被边缘化,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加强对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视,首先要从教师开始。教师在美术前要做充分准备,认真制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慎重选择有关的教学信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教学。美术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课前准备可以从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分析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中学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要注意这一点,课前尽量全面了解学生拥有的美术知识量,知道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和未接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学[2]。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学习态度,因为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教师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准备分析。教师把握和理解美术教材的程度是影响有效教学的最大因素。教师首先要将本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并建立讲解框架,进一步确定本堂内容的知识点,根据学生情况明确并分析重点和难点。
3.2“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不管哪门学科教师都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教学。中学美术教师要采取此策略,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每一个学生对美术内涵的理解都不一样,其已拥有的美术知识量也不同,教师要立足学生存在的差异,适当实施美术课堂差异教学。美术课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教师要尽量保障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发散思维思考。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基本美术知识讲解完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开放性思维想象美术作品内涵,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美术作品而言同样适用[3]。教师在课堂上分配美术任务时可以指定多个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又能实现有效教学。美术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和开放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僵硬化,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是顺利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美术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与交流,学生也能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美术课的有效性。根据新课改要求,美术课堂也需要互动交流,包括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探讨,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美术课有效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被边缘化的美术学科,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不够重视,因此美术课堂纪律逐渐成为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于宽松开放的美术课,部分甚至可能会扰乱正常课堂秩序。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妥当处理,在不严重破坏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正确处理问题。综上所述,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有效教学非常重要。
4.结语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中学美术学科的认识,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有效教学含义,在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同时,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
[3]张广君,王玉凤,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