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迈克尔·普鸣开了一门中国哲学公选课,从人生智慧的角度把中国传统思想稀释成了简单易行的人生指南。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西方的思想交流存在明显的“逆差”,甚至呈现为中国单向度地从西方输入“先进”思想的态势。哲学亦是如此。我们学习西方哲学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流派,同时拿西方哲学做样子,从中国传统中整理出“中国哲学”。不过,最近十几年以来,中国哲学越来不甘心于“学徒”状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胡晓明教授语),谋求创建具有中国气象、有别于西方的哲学形态。大江南北,一些哲学T作者开始转变为哲学家,代表性人物包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中国社科院赵汀阳、广州中山大学陈少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与贡华南等。另一个趋势则是让中国哲学说英语,走出国门、走出汉语圈,进而谋求影响英语世界的主流哲学。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哲学著作英译本在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越来越多的高校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哲学全英文项目。
在此背景之下,听到下面的消息无疑令人振奋: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开了一门中国哲学公选课,人气极高,成为仅次于《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入门》的热门课程,上课地点就在桑德尔等“大牛”开过课的桑德斯剧场。对于年轻的美国学生来说,来自异域的古老的中国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016年4月,普鸣与克里斯蒂娜·格罗斯一洛合作,在中国哲学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出了一本篇幅不大的书《道》(ThePath)。该书一经问世,便不可思议地释放出作者在“致谢”中所预言的“巨大潜力”,25个国家购买了它的版权,中文版被定名为《哈佛中国哲学课》
这样的书,自然要找来一读。翻阅中译本及英文本之后,却不免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哈佛中国哲学课》从人生“智慧”的角度把中国传统思想稀释为简单易行的心灵鸡汤,对中国古典文献的妙读有时基于误读或“偏”读,还偶尔带点知识上的硬伤。中译者改易书名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章、节、目的标题也是随心更换。虽是11万字的小书,漏译、增译、省译、改译、误译的地方为数不少。
兹举几例。在全书最末一段,作者写道:“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之事开始,我们改变万事万物。如果我们由此开始,万事万物就取决于我们。”这两句话大概呼应了整本书的副题“思考万事万物的新思路”。中译本则省译、改译为“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之事开始,重塑你的人生吧”。倒是更有励志的口吻了。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出自《性自命出》,上世纪90年代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材料。这句话本是说,礼最初因人情而作,最终又能够让人性达于中正。但作者的阐释则是:我们最初处于“凭借情感随意应对事物的状态”(情),但通过礼仪,我们最终达到“更好的回应方式”。作者的阐释也许不无妙处,却是基于对文献的误读。
作者还说:“关于孟子学说的文集《孟子》由他的弟子在他死后编辑而成。”据《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作《孟子》七篇”,这是说孟子生前就和弟子万章等人一起编撰《孟子》一书。再如作者写道,“孔子的弟子经常向他请教‘善’的定义,孔子则根据场合的不同给每个人一个不同的答案”。这里的“善”,英文本作“goodness”,恐怕是“仁”之误。作者把“仁”译为“a sensitivity nf goodness”,于是“仁”舆“善”在普鸣那里便形近而讹了。《论语》记载了子贡、仲弓、司马牛等弟子向孔子“问仁”。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第四章,中译本标题为“孟子与仁义之道”。如照英文本直译,则为“论决定:孟子和变化无常的世界”。中译者如此变易标题,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一种揣测:译者认为,孟子的核心思想是f_义,而从“决定”的角度解读孟子未免有点“偏”。实际上,当作者说,“孟子认为,我们在规划生活时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恰恰会限制我们”,我们实在要怀疑,这完全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安到孟子头上了。
然而,这样一本不无瑕疵的书,这样一门不无瑕疵的课程,能够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应该有它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钱穆先生曾说,读一本书,不是要挑它的刺,而是要学习它的好(参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我们理应思考:普鸣所展示的中国哲学,为什么对于年轻的美国学生来说富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哲学,有何种启发?
西蒙一舒斯特版的副题交待了《哈佛中国哲学课》的主旨:中国哲学关于好生活的教诲。普鸣试图告诉他的学生及读者:中国古代哲人也像现代西方人一样关心什么是好生活;不仅如此,他们还提供了革命性的全新视角。现代西方人对好生活的理解基于以下基本认知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当代中国人亦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的确定的自我;我们应当向内找到真实的自我,进而依靠我们理性的头脑,精确规划人生,努力实现计划,成为幸福的人。在这里,理性个体、确定的自我和确定的世界是三个最基本的预设。普鸣试图通过中国哲学颠覆它们:世界是变化无常的,由一系列无尽的、破碎的、凌乱的偶然组成(《性自命出》《孟子》);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情感的支配(《性自命出》);自我是可塑的,而不是通过自省可以发现的一个单一且固定的東西(《论语》)。因此,我们需要激发与周遭世界以“气”相感的神性(《管子·内业》),培养理性与情感合一的“心”,让“心”帮助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孟子》),遵循“无为”的原则温和而巧妙地把周围的人与事关联起来(《老子》),打破思维与行动的固有模式,以真正的自发性投入无限的流动与变化之中(《庄子》),变革世界,创造幸福(《荀子》)。
普鸣从中国古代哲学感悟到的精神,一言以蔽之,乃是《易经》所讲的“变”一一尽管他没有提到《易经》,尽管《易经》讲“变”的同时还讲“不变”。改变自己,变革世界——这样的感悟视角似乎也回响着奥巴马时代的美国精神,“我们可以相信变革”,“我们需要变革”。虽然普鸣的诠释有时显得牵强,但通过与听众读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应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变得鲜活可亲了。这大概是普鸣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在英语中,“good”含义很宽,包括道德伦理意义的“善”(good)。普鸣讲“goodlife”,关心怎么才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道德伦理意义的“善”显得可有可无。比如他讲孟子,关心的是如何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做决定,而不是中译者改易标题所突显的“仁义”。又如,“老子”一章的关键词是“影响力”和“高效率”,颇像成功学;“荀子”一章不讨论人性善恶,而是讨论无物自然、一切皆人为。因此,普鸣所讲的“goodlife”是“好生活”,而非“良好生活”。比起好生活,中国哲学或许更重视良好生活。何为良好生活?哲学家陈嘉映以此为题写过一本品质极佳的书《何为良好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而有所作为跟成功学没多大关系。其二,良好生活不是个人内心强大就可以的。良好生活要求某些政治环境,“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正因此,如亚里士多德所明见,对良好生活的思考不得不引向政治哲学。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西方的思想交流存在明显的“逆差”,甚至呈现为中国单向度地从西方输入“先进”思想的态势。哲学亦是如此。我们学习西方哲学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流派,同时拿西方哲学做样子,从中国传统中整理出“中国哲学”。不过,最近十几年以来,中国哲学越来不甘心于“学徒”状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胡晓明教授语),谋求创建具有中国气象、有别于西方的哲学形态。大江南北,一些哲学T作者开始转变为哲学家,代表性人物包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中国社科院赵汀阳、广州中山大学陈少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与贡华南等。另一个趋势则是让中国哲学说英语,走出国门、走出汉语圈,进而谋求影响英语世界的主流哲学。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哲学著作英译本在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越来越多的高校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哲学全英文项目。
在此背景之下,听到下面的消息无疑令人振奋: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开了一门中国哲学公选课,人气极高,成为仅次于《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入门》的热门课程,上课地点就在桑德尔等“大牛”开过课的桑德斯剧场。对于年轻的美国学生来说,来自异域的古老的中国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016年4月,普鸣与克里斯蒂娜·格罗斯一洛合作,在中国哲学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出了一本篇幅不大的书《道》(ThePath)。该书一经问世,便不可思议地释放出作者在“致谢”中所预言的“巨大潜力”,25个国家购买了它的版权,中文版被定名为《哈佛中国哲学课》
这样的书,自然要找来一读。翻阅中译本及英文本之后,却不免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哈佛中国哲学课》从人生“智慧”的角度把中国传统思想稀释为简单易行的心灵鸡汤,对中国古典文献的妙读有时基于误读或“偏”读,还偶尔带点知识上的硬伤。中译者改易书名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章、节、目的标题也是随心更换。虽是11万字的小书,漏译、增译、省译、改译、误译的地方为数不少。
兹举几例。在全书最末一段,作者写道:“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之事开始,我们改变万事万物。如果我们由此开始,万事万物就取决于我们。”这两句话大概呼应了整本书的副题“思考万事万物的新思路”。中译本则省译、改译为“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之事开始,重塑你的人生吧”。倒是更有励志的口吻了。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出自《性自命出》,上世纪90年代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材料。这句话本是说,礼最初因人情而作,最终又能够让人性达于中正。但作者的阐释则是:我们最初处于“凭借情感随意应对事物的状态”(情),但通过礼仪,我们最终达到“更好的回应方式”。作者的阐释也许不无妙处,却是基于对文献的误读。
作者还说:“关于孟子学说的文集《孟子》由他的弟子在他死后编辑而成。”据《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作《孟子》七篇”,这是说孟子生前就和弟子万章等人一起编撰《孟子》一书。再如作者写道,“孔子的弟子经常向他请教‘善’的定义,孔子则根据场合的不同给每个人一个不同的答案”。这里的“善”,英文本作“goodness”,恐怕是“仁”之误。作者把“仁”译为“a sensitivity nf goodness”,于是“仁”舆“善”在普鸣那里便形近而讹了。《论语》记载了子贡、仲弓、司马牛等弟子向孔子“问仁”。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第四章,中译本标题为“孟子与仁义之道”。如照英文本直译,则为“论决定:孟子和变化无常的世界”。中译者如此变易标题,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一种揣测:译者认为,孟子的核心思想是f_义,而从“决定”的角度解读孟子未免有点“偏”。实际上,当作者说,“孟子认为,我们在规划生活时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恰恰会限制我们”,我们实在要怀疑,这完全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安到孟子头上了。
然而,这样一本不无瑕疵的书,这样一门不无瑕疵的课程,能够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应该有它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钱穆先生曾说,读一本书,不是要挑它的刺,而是要学习它的好(参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我们理应思考:普鸣所展示的中国哲学,为什么对于年轻的美国学生来说富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哲学,有何种启发?
西蒙一舒斯特版的副题交待了《哈佛中国哲学课》的主旨:中国哲学关于好生活的教诲。普鸣试图告诉他的学生及读者:中国古代哲人也像现代西方人一样关心什么是好生活;不仅如此,他们还提供了革命性的全新视角。现代西方人对好生活的理解基于以下基本认知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当代中国人亦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的确定的自我;我们应当向内找到真实的自我,进而依靠我们理性的头脑,精确规划人生,努力实现计划,成为幸福的人。在这里,理性个体、确定的自我和确定的世界是三个最基本的预设。普鸣试图通过中国哲学颠覆它们:世界是变化无常的,由一系列无尽的、破碎的、凌乱的偶然组成(《性自命出》《孟子》);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情感的支配(《性自命出》);自我是可塑的,而不是通过自省可以发现的一个单一且固定的東西(《论语》)。因此,我们需要激发与周遭世界以“气”相感的神性(《管子·内业》),培养理性与情感合一的“心”,让“心”帮助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孟子》),遵循“无为”的原则温和而巧妙地把周围的人与事关联起来(《老子》),打破思维与行动的固有模式,以真正的自发性投入无限的流动与变化之中(《庄子》),变革世界,创造幸福(《荀子》)。
普鸣从中国古代哲学感悟到的精神,一言以蔽之,乃是《易经》所讲的“变”一一尽管他没有提到《易经》,尽管《易经》讲“变”的同时还讲“不变”。改变自己,变革世界——这样的感悟视角似乎也回响着奥巴马时代的美国精神,“我们可以相信变革”,“我们需要变革”。虽然普鸣的诠释有时显得牵强,但通过与听众读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应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变得鲜活可亲了。这大概是普鸣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在英语中,“good”含义很宽,包括道德伦理意义的“善”(good)。普鸣讲“goodlife”,关心怎么才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道德伦理意义的“善”显得可有可无。比如他讲孟子,关心的是如何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做决定,而不是中译者改易标题所突显的“仁义”。又如,“老子”一章的关键词是“影响力”和“高效率”,颇像成功学;“荀子”一章不讨论人性善恶,而是讨论无物自然、一切皆人为。因此,普鸣所讲的“goodlife”是“好生活”,而非“良好生活”。比起好生活,中国哲学或许更重视良好生活。何为良好生活?哲学家陈嘉映以此为题写过一本品质极佳的书《何为良好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而有所作为跟成功学没多大关系。其二,良好生活不是个人内心强大就可以的。良好生活要求某些政治环境,“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正因此,如亚里士多德所明见,对良好生活的思考不得不引向政治哲学。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