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如何把握“二度创作”的艺术魅力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声乐作品能否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取决于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和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词曲作者一度创作后,演唱者需要把纸上的乐谱与文字以歌唱的形式演绎出来,赋予音乐作品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的视听感受。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需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展示出自己独有的声音个性与艺术魅力。那么,演唱者如何更好地表现一首音乐作品呢? Whether a vocal music works can be loved and accep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depends on the first creation of the songwriter and the second creation of the singer. Once a songwriter is created, the singer needs to deduce the score and words on the paper in the form of a song, giving the music a more artistic appeal and expressiveness, giving the audience a different audio-visual experience. In performing the second degree creation, the singer needs to integrate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on the basis of being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works, and demonstrate his own unique sound personality and artistic charm. So how does the artist better represent a piece of music?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历史剧创作深受儒家政治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影响,其创作题材本身具备的浓厚政治色彩又将这种文艺观在创作中的影响推向了极端。在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创作中,“政治伦理教化
一、何谓人生关于人生,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我认为,人生就是生存和怎样生存。换句话说,就是活着加活法。有人把人生比作旅途,每十年一站:一岁闪亮登场,十岁天天向上,二十
《只有一个女人》是上海戏剧学院近年来上演的教学剧目中很突出的一部剧作,笔者承担了这出戏的人物造型设计工作。本文将结合此次演出的具体实践,从人物整体色彩、服装、化妆
黑龙江流域文明,同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黑龙江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它是创造黑土戏剧品牌的重要资源。一、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宏观认识历史是
二人转有种勾摄魄的艺术魅力。在东北民间,没有任何一种戏剧艺术可以像二人转这样令千千万万的观众热恋,痴迷与沉醉,没有任何一种戏剧艺术可以与二人转相抗衡相竞争或相提并
话剧艺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意识形态”主宰剧作家和舞台表演者的创作思维。一部戏从开始构思,到最后舞台演出,很多时候创作者考虑较多的是能否符合政治形势的要
京剧《牛子厚传奇》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该剧讲述了清末民初关东巨商牛子厚抛弃一切,创办京剧科班喜连成,培养出了梅兰芳等一大批京剧名家和创始人的经历。通过
发表于《剧作家》今年首期的现代京剧剧本《良宵》,是马国发根据自己的同名优秀话剧改编的。笔者曾在东北话剧节上观赏过话剧《良宵》的精彩演出,感动之余写下剧评《人生苦旅》
钢琴表演艺术在各种表演艺术门类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属于音乐表现艺术,既不像绘画、雕塑那样直接将生活现象通过造型表现出来,冲击人的视觉神经,也不像文学那样以文字等
中国的戏曲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这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是经历代艺术家不懈揣摩而留传给炎黄子孙的宝贵文化财富。尤其是素有国剧和国粹美称而久誉海内外的京剧,更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