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多种原因,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意义重大。针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提出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可持续发展 中学英语
当提到“可持续”这个词时,通常浮现在脑海中的都是全球变暖,绿色生活,节能减排。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感情之事,有没有想过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否应该让段段旧关系“混成堆肥”,只同那些“有机单纯”的人们交往。并非如此,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并不大合情合理,要知道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家还是倾向关系多多,“感情印迹”大大的。然而作为教师,如何发展与维持师生关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关系,教师与学生构成教学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效果,并且也影响到学生智能, 个性、人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师生关系的现状
1.1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1.2现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1现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课改的进行,以往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新型的师生关系所取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等,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2.1.1对立化。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控制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绝对地服从教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和附庸。这种传统的思想正受到现代新型的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挑战,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以自己的权威为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创造性思维受阻,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易受到破坏,形成对立的局面。
1.2.1.2冷漠化。由于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护“师道尊严”,而学生无非是利用教师获得知识,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这样的交往是机械的、缺少感情的。师生关系仅仅作为教学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
1.2.1.3功利化。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知识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势必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老师对学生没有严格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教师缺乏责任心与义务心,以经济利益为传授知识的标准。
1.2.2现代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造成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2.1主观因素。从教师自身来看,由于传统的主导角色在教育教学中受到挑战,所以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性,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对抗情绪,学生便成为了教师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反感与厌恶,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师生关系。当前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身份缺乏清醒的认识,总是以“知识的长者”自居,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诚心与耐心,导致学生无法信任老师,师生关系逐渐紧张化。同时还因为有些教师缺少职业道德,职业心不强,对工作抱着应付的心态,对学生没有责任感,没有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2.2.2客观因素。学校的管理模式、育人环境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紧张的师生关系,非民主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缺乏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与师生关系不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不能满足学生诸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因繁忙的教学任务而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生疏,教师不熟悉、不了解学生。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的收入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消费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对职业的倦怠心理,进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可持续化是时代和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是建立民主、平等、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诉求,也是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全社会戮力以求的奋斗目标。
2.1尊重
如果不尊重他人,就没有机会获得真正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在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是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全面评价学生,以人为本,而不“以分为本”,正确地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因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歧视他们。教师和学生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作为“闻道先于学生”的教师更应该首先民主与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
2.2沟通
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沟通和群体活动,人类早就灭绝了!正是沟通才形成了原始人群和部落,不断进化形成了人类社会。沟通是人际情感的基石。良好的沟通才可以造就健康的人际关系!沟通是人们生存、生产、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要维护师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沟通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才能使教育教学顺利地进行。人与人的交流,重在心灵的沟通。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师生间的沟通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是每时每刻在不间断地进行着的,教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沟通。
2.3信任
无论在父母和子女,还是朋友或是恋人之间,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那么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使学生与老师在一种宽松与安全的环境下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不只是建立,而且要维系,要稳固,要深入,这是整个师生良性关系的基石。另外,教师对每一同学的信任,是教师自信与人格魅力的表现,也是教师威信的确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任学生,也让学生信任。
[1] 朱观明.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2(04).
[2] 肖川. 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3] 周兴国. 课堂里的师生冲突根源及对策[J]. 教育评论, 1999(01).
[4] 沈东华. 现代师生关系新解[J]. 辽宁教育研究, 2004(02).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可持续发展 中学英语
当提到“可持续”这个词时,通常浮现在脑海中的都是全球变暖,绿色生活,节能减排。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感情之事,有没有想过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否应该让段段旧关系“混成堆肥”,只同那些“有机单纯”的人们交往。并非如此,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并不大合情合理,要知道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家还是倾向关系多多,“感情印迹”大大的。然而作为教师,如何发展与维持师生关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关系,教师与学生构成教学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效果,并且也影响到学生智能, 个性、人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现代师生关系的现状
1.1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1.2现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1现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课改的进行,以往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新型的师生关系所取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等,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不适应,从而出现了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2.1.1对立化。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控制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绝对地服从教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和附庸。这种传统的思想正受到现代新型的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挑战,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以自己的权威为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创造性思维受阻,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易受到破坏,形成对立的局面。
1.2.1.2冷漠化。由于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护“师道尊严”,而学生无非是利用教师获得知识,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这样的交往是机械的、缺少感情的。师生关系仅仅作为教学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
1.2.1.3功利化。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知识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势必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老师对学生没有严格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教师缺乏责任心与义务心,以经济利益为传授知识的标准。
1.2.2现代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造成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2.1主观因素。从教师自身来看,由于传统的主导角色在教育教学中受到挑战,所以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性,从而对教育教学产生对抗情绪,学生便成为了教师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反感与厌恶,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师生关系。当前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身份缺乏清醒的认识,总是以“知识的长者”自居,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诚心与耐心,导致学生无法信任老师,师生关系逐渐紧张化。同时还因为有些教师缺少职业道德,职业心不强,对工作抱着应付的心态,对学生没有责任感,没有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2.2.2客观因素。学校的管理模式、育人环境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紧张的师生关系,非民主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缺乏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与师生关系不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不能满足学生诸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因繁忙的教学任务而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生疏,教师不熟悉、不了解学生。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的收入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消费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对职业的倦怠心理,进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可持续化是时代和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是建立民主、平等、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诉求,也是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全社会戮力以求的奋斗目标。
2.1尊重
如果不尊重他人,就没有机会获得真正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在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是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全面评价学生,以人为本,而不“以分为本”,正确地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因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歧视他们。教师和学生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作为“闻道先于学生”的教师更应该首先民主与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
2.2沟通
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可以说没有沟通和群体活动,人类早就灭绝了!正是沟通才形成了原始人群和部落,不断进化形成了人类社会。沟通是人际情感的基石。良好的沟通才可以造就健康的人际关系!沟通是人们生存、生产、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要维护师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沟通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才能使教育教学顺利地进行。人与人的交流,重在心灵的沟通。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师生间的沟通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是每时每刻在不间断地进行着的,教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沟通。
2.3信任
无论在父母和子女,还是朋友或是恋人之间,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石。那么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使学生与老师在一种宽松与安全的环境下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不只是建立,而且要维系,要稳固,要深入,这是整个师生良性关系的基石。另外,教师对每一同学的信任,是教师自信与人格魅力的表现,也是教师威信的确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任学生,也让学生信任。
[1] 朱观明.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2(04).
[2] 肖川. 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3] 周兴国. 课堂里的师生冲突根源及对策[J]. 教育评论, 1999(01).
[4] 沈东华. 现代师生关系新解[J]. 辽宁教育研究,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