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心理问题不断增加,面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必须要有所作为,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关键词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教师体育竞赛
体育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由于体育不是高考学科,所以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校内也处于弱势地位,经常被人误解与调侃,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么简单都不会!”,在经济上体育教师也没有被社会诟病的“灰色收入”(补课费等等)。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想说的是:体育教师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得过且过,因为我们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工作的好坏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学校剥夺了学生们大量的体育运动时间,束缚了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已连续25年呈下滑状态,平均身高也低于被我们称为“倭寇”的日本人。肥胖、近视的学生在校园里比比皆是,运动场上猝死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很多高校的运动会已经取消了长跑项目。在我工作的学校,3000米长跑已经取消,1500米跑也仅限于高中学生参加。每年的新生军训中,因中暑倒下的学生数以百计!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中学生杀母”“学生之间为了一个靠窗的铺位报复杀人”“作弊受到教师批评跳楼”“很多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这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着直接的联系。
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充足的精力,也需要有灵敏的头脑、拼搏的精神、承受挫折压力的心理能力等。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更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状态。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备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常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需要多锻炼,但为了不影响学习,我决定上大学以后再减肥。”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运动健身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输运动健康知识,让学生知道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学习。锻炼虽然不能使大脑更聪明,但是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体育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促进骨骼生長和身高增长、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二、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一运动专项,因为运动项目多种多样,要做到一专多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三、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间体育竞赛
青年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年纪,开展体育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合作与竞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要求人们为追求卓越成绩而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体育运动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并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与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和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由于体育竞赛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胜利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失败也能受到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我们虽然不能改变高考制度,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着“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重任。祖国的未来属于身心健康、充满蓬勃朝气的青年,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青年,这是体育教师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也是所有体育人的“体育梦”。
关键词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教师体育竞赛
体育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由于体育不是高考学科,所以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校内也处于弱势地位,经常被人误解与调侃,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么简单都不会!”,在经济上体育教师也没有被社会诟病的“灰色收入”(补课费等等)。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想说的是:体育教师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得过且过,因为我们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工作的好坏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学校剥夺了学生们大量的体育运动时间,束缚了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已连续25年呈下滑状态,平均身高也低于被我们称为“倭寇”的日本人。肥胖、近视的学生在校园里比比皆是,运动场上猝死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很多高校的运动会已经取消了长跑项目。在我工作的学校,3000米长跑已经取消,1500米跑也仅限于高中学生参加。每年的新生军训中,因中暑倒下的学生数以百计!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中学生杀母”“学生之间为了一个靠窗的铺位报复杀人”“作弊受到教师批评跳楼”“很多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这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着直接的联系。
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充足的精力,也需要有灵敏的头脑、拼搏的精神、承受挫折压力的心理能力等。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更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状态。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备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常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需要多锻炼,但为了不影响学习,我决定上大学以后再减肥。”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运动健身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输运动健康知识,让学生知道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学习。锻炼虽然不能使大脑更聪明,但是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体育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促进骨骼生長和身高增长、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二、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一运动专项,因为运动项目多种多样,要做到一专多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三、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间体育竞赛
青年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年纪,开展体育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合作与竞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要求人们为追求卓越成绩而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体育运动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并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与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和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由于体育竞赛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胜利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失败也能受到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我们虽然不能改变高考制度,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着“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重任。祖国的未来属于身心健康、充满蓬勃朝气的青年,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青年,这是体育教师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也是所有体育人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