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竹润道歉
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李竹润拥有过好几个新闻教授头衔,现在,又多了一个“造谣者”的坏名头。
“这是我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这位新华社前记者,主动而坦然地翻开前尘往事,把自己曾经的错误,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1981年编写中国社科院新闻专业教材的时候,他误把一则外媒愚人节新闻当真并写进了教材。从此,“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校园里有雷锋半身塑像”的谣言,喧嚣了30多年。
如果不是李竹润主动站出来,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条谣言的始作俑者,是这位72岁的老人。原本并不在公众视线内的他,终于还是选择为自己30多年前的失误道歉。
直面错误的勇敢,即使迟到了30多年,也不晚。
“平易近人”的由来
“平易近人”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其子伯禽被封在鲁地为王,3年后才向周公汇报情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慢,伯禽说,改变那里的习俗和礼法,3年才看到效果。而姜子牙被封在齐地,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仅5个月就已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
两相对比,周公叹道:“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意指政事平和易行,民心才会归附。
“平易近人”即由“平易近民”演变而来,可见其最早是用来形容政事的。缘何“非八抬大轿不嫁”
在明清小说当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面对才子的求婚,佳人无一例外地表示:“非八抬大轿不嫁”。后人读到这样的情节时,难免会生疑惑,以为八抬大轿是古人婚礼的高规格礼仪,事情果真如此吗?
明清时期是以八股文取士。书生经历十年的寒窗苦读,一旦高中状元,登上龙虎榜,则“十年身到鳳凰池”,成为天子门生,麻雀瞬间变凤凰。出行是红顶八抬大轿——状元郎出行的必备工具。而作为状元郎的妻子,出行亦是配以八抬大轿,即古人所说的“嫁夫随夫”。所以,佳人要求“八抬大轿”,并非纯粹是贪图富贵和虚荣。
“出风头”的来历
○满 辑
人们常把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的行为叫作“出风头”,追根缘本,“出风头”一词源于上海。
光绪十八年(1892年)间,上海县城内,数四马路最繁华。四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整日在那里胡混。“青莲阁”旁,有一家“升平楼”茶座。附近棋盘街一带,也开了“奇芳居”、“同兴居”茶馆。下午三四点钟后,这里笑语嘈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意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作态的青楼女子。她们坐在马车上,从大马路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她们把这种招摇、卖弄行为称为“出风头”。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也雇辆马车,出出“风头”。这样,上海滩形成了这一奇特的兜风景象,一帮马车载人,从四马路经黄浦滩到大马路,“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钱。其实这段路走走才半个小时,穷人谁出得起“风头”啊,再说,他们也不爱出这种无聊的风头。但“出风头”这个词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显示、招摇的代名词。
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李竹润拥有过好几个新闻教授头衔,现在,又多了一个“造谣者”的坏名头。
“这是我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这位新华社前记者,主动而坦然地翻开前尘往事,把自己曾经的错误,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1981年编写中国社科院新闻专业教材的时候,他误把一则外媒愚人节新闻当真并写进了教材。从此,“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校园里有雷锋半身塑像”的谣言,喧嚣了30多年。
如果不是李竹润主动站出来,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条谣言的始作俑者,是这位72岁的老人。原本并不在公众视线内的他,终于还是选择为自己30多年前的失误道歉。
直面错误的勇敢,即使迟到了30多年,也不晚。
“平易近人”的由来
“平易近人”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其子伯禽被封在鲁地为王,3年后才向周公汇报情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慢,伯禽说,改变那里的习俗和礼法,3年才看到效果。而姜子牙被封在齐地,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仅5个月就已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
两相对比,周公叹道:“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意指政事平和易行,民心才会归附。
“平易近人”即由“平易近民”演变而来,可见其最早是用来形容政事的。缘何“非八抬大轿不嫁”
在明清小说当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面对才子的求婚,佳人无一例外地表示:“非八抬大轿不嫁”。后人读到这样的情节时,难免会生疑惑,以为八抬大轿是古人婚礼的高规格礼仪,事情果真如此吗?
明清时期是以八股文取士。书生经历十年的寒窗苦读,一旦高中状元,登上龙虎榜,则“十年身到鳳凰池”,成为天子门生,麻雀瞬间变凤凰。出行是红顶八抬大轿——状元郎出行的必备工具。而作为状元郎的妻子,出行亦是配以八抬大轿,即古人所说的“嫁夫随夫”。所以,佳人要求“八抬大轿”,并非纯粹是贪图富贵和虚荣。
“出风头”的来历
○满 辑
人们常把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的行为叫作“出风头”,追根缘本,“出风头”一词源于上海。
光绪十八年(1892年)间,上海县城内,数四马路最繁华。四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整日在那里胡混。“青莲阁”旁,有一家“升平楼”茶座。附近棋盘街一带,也开了“奇芳居”、“同兴居”茶馆。下午三四点钟后,这里笑语嘈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意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作态的青楼女子。她们坐在马车上,从大马路绕黄浦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她们把这种招摇、卖弄行为称为“出风头”。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也雇辆马车,出出“风头”。这样,上海滩形成了这一奇特的兜风景象,一帮马车载人,从四马路经黄浦滩到大马路,“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钱。其实这段路走走才半个小时,穷人谁出得起“风头”啊,再说,他们也不爱出这种无聊的风头。但“出风头”这个词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显示、招摇的代名词。